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市林业有害生物生态图鉴
- 陈志云 王玲 徐家雄 李东文
- 4字
- 2024-03-28 12:43:27
种类识别
昆虫
直翅目 Orthoptera
竹蝗科 Acrididae
黄脊竹蝗Ceracris kiangsu Tsai
(中文别名:竹蝗、蝗虫、飞蝗)
黄脊竹蝗雌雄成虫
成虫:雌虫体长31~40毫米;翅长30~33毫米。雄虫体长29~35毫米,翅长24~25毫米。身体主要为绿色。额顶突出呈三角形。由额顶至前胸背板中央有一显著的黄色纵纹。触角末端淡黄色。前翅暗褐色。后足腿节黄色,间有黑色斑点,两侧有“人”字形沟纹;胫节表面黑绿色,具两排棘,棘基部浅黄色,端部深黑色。腹部背面紫黑色,腹面黄色。卵:长椭圆形,稍弯曲,一端稍尖。长6~8毫米,宽2~2.5毫米。赭黄色,有蜂巢状网纹。若虫:称跳蝻,共5龄。
黄脊竹蝗卵块
黄脊竹蝗1龄跳蝻
生物学特性:一年发生1代,以卵越冬,越冬卵于5月初开始孵化,5月中下旬为孵化盛期,6月底孵化完毕。喜尿及腐臭东西。
危害寄主:毛竹、青皮竹、淡竹、刚竹等,也危害水稻、玉米等。
危害症状:大发生时,将竹叶吃尽,如同火烧一般。新竹被害即枯死,老竹被害后2~3年内不发新笋。被害竹的竹竿内往往积水,不能利用。
防治方法:① 人工防治:挖卵,竹蝗产卵集中,可于11月发动群众至产卵多的地点挖卵块。② 诱杀:用100千克尿液中加入2~3千克浓度为5%美曲膦酯粉拌匀,再用稻草浸透,在竹林中放数堆诱杀,效果较好。③ 生物防治:a.2%阿维·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b.早春低温高湿时释放白僵菌防治。④ 化学防治:a.25%灭幼脲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b.在跳蝗上竹时(3龄以上上竹后),对密度较大的竹林,使用3%美曲膦酯粉20~30千克喷撒;或在露水干后用50%马拉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喷雾;或40%杀虫净(哒嗪硫磷)乳油进行超低容量喷雾。c.跳蝗出土10天内(1~3龄上竹前),于早上露水未干前使用3%美曲膦酯粉喷撒,每公顷使用药20~30千克,或25%灭幼脲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d.清晨或傍晚使用1.2%烟碱·苦参碱乳油、或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喷烟型)、或1.8%阿维菌素乳油,使用6HYB-25BI背负式直管烟雾机进行烟雾防治,二种苦参碱药剂使用量为1∶9,阿维菌素药剂使用量为1∶40。
黄脊竹蝗成虫
青脊竹蝗Ceracris nigricornis Walker
(中文别名:草绿蚱蜢,青脊角蝗,青草蜢)
青脊竹蝗成虫
成虫:青绿色,身体背部具纵贯体背的绿色带纹。雌虫体长25~38毫米,雄虫体长18~25毫米。前翅发达,长度明显超过后足腿节顶端。前翅臀域绿色,其余部位褐色。后足腿节褐色,膝黑色,具淡色膝前环;后足胫节淡青蓝色,基部黑色,近基部为淡色环。卵:淡黄褐色。长椭圆形。长5~7毫米,宽1.2~2毫米。卵囊圆筒形。长14~18毫米,宽5~8毫米。若虫:体长9~31毫米。初孵若虫胸腹背面黄白色,无黑色斑纹,体色黄白与黄褐相间,是与黄脊竹蝗的明显区别。2龄若虫翅芽显见。
青脊竹蝗成虫
生物学特性:一年发生1代,以卵越冬。在广东越冬卵于4月下旬孵化,5月中旬至6月中旬为孵化盛期。成虫6月底至7月初始见,7月下旬为羽化盛期;9~11月为产卵盛期。雌虫喜择近水向阳斜坡环境产卵于土中。幼龄若虫喜食禾本科植物及其他杂草,主要以大龄若虫和成虫危害竹类。适生环境为竹林光照好,近林缘或路边的区域。喜尿及腐臭东西。
危害寄主:刚竹、毛竹、淡竹等竹类,是竹类的主要害虫,在食料缺乏时,可危害水稻、玉米、高粱等农作物。
危害症状:群集啮食竹叶,被害竹叶缘呈钝齿状缺刻。影响竹子正常生长,严重时致竹子枯死。
防治方法:① 人工防治:挖卵,竹蝗产卵集中,11月发动群众挖卵块。② 诱杀:使用100千克尿液中加入2~3千克5%美曲膦酯粉拌匀,再用稻草浸透,在竹林中放数堆诱杀。③ 生物防治:a.2%阿维·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b.早春低温高湿时释放白僵菌防治。④ 化学防治:a.跳蝗出土10天内,于早上露水未干前使用3%美曲膦酯粉喷撒;或25%灭幼脲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b.跳蝗上竹后,对密度较大的竹林,使用3%美曲膦酯粉喷撒;或在露水干后使用50%马拉硫磷800~1000倍液喷雾;或40%杀虫净(哒嗪硫磷)乳油进行超低容量喷雾。c.清晨或傍晚使用1.2%烟碱·苦参碱乳油、或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喷烟型)、或1.8%阿维菌素乳油,进行烟雾防治。
青脊竹蝗危害状
棉蝗Chondracris rosea(De Geer)
(中文别名:大青蝗、台湾大蝗)
棉蝗成虫
成虫:雄虫体长56~81毫米,雌虫体长48~56毫米。体色鲜绿带黄。触角丝状。头顶中部、前胸背板沿中隆线突起及前翅臀域具黄色纵条纹。头大,长度短于前胸背板长。头顶宽短,顶端钝圆。触角丝状,细长,通常28节,长度常超过前胸背板的后缘。前胸背板中隆线较高,3条横沟明显,并均割断中隆线;后横沟略位于中部之后,沟前区长度稍长于沟后区的长度;前胸背板突长圆锥形,颇向后倾斜,顶端达到中胸。前、后翅发达,长度几乎达到后足胫节的中部。前、中足基节和腿节均为绿色,胫节和跗节为淡紫红色。后足腿节宽度均匀,青绿色,胫节细长,淡紫红色,其外侧具两列刺。卵:长椭圆形,稍弯曲,长6~7毫米。卵粘集成卵块,卵块长40~80毫米,每块有卵38~175粒。若虫:共6龄。初孵若虫体长8毫米,淡绿色,头部特大。末龄雌跳蝻体长50~60毫米,末龄雄跳蝻体长45~54毫米。触角27~28节,长15~21毫米。
生物学特性:杂食性昆虫,寄主很广。一年发生1代,以卵在土中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孵化为跳蝻,6月中旬至7月下旬陆续羽化为成虫。成虫取食十余天后,于7月至10月中旬开始交尾产卵,然后相继死亡。成虫交尾高峰在7月中、下旬至8月。产卵高峰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通常选择在沙质较硬实的幼龄林地,萌芽条较多、阳光充足的疏林地,或与林中空地交界的林缘产卵,极少在积水地、杂草地,或地被物较多的林地产卵。
危害寄主:主要为害棉、毛竹、甜竹、刚竹、甘蔗、樟树、椰子、木麻黄等作物。也为害水稻、玉米、高粱、大豆、粟、绿豆、豇豆、红薯、马铃薯、苎麻、蔬菜等作物。
危害症状:成、跳蝻取食寄主叶片,危害严重时,将叶片吃光或仅留叶柄或主脉,影响生长和观赏。
防治方法:① 人工防治:人工捕杀跳蝻和成虫,可于清晨露水未干,虫体静伏不动时进行。在成虫期,如虫口密度较低时,可采用人工捕捉的办法消灭,但应掌握在清晨露水未干前进行。② 化学防治:a.若蝻期采用2.5%美曲膦酯粉剂,或1%马拉硫磷粉剂喷粉,或90%晶体美曲膦酯、或40%达嗪磷乳油、或50%马拉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喷雾,均有效。b.跳蝻和成虫发生期喷施90%晶体美曲膦酯800~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毒杀。c.虫口密度大时,在清晨或傍晚可用“林用‘741’敌敌畏插管烟雾剂”防治。
棉蝗卵块
棉蝗的寄主植物
日本纺织娘Mecopoda nipponensis(De Haan)
织娘科 Mecopodinae
(中文别名:宽翅纺织娘、络丝娘)
日本纺织娘成虫
成虫:成虫体长26~31毫米。褐色或绿色。翅较宽且短。鸣叫时没有短促的前奏曲。日本纺织娘的发音区非常发达。雌虫产卵器平直,几乎没有弧形弯曲,长度在30毫米左右。前胸背板侧片上部非黑色。前翅常见为绿色或褐色。雌性前翅常具有大的黑斑或淡色斑。
日本纺织娘为害的植物叶片
生物学特性:昆虫白天静静地伏在瓜藤的茎、叶之间,晚摄食、鸣叫。成虫或若虫嬉戏栖息于谷物田间或灌木丛中。喜食豆科植物的嫩茎与嫩果实。雌虫将卵产在植物的嫩枝上,常造成这些嫩枝新梢枯死。一年发生1代,以卵越冬。是螽斯类昆虫中重要的鸣虫之一。
危害寄主:植食性昆虫,喜食南瓜、丝瓜的花瓣,也吃樟树叶、桑叶、柿树叶、核桃树叶、杨树叶等。有时也吃其他昆虫。
危害症状:喜食花瓣和树叶,卵产在植物的嫩枝上,常造成这些嫩枝新梢枯死。
防治方法:虽是害虫,但人们喜饲养,供作玩物听其鸣叫。必要防治时可使用80%敌敌畏乳油1500~2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日本纺织娘寄主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