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升任宰相——萧复

萧复,字履初,南兰陵人,唐朝宰相,太子太师萧嵩之孙,新昌公主之子。出身兰陵萧氏齐梁房,以门荫入仕,累至太子仆,得罪宰相王缙,被罢职。先后担任歙池常三州刺史,与萧定、张镒并列为政绩第一,改任同州刺史。同州遭遇旱灾,私自使用京畿观察使储粮赈济灾民,被解职,入朝为兵部侍郎。泾原兵变爆发,保护德宗逃往奉天城,拜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因为反对宦官掌控兵权,又弹劾德宗的宠臣卢杞而被排挤出朝廷,宣慰江南。坐郜国公主亲累,废居饶州,卒于贬所,时年五十七岁。

萧复,祖父萧嵩是唐玄宗时期的宰相,伯父萧华是唐肃宗时期的宰相,母亲为新昌公主,父亲萧衡为太仆卿、驸马都尉。少年时期,萧复的堂兄弟们都非常奢侈,他们互相装饰自己的车马器具,以此来攀比炫耀,只有萧复身穿粗布衣服,闭门苦读,结交文人儒士,他的伯父萧华十分看重他,曾经感叹道:“这个孩子将来必定会光耀家门。”因为是公主的儿子,以门荫入仕为宫门郎,后累迁至太子仆。

广德年间,频繁地发生旱灾,谷物歉收,谷价上涨,萧复家族有上百口人,难以维持日常生活开支,萧复和家人商议变卖昭应别墅,贴补家用。王缙宰相听闻这栋别墅内环境优美,希望得到它,派遣其弟王纮以利益相诱:“以足下之才应该身居要职,如果把别墅献给家兄,就能获得高官厚禄了。”萧复委婉地拒绝,说:“今日变卖先人的别墅是为了救济族内的老人寡妇,如果用来为我一人换取官职,会让全家老小挨饿受冻,我不能这样做。”王缙怀恨在心,罢免其官职,从此萧复沉废数年,不得起用,却泰然自若。在池州期间实行仁政,体恤百姓,故其任满离去后,当地百姓追思遗爱,称呼此楼为“萧丞相楼”。

萧复之姊萧夫人,嫁监察御史李錪为妻,丈夫去世后,因为没有儿子而回到家族中,萧复出任三州刺史时,萧夫人都跟随其一起赴任。有司考察天下刺史的政绩,萧复和润州刺史萧定、豪州刺史张镒为第一等,但萧定在劝课农桑、平均赋税、聚集游民等方面超过萧复和张镒。

唐代宗驾崩,太子李适继位,是为唐德宗,以萧复为潭州刺史、湖南观察团练使,以李元平、赵憬为判官,后改任同州刺史。萧夫人依旧跟随,恰巧萧夫人的幼女也跟随夫婿被贬,二人准备沿涉三湘与母亲相见,但萧夫人却因疾病卒于路途中。萧复曾经举荐梁肃为右拾遗、修国史,梁肃因为老母年迈而未赴任,此时梁肃也寄居于同州,萧复请求梁肃为其姊撰写墓志铭。

不久,同州遭遇旱灾,许多平民百姓被饿死,萧复私自使用同州境内的京畿观察使储粮赈济灾民,被削阶停职,萧复的朋友前来安慰他,但萧复怡然自得地说:“如果有利于百姓,怎么敢害怕小小的惩罚!”萧复之弟萧升,和郜国公主所生的女儿萧氏被册立为太子妃,太子即是后来的唐顺宗李诵。

德宗以普王李谊为襄汉元帅率军征讨李希烈,以萧复为户部尚书、统军长史。按照旧制度,统军长史原名“行军长史”,萧复的父亲名唤萧衡,故德宗下诏将“行军”更改为“统军”。

泾原兵变爆发,德宗仓皇逃往奉天,萧复和文武百官扈驾随行,德宗嫌弃奉天狭窄鄙陋,欲前往凤翔依靠张镒,萧复听闻后立刻面见德宗,说:“陛下大误!凤翔大多都是朱泚的旧兵,如今朱泚叛乱,凤翔一定有与其同谋者。臣尚且担忧张镒,又岂能以圣驾踏上不测之渊!”德宗说:“我已经决定了,但我会停留一日来验证你说的话。”次日,张镒被李楚琳所害。

萧复以朝议大夫、守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充荆襄江西等道都元帅统军长史、丰县开国公、赐紫金鱼袋的身份被任命为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散官封赐如故。萧复和刘从一、姜公辅二人同时成为实质宰相。

德宗欲将军权委任宦官,萧复表示反对,他上奏道:“自国家艰难以来,以宦官为监军就已经宠信过度。这些人只能管理宫廷事务,而不能参与军机要事。”德宗不悦,请别对,萧复又继续说:“陛下刚继位时,圣德光辉照耀,自从起用了杨炎、卢杞,他们亵渎了朝政,以致今日的局面。如果陛下能够改变之前的做法,臣怎么敢不竭力?倘若让臣阿谀奉承、苟且偷生,臣实在不能。”后卢杞与萧复在德宗面前对奏,卢杞谄媚德宗,萧复正色说:“卢杞言辞不正!”德宗愕然,对左右道:“萧复轻视朕!”

德宗以萧复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派遣萧复前往山南、荆南、湖南、江西、鄂岳、浙江东西、福建等道宣慰,实际上,这是德宗疏远了萧复。

就在萧复准备前往江淮时,宰相刘从一和部分官员上奏请求留下萧复,德宗对时任考功郎中的陆贽说,当初准备选择一位官员前往江淮宣慰,宰相们都觉得萧复久任外州刺史,在列位宰相中名望最高,是最合适之人。本来已经商量好了,萧复也没有意见,可是现在刘从一等人又请求留下萧复,德宗怀疑这是萧复不肯前往江淮,而指使刘从一等人上奏。

陆贽上奏为其辩解,陆贽提到他在寄居常州时和萧复相识,双方多有往来,二人情意相得。萧复本是高门贵胄,又是皇亲国戚,因此,萧复更加砥砺名节,仰慕清白的操守。以魏元忠、宋璟为师,希望尽善尽美地完成每一件事情,虽然矫正过当,也没有应变的才能。但萧复绝对不会做出反复无常、奸诈狡猾的事情,即使真的是萧复的意思,刘从一一定不会附会。最初举荐萧复为宣慰使的是刘从一等人,如今要留下萧复的还是刘从一等人,彼此矛盾,必有理由。如果萧复有所请求,刘从一不会隐瞒,如果刘从一心怀叵测,则萧复不应该受到怀疑。在陆贽的解释下,萧复得以顺利前往江淮宣慰。

萧复宣慰江淮时,以齐抗为判官,时任刑部员外郎的卢迈,也以本官兼侍御史跟随萧复一起巡视江淮。

德宗听信卢杞的谗言,将前来救驾的朔方节度使李怀光逼反,只能逃往梁州。梁州偏僻闭陋,运输物资很不方便,在江淮的萧复听闻后,派遣奏事官李充劝说德宗驾幸江陵。但德宗表示不明其意,将此事询问刘从一,刘从一也不明缘由,德宗又怀疑李充并非纯良。陆贽再次为其辩解,陆贽认为萧复请求驾幸江陵,就像张延赏奉迎于西川,韩滉望幸于东吴都是臣子常情,古今通理。而李充是故福建观察使李椅之子,颇有才干。德宗仍然责怪萧复不识大体,担心他在宣慰过程中出现差错,刚好福建观察使孟皞年老,德宗欲以萧复代替他,陆贽认为萧复是奉旨宣慰,若是中途而废,恐怕会令江淮百姓失望,陆贽建议可以催促萧复赶紧回来,或者等到萧复完成宣慰任务后,再进行升调处理。

淮南陈少游依附李希烈,而张镒的判官韦皋杀邠陇叛卒,不响应李楚琳,萧复在完成宣慰江淮的任务后,回到京城,与宰相们同对讫。萧复单独留下来,向德宗建议:“陛下自返宫阙,勋臣都已经得到奖赏,只有存善去恶做得还不明显。陈少游位居将相,臣服叛军。而韦皋官职卑下,却正直忠烈。如果能够以韦皋代替陈少游,那么天下人都会明白顺逆的道理。”德宗同意了。萧复出来和宰相李勉、卢翰、刘从一同归中书省,中官马钦绪向刘从一作揖,附耳语,诸位宰相各自归阁。

随后,刘从一秘密对萧复说:“有诏让我来与您商量之前所奏的事情,不要让李勉、卢翰知道。”萧复回答:“刚才在陛下面前议论时,也听说了这个旨意,只是尚未明白陛下的意思。已经当面陈述,陛下还是如此,我不敢再言这件事情。”又说:“唐、虞有佥曰之论,朝廷政事应该和公卿共同商议。如果李勉、卢翰不称职,就将他们罢免。既然是宰相,理应一起商量,为什么要单独避开这一环节?今日也许可以这样做,只是担心逐渐形成风俗,这是朝政最大的弊端。”于是,萧复没有告诉刘从一之前所奏的内容,刘从一上奏德宗,德宗更加不悦。萧复让时任中书舍人的齐映代自己三上章请求辞职,被罢免为太子左庶子。

萧复之弟萧升早卒,郜国公主以奸蛊事再得罪废,诸子悉逐丑地,太子李诵非常恐惧,请求与萧妃离婚,德宗仍然记恨萧复,以为检校左庶子,废居饶州,卒于饶州贬所,时年五十七岁。

萧复门第高贵,砥砺名节,从不逢迎流俗,担任宰相时,端庄严肃,数次违逆帝意,故居相位不久就被解职。然而萧复性格孝友,与亲属相处得很和睦,此次受到牵连被贬谪,仍然处之泰然,从未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