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名、托名与伪名

许多对狄奥尼修斯的否定,皆因着其托名性与伪名性(Pseudonymity),但在否证了其历史真确性后,却又无法解开其隐名性(anonymity)之谜。事实上,隐名或匿名,与托名及伪名之问题,绝非单纯历史考据之争议,其中所牵涉的乃是极为驳杂之文学史与哲学史的现象。

在世界文学与圣经文学中,我们均可找到不少相关的事例。例如有些文学作品是“隐而不托”,如《圣经》中不交待作者之书卷,如《列王纪》、《历代志》及部分的先知书,还有《新约》的《希伯来书》。这些《圣经》书卷均隐藏其作者身份,但亦没有假托其它名字。 [13] 另有些作品是“托而不伪”的,最常见的例子是作家之笔名,譬如鲁迅之于周树人,巴金之于李芾甘,这些笔名与真名均为众人皆知之事实,并不存在任何真伪之问题。现代西方哲学史上最擅长运用托名的,恐怕该算基尔克果(S. Kierkegaard,1813—1855)。基尔克果一生著作采用托名之多样化与多元化, [14] 以致许多基尔克果研究学者均将其思想著述分为托名著作期与宗教著作期,前者之托名哲学性作品,为实验性之思想探索,以间接传通(indirect communication)之手法来迫近真理;后者则以真名来直接表述其基督教信念。 [15] 如是观之,基尔克果之托名与其思想著述有不可分割之关系。基尔克果之托名并非伪名,乃是其作品之真确部分,认真对待与考查不同之托名(包括“基尔克果”?)与其不同著作之微妙关系,便标示了基尔克果研究的突破,代表了从后现代主义中差异之观念来重新诠释基尔克果, [16] 有别于一些早期学者过分强调基氏哲学与神学一致性与系统性的立论。

托名是否等同伪名?究竟(伪)克利马科斯是基尔克果,还是克利马科斯是(伪)基尔克果?在基尔克果中,托名性被提升至历史真伪层面之上,直接关连及思想传通的形式问题。今天我们不需亦不能为狄奥尼修斯的历史真伪性翻案,狄氏全集是出自公元五世纪,而非一世纪之使徒人物,此为现代历史语言学的不争之议。但此定论却无碍我们对狄氏神秘神学的探索,亦根本不能勾销其在基督教神秘主义传统中的深远影响。因其托名而否定其作品,或因重视其神学而排拒历史考据之结论,二者皆为因噎废食之举。虽然不论中西文化史中,均有托古以壮权威之举,但我们无需以此类理由来为狄氏申辩,毕竟其作者之意向性(intensionality)非我们关注之点,重要的乃是其神学思想之铺陈与论说。

英国牛津大学神学家麦奎利(J. Macquarrie)就狄奥尼修斯之托名性指出:“哲学与神学的学说之价值是以其锐见之丰富与辩说之合理性来决定的,而非其教师之身份与地位”。 [17] 正是此种不排拒历史批判,却又强调文本本身价值之后批判(post-critical)取向,便奠定了对狄奥尼修斯之研究于近年中兴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