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主要内容

导入案例

发现一条横线[1]

在一节课的最后阶段,我让学生做练习题以巩固本节课知识,利用这个时间巡视了同学们解题情况,我关注到兰同学正在看例题,他在例题的解题过程中画了一条线。他平时学习基础不扎实,对学习缺少信心。此时这条线,我觉得对他来说,是一条希望之线。

当时,我在思考,如何抓住这种有利的教育时机呢?我立即表扬了兰同学,这条线反映了他积极的学习态度,重视课本知识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当时,兰同学又高兴又紧张,高兴的是他受到老师的表扬,紧张的是这样的一条线得到这么高的评价。接着,我邀请兰同学上台,在黑板上演示解题过程,发现过程做错了,说明他还没有掌握这节课的知识,他觉得不好意思,因为他觉得刚刚被老师表扬过。我立即说明,这就是我们的学习过程,在错误中找出失误的原因,我们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又邀请兰同学对刚才自己的解题重新进行订正,最后终于做对了。此时此刻,他露出了轻松一笑,我也笑了。离下课只有三分钟了,我再次提问兰同学,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他谈了这节课学习到了知识以外,还表示今后要认真学习。

这节课在兰同学的总结中结束,但我的思考还没有停止。

每个学生其实都有学好知识、表现自己的动机。如何激发动机,需要我们用心去搜索学生的信息,并对此信息做出合理的回应,连续性的追踪才能达到效果。不要让细节轻意在我们的视线中流过。正确利用好生成性的资源,有利于顺水推舟,凭借学生的闪光点照亮其智慧之灯,这就是发挥学生自身资源的作用,帮助其树立自信心的好时机。处在青春期阶段的初中生求知欲与好奇心强烈,而情绪不很稳定,因此,需要家长、老师的帮助和引导,才能确保持续的发展。

点评

一条希望之线

处于不同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不同,教师运用教育教学规律,发现每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这是教师从教的专业标准之一。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学生提供适宜的教育,使这条“希望之线”成为学生成长的延长线。本节主要对《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内容予以详细解读。

一、《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

“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和“终身学习”,既是贯穿《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也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实践和发展过程中应秉持的价值导向和行为引领,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提出的“规定性”和“标准性”的要求。“师德为先”和“能力为重”更多地体现了对中国教师群体长期坚持的基本追求的继承;“学生为本”和“终身学习”则更多地包含了信息社会背景下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

(一)师德为先

教师在社会的发展中承担着培养一代新人的历史重任,其工作是以自己的学识、情感、世界观和灵魂去塑造人。这种工作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更是以灵魂塑造灵魂,教师的职业道德与其他行业相比较,具有更高的境界和要求。正如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言:“教师应该是道德卓异的优秀人物。”[2]

1. 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教育活动首先就是道德活动,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师德,将“师德为先”作为基本理念,体现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师德为先”也是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精神,把服务对象——学生和社会——的发展放在首位。教师职业要成为专业,必须有一套严格的职业道德守则,一方面可以规范教师的行为,保证受教育者的权益;另一方面又能以此赢得社会对教师职业的信任与尊重,使教师作为专业人员自身的权益也得到保障。当教师把教育事业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把教师职业看作是自己最崇高的选择时,才愿意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才会对工作尽职尽责。

2. 关爱学生,富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

首先,教师要富有爱心。热爱学生是教师特有的职业情感,是良好师生关系得以存在和延续的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爱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这种爱是学生成长的催化剂,是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动力。“爱是不可能像安定这种药品那样可以成瓶地买到手的,而是必须在充满爱的环境中通过模仿我们所爱的人才能习得的。如果爱不是在童年就播撒在我们的心田中,在日后的岁月里就难以指望获得丰厚的收成。”[3]

其次,教师要有耐心。现实中,教师对学生的言语行为要有一定的理解力。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中曾提出“创造性等待”一词,意指给个体生命的成长“留有时间”,并在这一时间中,不断地给生命提供有效能量。也就是说,教育不能无条件地追求立竿见影,不能以确定性的态度对待生命的成长。教育需要“等待”,而且是“创造性等待”。

3. 为人师表

“为人师表”是师德的重要内容。以智启智、以德育德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主要手段,教师的人格品行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卢梭在《爱弥儿》中对教师说:“你要记住,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之前,自己就必须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即使是关注的一瞥,信任的点头,都会对学生产生特殊的教育意义。正在成长着的青少年学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会对“重要他人”产生模仿心理。除了家长之外,教师是儿童模仿的“重要他人”,这种“向师性”如同植物的“向阳性”。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和生活热情会感染学生,有利于形成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态度。

(二)学生为本

《专业标准》高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学生提供适宜的教育,促进每个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

1. 尊重学生的人格

尊重是人的一种需要。是否尊重学生的人格,是衡量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重要标准。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彼此尊重是基本的道德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理,彼此尊重首先是彼此间把对方作为“人”来看待,自己是人,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尊重,就要给予别人什么样的尊重。在教师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教师“闻道在先”,处于教育者、授业者的地位,学生则处于“被教育者”的地位。事实上,闻道先后、知识多寡、身份差异并不能表明人格上的差异。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相互平等,学生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学生。因此,教师应将尊重学生人格置于优先地位。

2.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每个学生都是具有独立性的个体。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并不是无条件地接受,而是根据自己的愿望、态度、能力等来进行选择。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在实践中,部分教师却没有重视学生表达的权利,没有做到认真聆听学生的心声,为学生提供发表意见的平台。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发展的机会。就像陶行知先生说的那样,在教育上要实现“六大解放”:

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孩子的嘴巴,使他能谈;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能接触大社会、大自然;解放孩子的时间,使他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

3.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教育中要体现学生为本的理念,就必须把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来对待,遵循其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来进行教育。现代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都表明,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无论是认知领域还是情感领域,亦或动作技能领域,都表现出与成人不同的特征。认识并尊重这些特点,是开展教育工作的前提。当我们把教育看作为学生未来生活的准备,往往会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学生,无视学生发展中的规律性。这是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典型性表现,是需要所有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的大问题。

4. 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全面发展在本质上反映的是人的发展在德、智、体、美等基本面上的相对完整性与和谐性,其对立面是片面发展。而个性发展是个体在需求、生活习惯、性格、能力、爱好、兴趣等方面形成的不同于他人的稳定的特殊性,其对立面是共性。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现代社会要求的人的个性,是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各种各样的个性,是在能承担多种社会责任基础上的丰富多彩的个性。教育目的要求学生全面发展,但绝不能理解为每个学生各方面平均发展,从而忽视个性的发展。理想的教育应使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使每位受教育者充分发挥其特长和潜能。教育在培养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也要使受教育者的个性自由发展,增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形成受教育者的开拓精神、创造才能,提高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

(三)能力为重

随着时代的变革,对教师的要求逐步由知识范式转向能力范式。《教师专业标准》强调教师要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指从事教书育人活动的人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综合素质最突出的外在表现,也是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因素。教师教育教学职责的履行不能只靠一颗“红心”,更要以教育实践能力为根本保障。教师要具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更要有将学科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能力;要有教育理论知识,更要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并在实践中形成个人实践理论的能力。

(四)终身学习

《专业标准》对教师“终身学习”理念要求有三点:一是学习国内外先进教育理论、经验和做法;二是学习新鲜知识及注重文化含量;三是秉持持续发展意识和能力,成为终身学习典范。

在学习对于教师的重要性方面,陶行知先生曾论述道:

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卖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现在教育界的通病,就是各人拿从前所学的抄袭过来,传给学生。看他书房里书架上所摆设的,无非是从前读过的几本旧教科书;就是这几本书,也还未必去温习的,何况乎研究新的学问,求新的进步呢?先生既没有进步,学生也就难有进步了……时常研究学问,就能时常找到新理。这不但是教诲丰富,学生能多得些益处,而且时常有新的材料发表,也是做先生的一件畅快的事体。因为教育界无限枯寂的生活,都是因为当事的人故步自封,不能自新所致。[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报告中提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担负培养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的现代人之职责的教师,首先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师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要求,不断优化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文化修养,做终身学习的典范。现代教师不再是纯粹意义上的“教书匠”,还要成为“教育专家”。教师要树立现代教师观,培养自己全新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角度,以及探索、研究、创新的能力,形成开放、发展的知识观,保持对新事物、新信息的敏锐感和好奇心;创造性地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自觉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探讨和发现新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保证教育的顺利进行。[5]

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

(一)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

理想的教师应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适应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作为自己专业行为的支点。“专业理念”是关于教育教学的观念和信念,即高度的职业自觉性、先进的教育观念和持久的专业信念。“专业理念”形成与否是专业人员和非专业人员的重要差别,“专业理念”是教师职业素养的必然要求。

“师德”是指教师在教师职业生活中处理各种关系所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以及遵循这些规范中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专业理念与师德”既超越了“专业理念”所属的“认识论”范畴,延伸至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层次;也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师德”范畴,要求教师形成坚定的专业认同和信念。“专业理念与师德”维度,从教师对待职业、对待学生、对待教育教学和对待自身发展四个方面,确定了“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等四个领域,提出了十八项基本要求。这些基本要求指向造就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的合格教师,体现了对“学生为本”理念的细化,比如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依法从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等等。

1. 职业理解与认识

职业理解与认识领域要求: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团结协作。其中最为核心的是“爱岗敬业”和“为人师表”,这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应有的基本素质要求和追求。教师职业是一个专业性职业,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职业理解与认识,这是教师“爱岗敬业”和“为人师表”的前提和基础。

爱岗敬业是教师专业精神发展的重要方面。教师的知识和技能固然重要,但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可持续的学习能力更为重要。当下,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教师的专业精神培养,这是教师担当教育教学职能的重要保证和内在动力。具备了高度的专业精神,才能在各种环境和条件下都会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与社会发展的未来联系在一起,把教师工作看成实现个体存在价值的载体,对工作充满事业心和责任感。

为人师表,顾名思义,是指教师在人品学问方面应成为学生学习效仿的榜样。为人师表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对学生成长有着重要意义。一方面,教师对学生品德培养具有定向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之间都会影响学生的成长。教师的道德素养、作风仪表、治学精神等都会对学生的道德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行为表达着情感,学生从教师行为中接受着情感的熏染和启迪。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智能具有促进作用。教师承担着开发学生智力的重任。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不仅向学生传递着他的知识量,展示着获取信息的快捷方法,同时也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探索问题的精神,指导学生观察问题的角度,对待事物的态度;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也不仅仅是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思维的方法、思考问题的角度等。

团结协作是对教师的一项重要的素质要求。俗话说“一双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在教育实践中,只有通过合作,整合共同的资源,把能力凝聚在一起,才能又快又好地解决问题。团结协作有利于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增强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有效性。从教育目标的确定到教育活动的实施,从班级环境的建设到规章制度的确立,都离不开教师之间、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

知识小卡片2-1

何为学习共同体[6]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共同体”成为欧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出现频率极高的概念,学者们通常用“某某共同体”来描述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实体或组织特征,如“实践共同体”“专业共同体”“学习共同体”等。正如托马斯(Thomas)所指出的:“教师专业发展思想的一个重要转向就是将关注的重心从‘个人化的努力’转向‘学习者的共同体’,在共同体中,教师通过参与合作性的实践来滋养自己的教学知识和实践智慧。”共同体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共同体”一词源于Community,也可译为“社区”。从词源来分析,共同体是两个印欧语系的字根,kom的意思是“每一个人”,而moin的意思则是“交换”,有“共同分享”的意义。换句话说,“共同体”这个字的原始意义,就是一种分享式的生活。

2. 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领域的主要要求包括: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信任学生,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在平等对待学生方面,要求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对学生持公正、民主与尊重的态度;对不同学生能够做到一视同仁、同等相待,不以自己的私利和好恶为标准来对待学生。人与人之间是存在差异性的,不同个体之间在身心特征上具有相对稳定的不相似性。教师应该对不同层次、不同性别、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都要关心爱护;不因学生的学习成绩、家庭背景、经济状况以及与教师个人之间的关系而影响对待学生的态度。不仅要认识学生发展的共同特征,还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发挥每位学生内在潜力,弥补短处和不足。选择有效的教育途径,使学生都能各得其所,最大限度地获得发展。

3. 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

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领域的要求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尊重规律,因材施教;引导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一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性的工作,更是一种关乎道德的工作。我们常说教学是一种“良心活”,就是在强调教学的伦理层面的重要价值。教师对待教学的态度反映了教师对教学价值和规范的认同程度。无论是显性教育还是隐性教育,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心理规律和认知特点,融德育和智育为一体,真正做到教书和育人。“在全部教育工作中,最复杂、最困难、最精致的工作就是与学生的心灵打交道,让学生的精神生命得到充分的激发和培育。一个只会教知识、教技能、让学生考个好分数,却不能对学生的精神世界、性格和人生态度施加积极影响的教师,不是一个真正的好教师。”[7]

二是尊重规律,因材施教。陶行知先生曾言:

松树和牡丹花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受不了,会被烧死。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要同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而予以适宜之肥料、水分、太阳光,并根除害虫,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不能免于枯萎。[8]

作为教师,必须学习和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知识,遵循儿童成长的规律,知晓学生学习的特点,使每一位学生都科学、合理地享受到有益于个体发展的教育。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避免用统一的标准要求每位学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三是引导和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人的生命在于其精神文化追求的应然性。人不是动物般的被动性存在,而是在内在的主观能动性的驱动下,不断超越自己。人的主体性决定人是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学习的主体。同理,学生是活生生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学习的主人,不是被动接受教育影响的客体。教育不是压制学生的主体性,而是为学生发挥主体性创造条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促动下学会读书,学会感受事物,学会观察、分析和思考。

4. 个人修养与行为

从内在修为方面看,教师要富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从外在形象上看,教师要注重自己的外表、语言和举止。外表大方得体,讲究个人卫生,穿着得体;语言要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这是教师内在师德的外在表现。

知识小卡片2-2

美国好教师的12种素质[9]

美国一位教育家在对9万多名学生进行调查后,归纳出好教师的12种素质:

1. 友善的态度——“他的课堂犹如一个大家庭,我再也不怕上学了。”

2. 尊重课堂上的每一个人——“他不会在他人面前把你像猴子般戏弄。”

3. 耐性——“他绝对不会放弃要求,直到你能做到为止。”

4. 兴趣广泛——“他带我们到课堂外去,并帮助我们把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

5. 良好的仪表——“他的语调和笑容使我很舒畅。”

6. 公正——“他会给予你应得的,没有丝毫偏差。”

7. 幽默感——“他每天会带来欢乐,使课堂不致单调。”

8. 良好的品性——“我相信他与其他人一样会发脾气,不过我从未见过。”

9. 对个人的关注——“他会帮助我去认识自己,我的进步有赖于他使我得到的松弛。”

10. 伸缩性——“当他发现自己有错误,他会说出来,并会尝试其他方法。”

11. 宽容——“他装作不知道我的愚蠢,将来也是这样。”

12. 颇有方法——“忽然,我能顺利念完课本,竟然没有觉察到这是因为他的指导。”

(二)教师的专业知识

教师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展现其教育教学能力,发挥其教育机智的重要基础。了解教师专业知识的结构和分类,对于教师开展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根据《教育大百科全书》的观点,一名专业教师应该具备如下六个方面的知识储备:“(1)有关教学内容的知识;(2)有关学习者和学习过程的知识;(3)普通教育学方面的知识;(4)有关课程的知识;(5)有关教学情景的知识;(6)有关教师自身的知识。”[10]本书着重从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和通识性知识四个维度加以阐述。

1. 教育知识

教育知识主要包括有关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与方法的知识,以及有关学生学习、成长和发展的特点与规律的知识。教育知识的作用是帮助教师认识教育对象、教育教学活动和开展教育研究。“一个科学家的学科知识不同于教师对同一学科的理解,教师关注的是他自己拥有的学科知识如何能帮助理解儿童的需要和行为,并决定该以哪种媒介给予学生恰当的指导。”[11]教师不仅要知道“教什么”,而且更应懂得“怎样教”,怎样才能“教得好”。对于教师来说,具备丰富的教育知识,有利于认清各种复杂的教育教学现象,增强工作的自觉性;有利于帮助教师对学科知识进行思考和重组,使学科知识顺利地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知识,从而更加自如地进行创造性教育教学活动。

2. 学科知识

学科知识又称本体性知识,是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各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与其他学科和实践活动的联系。扎实的学科知识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本保证。在教学活动中,学科知识的传授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掌握的学科知识的质量也在衡量教学最终绩效的范围之内。

每门学科都是由一系列特殊的概念、原理和知识点构成的知识体系。教师要熟悉每个概念、原理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本学科知识的发展脉络和趋势,把握该学科对于社会、人类发展的价值,以及在人类生活实践中的多种表现形态;掌握本学科所提供的独特的认识世界的视角、界限、层次及思维的工具与方法;熟悉学科内科学家的创造发现过程和成功原因,以及在他们身上展现的科学精神和人格力量,这对于增强学生的精神力量和创造意识具有重要的价值。[12]

3. 学科教学知识

这部分的要求是:依据国家课程标准进行课程开发的知识;根据学生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教学的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是指教师在面对特定的主题时,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与能力,将自己所掌握的学科知识转化成学生易于理解的形式,并进行教学方面的知识,是教育知识和学科知识融合的产物。只有掌握丰富的学科教学知识,才能更好地驾驭教材、处理教材,完整准确、生动有效地传授知识。解决学生随时可能提出的疑惑,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学生思维力。

4. 通识性知识

这部分的要求是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有关艺术方面的知识;信息技术知识以及有关中国国情的知识。通识性知识是教师拥有的有利于开展有效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普通文化知识,对于学生全面成长还是教师专业发展都起着重要的背景性作用。通识性教育要求所关注的是教师作为人的整体素质的提升,它是非功力、非职业性的,同时也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13]这方面知识可以满足学生探究兴趣与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帮助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世界。同时,也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运用教育科学知识,融会贯通所教学科的知识。

(三)教师的专业能力

作为教师,其专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的储备、专业技能的娴熟,以及游刃有余地应对模糊、多变、复杂的教育情境中展示出来的专业智慧和主体性力量。不同的教师可能遭遇的教育情境是相似的,拥有的教育知识储备是相近的,占有的教育资源是共有的,但创造的教育业绩和教学效果可能大相径庭”。[14]究其根源,正是教师的专业能力这一根本变量在起作用。教师的专业能力涵盖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班级管理与教育能力、教育教学评价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和反思与发展能力。可以归纳为三方面:教育教学能力;沟通交往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其中,沟通交往能力是基础,教育教学能力是核心,自我发展能力是保障。

1. 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这方面,要求教师具备准确理解并确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把握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开发与处理教学材料、设计教学环节的能力。在教学环节的设计方面,设计好教学方法、提问策略和板书书写。在教学实施方面,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表达和沟通能力、熟练操作教学媒介、反馈与调整及组织与监控能力。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实施者和管理者。教学活动是一种集体活动,要全面实现教学的整体功能,就必须精心设计、周密组织和科学管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全面把握教学的任务、教材的特点、学生的特点等要素。在教学资源分配(包括时间分配、内容安排、学生分组)和教学活动展开等方面,通过科学地分配活动时间,采取合理的活动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集体学习的动力。教学管理是对教学要素及其关系进行系统的调控,教师通过对教学活动的调控来实现其管理功能,例如,对教学环节的调控,对学习态度、学习活动、学习习惯、学习质量的调节,对教学偶发事件的处理,等等。

2. 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

在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领域,要求教师具有班级管理能力,建设班级、开展班级活动能力,结合教学进行育人活动的能力,组织开展德育、健康教育、学生指导等的能力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群体,如何让这个群体成为有组织的、团结的、积极向上的集体,如何让每位学生充分发挥自我,展示自我,并成为具有自我管理能力的个体,这都有赖于教师的组织和领导能力。教师具有这样的能力,就会采用得当的管理策略把学生组织起来,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使人人都能乐于为集体作出自己的贡献,从集体中感受温暖、汲取力量、学会合作,从而形成一个活泼、积极向上的集体。

3. 教育教学评价

教育教学评价方面要求教师具有评价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自我教学评价(或反思)的能力。教育教学评价能力是教师运用各种手段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判断是否完成预定的教育教学目标,学生是否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从而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

教育评价有着多种形式、多种层次,对教师日常工作的开展而言,“最重要、最基本的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发展状况进行评估和诊断,并据此来规划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15]教师应根据一定的标准,运用现代教育评价的一系列方法和技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素质、情感态度等的发展过程和状况进行评价。学会评价学生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通过对学生全面的评价,促使其在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并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4. 沟通与合作

沟通与合作方面要求教师具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与同事的合作交流能力、与家庭、社区的沟通合作能力。

教师工作是一项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拥有与学生、同事、家长、社区等建立良好沟通与合作的能力是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保障。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教师需要了解学生个人情况、学生的家庭特点及所处的社会环境,以便有针对性地调动一切可行的教育力量和教育手段对学生施教。在学校内部,教师要与学生之间达成良性沟通,建立“教学相长”的平等关系;与其他教师形成相互合作、共同分享、彼此支持的工作关系。在学校外部,教师多与家长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在家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将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告知家长,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以便形成教育合力。

5. 反思与发展

反思与发展方面要求教师具有反思能力、研究能力和生涯发展规划能力。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是一个终身不断的持续过程。特别是在终身学习社会中,教师只有具有自我发展能力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从而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反思是一种自我指向的批判性的态度和方法,反思过程不是简单写论文、读书笔记、教学心得,而是教师自我纠错、自我教育的过程。课堂教学历来被称为“遗憾的艺术”,再优秀的教师,再成功的教学,也难掩瑕疵。应然的反思就是教师以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结果进行审视,找出自己为什么“这样做”的前提性假设,分析出存在的优点与不足,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予以调整,使教学实践更具合理性。另外,从发展角度看,教师的发展价值在于教师不断实现自我超越,“教师要从对教育生活的反思、对话、研究方面促进自我成长与丰富,自我更新教育生活,积极担当建设社会生活责任,用自己的行动和品格影响和示范社会”。[16]

本章小结

本章以《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为例,主要介绍我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框架和制定依据;《教师专业标准》的颁布背景及其基本内容。《教师专业标准》由前言、基本理念、基本内容和实施建议四部分组成;其制定的依据有法律依据、政策依据和国际教师专业标准。《教师专业标准》的颁布,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部分,包括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和终身学习四个维度。在基本内容方面,从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个领域分别进行了解读。

思考与练习

1. 请谈谈我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背景。

2. 结合实际分析,教师应具有哪些方面的能力。

3. 结合实际论述,教师应具有哪些方面的知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4]杨天平,申屠江平.教师专业发展概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

[5]朱小蔓.教育职场:教师的道德成长[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6]崔允漷,柯政.学校本位:教师专业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7]陈霞.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效性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1] http://blog.stxq.org/?uid-5192-action-viewspace-itemid-5891.

[2] 朱法贞.教师伦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52.

[3] [美]安东尼·华尔士.爱的科学[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9:333.

[4] 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M]//陶行知选集(第2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305.

[5] 肖婕.21世纪教师形象设计[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14.

[6] [美]彼得·圣吉.学习型学校(下)[M].台北:天下文化图书出版公司,2002:882-883.

[7] 夏正江.中学教师职前培养的课程逻辑[J].教育研究,2014(6):94.

[8] 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M]//陶行知选集(第2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305.

[9] 白秀良.好教师的12种素质[J].青年教师,2008(12):21.

[10] [瑞典]T. 胡森,[德]T. N. 博斯尔斯韦特.教育大百科全书(第八卷)[M].张斌贤,石中英.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199.

[11] 徐碧美.追求卓越——教师专业发展案例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9.

[12] 朱蕾.浅谈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J].科教文汇,2010(08):6.

[13] 顾明远.《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说明[N].中国教育报,2011-12-14(003).

[14] 杨洁.能力本位:当代教师专业标准建设的基石[J].教育研究,2014(10):80.

[15] 夏正江.中学教师职前培养的课程逻辑[J].教育研究,2014(6):94.

[16] 叶文梓.觉者为师——教师专业化的超越与回归[J].教育研究,2013(1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