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在不断逆转中变强

灵魂拥有了它自己的耳朵,

能够听到头脑无法理解的事情。

你越是安静,

你所说的越能够被别人听见。

生命已经喘息过半,

剩下的日子除了爱,

再不要耕种其他。

——鲁米

沟通的力量

很多年前的一天,夕阳特别美。两个原始人看着眼前的景色,前所未有地发了通感慨,他们可能是这么说的——

原始人A:“你看这个太阳它又大又圆。”

原始人B:“像树上的果子它又香又甜。”

说完之后,两个人愣了大概四分之一炷香的工夫,因为这是他们有生以来,第一次表达吃饭打架交配以外的意思。他们有些蒙,还莫名地有点激动,但从那天起,他们的生活慢慢有了些变化。原始人开始用语言传递更多的信息,他们一起看雪看月亮,从部落里美丽的二丫谈到人生哲学。

原始人或许不会知道,他们正在参与物种进化中的重要一环。若干年后,人类正式脱颖而出,从动物界中的弱者,跃迁到食物链的顶端。

亿万年前两个原始人的一次交谈,真的能起到如此大的作用吗?开头的对话自然是想象的,但毋庸置疑的是,人类之所以能够成为地球上最具智慧的动物,以算不上强壮的身体坐拥大量资源,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类能进行复杂的沟通。

这似乎和我们的科学启蒙有些出入,无数课本、画报、讲座都告诉我们,人类与其他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擅长使用工具”,还会配上一幅原始人正用石头剥开兽皮的插图,作为证明。

然而仔细想想,这种“擅长”既然能够得到推广,最终成为人类的一个重要属性,靠的又是什么?那些课本、画报、讲座通常只用一句话概括这个复杂过程——“后来,随着广泛地传播”——然而,如何传播,却从来没有明确说出过。

现在想来,在那个远程通信手段为零、文字也尚未形成的时代,只有面对面的沟通,才是他们互通有无的唯一途径。原始人正是利用沟通,知道了其他部落打磨出的尖锐石块并不是玩具,而是可以用来削皮断骨、击杀猎物的工具;知道了用力摩擦木棒,可以获得火种,而火又可以用来烤熟食物。因为沟通,这样新奇而宝贵的信息,才能在不同部落间普及,并成为全人类的终极杀招。所以,连达尔文都说:“语言这一能力被当作人和低于人类的动物之间的主要区别之一,那是公允的。”

由此,谁敢说多年前那两个原始人在夕阳下的那番对话,不是在人类进化之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人类崛起的伊始离不开沟通,后来漫长的发展更是如此,沟通也逐渐从单纯的“传递消息”,变成了担负着“输出理念”和“传播精神”的重要使命。个体与个体之间,依靠沟通而拥有了约定俗成的价值体系,比如婚姻,比如亲子关系,以此约束彼此,也以此获得安全;群体与群体之间,依靠沟通而实现了文化、资源上的互补,即使在面对信仰、观点、生活习惯上的巨大分歧时,也能依靠沟通而达成共处。以上这些,便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人类社会。人类社会每一个载入史册的里程碑——文艺复兴、大航海时代、宗教改革运动、工业革命——无论是技术的推广还是思潮的扩散,也都离不开不懈的沟通,让星火得以燎原。

地球上的每种动物,都在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着沟通,但为何只有人类的沟通,才能谋得如此巨大的福利?高明之处就在于,人类的沟通具有强大的唤醒功能。

何谓唤醒功能?具体说,就是除了传递字面本身的含义外,人类还能用沟通深入对方的潜意识,挖掘出其心中最强烈的愿望和情感。潜意识不同于意识,它不受知识、理性和经验的支配,没有经过细致的打磨和修整,原始而澎湃。这种潜藏的力量一旦喷薄而出,就会完全引领意识,激发出人的各种潜能,最终形成逆转。

沟通真的能具有扭转乾坤的能力吗?心理学大师艾瑞克森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沟通者”,他遇到的这宗案例,或许能让我们领略沟通的巨大能量。

一位正值妙龄的护士,流露出严重的自杀倾向,她把心爱的首饰和衣服全部送人,还向医院递交了辞职信。每个人都心知肚明,她走出医院的那一天,就将是她生命的终点。在女孩离职的前几天,艾瑞克森和她谈了一次话,第二天,女孩就失踪了,人们纷纷指责艾瑞克森,认为是他的胡言乱语加速了女孩的自杀。

直到16年后,艾瑞克森接到了一通电话,来电者正是当年的那位护士。她告诉艾瑞克森,那场谈话的当天下午,她走出医院大门后,直接去了海军招募中心,申请加入了海军护理队,后来又与一位军官相恋结婚,生了五个孩子,并在军队医院工作至今。

毫无疑问,16年前的那场谈话,改变了女孩的一生。艾瑞克森究竟说了什么?事实上,他没说一句规劝或者宽慰的话,他只是让女孩去想象——想象自己正身处植物园、动物园和波士顿海滩,他绘声绘色地描述植物园里不同形状的叶子,以及小鸟轻巧地啄食水果,然后让嘴里的种子长成了一棵树;描绘育儿袋里的袋鼠宝宝努起嘴喝奶,候鸟用人类都无法了解的神奇本领进行着迁徙;还有飓风后恢复了平静的海滩,印第安人和殖民者的后裔都在这里踩着水嬉戏。他呈现出一个温暖、鲜活、明快的世界——这是女孩未曾注意过的世界,然后,她会自然而然地想要亲眼见识一下这样的世界,于是生出对于生命的渴望。

这并非是难得一见的个例,事实上,人类完全可以仅通过沟通,让很多危急情况发生180°的改变。这类沟通不仅出现在关键时刻,而且还能帮我们改变焦头烂额的亲子、伴侣、职场关系,让沟通双方都有所收获。这种了不起的沟通方式,称为逆转式沟通。

如果给逆转式沟通下个定义,可以说:逆转式沟通,是用语言激发出人们潜意识里的渴望,让人主动采取正向的逆转,并从中获得成长。为了有助于人们更形象地理解逆转式沟通,我们也可以称之为“V形沟通”,这个“V”生动地说明了逆转式沟通的过程。当我们与对方沟通不畅时,我们必须先抛开表层的争论,一路向下,潜入到对方的内心世界里去,寻找造成分歧的原因。这就像是V的左半部,要深深地向下扎,抵达对方的世界,同时也是抵达沟通的核心;然后,与对方充分共振,并且,为对方展示出关于问题的更多可能,由此画出V最下面的有力拐点;最终,才能实现逆转式的上扬,从而形成V的右半部。在这里,最终的“上扬”具有两重含义。从沟通角度来说,“上扬”意味着沟通状态的改变,从之前的停滞、争执、敌视等状态,变为能够理解、包容,并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沟通从低谷渐入佳境。

而从个人角度来说,当一个人的潜意识渴望因为沟通而激活,生命力被点燃,就会自发地出现正向转变,这种转变会成为重要的拐点,自此之后,他/她会呈现出一种上扬的轨迹。而且,这种逆转力一旦形成,还会在未来持续发挥作用,在他/她人生的无数个关口帮他/她做出正确的决定。

“V”字形象地说明了逆转式沟通的过程:我们潜入到对方内心——激发出对方潜意识中的渴望——沟通变得顺畅,与之共同从低潮走出。如果把逆转式沟通和其他沟通进行对比,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它们之间的区别。逆转式沟通呈现出明显的“V”形轨道,先抑后扬,先向下深入沟通的核心,再向上冲出原本的局限。相比起来,其他沟通则是一种平面沟通,沟通双方只停留在沟通的表层,要么互相扔石头,以战胜对方为己任,要么投以糖衣炮弹,用话术达成目的。这些沟通大多只是气势或技术上的交锋,人们浮于表面,不会也不愿深入下去触及对方内心,更不想从根本上解决分歧,而逆转式沟通不同,在所有的沟通方式中,逆转式沟通最遵循沟通的初心——达成思想上的连接,感情上的通畅。它让沟通焕发出人性的光芒,而不只是为了达成目标的工具。这种沟通所达成的效果十分惊人,而且往往立竿见影,正如列夫·托尔斯泰说的那样:“交谈一次,比多年闭门劳作更启发心智。”

充满套路的世界

沟通的方式有很多种,为什么逆转式沟通独具价值?

第一个原因,它打破了很多我们习以为常、但其实并不正常的沟通模式。

心理学大师斯科特·派克在《真诚是生命的药》一书的开头,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在《美国今日新闻》上,刊登了一整版邓白氏集团的广告,邓白氏集团是世界著名的信用管理公司,堪称行业巨头。这则广告文案赫然写着:

我正乘飞机穿越内布拉斯加州上空,距地面三万英尺,听起来,邻座男人似乎能给我带来一些机会。

我想请他喝杯酒,不过,这之前,我必须先借故离开,打一个电话。

我打电话给邓白氏,查询该男子公司的信用。

三分钟后,我回到座位上,并请最好的新朋友喝了杯啤酒。

在我们的一生中,商务舱搭讪的桥段并不会天天上演,但是下面这些念头,却会时时出现在心里:把自己对某人的赞美、热情和帮助,当作一笔投资,然后期待着某一天,能连本带利地讨回收益;记住那些身份显赫或对自己有所助益的人,并不由自主对其分外恭敬与讨好;在谈话时运用话术,让对方一步步配合自己的预期,事后还会为此沾沾自喜,认为自己简直太高明了。

人们似乎早已习惯了把沟通作为一种控制的手段,小到说服一位客户买下自己的产品,大到操控别人配合自己的各种需求,哪怕这些需求是无理甚至无耻的。比如臭名昭著的“PUA”群体,他们会系统地学习与女性沟通时的话术,把交往过程细分为诸多步骤,每一步都有固定的主题内容和表述方式,由此蛊惑人心,来让女性心甘情愿地满足他在金钱、性等方面的要求。“PUA”又名“搭讪艺术家”,从这个别称里,似乎能品味出人们对于沟通套路的一些态度——哪怕初衷再恶劣,但只要目标顺利达成了,也能成为一种值得炫耀的技能。

人们一面套路着别人,一面还要防止别人套路自己。多年未曾联系的同学突然发来信息,看着屏幕上闪烁的“在吗”,每个人都会心里打鼓:“他是想借钱,还是有其他请求?”去找老板提加薪,老板表情和蔼,却娓娓地讲起了理想情怀,员工们立刻明白,自己会无功而返。

套路式沟通不仅存在于个体与个体之间,在群体中同样大行其道,而且利用羊群效应迅速扩散。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中说:“一个对说服技巧烂熟于心的演说家,便可以对群体为所欲为。”当个体进入了群体,智商和道德水准都会降低,人们会不由自主地跟着别人愤怒,跟着别人狂欢,因此可以说,对付一群人,常常比对付一个人还要容易。很多演说家都是精通套路的高手,他们最知道怎么用炽热的假话,勾起人们心中的冲动,知道怎么让个体在群体的欢呼声中迷失。这些演说家也是最精明的生意人,沟通是他们谋生的手段,他们负责把人们弄晕,然后坐收渔利。

不得不承认,以上这些,就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沟通环境。我们每天只要开口,便在沟通,但是其中相当多的沟通不仅毫无真诚可言,更充满功利、虚伪甚至是恶意。人们言语之间彼此提防,仔细拆解每一个字眼,生怕上当。每个人都在争夺话语权,却并不是真的想要解决问题,而是希望能通过一场洗脑,让别人听自己摆布。

更可怕的是,这样的沟通文化不仅体现在利益关系中,即使是对我们最重要的亲密关系,也被其深深浸润。当和孩子发生分歧时,父母历数养育过程中的各种辛苦,想用道德绑架的方式让子女言听计从;夫妻夸奖对方,却并不是出于真的感谢或欣赏,而是希望对方可以心甘情愿承担下全部家务。

有位女士吐槽,很多年前,她父亲的一位老同学突然造访,之前他们足足有25年没有见面了。从两个人握手的那一刻,那位满脸笑容的大叔就不停地诉说起当年的友谊,女士感动得几乎落下泪来,然而,只过了一个小时,对方就一步步将话题成功引向了保健品。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女士的父亲花重金买下了几瓶药丸和胶囊,之后很长一段日子,全家人看着柜子上的那几个塑料瓶子,都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人们利用套路,人为地制造出感动,然后继续利用这些感动,为自己达成目的。

套路中的人们似乎无比亲热,但实际上,内心的算计与防御,却在不断拉远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大多数人并不喜欢这么做,然而却不知道如何改变,逆转式沟通便展示出了一种可能——在人与人之间,确实存在着一种关系,它真诚、融洽、顺畅,没有功利驱使,却又卓有成效。而这,也是我们需要逆转式沟通的理由,我们急切需要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沟通模式,将我们从让人厌烦的现状中解救出来。

逆转式沟通同样存在技巧,但是不存在套路,甚至可以说,这是一种反套路的沟通模式。逆转式沟通最重要的目的,是唤醒对方的内心,改变他们的状态。而那些唤醒了别人的人,比如拯救了女护士的艾瑞克森,则是真正真诚并且智慧的沟通者。他们懂得如何既不违背内心,又让对方从中受益,他们的沟通因此别具价值,《非暴力沟通》中将这类情况描述为:“当我们真诚助人时,我们丰富他人生命的愿望得到了满足。”任何一个普通人,只要懂得了如何沟通,便拥有了一种特殊的能力,他们能让语言发挥出真正的魅力——每一句话,都能在别人心中注入力量。

如果把沟通划分等级,逆转式沟通,无疑是一种更加高级的模式。

并不亲密的亲密关系

当然,并非所有被搞砸的关系都是因为套路。而这也是我们需要逆转式沟通的第二个原因——用来维护那些我们真正重视的关系。

美国畅销书作家唐纳德·米勒讲过一个关于衬衫的故事。那是在他10岁左右的时候,一天,母亲兴冲冲拿来一件新衬衫,再三要求他穿上,而米勒不喜欢衬衫的颜色,所以一次次地摇头拒绝。突然,母亲脸上出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表情,整张脸变得扭曲和狂躁,用一种接近怒吼的状态冲米勒大喊:“我让你穿上,你就穿,不要跟我废话!”

米勒一下子愣住了,半分钟后,才“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后来,米勒明白了母亲暴怒的原因,那个时期因为父亲的去世,米勒一家十分窘困,衣服都是用旧布料裁剪的。母亲因为在社区教堂帮忙,获得了一件新的儿童衬衫做答谢,于是兴冲冲地拿来给米勒。

毫无疑问,这是一件来之不易的衬衫,它本该成为他们黯然日子里的一抹亮色,但是却适得其反。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并不在于小米勒有没有将它穿在身上,而依然在于沟通。

母亲送给小米勒的衬衫,并不只是一件简单的衬衫,母亲急着用这件衬衫表达对于孩子的爱,或许还有愧疚,因为她没能让孩子过上和以前一样的生活,还有可能,她把这件衬衫当成了一个信号:“孩子,看,一切都在变好。”每当我们在一件事上寄托的感情越是厚重、复杂,在心意遭到对方拒绝时,就越会感到受挫,进而失望、恼怒。米勒母亲发的并非无名之火,然而,她在发怒之前,却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情:沟通是双方的事情,她只看到了米勒的拒绝,却没有真正去了解过米勒拒绝的理由。

如果她能知道,一个10岁的男孩子正是最敏感的时候,他肯定不希望因为一件颜色怪异的新衬衫招来同龄人的嘲笑,她或许就能接受他的拒绝;如果她能知道,小米勒已经有了自己的审美,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她或许不会大发雷霆。如果她能说出:“对不起,米勒,虽然这件衬衫得来不容易,但是我不会强迫你做自己不愿意的事。”她的爱、希望与愧疚依然能得到呼应。

比起那些充满功利的套路,更容易让人产生无力感的,就是因为沟通上的滞涩,影响了我们最为看重的亲密关系——亲子、伴侣、重视的朋友等。我们不会因为健身房里巧舌如簧的推销员而心烦太久,却会因为和爱人的冷战而整晚失眠;我们可以忍受客户编出100种理由压低价格,却会因为孩子第三次重复了同一个错误,而气到咆哮;我们可以顶住陌生人的一万句议论,却会因为父母的一声质疑,而情绪崩溃。

每个人都是活在关系中的,越是毫无利益牵扯的亲密关系,一旦沟通不畅,带来的打击越是沉重。因为那些都是我们最珍惜的人,我们寄予厚望,希望成为彼此最坦诚的港湾,和最稳固的力量源泉。

然而现实中,人们对于亲密关系里的人,往往最缺乏沟通的耐心和方法。随便观察身边的朋友,仅仅从他/她接电话时的态度,就能分辨出电话那边的人和他的关系。通常,那通语气最不耐烦、措辞最不客气的电话,另一头的都是自己关系链中最亲密的人。

我们虽然重视亲密关系,但是却很少想过要如何经营亲密关系,换句话说,我们通常认为亲密关系是无需经营的。当然,我一直反对在亲密关系中运用套路,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就可以对亲密的人随心所欲。在沟通中,充满心机与毫无方法,同样不可取。

也有很多在亲密关系中能够顺畅沟通的人,他们的经验值得人们借鉴。一对父母发现自己刚上中学的女儿有些异常,她不仅突然喜欢打扮自己,而且对于爱情电影和小说格外感兴趣,父母敏锐地意识到,女儿情窦初开,有了喜欢的人。

他们没有扔掉女儿的新发卡或撕掉那些爱情小说,也没有严肃地来一场关于早恋的思想教育,而是买了几张有校园爱情内容的碟片,特意在周末全家观看。妈妈看着电影中的男主角,很自然地评论:“这小伙子可真帅,我上中学的时候,喜欢的男生就和他差不多。”爸爸也附和着:“是啊,年轻的时候,大家都有过心上人。”一旁的女儿,脸上的神情逐渐从紧张到放松。

几天后,女孩鼓足勇气告诉妈妈,自己喜欢上了年轻的班主任,她很紧张,以为妈妈会说“你怎么可以对老师有非分之想”,谁知道妈妈瞪圆了双眼,一脸惊喜:“真的吗?不愧是我的女儿,我中学的时候也喜欢过我的数学老师。”

母亲的话让女儿如释重负,她明白喜欢一个人是正常且美好的事情,她轻松地度过了人生的第一场暗恋,对于恋爱一直有着美好的憧憬,对父母也更加信赖。在“早恋”这个微妙的话题前,这对父母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他们用沟通让亲子关系更加亲密。

在亲密关系中,最好的沟通方式,依然是逆转式沟通。而且,在亲密关系中,一个人一旦实现了逆转,对于关系中的所有人都有着意想不到的积极作用。心理学大师艾瑞克森曾经见过这么一个家庭:

父亲是一位医生,母亲热爱艺术,他们有三个孩子,两男一女。夫妻俩因为长子亨利的职业规划争吵不停,父亲让他子承父业,母亲则希望他成为钢琴家。而亨利成功搅黄了父母的计划,不仅先后被两所医学院退学,还新添了啃指甲的毛病,每天手指鲜血淋漓,这样他就既拿不了手术刀,也碰不了琴键。

父亲带着亨利来找艾瑞克森,希望让他立刻停止啃指甲,然后重返医学院,而艾瑞克森则充分施展了逆转式沟通的能力,和亨利聊起了他的爱好。

亨利告诉他:“我其实很热爱音乐,但憎恨钢琴,因为那是我母亲逼我做的事。”

艾瑞克森提醒他:“钢琴并不是唯一的乐器。现在,你已经有了22年的弹奏功底了。”

亨利马上接话:“没错,我要买架电子琴!”

后来,亨利靠弹奏电子琴赚钱,因此他得以在父亲的经济封锁下,半工半读地完成了一直期盼的法学院课程。而受到亨利的感染,家中的次子也把父亲让他成为基督教牧师的计划抛到了脑后,不仅安心做起了汽车销售员,还娶了名犹太姑娘。小妹也没有依照父母的心愿去做护士,她很早就和恋人结了婚,还在哥哥们的建议下,准备和丈夫一起进大学攻读学位。

艾瑞克森所做的,便是给亨利展示了人生的另一种可能。他提示亨利世界上还有别的乐器,并且亨利完全有能力驾驭。亨利顿时醒悟过来,自己完全可以在不碰深恶痛绝的钢琴同时,继续满足内心对音乐的热爱,还能因此挣得学费,打破父亲对自己未来的控制。而亨利的成功反抗,对他的弟弟和妹妹同样具有启示作用,他们从哥哥的行动中获得了启发,也纷纷摆脱了束缚,寻找着适合自己的路。

在这个例子中,艾瑞克森为我们示范了逆转式沟通的扩散作用。但其中依然有着让人惋惜之处,那就是这种逆转式沟通并非来自孩子的父母,正相反,他们的父母一直在充当着阻挠者,把孩子当作可以控制的木偶。而他们幸运地碰到了深谙逆转式沟通的人,并因此获得了拯救。

在亲密关系中,希望我们都能充当沟通者,而非阻挠者;希望我们能用沟通带给那些我们重视的人以更好的选择,让他们因沟通而获得幸福、获得成长,而不是带给他们伤害。

用沟通带来彻底改变

这世界上所有的改变,都有两个敌人——反悔与反弹。

反悔,也就是对改变感到后悔,以至于想要取消之前的决定。我们都有过反悔的时刻,买错了东西、爱错了人、剪错了发型,有些改变带来的悔意只是一瞬,有些则让人念念不忘,但归根结底在于,所改变的那些——物品、恋人和新发型,并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而反弹,则是人们已经做出了改变,并且知道改变是正确的,但是却缺乏持久的动力。尤其是,当人们在改变过程中遇到挫折,比如感觉改变给自己带来的益处不够理想时,改变的热情会很容易受到打击,变得消极懈怠。

还有些改变,带来的则是反悔与反弹的混杂,人们既搞不清自己是不是错了,也找不到想要继续下去的激情,于是陷入了犹豫和茫然。

而这也是我们需要逆转式沟通的第三个理由:只有逆转式沟通,才能让一个人发自肺腑地想要改变,而也只有这种主动的改变,才可能成为一种持久的、动力十足的改变,不会因为反悔而一次次回到原点,也不会因为反弹而总是迟疑不前。

在有些沟通模式中,沟通的一方会一直充当着引路人,举着火把走在你的跟前一米的地方,你只要跟上他们就好。但是逆转式沟通并非如此,他会拉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走到大门口,然后塞给你一枚指南针,鼓励你自己寻找出路。按照逆转式沟通的V形轨迹,沟通者会先画出V的左半边,然后在拐点处与你汇合,帮你积攒足够的逆转力,鼓励你画出V的右半边。在逆转式沟通中,沟通双方以此形成合力,一起实现了沟通的胜利。比起那些事无巨细的沟通方式,逆转式沟通更像是种启蒙,沟通者不负责告诉对方“你应该怎么做”或者“你最好选择这个”,而只是激发对方潜意识里那个被藏起来的自己,并给对方提供一些全新的思路,让对方自己举一反三,最终,主动选择出顺应自己内心的那一种。

1569年,正值中国的明朝,一名书生匆匆来到了栖霞山,不是为了欣赏风景,而是为了排解心中的落寞。这一年,他已经36岁,却又一次在科举中名落孙山。不仅如此,他直到此时也没能有儿子,一切都和童年时算命先生的预言不谋而合——仕途无望,终身无子。

在栖霞山,书生遇到了一位云谷禅师。在听到书生的烦恼后,禅师朗声大笑:“命是什么?是心!心不变,命不变。心变,命亦变!这些年来,你自己的心变过吗?”

书生愣了,过去的经历让他对命运深信不疑,他从来没有想过,命运是可以依靠改变内心而逆转的。告别禅师时,书生特意改了名字以示新生,从袁学海,改成了袁了凡。之后他写出的《了凡四训》,让无数后世学子醍醐灌顶。而与云谷禅师那段改变了他命运的对话,也被收录进了这套书中,成为一段逆天改命的佳话。

毫无疑问,袁了凡与云谷禅师之间所进行的,就是经典的逆转式沟通。云谷禅师看出了袁了凡对于命运的无奈,看出了他心中想要抗争命运的渴望,更看出了他的犹疑和茫然。于是,云谷禅师给出了“心变,命亦变”的全新选项,这对袁了凡而言,是个让人震撼的念头,继而云谷禅师又抛出“你的心是否变过”的疑问,他没有给出答案,而是让袁了凡自己去思考。

云谷禅师身处深山,自然不可能对袁了凡时刻耳提面授,他也没有事无巨细地告诉他应该怎么改变,只是给出了一个模糊的轮廓。此后的所有逆转,都是袁了凡自己主动采取的行动,但也正因为这一切来自他的内心,所以动力才会源源不断。

主动逆转,对于一场沟通而言,真的如此重要吗?

你大可以去问一位正为孩子成绩焦头烂额的母亲,她是如何每天一刻不停地追在孩子身后,一遍遍地催促,甚至为了能辅导孩子,自学会了那些深奥难懂的数学题,但孩子依然冷漠以对;或者去问一位正为员工效率发愁的老板,他设立了各种严格的奖惩机制,可是总有下属依然慢悠悠地消耗着每天的8小时;要不然就去问一位怒气冲天的妻子,她是怎么在兴致勃勃和丈夫讲述一件事后,再次收获了一个漫不经心的“哦”。

我们都设定过闹钟,但是我们也都知道,除非自己是真的想要起床,不然再吵闹的铃声,也难以保证自己不迟到。而逆转式沟通,则相当于激活了你体内的生物钟,你会自己醒来,然后爬起身迎接全新的一天。

至于逆转式沟通为何能有这样的能力,这就要讲到意识和潜意识的区别了。大部分沟通调动起的是我们的意识,是我们经过理智思考、精密计算、权衡利弊所得出的结论,这就像是让我们去比较两家水果店里的苹果哪个更合算,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产地、价格、成熟度给出结论,但是这结论无关我们的渴望和喜欢。而潜意识则牵动着我们的情感,是我们内心真正想要实现的、却尚未被自己确认的事情。

对于袁了凡而言,他的苦恼真的在于算命先生所说的科举无望、膝下无子吗?这些都只是他意识里的愿望,他潜意识里真正想要的,是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因而,当云谷禅师告诉他“改变内心就能改变命运”时,他才会被深刻触动,继而将这场改变持续了数十年。同样,一个孩子只有真正发现了学习的乐趣,才会想要探索知识的海洋;一名员工只有真正体会到工作带来的成就感,才愿意跳出舒适圈;一位丈夫只有真的想和妻子改善关系,才能耐心地展开互动。

逆转式沟通不仅可以帮我们确认自己想要什么,还能帮我们甄别出自己不想要什么。我们在这种沟通模式下,既能主动选择,也能主动放弃。一对夫妻去找心理医生做婚姻咨询,心理医生建议他们一起去植物园和动物园里玩上一圈,然后回顾一下自己的内心感受。在植物园里,丈夫流连忘返,妻子却一分钟也不想待下去;而在动物园里,妻子看得津津有味,丈夫却索然无味。结束这一天的旅行后,夫妻两人不约而同地找律师拟定离婚协议书,离婚后,他们全都如释重负。心理医生并没有建议他们分手,但是他用一场逆转式沟通,让他们之间的分歧以明确的形式表现出来,引发他们去思考这些差异,当沟壑显而易见地横亘在那里时,这对夫妻自己便做出了选择。

逆转式沟通,用语言一路深入进我们的潜意识中,开启我们自己想要改变的渴望,这样的沟通既不容易反悔,也不容易反弹。

在逆转中变强

在我们的婴儿和幼儿阶段,都曾经不止一次尿过床,我们和我们的家人都不会将之视为问题。而如果我们十几岁时依然如此,那么我们中的很多人,将会开启一趟噩梦之旅:我们会不停奔波在不同科室之间,一次次忍受各种难堪的检查;我们会遭受同龄人的嘲讽,他们会毫不留情地将我们的秘密公之于众,并且大声耻笑我们;我们会被父母冷待,被惩罚,每一次入梦都胆战心惊,生怕醒来时身下潮湿一片。而最终,我们会被视为怪胎,送去看心理医生。事实上,很多心理医生都治疗过被尿床困扰的病人,那些病人大多十几岁,然而从出生起,他们就几乎未曾有过一张干爽清洁的床。

而这些病人的父母,大多是暴躁的,他们显然无法接受自己的孩子不能控制膀胱。为了让孩子改掉尿床的毛病,他们用尽了各种方法,比如逼孩子在尿湿的床上擦自己的脸,不给点心吃,不让孩子和同学玩耍;他们责备孩子,打孩子的屁股,用鞭子惩戒,要孩子洗干净自己弄脏的床单、自己铺床,甚至从中午12点起就不准孩子喝水。然而,这些外力没有丝毫作用,这些孩子依然会在每一天晚上把床弄湿。

当这些孩子来到心理医生面前时,他们已经站在了被家人放弃的边缘,心理治疗往往是最后的选择。内科医生与父母全都束手无策的问题,心理医生又该如何破解呢?答案便是逆转式沟通。

沟通可以控制身体吗?从某种意义上说,确实可以。我们的身体并非只是一堆皮肉与器官,更是我们的思想载体,会因为我们的心理状态做出反应。

在治疗过程中,这些孩子没有受到任何惩罚,医生要求他们的父母必须恢复这些孩子的正常待遇,和家中其他兄弟姐妹一视同仁。即使他们尿了床,家里人也不许责骂和嘲笑,甚至要假装根本没有发生过这件事。而医生在和孩子的沟通中,没有故意让他们去留意膀胱的动向,而是给他们讲解人在进行体育运动时,身体各部分的肌肉变化,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各部分具有很好的协作功能;让孩子假设自己在排尿过程中有陌生人突然闯入卫生间,自己会作何反应,由此孩子们发现,自己会因为陌生人的闯入而中断排尿,但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可以控制自己的膀胱。

可以说,孩子们在治愈尿床的过程中,也获得了对于自我的掌控感。于是,这些孩子不仅改掉了尿床的毛病,整个人也焕然一新。一个孩子兴奋地告诉他的心理医生:“你知道吗,以前没有人喜欢我,也没人要和我玩,我在学校过得非常不快乐,成绩也不好。可现在,我是棒球队队长,我的成绩是A和B,再也不是D和F了。”

逆转式沟通为什么会成为一种有效的沟通模式?一个重要的原因便在于此,而这也是我们选择逆转式沟通的第四个理由——它改变的绝不仅仅是一个独立的现象,而是一个人整体的面貌,这种改变是由内而外的,它会形成习惯,持续发酵,扩散到我们所重视的方方面面。

每一次逆转式沟通,都在不断增加我们的韧度,让我们变得更有力量。艾瑞克森作为逆转式沟通的大师,在他的诸多案例中,有一则“紫罗兰皇后”的故事让人格外印象深刻。一位老妇人独居在小镇上,她没有朋友,从来不跟任何人交谈,艾瑞克森被人委托去了她的家,并且特意以参观为借口,走遍了整所住宅,最终,找到了他想要的东西——三盆盛开的、颜色各不相同的非洲紫罗兰。

这是老妇人家中唯一富有生机的东西,艾瑞克森告诉她:“明天你叫管家去花店,买下所有不同颜色的非洲紫罗兰。那些紫罗兰将是你的紫罗兰,你要好好照顾它们。”并且特别强调“这是医疗上的建议”。

老妇人对医生的话向来十分服从,立刻答应了下来。

艾瑞克森继续嘱咐:“然后你叫管家去买两百个礼品花盆与相应的土壤。我要你从每一盆紫罗兰摘一片叶子,种在花盆中,培养出更多的非洲紫罗兰。然后,你送一盆给教堂中每一个有初生婴儿的家庭,给每一个受洗的宝宝,给教堂中每一个生病的人。有女孩宣布订婚时,我要你送她一盆,当他们结婚时,我也要你送非洲紫罗兰。有人过世时,你送一张慰问卡与一盆非洲紫罗兰。教堂义卖时,送出十几盆非洲紫罗兰来卖。”

老妇人依言送出了那些紫罗兰,而她的生活却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开始有了笑容,有了朋友,整个小镇的人们都很喜欢她,她成了这里最受欢迎的老者,而她本人,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感与满足感。在她去世时,小镇的人们沉痛地宣布,他们失去了自己的“米尔瓦基非洲紫罗兰之后”。

艾瑞克森并没有直接劝她“走出家门,多交些朋友吧”,而是用她与其他生命唯一的链接——那三盆紫罗兰为纽带,用她能接受的方式,去给她展示生活的另一种可能。她在送出紫罗兰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融入了小镇的其他居民,也自然而然地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最终,她因为给予而被人记住,这是她一生中最有色彩与芳香的场景,并持续到了她生命的终点。

在我们经历的任何阶段,逆转都存在意义,都能给我们带来全新的体验。从未成年的孩子,到已到暮年的老人,逆转式沟通可以在每一个时间发生,我们因为这些沟通而及时转向,发现了自己的另一种面貌。而这变化,永远不会太晚。

恰当的沟通,也是一种保护

有句民间谚语叫作“宁为水,不为石”。这句话道出了逆转式沟通的一个重要理念:作为启发对方开展逆转的一方,我们要成为融会贯通、推波助澜的流水,而不做阻挡交流、一味对抗的顽石。

不妨想象一下,一条河流正日夜不歇地向前奔涌,你发现河流的方向并不是你期望的,于是,你化身为一块巨石,怒吼着横在河中,希望用自己的身躯阻挡河水。不用多说,我们的常识便会告诉我们这样做的结果——河水要么漫过巨石继续奔流,要么不停冲击着巨石,直到把对方消耗殆尽。

如果我们足够清醒与智慧,就会明白,一场真正有意义的沟通,目的在于打通彼此的局限,而不是好勇斗狠地去压制对方。当然,我们也见过不少沟通,在强压之下暂时有了结果,但是这样违背内心意愿的结果,必然无法持久。还记得小时候的我们吗,父母总是禁止我们看电视,但这并没有让我们变得自律,反而各个修炼出了一身绝学:在父母回家前的十分钟,想出各种方法将电视迅速降温,并把频道恢复到上一次关闭时的状态,连音量都不差半分。

事实上,一个人如果在童年时受到了某一方面的严格控制,长大后,往往会在这方面报复似的纵容自己。比如一个童年时总被父母控制饮食的人,一旦获得了选择食物的自由,暴饮暴食的概率会大大增加。同样,在一场沟通中,一旦一方迫于某种压力,而顺从了对方的意愿,看似沟通尘埃落定,但其实这只是个开始——未来反弹的那一刻,由此进入了倒计时。而且这反弹,必然朝着与当初结果背道而驰的路径,这种反弹未必是正确的,但却是必然的。

《合气道》一书中,把对待沟通的不同态度,比喻为“旋转门”与“铁门”。一个坏脾气的大力士想要冲击一扇旋转门,他用尽全身力气推门,那门足足转了好几圈才停下来。大力士心一横,索性走进旋转门,一次次推门,门在他身后一圈圈紧追不舍,他拼命奔跑,最后,却被自己制造的离心力撞飞到街上。大力士恼羞成怒,转而去撞击一扇传统开合式的铁门,那铁门虽然十分坚固,却依然在大力士的猛烈攻击下倒下了。

以上比喻揭示出一个道理:即使我们的沟通对象蛮不讲理,但只要我们采用恰当的方式,便可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如果我们的沟通对象还能保有些理智,并且也和我们一样,愿意让沟通达成一个更好的境界,那么我们作为旋转门的作用,就更加明显了,在双方交汇的时刻,你们彼此推动,也彼此成全。

旋转门之所以可以实现两全,因为它用强大的转动能力,让人们顺畅地从此处到彼处。它没有放弃任何东西,没有失利,也没有妥协或丧失原则。就像那句谚语所说的“宁为水,不为石”,水可以影响水的走向,保全甚至增强自己的能量,竖在水中的石头却终究无法成为大坝,只能不断磨损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