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符外的话:陆在易音乐文集
- 陆在易
- 3976字
- 2021-04-01 19:14:00
6.从正在成为合唱普及的大国迈向合唱强国
本次研讨会有重要意义
出于对合唱艺术、合唱创作的钟爱,前来参加会议。未曾料到的是,见到了不少“只闻其名,未见过其人”的前辈音乐家,可谓是意外的收获。同时,也高兴地见到了对合唱艺术执著追求且有才华的一些中青年人。因此,会议对我无疑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
我对合唱艺术的钟爱出于主、客观多方面原因。我的第一首合唱处女作(女声合唱)写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的就读时期(已40余年前了),曾参加过第二届(1962年)“上海之春”的演出,当时还挺流传。从客观上说,我曾长期在前上海乐团工作,那时的上海乐团,数合唱团的实力最强,全中国最早成立的一支职业合唱团啊!出于工作需要,多写一些合唱作品也是很自然的。
有一点也许与别的作曲家不同,即:我对自己笔下的所有作品,没有一个是完全满意的。这绝不是自谦之词,而是实实在在的真话。记得在《陆在易合唱作品选》(钢琴伴奏谱,上、下册)的扉页上我曾写有这样一段话:“我可能永远也写不出自己十分满意的作品,永远也达不到自己所追求的高度,但我仍在不断地、努力地写着。是出于对合唱艺术的痴情?还是因为某种使命感?都是,可都不完全是。只有一点却是肯定的,即我笔下的每一个音符都是从我心底里流出来的……”
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始终把创作看成是说话,努力用真话、用歌声说出我最想说的话的人。当然,在说出最想说的话的同时,也表达我的真情实感——一位艺术家用音乐艺术所特有的情感语言表达他对社会、对历史、对人生、对现实生活的深切感受。这也许是我在创作上的特点之一。
上面一番话带有自我介绍性质,下面言归正传。
我认为本次会议(合唱创作发展论坛)很有意义。在我记忆之中,专门围绕合唱的创作问题组织全国性的研讨会,恐怕这是第一次,因此,必将对我国合唱艺术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起码也会在我国合唱发展史上留下印迹。
下面我想提纲式地谈谈我对发展我国合唱事业的一些看法。
我国合唱发展的现状
一、群众性的合唱活动从来没有像现在那么活跃,演唱水准的提高从来没有像近些年那么快。关于这一点,好像无须我多说了,在座的各位肯定都有同感,形势确实很喜人。这其实也为我国合唱事业的发展、提高,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有两个概念;一是“群众歌咏”,二是“合唱艺术”,这是两个既有密切联系但又有着很大区别的概念。也就是说,“群众歌咏”与“合唱艺术”之间绝不是等号的关系。我以为,在咱们中国特定的国情下,“群众歌咏”仍值得继续大力开展。但是,合唱艺术是一门“大艺术”,浩瀚如大海。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早在我1955年刚进上海音乐学院初中学习时,就曾聆听过来访的匈牙利柯达依合唱团的演唱,那种人声的特殊魅力,感染力,那种极其宽广、浑厚、深远的音响,给予我的震撼至今还留在脑海!不管怎么说,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我指的是业界外)对“合唱艺术”开始或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我认为这是了不起的、极为可贵的历史转折。全国各大城市,乃至中小城市,各种合唱活动、展演、比赛蔚然成风,参加人数之众,谁能统计?因此,我已在多个场合说过:中国正在成为一个合唱普及的大国。
三、与蓬勃发展着的群众性业余合唱活动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专业的职业合唱团仍然普遍不甚景气,不仅数量逐年减少(连中国第一支职业合唱团即上海乐团合唱团也解散了,须知这是一支包括日本著名作曲家团伊玖磨先生也称赞和羡慕不已的合唱团啊),演唱水准也始终在“不应该那样的”层次徘徊。更明显的是,与业余合唱团相比,一个是士气高昂、上扬,一个是……我找不到适当的词汇来进行比较了。反正,这是多么的令人遗憾!
四、在这里,我必须说明一下业余合唱团和职业合唱团的关系问题。我历来认为,专业(职业)和业余两支队伍是相辅相成的,它们的作用、功能本来就不是互相能够替代的。一支再好的业余合唱团(我在这里排除童声合唱),我认为在当前的中国国情下,永远也没有可能完全达到具有全面演唱能力的,并不断向世界水平攀登的专业(职业)合唱团可能达到或具备的水准和功能。这是因为,在几乎所有业余合唱团面前,有着5条难以逾越的障碍:
1.视谱问题。全国有几个业余合唱团能熟练地看五线谱?而练习和演唱合唱作品不会熟练地看五线谱简直是难以想象的。
2.声部配备问题。严格意义上说,几乎所有业余合唱团都难以找到或配备真正的女中(低)音和男中(低)音,这就直接影响到合唱队各声部的声音特色、色彩变化和整个合唱队的音响厚度。
3.视谱能力差,则势必造成较长的排练周期。一套演出曲目很可能是用几个月甚至半年时间“啃”出来的。
4.合唱队员的专业音乐修养与素质问题。
5.演出太少。
上述所举5条,毫无贬低之意,也绝不是为这么多“可爱的”蓬勃向上的业余合唱团泼冷水。一些条件较好、训练有素的业余合唱团队,在优秀指挥的带领下,完全有可能胜任并演绎好某些合唱作品,并与专业(职业)合唱团媲美,成为准专业性的合唱团,甚至在国际上获奖。但是,他们仍然替代不了专业(职业)合唱团的功能。因为专业(职业)合唱团的功能要大得多、全得多,它们带有示范性、引领性、前瞻性。它们肩负着提高与普及的双重任务。由于时间关系,这一问题我只能讲到此为止,尽管意思还未讲全。
五、受过一定训练的、有相当指挥水准的合唱指挥人才明显紧缺。
六、至于创作(后面将专题谈到),我倒认为首先应充分肯定已有成果,从李叔同的《春游》(我国第一首合唱曲)问世至今,才百年时间哪!成绩辉煌。赵元任、黄自、冼星海、贺绿汀、瞿希贤等前辈给我们留下了数量十分可观的作品,为中国的合唱事业奠定了基础。但是,近年来新作品的缺少,也确是事实,尤其缺少具有突破意义的好作品。原因何在?这正是本次研讨会人们所共同关注的、应着重研究的焦点。
创作观念须更新突破
中国的合唱作品史即中国的合唱发展史。
关于创作,我首先想讲的是创作队伍的问题。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即使从全国范围讲,专攻合唱写作或热爱合唱写作的专业作曲家有多少?屈指可数啊!尤其是年轻作曲家,音乐学院的年轻学子们,有多少人对合唱创作感兴趣?究其原因,一是经济报酬较少,二是说实在的有点瞧不起合唱创作。由于专业作曲家介入较少,造成合唱作品普遍欠缺合唱思维。大量的作品仅仅是为旋律配上和声,配上声部而已。而真正的合唱作品应有全方位的立体性思维。因此,鼓励、提倡、吸引更多的专业作曲家,尤其是年轻的专业作曲家加入合唱创作对发展合唱事业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年轻人永远不关心合唱事业和合唱创作,那将是我们的悲哀。
第二,应该是属于本质和核心的问题,即我们的创作观念需要更新和突破。不可否认,我们的创作观念陈旧了,包括我自己在内。这些年来,我们的眼界太狭窄,就仿佛像被某种框框捆住了手脚。放眼世界各国的合唱创作,我们明显落后了。落后在哪里?落后在合唱创作观念上,落后在对合唱艺术本体的认识上。怎么办?需要再学习,所有正在从事合唱创作的作曲家们的一个急需任务,就是再学习。向何处学习?一是外国,二是民间。观念更新,并非是表面的语言和技法问题,而是需要从加强人性思维、民族思维、本体思维、现代思维、立体思维等根本问题上深入下工夫。其实,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有着极其深厚的东西可供挖掘,与许多别的国家相比,我们是得天独厚啊!而国外在合唱创作上的理念、经验,也都对我们有着启示作用。与此同时,我们还不能忘记考虑到我们的国情、我们的传统,也不应妄自菲薄,应提倡多元化。像《黄河大合唱》那样反映民族精神的作品,绝对是伟大、经典、传世之作。
另外,我总觉得合唱指挥家们应善于发现好的新作和具有开拓新曲目的眼光和勇气,在这点上,我本人有着深切的体会。我的《雨后彩虹》自1982年首演后虽在上海陆续上演过50余场,但并未走向全国,甚至曾沉寂多年。是广东的同志们,特别是赖广益先生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率先改为童声合唱版(后与混声合唱版一起)推向全国乃至世界的。我的《祖国,慈祥的母亲》原是一首独唱曲,是已故郑裕锋先生独具慧眼建议我改成混声合唱曲,结果在没有正式出版的情况下即流传全国。我的《葡萄园夜曲》在我的《合唱作品选》中本不是一首很起眼的作品,是聂中明先生发现了它,频频演唱并发展至“中国合唱节”和“北京国际合唱节”的女声合唱规定曲目。还有《游子情思》《李有松》《朝霞》《清流》《满江红》……均是如此。上面我说的意思是:作曲家的努力创作固然重要,有时候,指挥家的善于发现、二度创作也许更为关键。否则,再好的作品,若无人发现,无人精心首演,那就只好静静地躺在那儿。
迈开通向合唱强国之路
近些年,广东明显走在全国合唱发展的前列。那里的合唱发展观念领先,创作观念领先,较高水平的各类合唱团因此也较多。可惜的是,广州乐团的合唱团听说也解散了?
会上有的同志说得好:要发展我国合唱事业,创作是基础,指挥是关键,经济是后盾。我完全同意这一观点,但认为还应该加上一句,即必须建设好独立的、高水准的职业合唱团。不能设想,我国的合唱专业创作乃至合唱事业的真正繁荣,能够离开一支高水平的,而且不断向世界水平攀登的专业合唱队伍。须知,这是作曲家们多么需要的创作、演出载体啊!我的绝大部分合唱作品都是在前上海乐团工作期间写成的。
咱们偌大一个国家,难道不应有数个独立的职业合唱团?
合唱指挥的培训亟需下大力气抓紧进行,中国合唱协会已经做了许多工作。
希望有计划地组织介绍外国近现代优秀作品。
在有可能的前提下,能否设法录制并出版优秀中国新作品CD?以利于示范推广?
下次若再开研讨会,我建议完全围绕“合唱创作”这一本体深入进行。
中国正在成为一个普及合唱的大国,但还不是一个合唱强国,在这两者之间,恐怕还有一段较长时间的路需要走,这路,也许是艰难的路,但我坚信,中国合唱界几代人所深切盼望的目标总有一天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