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及制度创新研究
- 中国咨询协会
- 9378字
- 2021-04-04 23:36:37
附件7 校企合作文献综述
一、问题提出
(一)校企合作的概念定义
“校企合作”是“校企合作教育”的简称,国际上又称为合作教育。世界合作教育协会(WACE)对合作教育的解释是“利用学校和行业(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现实性的实践中。然后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见识带同学校,促进学校的教与学”。
国际上,各国开展校企合作情况各有不同,就其名称而言,美国称之为“合作教育”,日本称之为“产学合作教育”,德国称之为“双元制教育”,英国称之为“三明治教育”,俄罗斯则称之为“学校——基地企业制度”。
在国内,不同的学者对“校企合作”的内涵解释也有不同表述。
如“校企合作是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的资源优势,理论与生产相结合,培养适合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又如“校企合作主要是应企业人才实际需求状况而产生的,并按照企业部门和学校的安排实施的、交替进行课堂教学和企业实际操作培训的教育模式。”同时还认为, “我国高职教育现有的校企合作模式,总体上来说,是基于目标导向型的人才培养合作模式,它实际上指的是在我国高职教育中为满足企业人才质量需要而进行的可以效仿的实践教学的一种样式,是在为社会教育和培训合格劳动者的目标下,开展的高职院校与企业、行业、服务部门等校外机构之间合作的标准样式。通过这些样式,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或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以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和未来劳动者的素质,并增强企业部门与高职毕业生之间双向选择的可能性,最终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再如,“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是指高职院校和相关企业或行业在共同育人方面遵循平等互利的原则进行优势互补的合作,是一种将学校的教育资源和企业的各种资源整合,学校把课堂设置到企业,让学生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进行学习,企业把学生视为正式员工使用,按企业要求进行管理和考核,以培养适合企业或行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模式。”
也有研究者认为,“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用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来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盼教学模式。”同时还认为“校企合作的基本内涵是产学合作,双向参与;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是工学结合、顶岗实践;要达到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二)校企合作的研究现状
2012年7月通过“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镜像版),按文章篇名中包含“职业教育”和“校企合作”进行精准检索,以2000年分界线,在2000年以前显示为无符合条件的论文,而从2000年初到2009年时间段中共检索到符合条件的论文4433篇,其中期刊论文4080篇、学位论文237篇、会议论文116篇。
总体上呈现递增趋势,这与近年来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相符合;从论文年度数量统计比例来看,2007年和2008年明显高于其他年份,而2006年相对于上一年也有成倍的增长,这可能主要与国家的宏观政策及职业教育发展战略有关。2006年,国家教育部以教高〔2006〕16号文件的形式颁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界普遍认为,16号文件的实施,意味着国家要求把高等职业教育办成真正意义的职业教育的决心,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而2007年的论文数量较2006年差不多又有成倍的增长,在2007年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成果展示会上,首批28所国家示范院校集中展示了一大批校企合作的成功案例,这一批成果很大程度推进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这一领域的研究,因此出现了2008年共发表563篇高职校企合作相关的学术论文这样一种学术繁荣情形。
根据这上千篇期刊论文,粗略地可以分为四大类。
1.有关校企合作具体模式的研究
华卫星在《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2010)中提出校企合作模式的核心是产学结合、工学结合、双向参与,要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以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应用技能型人才为目的。
段妍妍在《高等职业院校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2008)论文中基于四所高等职业院校的调查,详细介绍了三种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和“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了推动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顺利实施的建议。
齐守泉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研究》(2006)一文中提出校企合作办学理想模式的机制,包括三个保障(指政府、企业、学校三者各自承担起责任)、四个互动(人才互动系统、教学互动系统、专产互动系统、研发互动系统)。还指出每个职业院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采取“核心型”、 “紧密型”或“松散型”三种现实模式去实施校企合作办学。
2.有关校企合作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方丛蕙在《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问题与对策研究》(2005)中指出我国校企合作问题主要表现在:一由于高校传统的习惯、自身的惯性和惰性;二是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不高;三是校企双方对实践教学体系缺乏深层次的研究。以此为引子进一步分析了内部的多层次问题所在。
李若云在《浅谈校企合作中的问题及对策》(2010)中认为主要原因是因为校企合作是校企双方在各自不同利益基础上寻求共同发展、谋求利益互补的一种需求,在合作的实践中由于双方在思想观念、目标利益、权属体制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国家政策滞后等因素,导致了目前校企合作存在一定的障碍。
魏寒柏等人在《破解三大难题 深化校企合作》(2010)中则将高职教育校企合作面临的问题归纳为动力性问题、稳定性问题、规约性问题,并提出应从资源依赖的视角解决动力性问题,以合作联盟的形式解决稳定性问题,用建章立制的办法解决规约性问题。
3.有关校企合作环境下具体领域的研究
何丽娟在《高职学院教师实践能力及其提升的校企合作策略研究》(2010)将目光投向校企合作大环境下教师教育的具体问题上,教师实践能力缺失主观上的原因是教师缺乏提升实践能力的自主意识,缺乏内驱力和热情,客观原因又包括学校师资力量先天发育不足,师资比例结构失调,学校未能为教师提供提升实践能力的机会和场所,另外继续教育政策和教师考核评价机制的不完善也是重要原因。
陶志超在《校企合作环境下知识转移绩效的分析与评价》(2008)中另辟蹊径,从知识转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评价方法(包括模糊综合评价法、前沿生产函数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法)来看待校企合作的问题,并对全国各地高职院校的知识转移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
再如戴志在《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探》(2010)中则是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指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介体、环体等其他相关因素都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有特色内容和途径方法。
4.针对高职院校某个专业的校企合作的研究
于亚杰在《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办学研究》(2008)中针对自己的旅游教育专业,从理论基础出发,介绍了国内外旅游教育校企合作办学典型的个案(美国康纳尔大学九点管理学院、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以及中国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从而指出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办学的主要形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等。
南京师范大学的朱贵杰在《动漫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南京地区动漫专业校企合作研究》(2011)论文中提出在现有的高校动画专业的教育模式下,往往忽视了动画教学的应用性,不能与实际的生产为目标,没有具体的校本依托,大大削弱了应用学人才的培养力度,而“动漫专业的校企合作”是改变这一现状的一剂良药。
二、国内外校企合作的创新模式
“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最初出现在19世纪末期的德国“双元制”中,这种“学校——企业”馍式后来出现在美国的“合作教育”与日本的“产学合作”职业教育形式中,再后来在英国的“工读交替制”职教课程中得到更加完整的体现。这种模式经受70年的考验,被证明是一种运转灵活、优势互补的最佳高职发展模式,体现了学校,企业在文化知识教育和职业技能上职能分工、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及学校和企业资源共享的原则,从而具有强劲的生命力。80年代以后,各种各样校企合作教育模式被作为最成功的高职发展模式而被各国纷纷倡导和效仿。
(一)美国CBE模式
美国职业教育培训的人才是“宽专多能型”,这与其社会特征是相吻合的。其培养模式主要是CBE模式,即“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简称CBE。该模式产生于二次大战后,现在广泛应用于美国、加拿大等北美的职业教育中,也是当今一种较为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
其主要特点是:首先由学校聘请行业中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专家组成专业委员会,按照岗位的需要,层层分解,确定从事这一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明确培养目标。然后,再由学校组织相关教学人员,按照教学规律,将相同、相近的各项能力进行总结、归纳,构成教学模块,制定教学大纲,依此施教。其科学性体现在它打破了以传统的公共课、基础课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岗位群所需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保证了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德国“双元制”
德国职业教育的核心是著名的“双元制”,它被人们称为德国职业教育的秘密武器。“双元制”中的一元是指职业学校,其主要职能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是企业,其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双元制”的成功实施,需要政府主导下的行业(或企业)与学校的密切合作。在德国的“双元制”教育中,企业培训起着主导的作用,职业学校只起着配合和服务的作用。而他们的企业培训,则又分为企业内培训和跨企业培训。德国职业教育体系所培训的人才是“专深型”的,这与其产业结构以中高端制造业为主密切相关。
(三)澳大利亚TAFE模式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培训TAFE(澳洲职业教育培训的代名词)模式是:对教师有严格要求,专职教师每周安排一天,每月安排几天,每年安排一段时间离开学校到行业或企业内专业岗位实践,保持与产业界的紧密联系。课程内容涉及广泛,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无论学生的择业方向如何,或从业人员出于提高其专业技能的需要,都可以选择到适合的课程进行学习。凡在全国开发的课程每5年全部修改一次,平时还有常规、短期和临时的修改,以便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
(四)日本“产学合作”模式
日本的校企合作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高中与产业界的合作,二是大学与产业界的合作。高中与产业界的合作主要通过双结合(定时制高中同企业里的职业训练机构合作)、三结合(定时制、函授制高中及职业训练机构三方合作)、委托培养、巡回指导和集体入学等形式进行。大学同产业界的结合很普遍,主要通过产业界向大学投资、校企双方在人员上进行交流以及企业委托大学搞科研项目等形式进行。
(五)英国“工读交替制”
它是一种“理论—实践—理论”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实施方式是在两学期之间,通过在校授课和到企业实习相互轮替的教学方式实现以职业素质,综合应用能力为主的人才培养目标。这种培养模式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分为三个阶段,学生中学毕业后,先在企业工作实践一年,接着在学校里学习完二年或三年的课程,然后再到企业工作实践一年,即“1+2+1”和“1+3+1”教育计划:第二种形式是第一、二、四学年在学校学习三年理论,第三学年到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实践,即“2+1+1”教育计划。但是不论用哪种方式完成“三明治”课程,学生都需要在最后一年回到学校完成学业。
(六)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
新加坡借鉴德国的双元制,并根据自己的国情,建立了“教学工厂”的模式,即把教学和工厂紧密结合起来,把学校按工厂的模式办,把工厂按学校模式办,给学生一个工厂的生产环境,让学生通过生产,学到实际知识和技能。
三、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模式
(一)“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该模式是高职院校与用人单位根据今后的岗位需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订单,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管理,学生毕业后直接到订单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2+1”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高职学生在三年的学习中,先用两年在校内学习应知应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再用一年的时间到校外企业单位的生产和公族岗位环境中,进行“教、学、做”一体化的顶岗实习,进一步加深、细化、熟悉已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提高职业素养,达到培养应用型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目标。
(三)“学工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这是一种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到企业生产实践与学校学习互相交替,学用紧密结合的合作模式。学生第一学期就到企业实习,由企业负责学生的入学教育,学生通过轮岗实习,了解现代企业的管理和生产技术,了解企业员工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要求,感受企业文化;第二、四、五学期学生在学校进行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第三学期又到企业进行顶岗参加生产实践;第六学期则独立上岗并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这种校企合作模式是学校在保证专业需要的基础上,以实践教学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改革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
(四)全方位合作教育模式
所谓“全方位合作教育模式”是指高等职业学院与相关企业在合作教育中都要投入必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合作教育项目负有相应的教育管理责任,合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多赢的合作教育模式。其主要特点是:产学研要全方位合作,即从学生的输入输出是完整的订单式教育服务;从教育本身而言是双向输入优质“资产”,共同培育社会所需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从社会而言是强强联手、优势互补、双向提供发展后劲,共同推进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实现国家人才强国的战略思想。
(五)“双定生”人才培养模式
“双定生”人才培养模式是昆明冶金专科学校创造的“双定生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研究课题,并取得可观的成效。它具有五个特点:一是招生即能就业。二是完全“以销定产”,就是企业需要多少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培养多少什么样的人才。三是培养需要结合,即企业参与教学管理,满足企业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四是“出口”决定“进口”,就是企业需要就去招生,有需要就培养,绝不盲目招生。五是实行个体化管理,是一种完全市场化和人性化的操作,始终坚持“双向”选择,充分体现“双赢”、“互惠”。这个培养模式在就业方面保证了学生百分之百的就业率,是一种完全适应市场需求的更为有效的“订单培养”模式,是一种典型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有效培养模式,是符合高职院校办学规律的培养模式,是一种几全其美的为协议单位输送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
(六)其他校企合作模式
在我国除了以上校企合作模式以外还有:“实训—科研—就业”一体化合作教育模式、“工学结合,校企双向介入”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地方经济全面合作”模式、“以企业为主”的合作办学模式等,均在各方面都取得一定的成就。
四、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不同的研究者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都有不同的见解,但是有一部分也大相径庭,在此将一些具有鲜明特点的研究成果陈列如下。
(一)我国高职教育在校企合作的实践中面临着三大难题
一是如何使校企双方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尚缺乏制度和法律制约;
二是如何使校企合作切实深入到教学和科研领域,还缺乏具体的方案和监控制度;
三是如何使校企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受益。
(二)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制约因素分析如下
(1)教育行为的动机和目标与企业行为的动机和目标不完全趋同;
(2)从科学研究看,高职院校科研能力较弱,科研氛围不足,科研实力不强,科研成果不多;
(3)从师资总体水平看,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不多,难以承担起解决生产经营中难题的重任;
(4)从学生素质看,由于现行高职人才培养体系的特色不明显,有些甚至可以说是本科的“压缩”,导致其在校生和毕业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不强,很难满足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
(5)政府尚未建立起高职教育校企结合的支持机制,也没有相关法规及配套措施;(6)中介机构不健全,信息沟通不畅。
(三)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
(1)高等职业院校产学合作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还限于满足企业用人需要,实现学生就业这一层面之上。
(2)技能比赛大多限于学校内部,缺少企业技术人员、技术专家的参与,同时也缺少校际之间自主组织的技能比赛;技能比赛的安排缺乏一定的合理性,缺乏师生共同协作、共同参与的比赛项目,不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高等职业院校的教材内容仍具有滞后性,课堂教学与实训教学的时间、内容安排不合理,专业与课程设置不能紧密结合社会的需要,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
(4)校企之间的人才交流仅面向部分专业教师,并不是每个专业的教师都能得到继续培训的机会,校内、校际教师交流与活动很少,易导致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整体队伍素质不高。
(5)尽管企业也参与到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各项实施环节之中,但是仍较为被动,特别是在教师培训上,企业主要按照合作协议与学校进行人员交流,而不是主动向教师提供多种培训机会与形式,邀请教师参加。
(四)高职“订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是合作动力不足,尤其是企业在人力资源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其主动性明显不够;
二是缺乏长远目标,有的“订单”只讲形式,追求眼前利益,忽视了教育规律;
三是缺乏政策支持和引导,社会对合作教育的价值认同度不高,“订单”合作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四是信息不畅,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学校的供给不是在一个完善的信息平台上完成的,“订单”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偶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学校和企业都无法实现全面的横向比较,难以寻找最佳的结合点。
(五)校企合作的不利因素
外部因素:①理论研究滞后;②传统观念影响;③政府调控缺位于合作过程;
内部因素:①学校实力制约合作进展;②单调模式阻碍合作创新;③运行机制阻碍办学效果;④实际操作落差于合作愿景。
(六)工学结合难以深入开展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1)外部条件的不健全制约了工学结合的深入开展。
a.现有法律法规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权、利缺乏明确、可操作性强的规定。
b.校企合作缺少平台,缺乏吸引企业参与的有效载体。
c.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2)高等职业学校自身争取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主动性不高适应性较差。
a.高职院校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适应市场和社会需求。
b.校企合作机制还不健全。
c.课程开发难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
d.高职院校缺乏吸引企业参与的能力和水平。
(3)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
a.我国行业企业现状制约了企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作用的发挥。
b.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与校企合作之间存在一定矛盾。
(4)学生在顶岗实习中还存在诸多不适应因素。
a.角色转变慢,岗位适应期较长。
b.工作能力较低。
c.利益难以得到保障,工作存在抵触情绪。
(七)校企合作的“金字塔”现象
目前我国校企合作之风虽然已经刮遍全国各地,但真正做到深层次合作的却是凤毛麟角。即使有也多存在于沿海等发达地区,内地的校企合作大多数还仅仅是起步阶段。可以把这种现象总结为“一头热、一头冷”、“两头冷、中间热”两种类型。
首先,“一头热、一头冷”是指在校企合作的最直接参与者,学校和企业当中,学校的热情是毋庸置疑的,参与校企合作无疑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相对于学校而言.企业的积极性较难调动。
其次,“两头冷、中间热”是指在校企合作的参与者政府、学校、企业三方中,由于近几年国家对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政府不仅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对此予以支持,也组织了一些相应的会议、活动以及比赛等,大大地促进了校企合作的进度。与之相比,职校虽然意识到了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但是要达到深度合作所涉及的诸如专业设置、课程开发等就显得苍白无力。对于企业来讲大多数还未从观念上意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
(八)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1.校企合作中的“形式主义”
这是指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只注重签订合作协议,如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协议等一些表面现象,而忽略了如何操作或实施协议的具体条款,来实现合作的既定目标等实质内容的一种方式方法。
2.校企合作中的“学科主义”
这是指高职院校受普通本科院校学科本位的影响,普遍停留于以学科教育为主的教学模式,由此对校企合作效果产生负面影响的一种方式方法。
3.校企合作中的“等待主义”
等待主义是指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并非积极主动地去解决,而是期望上级领导出面帮助解决,或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予以支持的方式方法。
五、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发展研究
(一)从校企合作的主体出发
1.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效益
(1)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努力满足职业岗位实际需要。
(2)逐步推进以实行学分制为主的学籍管理和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扩大学校的自主权。
(3)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通过校企合作优化教学过程。
(4)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
(5)加强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交流,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
(6)加大经费投入,建设专业实训基地,为推进产教结合创造必要的条件。
2.发挥教育团体的在校企结合教育中的作用
3.政府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创建良好的校企结合教育政策环境
首先政府应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协调双方利益关系,大力倡导并积极鼓励校企合作。
其次,政府应以资金为杠杆,制定向校企合作倾斜的计划,鼓励和引导合作向纵深发展。
此外,政府要加大投入,体现对职业教育的责任。
4.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就业准入制度
5.构建社会参与的多元化高职教育评价体系
6.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二)从问题本身出发
1.更新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理念
(1)正确认识高职教育育人功能。
(2)准确定位校企合作三方角色。
(3)大力拓展校企合作的思路。
2.规范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原则
(1)资源互补、互惠互利原则。
(2)社会效益优先原则。
(3)开放办学原则。
3.完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机制
(1)建立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
a.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运用政策手段和经济杠杆调动合作各方的积极性。
b.高职院校要面向市场准确定位,树立“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观念,推动产学研合作。
c.企业要树立长远发展的观念,增强责任感,寻求互惠互利合作的最佳结合点,实现可持续发展。
(2)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a.利益机制:驱动校企通力合作。
b.激励机制:促进校企全面合作。
c.约束机制:规范校企健康合作。
d.情感机制:奠基校企长期合作。
4.健全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
(1)制度保障。
(2)经济保障。
(3)质量保障。
(三)强调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之措施
1.政府推动校企合作应坚持的原则
(1)形成多样性开放性的高职校企合作政策。
(2)提高高职校企合作政策的理性化水准。
(3)推进校企合作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
2.进一步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校企合作发展的建议
(1)加强校企合作宣传,营造有利的社会氛围。
(2)制定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校企合作指导性意见。
(3)强化政府财政责任,保障校企合作经费。
(4)推进“三区联动”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
(5)建立综合评价体制,提高校企合作教育质量。
(6)完善激励政策,调动企业办高职的积极性。
(7)加强政府统筹,推进高职教育集团化运作。
(8)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