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智慧·魅力:北京市北达资源中学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展示(2008-2018年)
- 王铮
- 3976字
- 2021-03-31 19:57:24
关于学校课程以及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张继达
一、如何认识学校的课程
1. 学校的课程应该包括国家课程和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即国家设置的课程体系及相关课程,体现了国家对学校教育教学的目标、规范和基本要求。
教学计划和学科教学大纲具体体现了教育教学的规范和基本要求。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完成教学,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基本任务,也是各级各类学校校长的基本职责。我们都希望能够高水平完成教育教学工作,这就需要我们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对国家课程进行深入解读,结合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将教与学有机结合为一体,最终将教师的有效教落实到学生的有效学上。
高水平完成国家课程的教学,其实就是课程建设的过程。对于同类学校,国家课程是相同的,包括内容和考核标准。不同学校完成的情况不同,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对国家课程的建设存在差异。
2. 高质量完成国家课程的教学,离不开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所有学校都要按照国家要求,完成规定的课程。我理解,这里的“国家要求”至少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国家规定的内容,二是国家要求达到的标准。
尽管课程是相同的,但如何教授给学生,我们的教师要消化、理解,我们要再加工,这就是课程建设的过程。课程建设,是校长的重点工作。同样是国家课程,不同学校有不同的解读,有不同的教学效果,这就是学校差异。所谓优质教育资源,我理解其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学校这支完成教学工作的教师队伍。高质量的教学要通过教师完成和落实。
3. 优质资源的实质是学校能给受教育者提供什么样的课程,学校具有什么特色的课程体系。
优质资源,主要是表现在教师队伍,其实质是学校能给受教育者提供什么样的课程,具有什么特色的课程体系。教师队伍是学校课程体系的保障和实施者。
学校教育教学的基础和核心是课程。学校给学生提供什么课程、通过什么方式完成课程的实施、采用什么方式对课程实施的结果进行评价,这些都是学校校长面对的现实问题,也是校长必须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学校工作的核心是学校课程的建设。
4. 学校的课程体系中不仅包括国家课程,还必须包括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是优质资源学校所必须具备的。它是学校办学特色的具体体现,是学校对教育教学认识的具体体现。要想办好一所学校,校长就要对校本课程的建设足够重视,足够投入。
二、通过课程建设,推动和落实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1. 抓好课堂教学,狠抓落实,是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保障。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战场,是有效完成国家课程的主渠道。对于课堂教学,我们的要求是,在课堂教学中完成两个大多数(针对大多数学生,高水平完成教学的大多数任务)。课外时间(课后)不是不管,而是对“吃不饱”和“吃不了”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提高和补差)。
2. 学校抓课堂教学的具体做法。
(1)在全校中青年教师中通过说课比赛开展教学基本功大赛。其具体做法是:所有35岁(含)以下教师参与,参赛教师事先独立备课,然后在全组范围内进行试讲和研讨,最后在全校展示。
(2)学校抓课堂教学的时间安排和侧重点,共用两年时间完成(2010年和2011年)。第一阶段的重点是教材分析和对课堂教学目标的理解把握,课堂教学的设计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第二阶段的重点是在正确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将学生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即抓课堂教学的有效落实。
(3)相应配合的工作(2011—2013年)。在学生中开展“学习达人”评选活动,让全体学生寻找、评选身边的“学习达人”。到2013年,“学习达人”评选活动进一步发展到将“学习进步最显著的人”涵盖其中。
3. 抓课堂教学的落实,实质是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过程。
抓课堂教学的落实,就是抓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包括课堂,还包括课后的学习指导和练习。各年级、各学科备课组都针对北达资源中学学生的具体情况,编写了相应的学习指导(辅导)资料,包括学生学习指导手册、课后辅导练习等。
4. 抓课堂教学的落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学校教学的常态和基本要求。
2013年9月,海淀区教委在全区学校开展“基于学生学法指导的课堂教学研究”,这就是我们已经做了三年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研究,相关内容的工作和研究正在深入进行。
5. 学校创造各种条件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平台和空间。
在这方面,采取的措施主要有:校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评选(包括学科和班主任);教师低职高聘工作;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评聘工作。
这为刻苦钻研、积极进取的教师提供更多机会和发展空间(外出学习交流或考察等),作为对他们工作和态度的肯定与认可。
三、通过校本课程建设,提高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使学校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
1. 国家课程解决的是共性问题,而校本课程则是在达到共同标准的前提下,满足学生自主性学习、选择性学习的需要,更好地发展个性爱好,更加全面发展。
校本课程是学校特色的体现,是学校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的体现,也是学校教育工作者对教育教学本质理解的体现。建设校本课程是学校校长的基本职责之一。
2. 我们的校本课程建设作为学校行为是从开设选修课开始的。
选修课的保障:列入学校课表,在该时间内全体学生参加。
北达资源中学选修课分为两类:必选课和自选课。必选课:例如初一年级阅读课、初二年级学科实践课,在相应时间全班参加。自选课:在相应时间学生自选科目参加(大多数科目属于此类,例如博物课)。
3. 学校对于选修课的开设,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同时也注意引导教师开发具有个人特色的选修课。
自2011年开始,从初一年级开设选修课,到2012年在初一年级、初二年级全面开设选修课。选修课的内容,原则上希望不是课堂教学的简单继续(可以是课堂教学内容的提高),完全可以与国家课程内容没有任何关联,只要学生有兴趣就可以。
4. 对于选修课的开设,学校引导教师考虑与以往的学生活动相结合;为了挖掘学生活动的深层意义,从一开始就注意从课程层面思考和设计学生活动。
例如,2013年6月初一年级全年级学生参加的综合实践课程,其重要内容之一是生存训练,同时还有学科实践的内容共同作为课程进行设计。这类课程,前期全体学生都参加学习,外出实践活动则由学生和家长自愿考虑是否参加。这类实践活动课程,共同的活动内容是野营和野炊,完全由学生自己事先策划和准备(需要得到学校的批准),如野外穿越白河峡谷。差异性的内容是不同学科教师与学生共同提出课题,在野外进行实践性学习。例如,结合数学内容,设立河宽、山崖高度等测量项目,学生在野外进行实地测量。地质地形的观测、星空的观测等,都是教师和学生关心和感兴趣的题目。在活动中,对选题没有限制,只要学生有兴趣都可以设立。
5. 学校在设计综合实践选修课程时确定的一些基本原则。
(1)开放性。课题和课程内容、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人员组合等,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以及学习基础,在一定范围内自由选择和确定。
(2)自主性。确定课题后,由学校和教师提供必要的条件,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进行课题研究。课程的学习和成果的呈现等,均鼓励和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3)实践性。学习内容及课题研究要求联系实际。对于采集的信息(包括数据等)要有必要的整理、分析等过程。课程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体验、感悟和反思等。
(4)综合性。课程学习以及课题的选定,均具有学科背景。但是学习的内容以及课题的研究等,均涉及多学科的内容,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在学习和应用相应学科知识和规律的同时,体会、学习和实践这些知识的跨学科综合应用。
(5)协作性。课程学习以及课题研究,是以课题小组为单位进行。每个人都在其中承担具体的工作,既要独立完成,也要团结协作,才能够完成整个课题任务。
四、对学校教育及课程建设的几点认识
1. 基础教育应该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
北达资源中学的教育教学设定的目标包括:通过初中三年学习,学生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具有乐观向上的心态和健康体魄,能够与他人和谐相处并具有一定的责任意识。我们希望学生在初中阶段初步建立和培养自我规划的意识和能力,为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北达资源中学的教育教学是以学生终身发展为终极目标。学科知识教学是过程,通过学科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具备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具备不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培养健全的人格,使之成为有个性特点又符合社会需要的人。
2.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建设完备的学校课程体系是不可缺少的。
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我们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1)新的学习方式。改变了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常规模式,在新的环境里开始了新型的学习。学生选择有兴趣的内容自主学习,与他人互动交流,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培养新型学习方式,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新的学习结构。改变了传统的班级授课结构,变为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组成新的学习团体。由于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更加便于同学之间的交流沟通,便于学生提高。同时,新的学习结构的建立促使学生学会与他人沟通合作,有利于对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3)新的学习评价方式。改变了传统的纸笔测试,以成绩为标准评价学生的评价方式。我们设置多样课程,开展多种活动,就是要给不同的孩子提供多种展示自己的平台,使他们的才华都能够得到展示发挥和表现,使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经历和体验;从学校层面看,我们在创设一种多元评价的体系,改变仅仅用考试成绩度量学生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这种新的学习评价方式,旨在让所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得到认可和肯定,为他们终身发展建立信心,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3. 作为校长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的发展,同时也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平台。只有学校具有完备的课程体系,并能够提供优质的课程,才可能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也只有在建设学校课程体系过程中,才可能为教师提供发展和提高的平台,使师生都能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