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创新驱动战略顶层设计的建议[4]

一、对我国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的清醒估计

美国康奈尔大学、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global innovation index,GII)》,对全球142个经济体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估,中国排名第35位,比2012年下滑1位,其中我国企业创新环境排名一直落后,近两年处在第98~99位。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公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3》,在全球40个主要国家中我国排名第19位,比2012年提高1位。该报告认为我国与美国、日本、韩国和以色列4国类似,“十一五”期间,国家创新能力处在一个“超常规”跃升的上行轨道。

这两个指数哪一个更接近实际应做评估。我觉得《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3》可能过分乐观,高估了我国的创新能力。应从更深入更宽广的角度来评价我国的科技与创新能力,不要怕对政府工作评价有影响就不敢讲问题。总的来讲,过去几年我们的成绩主要表现在数量上,不论科技投入、科技人员数量还是论文专利数量,都有较大的提高,为创新驱动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但从掌握核心技术和取得竞争发展的主动权来看,进步不明显。信息领域最主要的两大产品,联想的PC利润率只有2%,全国手机的平均利润率只有0.5%。更重要的是,我国科技和教育改革落后于经济改革,目前已成为保留计划经济色彩最多的两个部门,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和科技拖了经济发展的后腿。

二、创新驱动战略顶层设计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我国科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根据国情区分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不同的目标追求,将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和国家安全4件不同的事情当成一件事情来抓,缺乏符合国情和技术发展规律的发展战略。做创新驱动战略的顶层设计,首先要弄明白这4件事的区别和联系。

美国科技界经常引用3M公司杰弗里·尼科尔森(Geoffrey Nicholson)博士关于研究和创新的定义:“科研是将金钱转换成知识的过程,而创新则是将知识转换为金钱的过程。”科技与经济要形成大循环。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与科研单位的主要责任是产生新知识(make knowledge),不是直接做知识变成钱的工作,技术创新主要在企业进行。研究与创新需要不同的人才和不同的决策管理模式,不能合二而一,混为一谈。我们老是批评科技与经济两张皮,总以为科研成果很多,就是技术转移做得不好,希望研究工作向下游靠近。但本质问题是我们创造的新知识较少,真正对企业有重大价值的科研成果并不多。只做接近产品的技术开发,就不可能掌握核心技术,大学、科研单位和有实力的大企业应该科研前移,不能急功近利。

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自主、创新、做强产业和保障国家安全可以同时做到,而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这4件事要分开做,到条件成熟时才能结合起来。比如研制龙芯CPU首先是解决“自主”即有无问题,不能马上彻底解决国家安全和做强产业问题。基于自主的技术在国防和党政机要部门建立一块“根据地”,通过应用磨合优化不断改进技术,就有可能将来在广大民口市场上取得成功,做强产业。通过强大的产业来保障国防和经济安全是远期目标,不能指望用现在的国产设备就能做到。我们经常讲“自主创新”“知识创新”等,实际上是混淆了两种不同的要求。

三、着力改善创新生态环境

创新驱动发展顶层设计中最要紧的是创新生态系统设计。我国现阶段需要区分两类创新生态系统:一类是以解决国防安全和党政核心部门信息安全为目标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应基于自主可控技术来建设。对国防和国家安全领域的科技攻关,要大力发扬“两弹一星”和航天精神,强调分工协作(不是内部盲目竞争),集中力量办大事。另一类是以满足民口市场需求为目标的创新生态系统。对市场竞争的产业技术要强调开放,真正放权让企业做主,真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这个生态系统应融入国际生态系统,通过与狼共舞的市场竞争提高我国企业在产业生态环境中的自主权。TD-LTE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通过与国外主导的LTE-FDD融合发展,同步演进,共享全球市场。

四、着力改变科技评价体系

影响我国科技发展最大的障碍是“数字化”的科技评价体系。目前评价大学和科研单位主要指标是论文专利数、院士人数、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以下简称“千人计划”)人数、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以下简称“杰青”)数等,导致科技人员做科研的目的是发文章和爬“人才阶梯”。我国近几年科技方面宣传最多的是载人航天、绕月落月、“蛟龙”下海、超级计算机排名第一等,这些成果对提高经济竞争力的影响有限。以争取某个单项技术世界冠军为目标的“刘翔模式”来激励科技人员有不少弊端,今后应减少对论文、专利等科研“副产品”的考核,强调对发展产业的实际贡献。国家行政部门主管的奖励应大大减少,强调学术共同体的奖励。科技评价体系改对了,才能风清气正,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4]2014年6月26日,刘延东副总理在中南海召开“创新驱动战略顶层设计”座谈会,作者是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专家委员会员会成员,此文是作者在座谈会上的发言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