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消极性偏见:遇事更容易往坏处想

微软创始人、著名企业家比尔·盖茨有一句非常出名的话,“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这说明其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关注企业长久运行所面对的巨大风险。很多企业家,在创业时期,往往高度紧张,行业内的一点儿风吹草动都足以使他们坐卧不宁。反而是许多利好消息,往往一眼看过就罢了,不会过分流连。

这不仅是企业家的特质,在一般人心中也经常出现类似情况,具体表现是:一、负面的、消极的事情对我们的影响更为持久;二、当消极信息传来时,我们受到的触动更明显;三、我们会优先关注消极信息。

这种现象,被称为消极性偏见。

消极性偏见源自于人类的本能——茹毛饮血时期的人类,无比需要这种敏锐性。当原始人类能机敏地察觉身边的危险,他就很容易获得更多的生存机会,这种敏锐和迟钝的差异在当时带来的结果是生死存亡的天壤之别。而作为一种优秀特质,这种对消极事件的敏感就遗传了下来。

而在现代激烈的竞争中,消极性偏见是一种利器。正如我们所举的企业家的例子,能够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胜出的人都是时刻浸润在消极信息中的——不利的事件像海浪一样时刻拍打着心智的堤岸,最后成就了壁立千仞之势。

消极性偏见可以促使人们更理智、更冷静地观察周遭。所以,我们需要时刻保持戒慎戒躁的心态,提前预想到可能遭遇的各种灾祸,这样才能免于灾殃。

但生活中,在很多相当常见的情形下,消极性偏见则干扰了我们的正常生活。例如,有些坏消息就像墨水一样,一旦沾染上,就怎么也不能摆脱;对坏消息的持续影响被过度放大,在其爆破前,人们始终惴惴不安;一个坏消息是否是一连串坏消息的前奏……

华盛顿大学的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在研究婚姻关系时发现,夫妻之间五次正面评价才能冲抵一次负面评价的影响。换句话说,假使生活是阴晴对半的,在我们的脑海中,影响更大的也是那些令我们消沉低落的场景。

实际上,消极性偏见对人们产生的更直接的影响,是如何面对机遇与风险。

在原始人生活的场景中,丧失一次机遇也许是饿肚子,而直面风险则可能丧命。因此消极性偏见有利于他们的生存,它所带来的退缩是适合原始人的生存策略。而在当代社会则不是,人们今天面临的风险已大大降低,而机遇则大大提升。所以,我们不能再任由消极性偏见主导我们的生活。

那么,该如何克服消极性偏见呢?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拆解”坏现象、坏消息的层层影响——就像卡瑞尔公式告诉我们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