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高梁桥记

明·袁中道

 

原文

高梁旧有清水一带,柳色数十里,风日稍和,中郎拉予与王子往游。时街民皆穿沟渠淤泥,委积道上,羸马不能行,步至门外。

于是三月中矣,杨柳尚未抽条,冰微泮,临水坐枯柳下小饮。谈锋甫畅,而飙风自北来,尘埃蔽天,对面不见人,中目塞口,嚼之有声。冻枝落,古木号,乱石击。寒气凛冽,相与御貂帽,着重裘以敌之,而犹不能堪,乃急归。已黄昏,狼狈沟渠间,百苦乃得至邸,坐至丙夜,口中含沙尚砾砾。

噫!江南二三月,草色青青,杂花烂城野,风和日丽,上春已可郊游,何京师之苦至此。苟非大不得已,而仆仆于是,吾见其舛也。且夫贵人所以不得已而居是者,为官职也。游客山人所以不得已而至是者,为衣食也。今吾无官职,屡求而不获,其效亦可睹矣。而家有产业可以糊口,舍水石花鸟之乐,而奔走烟霾沙尘之乡,予以问予,予不能解矣。然则是游也宜书,书之所以志予之嗜进而无耻,颠倒而无计算也。

 

今译

高梁桥下原本有一条清澈的河水,河岸杨柳绵延几十里。那天,天气稍见和暖,二哥(袁宏道)拉我和王章甫一道前去高梁桥游览。不巧的是,街面百姓正在疏通沟渠,淤泥堆积在路上,无法骑马通行,我们便步行来到西直门外。

这时已是三月中旬,柳树还没有发芽,冰面刚刚融化,我们坐在靠近水边的枯柳树下喝酒。交谈正畅快的时候,暴风突然从北面刮来,遮天蔽日,对面不见人。沙石击打着眼睛,灰尘堵塞了口鼻,稍一咀嚼,就发出响声。冻枯的树枝被纷纷吹落,大树发出呜呜的号叫声,地面的石头都被吹得相互撞击起来。朔风凛冽之下,大家慌忙戴上貂皮帽,穿上厚皮袄来抵御寒气,即便如此,仍不能忍受,只得匆忙返回家中。天已黄昏,我们仍十分狼狈地在沟渠中行进,历经千辛万苦才终于到家。坐到半夜,嘴里还有碎沙子。

哎,江南的二三月,已是草色青青,城乡处处花开烂漫,风和日丽,正月就已经可以去郊游了,哪里像北京的天气,恶劣到这种地步。如果不是因为迫不得已,或是有所求,才千里迢迢、风尘仆仆地来到北京,在我看来,简直是不可理解的。阶层高的人之所以不得不住在这里,为的是担当官职。卜卦算命等出门在外的人们之所以不得不待在这里,为的是养家糊口。现在我身无一官半职,屡败屡求仍不可得,所有努力都成泡影。而家里本来有产业可以维持生计、衣食无忧,反而抛却享受山水花鸟的乐趣,跑到这满是风霾、沙尘的地方来,我反复问自己“为什么要这样”,但却无法自我排解。尽管如此,这次出游也应当写下来,用以记录下我痴迷仕途而不知羞耻,本末倒置而缺乏考量的真实状态吧。

 

简介

本文节选自《珂雪斋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年版)。

作者袁中道(1570—1626年),字小修,湖广公安(今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进士,明代散文家。与兄宗道、宏道并称“三袁”,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本文作于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袁中道与其兄袁宏道一起进京,再次求官不成的时期,在生动记录出游所见的同时,清晰记录了作者怀才不遇、辗转纠结的真实心境。

高梁桥始建于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位于海淀区西直门外偏北半里,西城区和海淀区的交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