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东南亚发展与区域合作
- 张虹鸥 黄耿志
- 3705字
- 2022-09-02 22:10:13
前 言
“一带一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外交部及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目标是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可见,“一带一路”是中国在深化改革开放阶段提出的重大国际合作构想,是中国积极探索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创新尝试,有助于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看,如果说改革开放前30多年中国以“引进来” 的方式深入参与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共建“一带一路”则标志着以中国“走出去”为鲜明特征的全球化新阶段的到来。的确,从地理学研究侧重点看,由于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的经济奇迹主要得益于国际资本输入和西方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国内地理学以研究和解决国内人文经济地理问题为核心任务。然而,2014年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因为这一年中国对外投资规模达到1 231.2亿美元,首次超过吸引外资金额的1 195.6亿美元,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开始进入以对外全球化和资本输出驱动为主的全新时期。这与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首次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不是巧合,而恰恰反映了国家高层对战略时间节点的准确把握。从国家发展与科学研究使命的关系看,“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施意味着中国进入“全面认识世界”的历史新篇章,学科的使命需要从服务“引进来”的被动全球化拓展至服务“走出去”的主动全球化。国内知名经济地理学者、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刘卫东研究员认为,共建 “一带一路” 为学术界提出了很多科学问题,其中,需要地理学界加强研究的议题包括:地缘政治关系的核心要素和驱动机制、沿线国家的国别地理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海陆运输的空间组织等。
在此背景下,本书试图从地理学的视角开展对东南亚国家的国别地理研究。东南亚地区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文莱、东帝汶、越南、老挝、泰国、柬埔寨、缅甸共11个国家构成,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连接亚洲与大洋洲,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正是在2013年出访印度尼西亚时首次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根据《愿景与行动》,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点畅通通道,中国—东盟“10+1”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合作机制之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合作平台。可见,东南亚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推进的前沿阵地之一。
从地缘经济和政治视角看,东南亚地区也处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在论及海外利益与中国地缘经济时,中国社会科学院陈迎春认为中国的地缘经济空间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周边层次,指地理上与中国接壤的周边国家,由东北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构成;二是大周边层次,指地理上与中国不接壤,但在经济与战略上密切相关的区域,主要包括南太平洋区域、南印度洋区域和中东—北非地区。东南亚地区处于中国第一层次的地缘经济空间范围,但与同层次的东北亚、中亚地区相比,东南亚对中国具有更重要的地缘经济意义。首先,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合作基础尚较为薄弱,而在东北亚地区,受制于复杂的历史纠葛和现实地缘政治情势,区域合作尚未有实质性进展。与此相反,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合作日益深入,建立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与东盟“10+1”等区域合作平台和机制。其次,中国90%的进口石油需要通过海上运输,而其中60%的石油需要经过由东南亚国家扼守的马六甲海峡。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经济上的合作和相互依存性,对保障我国能源通道安全具有战略意义。最后,通过与东南亚开展平等互利的地缘经济合作,有助于增强政治互信,消除潜在的所谓“中国威胁论”,为我国的和平崛起构筑稳定的地缘经济和政治环境。
从发展的基础看,东南亚与中国的经济交往日益密切,是中国资本输出的重要承接区和进行国际经贸交流的重要通道。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已从2003年的782亿美元增长至2014年的4 804亿美元,东盟成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而中国则是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更重要的是,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在经济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东南亚国家的丰富资源可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物资保证,而中国的资金、技术等优势有助于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经济合作的潜力巨大。因此,开展东南亚国家的地理研究,揭示东南亚国家的地理特性及国家间的差异性,对“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推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对东南亚的历史、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热点。各国间的东南亚研讨会和民间交流日益增多,极大地丰富了东南亚研究的课题,拓展了东南亚研究的范围,促进了东南亚研究的发展。随着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以及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深入发展,有必要加强对东南亚国别地理的研究。目前,从地理学的视角开展对东南亚国家的研究仍较为缺乏,对东南亚地区的城市化、工业化、土地利用、交通基础设施、资源利用、未来发展规划以及国家间的差异仍缺乏深入的认识,对诸如东南亚国家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所处阶段、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资源禀赋优势、未来发展理念、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合作的领域及模式等问题还不是很清楚,需要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
本书借助地理学的分析工具及方法,充分利用可获取的数据开展研究。这些数据包括世界银行数据库、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数据库(FAOSTAT)、全球30米地表覆盖产品(GlobeLand30)、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东盟统计年鉴、国际统计年鉴、中国国家商务部和海关部门发布的有关数据以及东南亚各国统计局与主要城市政府网站的数据等。以对这些基础数据的分析为主,本书还结合已有的东南亚研究文献,并利用中国—东盟中心、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博览会等权威网站的信息,对有关议题进行深入剖析和解读。
本书力图体现地理学的综合性,对东南亚地区的地理环境、城市化、工业化、国际贸易、资源禀赋、土地利用、农业生产、交通基础设施、旅游发展、社会经济和空间规划等议题开展研究。本书的特色在于在对各个议题的分析思路上,既注重整体性、区域性,又注重差异性、国家性,力图在揭示整个区域发展轮廓的基础上,分析区域内部各个国家的特性及存在的差异性。这种分析思路有助于从整体层面上认识东南亚地区发展的特征和趋势,同时又不失对国家独特性的关注。由于东盟组织的存在,东南亚在许多场合常常被当作一个同质性整体来叙述和看待,无形中掩盖了区域内部的差异性,不利于全面认识东南亚地区发展的性质。本书的研究将有助于加深对东南亚地区的认识,揭示了东南亚地区是一个由不同政治体制、不同经济发展层次、不同发展诉求、不同资源禀赋的国家构成的异质性地区。
本书共分为十章。第一章从自然、政治与社会文化环境概述了东南亚的综合地理环境。第二章和第三章从城市化、城市体系、人口与劳动力方面分析了东南亚的城市和社会发展特征。第四章从工业化阶段、产业布局、投资环境和投资政策等方面深入剖析了东南亚的经济发展特征与格局。第五章分析了东南亚的土地资源、土地利用格局与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贸易特征。第六章从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方面分析了东南亚的资源禀赋、生产与消费。第七章从航空、水路、铁路、公路方面全面分析了东南亚的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第八章分析了东南亚的旅游资源和产品、旅游市场及旅游产业布局。第九章解读了东南亚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空间规划,剖析了各国未来的发展要点,可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规划对接提供参考。第十章从区域合作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机制以及未来经贸合作的重点领域。
本书的撰写工作由广州地理研究所张虹鸥研究员主持,各章分工如下:第一章由周晴撰写,第二章和第三章由王洋撰写,第四章由黄耿志、金利霞撰写,第五章由陈伟莲、李升发撰写,第六章由苏泳娴、王长建撰写,第七章由吴旗韬撰写,第八章由张玉玲撰写,第九章由龚蔚霞撰写,第十章由黄耿志、龚蔚霞撰写。黄耿志负责全书的统稿工作。
本书以期为有关政策制定和企业投资提供依据。但正如美国学者罗伯特指出的,世界上很少有其他地区比东南亚更能说明在千差万别中求得一致时会遇到的各种问题,东南亚是一个复杂和差异化的地区,当然这种复杂性和差异性不仅限于东南亚,也体现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全球化时代,虽然以地缘为基础的区域经济或政治共同体日渐成为趋势,但民族国家仍然是主导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单元。这意味着中国在推动以“走出去”为鲜明特征的全球化步伐中,需要处理好“超国家体”和国家两个尺度,也就是说,需要在处理好与区域共同体关系的基础上,加强与该共同体成员国全方位的双边合作机制的建设,这需要对区域整体情况的检视和各国特性及国家间异同点的深入研究。本书是在这种视角下对东南亚地区的探究,以期抛砖引玉,希望更多地理学工作者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国别地理研究,发展有助于中国全球化发展的基础理论。受时间和水平限制,本书如有不足之处,敬请各位同人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