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中国著名饮食思想

儒家主张:民以食为天

先秦儒家经典《礼记·礼运》,对饮食有句百世不刊的经典名言,这就是:“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它比孟子的“食、色,性也”还要彻底,食和性不仅是人类本能的欲望,而且是天下之大欲,这一“大”字,把饮食提高到至上的位置。

对这“大欲”思想做出具体阐发的,有许多鸿儒硕学,虽然他们流派不一,师承不同,又都在充分肯定人生欲望,追求足食美味的问题上发表过精辟的见解。

《管子》中云:“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是故,自然有春夏秋冬,日出日落,人的每一天、每一个季节也会相应的发生改变。因此,作为民生之本的“食”,也应该按照顺应自然的规律,这是健康之本。

荀子说:“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韩非子说:“人无毛羽,不衣则不犯寒。上不属天,而下不着地,以肠胃为根本,不食则不能活,是以不免于欲利之心。”

杨朱认为人的本性是:“恣耳之所欲听,恣目之所欲视,恣鼻之所欲闻,恣口之所欲言,恣体之所欲安,恣意之所欲行。”

《吕氏春秋》认为“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这部书正是从“贵生”的高度,对先秦的饮食理论进行系统的总结,写出《本味》、《本生》、《尽数》等不朽的篇章,成为先秦的烹饪宝典,享名千古。

在先秦诸子中即使主张以苦行对待生活的《墨子》也不例外地宣称:“食为性命之基。”

在儒家心目中,饮食不仅是满足人欲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与天理相通,《左传》中“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表现出人欲和天理相应的必然性。到汉代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向日用消费生活的深化,使这一观念系统化。师承儒家的思想家们无不秉承这一观念,做出自己的解释。宋代大儒朱熹说:“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清代理学家戴震说:“人生而有欲、有情、有知,三者血气心知之自然也。”欲是什么?他又说:“不过怀生畏死,饮食男女,与夫感于物而动者。”主张清心寡欲的张载也认为:“饮食男女皆性也,是乌可灭。”

儒家的饮食理论高度凝练地表述了民食即天理的伦理观念。从传授农艺的劝农书“民为邦本,食为民天”到户户持有的家训“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这一观念在中国深入人心。饮食是天理、人欲这一信念的确立,对国家来说,使历代王朝的当权者都把“足食”作为富国强兵的基本国策;对民众来说,追求温饱和美食成为生存、发展和享受的合理要求,这是中国饮食业发达,烹饪技艺精益求精的原动力。

孔子的饮食思想

孔子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虽然他没有对饮食问题发表过专题论述,但是他对饮食有良好的习惯和严格的要求。他虽然幼时家贫,后来发迹(升官),但能享有73岁高龄,这与当时(公元前五六世纪)人的平均寿命仅30岁左右相比,确为“高寿”了,孔子的“食经”成为他长寿的奥秘。

孔子的饮食思想丰富而具体,并且与实践相结合。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孔子认为,人生的哲学,不在于荣华富贵,光宗耀祖,而在于实践“仁”的道德,要把自己培养成一个“仁人君子”。他主张:“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他要求:“士志于道,而耻衣恶食者,未足与论也。”他认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孔子不提倡“耻衣恶食”。其中“恶食”是与饮食上“食不厌杂”的现代营养学上的科学配膳、平衡配膳的理论是一致的。他还明确提出:“肉虽多,不能胜食。”意即席上肉类食品虽多,但吃的数量不能超过“饭量”,这明确地告诉我们主辅食品要合理搭配。只有主辅食品搭配合理,才能充分吸收动物食品中的营养成分,使人得到合理的养分,有利于新陈代谢和健康长寿。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春秋战国时期,不仅食品品种很丰富,而且对饮食也已经很讲究了,孔子的饮食观很具有代表性。明代张岱《圭饕集序》中写道:“中古之世,知味唯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精细二字,已得饮食之征。至熟食,则概之失饪不食;蔬食,则概之不时不食。四言者,食经也,亦即养生论也。”

孔子后来发迹,做了鲁国上卿及鲁国大司寇,俸禄都是“六万斗谷子”,在当时已经是很富裕了,但当时孔子并不因为生活富裕了而过奢侈的生活,他对饮食很讲究,主张“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精”,精细,粗之反;脍,细切鱼和肉,反复用“不厌”二字,极言讲究之致。

注意饮食卫生

在饮食卫生上,孔子还有“八不食”,即“食钮而蚀,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沽酒市脯,不食”。意思是说粮食陈旧了或变味了,鱼和肉腐败变质了,不吃。食物颜色难看,不吃。气味不好,不吃。烹调不得当,不吃。不新鲜蔬菜,是指蔬菜要采摘及时,譬如春韭夏苋,无非是吃个鲜嫩。过时而采,形如柴草,又有什么味呢?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在其伦理思想的灌注方面是独具匠心的。在《论语》这样一部阐述儒家伦理思想的著作中,讲到不食馁鱼、败肉,表层的含义仅仅是对食物质量的要求,更为深刻的寓意是,孔子对周礼崩溃的痛惜及对更为理想的社会秩序的追求。

“唯酒无量,不及乱”

孔子是个酒徒,酒量很大,但他能自我控制,适量而饮。《论语》记有“唯酒无量,不及乱”之句,意即“只要饮酒不限量,但却不至于醉”。《论语·子罕》还记载有这么一段话:“子曰:‘入则事公卿,出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意思是孔子说:“在外侍奉国君和大臣,在家孝敬父兄,有丧事不敢不努力去操办,喝酒不被酒所醉倒,这些事对我来说是没有什么困难的。”众所周知,酒少饮有益,多饮伤身,这些都是被古今医学及大量事实所证明的。

“食不语,寝不言”

孔子不仅对吃很讲究,而且还注意饮食礼仪。例如“食不语,寝不言”中的“食不语”是饮食卫生的好习惯,因为每当在吞咽食物时,呼吸动作是暂时停止的。如果在吃饭时大谈大笑,那么呼吸和吞咽食物必然会同时进行,这样一来,容易使食物误入气管或鼻腔内,因此会发生呛咳、喷嚏、流泪等现象。若是鱼刺、碎骨、豆粒之类一旦误入气管,则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孔子论饮食,多与祭祀有关,《论语·乡党》云:“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为国君助祭后分得的肉食,当天吃完不能留到次日。家中祭祀用过的肉,超过三天就不吃了。“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孔子和本乡人一道喝酒,喝完之后,一定要等老年人先出去,然后自己才出去。此“礼”反映了古代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有盛馔,必变色而作。”做客时有丰盛的筵席,就神色一变,并站起来以示感谢。《论语·雍也》云:“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其意是孔子说:“觚不像觚了,这也算觚吗!这也是觚吗!”孔子对觚这种酒器的形态和容量的改变感到不安,认为这不利于食礼的推行。

综上所述,说明孔子对饮食问题非常重视。他的饮食观完整而自成系统,涉及饮食原则、饮食礼仪、烹饪技术等方面,并为我国的古代饮食理论拓展了思维空间。

孟子的饮食见解

孟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与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提出“民贵君轻”的口号,劝告统治者重视人民。他继承孔子学说,被尊为“亚圣”,在儒家中的地位仅次于孔子。

孟子以孔子的行为为规范,可以说是完全承袭并坚定地崇奉着孔子饮食生活的信念与准则,不仅如此,通过他的理解与实践,更使之深化完整为“食志——食功——食德”坚定的食事理念和鲜明系统化的“孔孟食道”理论。

食志

孟子提出不碌碌无为白吃饭的“食志”原则,这一原则既适用于劳力者也适于劳心者。“梓匠轮舆,其志将以求食也;君子之为道也,其志亦将以求食与。”孟子称那些为“养口腹而失道德”的人是“饮食之人”,这种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孟子的“饮食之人”,即孔子所鄙夷的“谋食”而不“谋道”之辈,在孔子“是不与为伍”的原则坚持,而孟子则表述为“人以群分”的定性标准,因而更具理论性和实践性。他主张“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劳动者以自己有益于人的创造性劳动去换取养生之食是正大光明的,这就是“食志”。

食功

食功,可理解为以等值或足当量的劳动(劳心或劳力)成果换得养生之食的过程,即事实上并没有“素餐”,“士无事而食,不可也”。

食德

食德,指坚持吃正大清白之食和符合礼仪进食的原则。就是孟子所赞赏的齐国仲子的行为准则:“仲子,齐之世家也。兄戴,盖禄万锺。以兄之禄为不义之禄,而不食也;以兄之室为不义之室,而不居也。”孟子认为进食尊“礼”同样是关乎食德的重大原则问题,认为即便在“以礼食,则饥而死;不以礼食,则得食”的生死抉择面前,也应当毫不迟疑地守礼而死。这种观点,显然同孔子答子贡问的“去食”以守“信”的观点出于一辙而又鲜明过之。同样道理,他认为大国之君晋平公到晋国的贤人亥唐家去拜访时,“入云则入,坐云则坐,食云则食,虽蔬食菜羹,未尝不饱”,文公这种“不敢不饱”的守礼而食行为是可取的。

食于人者如此,食人者亦有“礼”规当循:“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

老子的饮食之道

老子,又称老聃,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中国古代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存世。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道教出现后,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从《列仙传》开始,老子就被尊为神仙。其饮食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为腹不为目

是说腹是表示一个人的基本生存条件和物质条件,肚子只有这么一点容量,而眼睛能看到的东西无穷无尽,代表无限的欲望。王弼(公元226~249年,魏晋玄学理论奠基人)注释:为腹是以物养己,就是把外部的事物来滋养自己的生命,为目是以物役己,把外面的事物来奴役自己。所以老子的一个饮食之道就是人要为腹,不要为目,饮食是这样,人生也是这样。

五味令人口爽

五味就是酸、苦、辛、咸、甘的味道,这个五味不仅表示这五种东西,还表示调味出来的美味的食品。所以五味又指美食。五味令人口爽,就是美食吃得太多了,嘴巴、口感、口角发生错乱了,人们就辨别不出美食的味道来了。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老子的意思是,尽管你这个地方很落后很小,但是你要认为你吃的东西是最美好的。尽管你穿的衣服很简朴,但是你要认为你自己穿的衣服是最美的。尽管你居住的地方很简陋,但是你要认为你居住的地方是最好的。尽管你的风俗不大先进,但是你要认为你那里的风俗是最优等的。

味无味

老子说:“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以无为的心态去作为,以无事的心态去从事,以恬淡的滋味为滋味。饮食要做到味无味,主要包含以下两个层次:第一,味无味,要从没有味道的东西当中、饮食当中体味出它的有味来,体味出它的美味来,这就叫“味无味”。吃的是素菜,咬的是菜根,但是我们要能从粗茶淡饭菜根当中品味出美来,品味出人生的安定,饮食的安静,提炼健康的理念,提炼出人生的恬淡的这种幸福。第二,当吃到有味道的东西,吃到美味的东西,吃了以后要像无味一样。吃到美食要适可而止,还要体味不是美食的有味,然后达到一种饮食结构的平衡。

庄子简朴的饮食观

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中晚期宋国蒙城(今河南商丘)人。著名哲学家,他继承和发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无限的、无所不在的,强调事物的自生自灭,否认有神的主宰。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有封”。

在《庄子》这部著作中,庄子勾勒出了圣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理想的生活境界,亦宣扬了他的饮食观念。《天运》云:“古之至人,假道于仁,托宿于义,以游逍遥之虚,食于苟简之田,立于不贷之圃。”《人世间》云:“吾食也执粗而不臧,爨无欲清之人。”《大宗师》说:“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思深深。”

在庄子的观念中,饮食就是要“食于苟简之田,立于不贷之圃”,主张清心寡欲过一种简朴单纯的生活。“其食不甘”即不追求美味,是真人的饮食状态,宣扬了庄子简朴的饮食观,不追求珍馐美味。因为“五味浊口,使口厉爽”,过分追求美味,追求感官的刺激,会丧失人的本性,庄子提倡过一种简单纯朴的生活,以恢复人的本真状态。

《达生》篇言:“饮食之间,而不知为之戒者,过也!”这说明饮食要有限度,过于追求是十分危害的。老子也曾说过“圣人为腹不为目”,与庄子表达的是同一个道理,即圣人饮食只求适度,而不贪欲无度。在食物品种极为丰富的今天,这个道理依然适用,用此来规范人们的饮食是最好的。多少人从追求吃喝开始,继而追求玩乐及其他方面的享乐,身心越来越放松,越来越不知道自己有益的追求而腐败堕落。饮食是一种自控能力,是一种节制。

在庄子的理想生活境界中,最高的境界莫过于《逍遥游》“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这是一种极美妙的境界,不吃五谷这些人间的农产品,追求精神上和行为上的绝对自由。这是神的境界。当然对于人来说,这样的饮食观念是不可取的。

食物,作为保持体内热量和维持人生命的基本原料,是人维持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动力来源。春秋后期的思想家墨翟有此论述:“其为食也,足以增气充虚,强体适腹而已矣。”说明了食物的作用是补充人体的热量与体能。我国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也有“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以养精气”的记载。而庄子笔下追求的理想的饮食境界显然只是他美好的幻想,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不具有现实意义。而那种随心所欲的绝对自由,在现实社会中对于各司其职的人们来说也只是一种理想国。

庄子讲:“人可害怕的,椎席饮食之间,却不知道有所节制,实在是过失。”饮食欲望,一般说来容易满足,“啜菽饮水”,所费无几,即可果腹,所以人易处于快乐之中。因此讲:“大渴不要大饮,大饥不要大食”,担心血气失常,突然之间无法抢救。善于养生的人养内,不善于养生的人养外。养内的人,恬淡脏腑,使一身之气,流行冲和,各种疾病无法发作;养外的人极力满足口腹的要求,极力要求滋味的美妙,穷尽饮食的欢乐,虽然肌肉躯体充实丰腴,容貌颜色愉悦光泽,可是酷烈之气,向内腐蚀脏腑,形神空虚了,“安能保合太和,以臻遐龄”?庄子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庄子的饮食言论及其饮食思想,形成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应该说是很难得的,非圣贤之人不可为。他的这些观点对后世的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其意义是深远的。尽管有些言论在某种程度尚被一些人误解,但他们那精辟深刻闪光的饮食思想却永远不会被人们所忘记。

李渔的饮食养生观

李渔,字笠鸿,号笠翁,浙江兰溪人。他既是我国清代著名的戏剧理论家、文学家,又是卓有建树的美食家。他撰写的《闲情偶记》一书的饮馔部分,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其饮食观与饮食美学思想,对饮食养生之道亦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不乏可资今人借鉴之处。

重蔬食

在《闲情偶记》中,李渔提出了“肉不如蔬”的见解,原因是蔬食能“渐近自然”之故,因此能养生健体。对此,他认为应发扬上古“重蔬食,远肥腻”的遗风,方能崇俭以养生。蔬菜的营养价值和防病保健作用,今已被证实。谷物、蔬菜、瓜果等,不仅用于每日三餐,而且在食疗、药膳中也广为采用。有些人喜食鸡鸭鱼肉,却偏偏不爱吃蔬菜,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陷。

食不多味

李渔所述食谱,几无山珍海味可言。他认为“食不多味,每食只一二佳味即可,多则腹内难于运化。若一饭包罗数十味于腹中,而物性既杂其间岂可无矛盾也”。这些话很值得深思。李渔认为,“戒奢求简”是饮食审美的重要手段,要达到“戒奢求简”的目的,须一戒“饮食太繁”,二戒“嗜欲过度”。

讲究物鲜质纯

李渔用膳讲究食物新鲜质纯,不加配料,保存其自身原有的风味。科技发展的今天,食品加工越来越复杂,食品添加剂种类繁多。其实,食品加工得再好,恐怕也难得纯鲜真味,于是“返璞归真”又成了现代人对饮食的渴求。

饮食清淡忌油腻

“馔之美,在于清淡,清则近醇,淡则存真。味浓则真味常为他物所夺,失其本性了。五味清淡,可使人神爽、气清、少病。五味之于五脏各有所宜,食不节必至于损:酸多伤脾,咸多伤心,苦多伤肺,辛多伤肝,甘多伤肾。”李渔的这一饮食主张,完全符合现代烹调之理。李渔认为,油腻能“堵塞心窍,窍门既堵,以何来聪明才智”。此话今天看来未必科学,然而过食油腻食物与肥胖症、冠心病、高血压密切相关,这一点已被现代医学所肯定。

饮食卫生

《闲情偶记》有云:“施之蔬菜瓜果,摘之务鲜,洗之务净,而每食菜叶之类,必须白绿鲜嫩,不得腐烂;食蟹,须以冰盘盛整蟹,金甲银肚,色泽鲜明;所有变色、改形、异味、体碎之食物均不得食。”这些与我们今天的食品卫生标准倒有几分相似。

慎杀生

李渔讲的慎杀生,非佛门的戒杀,而有儒家“远庖厨”的仁心。他认为凡是与人有功的牲畜应尽量不杀、忌食,飞禽走兽等须慎用;生吞猴脑、活吃幼鼠之类的野蛮行径,是美食家不能容忍的,并痛斥之为非人道的“虐生”劣行,死后不但要下地狱,而且将受炮烙之刑。

注重营养

李渔认为,米养脾、麦补心,应兼食补充,各取所长;为使饮馔得益,饮食不可过多、过速;饮食时要注意情绪心境,大悲大怒时不可食,保持心情轻松、愉悦,既可品尝食之美味,又有利于消化吸收,益于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