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型经理人:真实案例解读,成就更好自我
- 马博
- 1883字
- 2021-04-04 14:30:20
案例故事某国有企业的新任经理人
2018年12月26日是孙强成为经理的第一天,他坐在办公桌前,脸上没有丝毫的喜悦。经理能做什么?经理应该做什么?从一周前知道自己获得晋升,他就开始思考这些问题,只是到现在也没有头绪,这让一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的他感到有些迷惑。
作为业务经理,孙强手下有三名员工,他们都是他的老同事:陈冰,负责销售工作;关娜,是一个年轻的女孩,负责客户服务工作;任远,负责技术支持工作。成为这些老同事的领导,孙强对大家的战友情谊很珍惜,也满怀着“和团队一起挣大钱”的一腔热血。
这次晋升其实并非偶然,孙强前期的努力公司领导都看在眼里。表彰大会上,副总梅芳对他提出期望:“2019年公司有新的目标,我等着看你的好成绩!”想到这里,孙强深吸一口气,打开电脑,开始计划他这几天的主要工作。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成熟,孙强团队接到了越来越多的移动端开发项目。接连成功完成几个项目让整个团队充满信心,但大家都没想到他们会在一次重大项目中栽了跟头。2019 年 4 月末,他们接到了一个银行音频项目。这个项目随即被列入部门年度战略项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该类产品在市场上属于全新产品,在复杂多变的移动设备中,软件和硬件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问题。因此测试环节尤为重要——孙强团队既要保证上百部移动设备的兼容性,又要保证按时交付。
孙强把这个测试环节安排给了陈冰,他之前负责过几次音频项目的测试管理,前期也完成了类似项目的多次升级,孙强对他颇为放心。在交付前三天,孙强询问项目进展,陈冰却告诉他:“还有220部手机测试没有完成,除非加人或者加班,不然很难完成任务”。孙强十分恼火。
问题:你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A.陈冰没有及时进行项目进展的反馈沟通
B.陈冰没有正确预计工作的繁重程度
C.孙强没有做好任务委派的过程监督
D.孙强没有做好项目的整体规划与安排
在孙强的团队中,关娜是老人了,一直以来都在这个团队。而刘丽丽是后来转入的,确实有能力,但心气儿也高。在一次对接客户需求时,刘丽丽认为关娜工作不尽力、推诿不作为。关娜认为自己是接口人,他人不应随意对客户做出承诺。
经过沟通,孙强了解到两个人的初衷都是好的,拿出的方案其实也一致,按理说相互理解并不困难,项目上有小摩擦也很常见。但不知道为何刘丽丽情绪这么大。进一步沟通之后才发现,刘丽丽对孙强平时的分工就有异议,认为孙强跟关娜之间有共同的工作经历,孙强有问题就习惯性地找关娜询问或处理,自己不被重视。“刘哥,你事事都找她,我觉得我在团队中价值不大。”孙强反省上任以来的一系列安排,由于自己和关娜的交情颇深,同时感觉刘丽丽心高气傲,难以接近,自己确实多少表现出了亲疏远近。
问题:这件事主要反映出孙强在管理上的哪些问题?
A.分工不明晰,两个成员的职责出现重合
B.沟通不顺畅,导致下属对于事情的理解出现偏差
C.授权不平等,给关娜的工作重要性、价值性更高
D.用人不合理,缺少公正的判断标准
陈冰在公司工作多年,资历深,业绩也不错。上一年他超额完成了任务,看到身边有人获得了晋升,他的心思也开始活泛起来。2019年新的绩效考核制度发布之后,他找到孙强提出奖励、加薪等要求,也有一些传言说他找到副总要求升职。孙强觉得陈冰有些心浮气躁,就没有答应。2019 年 5 月末,孙强开始要求陈冰每周提供市场工作周报,但后来始终不见他汇报。当问到客户信息时,陈冰十分敏感,不愿意详细说。当孙强试图为陈冰介绍自己的客户资源时,陈冰又表现出拒绝态度,称其有足够的人脉,不需要孙强的资源,这限制了孙强的布局。
随着新的绩效制度的发布,孙强开始制定团队内部的目标,可陈冰仍是不合作,表示公司要求太高。陈冰认为市场需求没变,提高目标没有道理,要求降低奖励的门槛。可是在孙强看来,团队目标是经过市场分析和参考政府报告形成的,已经十分保守,降无可降了。而且根据公司流程规定,陈冰主要担任具体执行和客户关系维护层面的工作,大的客户开拓和工作方向由孙强来主持把握。所以在孙强看来,陈冰不接受目标的理由不够充分。
问题:如果你是孙强,你最有可能采取怎样的行动?
A.告知陈冰工作周报和资源共享是他绩效的重要组成部分
B.将绩效目标设定为一个范围,覆盖到陈冰和自己的期望值
C.把绩效目标背后包含的每项任务进行具体描述,向陈冰说明设定缘由
D.向陈冰反馈他近期的不合理表现,让其接受当前绩效安排
以上3道选择题,我推荐的选项分别是D、D、C,也许和你的答案不同。管理问题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也不存在一个完全单一选项,大多数时候需要在不完美的情况下追求效率相对较高的选项。而在目标达成过程中“效率相对较高”的判断标准为是否为目标构建了想象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