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渤海国主——大嵩璘

大嵩璘,渤海国第六代君主,大钦茂的幼子,改元为正历,唐朝遣使殷志瞻册封大嵩璘为渤海国王、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司空。大嵩璘结束了大钦茂死后的动乱,渤海国又开始正常发展,并且九次遣使朝唐,三次遣使入日本。

大嵩璘,渤海国文王大钦茂少子,大钦茂虽是英明之君,但对继承人的安排并不稳妥。大钦茂病故,渤海政局出现动荡,统治集团内部爆发一场尖锐的争权斗争,大钦茂族弟大元义趁大钦茂世子大宏临早卒,夺取了王权。大元义执掌王权,遭到大钦茂子孙的反对。同时,大元义对人“猜虐”,又引起不少人的不满,数月后,因积怨日多而被“国人杀之”。

大元义时期,曾遣王子大清元等30余人朝唐,大元义死,渤海统治集团拥立大宏临子、大钦茂孙大华玙为王。渤海王权复归大钦茂嫡系子孙。大华玙改元中兴,并迁都上京龙泉府,不及一年逝世,谥成王,大华玙去世,由其叔父大嵩璘“权知国务”,暂掌王权。

大嵩璘改元正历,唐遣内侍殷志瞻使渤海,册封大嵩璘为渤海郡王,兼左骁卫大将军、忽汗州都督。唐朝对大嵩璘的册封,并未象文王大钦茂那样,“诏以渤海为国”,进封为国王。当时,争权激烈,政局动荡,唐廷授以大嵩璘官爵,以示支持,大嵩璘不失时机,加强对王室、贵族、地方势力的控制,使渤海政局稳定下来。

大嵩璘在控制渤海稳定局势方面取得初步成功后,欲获得与文王大钦茂一样的地位和荣誉,遣使赴长安,向唐廷呈述理由,请求唐朝依文王大钦茂之例封他为国王。唐德宗考虑到大嵩璘对朝廷的忠诚和良好政绩,允其所请,册封为渤海国王,授以银青少禄大夫、检校司空。由于大嵩璘稳定渤海,治理边疆有功,唐廷加册封大嵩璘为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徒,又加册封检校太尉。

大嵩璘继承祖业,不失臣礼,进一步增进同唐朝的关系,在位十多年中,有记载的遣使朝唐9次,同时,与日本交往方面,成效显著。文王大钦茂时,日本对渤海聘使的态度已发生变化,企图以“属国”对待渤海,故曾有因渤海“国书”不合藩礼而拒绝渤海使入京的事件发生。大嵩璘掌权后,为避免此类事件发生,谨慎行事,灵活处置,给日本当局以较多照顾,从而改善了关系,使双方的交往得以正常进行。大嵩璘遣工部郎中吕定琳访日,日本派御长广岳等送吕定琳返归并回访渤海,日本遣贺万麻吕聘访渤海,日本聘使归国时,大嵩璘派左熊卫都将大昌泰相送并回访日本。这些访问和答聘,增进双方的相互了解,促进了友好关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