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大讲座精华集(大学)
- 《北大讲座》编委会
- 10602字
- 2024-11-03 15:27:54
面向21世纪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人文内涵
叶朗
[演讲者小传]
叶朗,男,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38年10月出生于浙江衢州,1955年入北京大学哲学系读本科,1960年毕业留校工作至今。现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美学学会第四届、第五届副会长兼高校美学研究会主任(1993.10—1999.5,1999.5—现在),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90年起),九届全国政协常委等职务。1990年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学原理、中外美学。主要著作有《美学原理》《中国美学史大纲》《中国小说美学》《胸中之竹》等,主编《中国历代美学文库》。
我为今天的讲座拟的题目是“面向21世纪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人文内涵”,谈谈我自己的一些看法。有不妥当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我一共讲四个问题。
一、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十项指标
大家都知道,江泽民主席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构想。我认为,实现这个构想,对于实现中华民族21世纪的伟大复兴有重要意义。根据江泽民主席讲话的精神,我想,要办成世界一流大学,北大至少要达到以下十个方面的指标。
第一,学科体系完备。这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条件。过去我们学校是校系两级的体制,后来我们又建立起学院,建成校院系三级体制。但院和系的情况也不平衡,整个学校各个学院总的规划还没有出来。我觉得,作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一个完备的学科体系。详细的我不用多说,因为这不是我今天讲的重点。
第二,教学设施、物资设备先进齐全,同时有一流的、精干的、高效率的行政管理系统。这也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条件。大家都知道过去清华大学一位校长梅贻琦先生的一句话:“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他为大学下了个定义:不是有“大楼”就叫大学,要有“大师”才叫大学。然而虽说不是有大楼就有大学,大楼还是大学的一个必要条件。所以现在北大也盖了许多大楼。我们已经盖了理科大楼,我希望学校下一步还会盖文科大楼、艺术大楼。光有理科大楼是不完整的。听说学校领导正在计划要盖文科楼群,这是令人兴奋的。
第三,要有最良好的学术环境。这也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条件。所谓“良好的学术环境”,我的理解,主要特点一是要有很浓厚的学术研究和学术讨论的空气。大家知道,每年全国各地有很多兄弟院校的老师们到北大来进修或做访问学者,他们走的时候最大的感触,就是北大的学术空气非常浓厚。这是任何其他大学所不能比拟的。这种学术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是非常重要,因为人就是在这种空气中受到熏陶,受到影响,这样成长起来的。这种学术氛围大概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共同特点。有人曾经这样来描绘牛津大学:牛津的教授是怎样教学生的呢——这当然是过去的情况——他们就是每周把几个学生召到家里,教授抽着烟斗,向学生喷烟,就这样,被系统地喷了四年的学生,就变成了成熟的学者。(笑)这就是一种熏陶,最本来意义上的熏陶,而学术空气就是这样一种熏陶。再有,要在教学领域和科研领域建立一套完整的学术规范。这一点,我觉得我们还做得很不够。另外还要有好的学风,就是我们提出的“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要有一套由校内外著名学者开设的必修课、选修课和学术讲座。要有经常性的、高水平的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动。这些就构成了我所说的“良好的学术环境”。
第四,要成为向世界开放的、国际化的大学。这也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条件。我感到,和世界一流大学比起来,我们北大的国际化程度还是比较差的。如果不进一步增大国际化的程度,我们就很难成为国际一流的大学。所以我们要扩大招收留学生的规模,特别是欧美留学生的规模。要建立大量聘请国际知名学者来北大讲学和研究的机制。要大大增加北大学者在国际性刊物上发表作品的数量。要推动北大知名学者到国外的一流大学讲学。在国际科学论坛上要有北大学者的声音。另外我们还要培养一批高水平的翻译家,以便以过去所没有的深度和广度,把中国文化介绍给国际社会。因为西方的学术界、文化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太少了。我们过去有一段时间是封闭的,所以对外界情况不太了解,但开放以后,我们可以说是如饥似渴地了解西方的文化,包括大量翻译西方的学术著作。相比起来,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实在太少。这其中有一些问题,比如说文字的障碍。我们中国的一些著作很难翻译成外文。比如说老子讲的“道”,这个“道”就很难翻译,只有用音译。但不能所有的词都这样翻译——这不是等于没有翻译嘛。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兴”“观”“群”“怨”这四个字内涵非常丰富。有人就翻译说,诗歌有一种联想的作用、有一种认识的作用等。外国人一看说,你们说孔子很了不起,我看很简单呀。为什么,一翻译,把丰富的内涵都翻掉了。所以我觉得我们迫切需要培养一批高水平的翻译家,把我们中国文化介绍给国际社会。在座的同学如果有这方面的志愿,我觉得这个工作很值得做。世界对我们的了解确实太少太少。一次我在洛杉矶参观迪斯尼乐园,里面有一个“小小乐园”。坐上船从中间穿过,两岸都是“童话世界”,把世界各国的童话都做成很精美的小人,我于是注意看中国的在哪儿,终于找到了,就站了三个小人。其他国家的童话世界都很丰富,中国却只有三个小人,穿着清朝的服装。我们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怎么就变成三个小人了呢?我觉得他们对我们中国太不了解,所以要大大加强我们国际化的程度。
第五,学生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应该处于全国的前列,并且就可比部分来讲,要进入世界的先进行列。这也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条件。这里,我想强调一下人文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这点我待会再重点谈。北大一百年来在人文学科方面一直有传统的优势,我们应当重视和发展这种优势。没有一流水平的人文学科和人文环境,要办成一流的大学是难以想象的。
第六,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一流学科,培养和拥有一批在学术上有原创性的知名学者、学术权威、世界级大师,包括一大批科学院、工程院的院士,以及今后可能设立的人文社会科学院的院士。现在我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有科学院、工程院院士,但却没有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我想,将来总有一天会设立这样的院士。另外我们还该有若干名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前面我讲的五条,都是一流大学必须具备的基础条件,而这一条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志。一流大学应该培养一批像蔡元培、马寅初、杨振宁、李政道这样的大学者。
第七,为国家各个方面、各个部门培养输送高级的领导人才,包括政府机构的领导干部,大学、大公司、大企业的领导人才,以及能对国际国内重大战略问题进行科学分析的高级研究人才。这一条也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志。世界一流大学应该培养我们自己的、像基辛格这样的战略家。我听过基辛格几次对世界形势的分析,我深感他确实是一个战略家。
第八,应当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基地,或者说动力。这也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志。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推动以信息产业、生物工程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二是推动文化产业、艺术产业的发展。这个问题我后面还将重点阐述。
第九,成为国家的“思想库”,或者说“脑库”。思想库有两类:一类是作为基础理论研究的基地,要孕育、产生新的思想和新的学派;另一类是围绕国家现代化和社会进步的重大课题进行调查研究,为国家各个领导部门或决策部门提供战略层面和技术层面的建议、咨询和设计。世界一流大学应该兼有这两种思想库的功能。
第十,应该拥有一个世界一流的图书馆、一个世界一流的艺术展览馆和一个享有世界声誉的大学生艺术团。有了这三件东西,一所大学就不仅是全社会的教育中心,而且是全世界高雅文化的中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明的象征。这样的大学,就能赋予大学生以深刻的历史感和文明感,这对学生为国家为民族建功立业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我们有了图书馆,藏书还是不错的,我们也有了赛克勒博物馆。但我们还缺一个艺术馆。我们应该建立一个艺术馆,收藏国内国外的艺术品。而且这还有个很大的好处。北大过去一些大学者,家中都藏有很多很好的艺术品。当他们岁数大了之后,他们很愿意把这些艺术品捐献给学校,使它们成为一代一代年轻人的精神营养。但是我们没有艺术馆,而这些学者的后人有的并不搞这方面的研究,这些艺术品就流失了,这非常可惜。
这十个指标是我对江泽民同志讲话的一点体会,作一点发挥,也未必对。当然,要做到这十个方面很不容易,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二、人文学科的性质和作用
为什么要谈这个问题?因为长期以来,社会上有一种轻视人文学科的风气,在很多人心目中,人文学科是没有用的。我学了电脑,我能用;学了法律,学了外语,也有用;可我学了文学,读了《红楼梦》,有什么用?我去找工作,别人不会因为我读了《红楼梦》而要我。但我会电脑、会开车、会三门外语,这都是肯定有用的。实用性学科受到重视,而人文学科都被忽视,这种倾向十分危险。不仅一般人,有些部门的干部也这样认为。有一次某一机关干部到北大来审查“211工程”的经费,发现有一笔经费是文科的,说:“文科还用花钱呀?”文科就不要花钱吗?我们学校盖了很多理科大楼,但文科大楼却至今未盖起来,可能也多少反映了这样一种观念。这种倾向是十分危险的,因为人文学科关系到一个社会的价值导向、人文导向,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塑造。国际上一些知名学者早就发出警告说,如果忽视人文学科,必然导致整个民族精神水平的下降以及整个社会的庸俗化。
这种倾向,据我分析有两个认识上的根源。一是社会上对大学教育普遍存在一种错误的观念,这种观念的核心是把大学教育看做单纯的职业教育,与之相联系的是把中小学教育看作单纯的应试教育或升学教育。在很多人心目中,上大学就是学一门专业,掌握一门技能,毕业之后能找到一份好的职业。另一个根源是社会上很多人对人文学科的社会功能也存在一种错误的观念,这种观念的核心是用直接的功利性来衡量人文学科的价值,因此他们认为,人文学科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没有用的。这两种观念是互相联系的。我觉得,要纠正轻视人文学科的倾向,必须首先破除这两种错误的观念。
大学教育绝不等同于职业教育。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传统的观念都认为,大学教育的目标,不能仅限于给学生一种职业的训练,而是要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质、文化品格的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大学教育不仅要注意专业的教育,还要注意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的教育。与此相联系的是对人文学科的性质和功能的看法。人文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精神世界是内在的,文化世界是外在的,二者是统一的。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从内容上来说,就是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不同。自然科学是一种客观的陈述,它回答“是什么”,而人文学科要回答“应当是什么”,包含有一种价值的导向。人文学科总要设立一种理想人格的目标或典范,引导人们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去追求人的完美化。它不是使人学到一门技术,而是提高人的文化素质、文化品格。人文学科没有直接的功利性,但不等于说它没有用。它的功用,最主要的就是教化。黑格尔说过: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能够脱离直接性和本能性。因此人需要教化。教化的本质就是使个体的人提升成为一个普遍性的精神存在。所以他说哲学正是“在教化中得到了它存在的前提和条件”。所以,人文学科虽然没有直接的功利性,却不是没有用的;它的作用主要是教化,当然又不限于教化。在当代历史条件下,我认为人文学科至少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功能。第一,提供一种正确的价值和意义的体系,从而为社会提供一种正确的人文导向。当前,一个很重要的社会问题便是价值导向的混乱,这对社会发展非常不利。第二,要对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人文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文化品格,塑造一种文明、开放、民主、科学、进步的民族精神。有了这种不断提升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有了这种民族精神作为支柱,我们才能不断增强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才能加快现代化的进程,推动社会的进步,实现民族的振兴。第三,使我们整个民族,特别是我们的科技工作人员和各级干部得到正确的世界观和理论思维的训练,使我们的科技发展、现代化建设获得丰富的文化内涵,并且从哲学的、历史的、审美的层面激发我们整个民族的智慧和原创性。爱因斯坦是大科学家,但他喜欢音乐、喜欢文学,很小时便开始读康德的书,大学时又选了康德的哲学。他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给我的东西,比任何人给我的都多,比高斯给我的还多。”建筑大师贝聿铭也说:“我经常读老子,我相信他的著作对我建筑想法的影响可能远胜于其他事物。”很多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领域的大师都说过类似的话。他们从人文学科中汲取了创作的灵感。第四,为国家在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中提供人文咨询、人文设计和人文论证。国家决策不仅需要科学咨询、科学设计、科学论证,还需要人文咨询、人文设计和人文论证。现代化决不仅是技术问题,它还有文化的、价值的层面。忽视人文咨询和人文论证,往往是造成决策失误的重要原因。第五,推动中国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展望21世纪,中国文化、东方文化的伟大复兴,必将改变西方文化片面主宰世界的格局。这不是说西方文化不好,它有很多先进的东西。但如果整个世界都以西方文化的模式加以改造,就会出现很多问题。举个小例子,过去电视上有句广告词:“真正美国口味,我爱吃。”这里面的价值内涵是什么呢?美国口味是最好的。口味怎么是美国的最好呢?这就是一个问题,吃这方面是中国的最好呀。(笑)法国人就告诉我:“美国的东西不是人吃的。”(笑声、掌声)美国的食物都是甜的,所以美国人才那么胖。他们不知道糖是破坏味道的。一位台湾教授写了一本《烹调原理》。他说,中国的文化都是有原理的,问题是我们没有把它总结出来。现在我先来总结一下烹调的原理。他说,“烹”和“调”是两个概念,“烹”是把食物做熟能吃,“调”才是调出味道来。西方人是只“烹”不“调”,只把东西做熟,却不讲究味道。而我们是把各种东西放在锅里去“调”,它产生美味。中国的“和”这个概念,我想就是从烹调里来的。所以中国有重视“烹调”的传统,甚至把治理国家比作烹调,把宰相称作“调鼎”。可是现在却说“真正美国口味,我爱吃”,岂不是搞颠倒了?抛弃了自己的好东西却把最没有文化的东西拿进来,这是不对的。所以西方文化片面主宰世界的格局,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并不好。当然,西方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但它不是一切都好。“狗不理包子”不吃了,都去吃汉堡包;筷子不用了,都去用刀叉。我想,这是不应该提倡的。在这方面,人文学科担负着重要的任务,这包括对中国文化进行全面的、深入的、原创性的研究,以过去所没有的广度和深度把中国文化介绍给国际社会。
第六,要推动文化产业和艺术产业的发展,这个我后面还要论述。
人文学科对我们大学生来讲,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它会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使我们除了具有各门具体学科的智慧之外,还具有一种人生的智慧。这只有通过人文学科的学习才能达到。
三、关于文化产业
人文学科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我已讲过,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一个重要标志是要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包括高科技产业和文化产业。高科技产业的重要性大家都已看到,而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很多人还没有看到。国外很多学者都认为,21世纪全球最大的产业有两个:一个是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一个是文化产业。
为什么说文化产业是21世纪最大的两个产业之一呢?可能有这么几点原因。
第一,在高科技、数字化的条件下,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平衡,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大家知道,高科技的发展,一方面为人的精神生活提供更多物质、技术手段的支持,可以缩短人和人的距离,但另一方面却可能起相反的作用,可能压缩人们精神生活的空间,拉大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人与人的关系疏远化。这是一个严峻的问题。电脑普及了,人们可以电脑办公、电脑购物、电脑上学,但电脑决不能取代一切。比如上学就不仅是学一点知识,而且是为了发展人性、丰富情感、完善人格,所以老师和同学们之间需要面对面的交流。美国有人写了个小故事说,21世纪的一个小女孩做好了作业,让电脑给她批改,她自己坐在一边叹息。她想,我祖母那时候多好,她可以上学校,有很多小朋友在一起,而我现在一个人在房里,对着一台电脑,冷冰冰的。人机对话代替了人与人的交流,社会就可能彻底瓦解。实际上,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的失衡已成为我们人类当前面临的重大危机。我想过去有的荒诞派戏剧,的确有先见之明。两个人在车站见了面,开始聊天。聊着聊着发现我们原来住在一条大街上,觉得很亲切;再进一步谈话,发现我们原来住在一栋大楼里,觉得更亲切;再进一步谈话,原来我们俩是夫妻呀!(笑)老跟电脑打交道,谁能保证不忘掉自己的妻子呢?在这种情况下,发展文化产业,用更丰富的文化产品来满足人们越来越多、越来越紧迫的精神需求,就成为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
第二点,很多学者认为,“闲暇时代”即将到来。拿中国来讲,一年有114天是法定休息日,也就是一年当中我们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休假。而且,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增加,人们退休之后的生活时间也在增加。当代医学认为,正常状态下,人的寿命可以达到120岁,如果算60岁退休,这剩下的60年怎么过?这是个大问题。空闲的时间只有做两件有意义的事: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追求审美享受。这两件事都会大大增加文化消费、精神消费。过去人们花钱购买物质产品,现在人们用越来越多的钱购买精神产品,买一句话,买一次审美体验,买一次视觉和听觉的享受。即使是物质产品,人们也越来越注意它的精神内涵,商品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符号价值,越来越超过它的使用价值、交换价值。据说40年代的好莱坞影星一定要具备三件东西:一是狐皮大衣,二是一辆Rolls Royce车,三是家里一定要挂一幅印象派画家的画,(笑)表现他有文化。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增加了,无论出于什么动机。国外许多学者研究休闲问题,一些著名大学已经成立了“休闲文化系”,休闲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成为和每个人的生存质量息息相关的领域,成为社会进步的标志。休闲不是无所事事,而是人们完成工作后的一种行为方式、生命状态,是一种文化创造、文化欣赏。休闲的本质和价值在于文化,使你在精神的自由中进入一种审美的、创造的、道德的、超越的生活方式,非常值得我们研究、重视。美国人说到2015年,他们的全部产业中,和休闲有关的产业可能占到50%,而休闲产业中很大一部分正是文化产业。
第三,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资本形式已发生重大变化,单一的货币资本逐渐转化为货币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象征资本等多元资本的形式。文化资本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实力的重要指标,文化资本的加入为一些经济资本薄弱而文化资源丰富的国家提供了新的机遇,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遇。
据我理解,文化产业可能成为21世纪最大的两个产业之一,至少有以上三个原因。拿中国来讲,中国即将进入第十个五年计划,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全面实行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我想,这种调整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把文化产业放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战略位置上来,使它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的新的增长点。文化产业有许多别的产业不具有的优越性。比如,文化产业无污染,是环保产业;和高科技产业不同,文化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文化产业是特色产业,是在我国独有的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开发的,这使我们在全球化竞争中具有优势。遗憾的是,我国虽有极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商品转化率却极低,文化产品的精神内涵、精致程度也很低,很难适应全球化时代的市场竞争。在第十个计划期间,我国要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宏伟战略,西部大开发首先要加大其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快教育发展,但同时文化产业在西部开发过程中也应该有一个重要的战略位置。今年5月我曾参加中央组织的西部开发考察团,到云南和贵州考察。我觉得这些地区已开始重视文化产业,但我感到重视的程度还不够,还应把它放在一个更高的战略位置。西部的文化资源极其丰富,但大部分没有开发,有的是低层次开发,有的甚至是破坏性开发。应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把文化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当作西部开发的两个翅膀。在西部大开发的讨论中,我们谈得比较多的是旅游产业,而比较少谈到文化产业。其实照我看,这两者是交叉的概念。旅游产业很大程度上是文化产业,因此它必须依赖文化来支撑。旅游景点、旅游设施、旅游产品都要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否则旅游产业不可能得到大的发展。我一向很向往大理,可这次去看了看,大失所望。除了祖先留下的大理三塔,其他景点,大理古城、蝴蝶泉都明显缺乏文化内涵。还有“虎跳峡”,现在据说在旁边雕了一只老虎。“虎跳峡”本是一种想象,现在雕了一个老虎,想象的翅膀就被剪断了,何况雕得很不好。(笑)这叫画蛇添足。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开发,简直举不胜举。我们的旅游产品也很糟糕。到外地旅游并总想买纪念品,但买不着,带了钱来花,却花不出去。那些东西做得很粗糙,没有艺术感,很多是从深圳贩来的,叮叮当当的东西,没有任何地方特色、文化内涵,也没有艺术性。这一点国外比我们做得好得多。
为什么在北京大学谈文化产业的问题呢?因为我觉得,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应当成为我们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内容。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大学的文科如何同市场接轨的问题。北京大学的特点和优势之一,是有深厚的人文传统和人文资源。而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讲,北大这一块资源并没有开发。也就是说,北大的人文学科如何与市场经济联系,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而发挥作用,仍然是个没有解决的问题,而文化产业可能是个比较好的切入点。如果我们的人文学科在继续坚持进行纯学术研究的同时,分出一部分注意力面向市场,把我们的智慧和思想转化为文化产品,用智慧和美感来丰富老百姓的生活,同时参与整合和开发我们的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这将有力地推动我们的经济增长,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会有助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文化品格,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所以我认为,北大应该举起“文化产业”这面旗帜。
四、关于北京大学的人文传统
北大有深厚的人文传统。关于这个问题,我讲三点。
第一,北大从蔡元培开始,就强调学生的人文教育。所以北大从蔡元培以来,一直有一种浓厚的人文氛围。无论老师还是学生,人文素质都是比较高的。
第二,北大向来重视人文学科的发展和建设。当时西南联大结束回到北京的时候,有位教授说,北大的理科在全国是最前列的,而北大文科则是全国第一的。从历史上看,北大有一大批人文学科的大师,如哲学方面,现代历史上,我们国内哲学方面的著名学者,几乎都在北大哲学系任过教或是从这儿培养出来的。1952年院系调整,全国其他大学的哲学系都停了,只留下北大哲学系。所以当时最著名的哲学教授几乎都集中到了北大。到今天为止,我们人文学科的教师阵容在全国范围内仍是最强大的,而且还在不断产生拔尖的人才,因为我们有气氛,有土壤。
第三,北大有一种对文化的关切,一种对中华民族伟大文化的献身精神。这是一个传统,在北大随处可见。我可以举一个典型的例子。朱光潜先生在“文革”中作为“反动学术权威”遭到批判,“文革”结束时已是81岁高龄,但他仍然不断地进行着写作和翻译,不到三年时间出版了120万字的著作(包括译著)。这是何等惊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这是北大的精神。悼念朱先生时,我引用了丰子恺的一幅画:一棵大树,被拦腰砍断,树的四周长出了许多枝条,旁边站着两个小孩,姐姐伸手把这棵树指给弟弟看。画下题了四句诗,我至今记得:“大树被砍伐,生机并不息,春来怒抽条,气象何蓬勃!”这幅画和这首诗,作为朱先生人生态度、生命力、创造力的象征是非常恰当的。还有一位是冯友兰冯先生。他在九十多岁高龄还在写《中国哲学史新编》。他眼睛看不见,耳朵也不太好。他是通过口述让别人把自己的话记下来,然后别人再念给他听,再修改。他说:“我现在不能看书,想翻书找新材料是不可能了,但我可以在已掌握的材料中发现新问题,产生新理解。我好比一条老黄牛,懒洋洋地卧在那里,把已吃下去的东西吐出来,重新咀嚼,不仅其味无穷,其乐也无穷。古人所谓‘乐道’,大概是这意思吧!”这就是一种对文化的关切,对中华民族文化和人类文明的献身精神驱使着他。冯先生又说:“人类文明好似一笼真火;古往今来,对于人类文明有所贡献的人,都是呕出心肝,用自己的心血、脑汁作为燃料,才把真火一代一代地传了下去。凡是在任何方面有所成就的人,都需要一种拼命的精神。为什么要拼命?就是“情不自禁,欲罢不能”。冯先生说:“这就像一条蚕,它既生而为蚕,就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吐丝。‘春蚕到死丝方尽’,它也是欲罢不能。”这“欲罢不能”四个字说得非常好,这是我们北大的一种传统精神。我们要继承这个传统。
在座的大多数是同学。进入到北大以后,你们就肩负着继承和发扬北大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做贡献的任务。在当前来讲,就是要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作自己的努力。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使自己将来成为一个对国家、民族有重大贡献的人。北京大学的传统是好的,但每个同学最终能取得多大成就,还是要靠自身的努力。日本企业家松下幸之助讲过:“现代人才有很多条件,其中一条,是要超强度地使用脑力。”这话很有道理。现在你们既然进入了北京大学,就要超强度地使用脑力。冯友兰先生说:“看西游记的人总会问:孙悟空既然有那么大的神通,为什么不带上唐僧一个筋斗翻上西天,而要跟着他一步一步地走,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答案很简单:唐僧的路只能靠他自己一步一步地走,否则他就不能成佛。”那么我们任何一个同学也是这样:进入北大之后,路要靠你自己一步一步地走,其间必然会有许多艰难曲折,必然要吃很多苦头。但我们只要有一个坚定的目标,那么我相信在我们今天在座的各位中,一定会涌现一批第一流的学者和第一流的领导人才。北大历史上有个遗憾:我们培养的领导人不是没有,但也不是很多。特别是和清华相比,我们有些逊色。培养第一流的人才,这是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而实现这个目标,很重要的方面,是要注重大学的人文内涵,发扬北大的人文传统。今天我就讲到这儿,谢谢大家!(掌声)
(原载《北大讲座》第一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