第四部分  读写对接

适用主题

一、勇于拒绝,敢于说“不”

【解读】晋文公帮助周襄王在郏地恢复王位后,请求襄王允许他死后用天子的隧礼埋葬,襄王拒绝了他。拒绝是一种鲜明的政治态度,拒绝更需要担当守信的勇气。襄王拒绝了晋文公的请求,并不是襄王不懂得感恩,而是他头脑清醒。他不能因为感念文公对自己的私恩而放弃宗制礼法原则,也不可伤及自己的王者尊严。当别人的行为触碰到原则的底线时,要敢于说“不”。

考题链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2015年青岛一模卷)

小枫刚参加工作不久,叔叔来看他。到了吃饭的时候,身上只有五十元钱的他很想找个小餐馆随便吃一点,可叔叔却偏选中了一家很体面的大餐厅。叔叔开始点菜,并征求小枫的意见,小枫只是含混地点点头:“随便,随便。”心里却直嘀咕:“五十元钱如何应付这顿饭?”可叔叔却丝毫没有注意小枫的不安。吃完饭,服务员拿来了账单,小枫一看,吃惊得什么话也说不出。叔叔微微一笑,付了饭钱,说:“小伙子,我知道你的感觉。我一直在等你说不,可你为什么不说呢?要知道,有时候,一定要勇敢地把这个字说出来,这才是明智的。”

小枫的尴尬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要敢于说‘不’”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标题自拟,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立意分析

这是故事型的作文材料。材料中的关键句子:“小伙子,我知道你的感觉。我一直在等你说不,可你为什么不说呢?要知道,有时候,一定要勇敢地把这个字说出来,这才是明智的。”写作时,可结合身边的事,或记叙或议论。

立意角度:要敢于说“不”。

示范文段

说“不”,有时需要一股勇气。说“不”,是为了守住心灵的底线。说“不”,是勇敢的表现。常言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说的就是感恩。人一旦受恩于对方时,就一定要知恩图报。在报恩的过程中,有时候,由于情感和利益的诱惑,会让我们容易无视原则。斯迈尔斯曾说:“一个没有原则和没有意志的人就像一艘没有舵和罗盘的船一般,他会随着风的变化而随时改变自己的方向。”这句话不正说明了坚持原则的重要性吗? 因此,报恩要有原则性,这时就需要勇气,敢于说“不”。

二、手中有权,不能逾矩

【解读】襄王为叔带所逐,是晋文公出兵救襄王,杀死叔带,送襄王归国,在郏地复位。周襄王有名无实,晋文公为人臣子,手中有权,竟然向周襄王请求得到隧葬的礼遇,这就是逾矩。人,做任何事情都要懂规矩,守原则。如果没有规矩来约束,不按原则办事,社会就会陷入混乱,正所谓“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真题链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14年新课标全国Ⅰ卷)

“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规则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同时相向而行,走上仅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的人数多少决定胜负。因此习惯上,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不过,今年预赛中出现了新情况:有一组比赛,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地过了桥。这种做法当场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

事后,相关的争论还在继续。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分析

这则材料一共六句话,第二、三、四句话承载着材料的核心内容,其综合含意是今年的一组选手改变了原先过独木桥的竞赛规则而全部过了桥,引发了激烈争论。所以,遵守传统规则和规则创新应当是最好的立意角度。而且,从规则的目的角度立意能全面整体地分析原材料,折射出比较强的辩证思维。

示范文段

规则是不能打破的。制定规则是为了维持社会的安定公平。只有人人遵守规则,才能使社会安定公平。商鞅立木取信,新法才得以推行。后来商鞅逃亡至边关,客舍主人依照秦法没有留宿商鞅,商鞅只能继续逃亡。既然立了规则,就不能违反。正如《麦田里的守望者》中斯宾塞先生对霍尔顿所说:“人生就是一场球赛,我们都要遵守每一项这样或那样的规则。”不错,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里,只有遵守既定的规则,才能使社会安定公平。

考题链接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17年湖北黄石高三调研卷)

2016年7月23日,延庆区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内发生一起老虎伤人事件,致1死1伤。延庆区宣传部通报称,动物园已停业整顿。另据了解,伤者下车前曾被提醒不要下车。此事发生后,网络上的各种议论一直没有消停。在这些议论中,有对不守规则的反思,有对野生动物园安全问题的审视,更有将愤怒指向老虎的。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立意分析

从提示语“在这些议论中,有对不守规则的反思,有对野生动物园安全问题的审视,更有将愤怒指向老虎的。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来看,立意的角度并不是单一的。

可以从动物园管理层面,从安全问题入手,对景区安全问题要重视,不能懈怠;可以从伤者的角度来说,对于伤者的行为,从“规则”这个角度来反思不守规则的后果;也可以从迁怒于虎的角度谈论主客观原因的思辨关系;还可以从网友的角度,面对问题要理性思考,认真反思。

示范文段

规则面前人人平等。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均有维持自身存在所需要的规则。生活在其中的人都应该遵守它的规则。在动物园游玩却被老虎所伤,就是因为这个游客没有遵守动物园的规定,才引发的惨案。倘若一个人不能遵守既定的规则,那么他一定会为自己的违规行为埋单。高铁霸座男被处治安罚款200元,并在一定期限内被限制购票乘坐火车。遵守规则是一种态度,遵守规则又何尝不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方式?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15年河北高三模拟卷)

葡萄藤们按照常规攀挂在树桩上,其中一棵葡萄藤却高兴地爬到旁边的一棵蓊蓊郁郁的大树上。它心里想:“我要按着自己的意志生活,不要别人来管理和担心。”然后,它就紧紧地缠住那棵大树,一心一意地使劲向上爬去。它希望自己的枝叶能够接受到更多的阳光和雨露,希望超过其他的葡萄藤。秋天到了,这棵枝叶枯黄、结实寥寥的葡萄藤,看着旁边那些果实累累的同伴,发出一声长叹。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分析

这是一篇寓言类材料作文,材料中葡萄藤的想法与做法,与葡萄藤最后的结局形成鲜明对比,由此可以看出命题者对葡萄藤的做法持否定态度。葡萄藤的做法主要是违背了葡萄成长的规律,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最后导致悲惨的结局。由此可以得出立意:遵循规律,遵守规则,注意约束自己,不自以为是,固执己见。

示范文段

无规矩不成方圆。规则处处有,无论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规则,不可或缺。康德曾经说过:“世上有两样东西值得我们终生敬畏,一是我们头顶的灿烂星空,二是人们心中的道德准则。”如果说自然、社会是楼房,那么规则便是它的砖瓦。没有规则,自然难以保持平衡,社会难以维持安定。为了挽救一只海龟,却导致更多的海龟被食肉鸟饱餐,这违背了自然之道。同样,身为人臣,晋文公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向襄王请隧,这就是违背了社会之道。社会中如果没有了规则的约束,社会就会陷入混乱。只有人人遵守规则,才能形成一种好的社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