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子英语启蒙方法课:如何让孩子真正爱上英文阅读
- 李杜
- 10219字
- 2021-04-04 08:54:03
附 心一妈妈学英文实录
作者:心一妈妈
时隔多年,再次重提学英语一事,自己都觉得难为情。
记得最近一次号称要学英语是8年前在英国,出于刚需,不得不提起学英语的念头。可惜在英国才住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还没来得及开始呢,便匆匆结束了。
最近居然又一次重整旗鼓,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说来话长,起因和蜗牛英语有关。
是心一爸爸重出江湖,以联合创始人的身份,和几个朋友一起,开始打造一只慢腾腾学英语的小蜗牛。中国人学英语总希望能速成,可心一爸爸和他的朋友们大概属于比较另类的那一群人,认为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学英语,欲速则不达,不如放弃速度转求质量。就像一只小蜗牛,虽然走得的确是慢一点,但只要坚持,稳稳爬到终点可能性还是很大。
我和与我同龄或者比我更年轻的妈妈们一样,若非学英语是刚需,都不会特别花费时间和精力在这上面。原因很简单,从小到大我们辛辛苦苦学了这么多年,不说头悬梁锥刺股,也是花了大把力气去学这门陌生的语言,尚且都没有学好,现在好不容易可以不需要吃这门子苦了,何必不放过自己。带孩子做家务忙工作之余,干点什么不好,学英语?还是算了吧?
当然那些特别有进取心的妈妈们,也会在平衡好工作、家务、育儿之余抽空学新东西。比如健身、烹饪、插花、茶艺、服装设计、画画、园艺、书法、唱歌跳舞等,但学英语,如果不是说学了可以立刻去用,或者说学了以后能增加收入,以及像我文章一开头说的,因为去到异国他乡,语言不通不得不学以外,要一个成年人静下心来学一个看上去没有什么用处的新语言,是非常困难的。
于是便要再次提到蜗牛英语。因为这和我为什么要重拾学英语的念头有着极大关系。蜗牛英语是一个线上亲子共学的小程序,已经在试运营中。心一爸爸和我每天都会陪伴加入蜗牛英语的家庭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我们学习的方式也非常简单。每天和大家一起在小程序里打卡。用文字和图片的形式记录自己和孩子每天的亲子共读,以及我们成长的点点滴滴。有一点儿像早期的育儿blog,但又不完全一样。和blog类似的地方是蜗牛英语也同样提供了一个成熟的社群供大家彼此温暖。我们可以为对方点赞,也可以写点评。可最重要的,还是这些积极进取的家长和孩子们每天的成长故事,对每一个读到他们故事的人产生巨大的激励。
群里的小伙伴们天南地北。你可以看到西北2岁宝贝的妈妈,已经开始给孩子做英语启蒙。每天30分钟的英语亲子互动,有歌谣,有绘本,有卡通电视。你还可以看到北上广的牛娃父母们,是怎样聪明地给自己的孩子选择既让他感兴趣又能稍微提升孩子英语水平的图书。同时你还可以得知这些图书阅读系统是如何一步步建立的。还有那些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回到家后,父母又是如何巧妙陪伴,在有限的亲子时间里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亲子陪伴质量,然后让墙上的小蜗牛一步步向前走,当父母和孩子走完28步、写完28天的亲子共读日记,小蜗牛就可以登上太空!
这是一个小游戏,但孩子们和父母都玩得乐此不疲。因为大家都有强烈的代入感,无论孩子还是家长,没有人追求学习的速度,我们只希望每一步都能走得扎扎实实,在寓教于乐、孩子和家长心情愉快、不强迫不冒进的前提下,蜗速前进,最后总能学好英语。
每天在群里读大量的育儿文章,看这些用心的父母不厌其烦、温和又坚定地引导着孩子成长,同时他们自己也得到了成长,要说一点儿触动都没有,那肯定是假的。最让我感动的是群里有两位零岁宝宝的妈妈,孩子还那么小,也报名参加了蜗牛英语的学习。她们俩现在给孩子念书肯定是早了一点,但妈妈们一边哺乳一边读给孩子听,一边用各种方法引导孩子对书籍产生兴趣,也是用心良苦了。有时候,妈妈干脆就记录自己的成长,我觉得也挺好。毕竟孩子在长大的同时,父母也一定要跟得上孩子的进步,才能做合格的家长。
大概就是被这种思绪激励着,我才萌发重学英语的念头。
看上去我现在开始有点儿晚,但我读的很多文章里都会介绍80岁的老奶奶开始学意大利文、学法语、学瑜伽、学跳伞、学国标。人家最后都学会了,也学得非常好,所以没有理由放任自己假装没时间或不需要。我必须告诉自己,学新东西任何时间都不晚。
在家里,心一爸爸负责心一的英语,我负责她的中文。惭愧地说,心一现在的中文不好,和我有很大的关系。一来我不像心一爸爸那样曾经是专业的老师,二来我也缺乏耐心和方法,她不好好学时我就会生气,有时还会大吼大叫。最后我自己筋疲力尽,效果也很差。
看了群里的小伙伴们那样尽心尽力地教孩子英语,在母语是中文的前提下,这真的很难。但我反过来想,心一学中文和群里的宝贝们学英文一样,也是任重道远,如果我能吸取大家的经验教训,用大家学英语的方式来教心一学中文,会不会有更佳的效果呢?
首先我要保证的是不能破坏她学中文的兴趣。如果一味要求她机械地重复抄写和背诵,估计用不了多久她就彻底厌倦了。如果我也让她看看中文的卡通剧集,学学有趣的歌谣,玩一下汉字的字谜游戏,将汉字图像化,讲各种关于汉字和成语的故事给她听,应该比单纯每天只是讲一个中文故事要丰富有趣得多吧。
然后我还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每当她在满头大汗学中文的时候,我其实也完全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来学点儿什么,选择一个对我来说有点难度的项目。这样她也可以亲眼看见我是如何学习和进步的。于是,我想到了重学英语。
心一是知道我的英文水平的,就是那种马马虎虎、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水平。很多时候我都以为自己听懂了对方的话,其实对方说的根本就是别的意思。为此还闹出不少笑话。我的英语始终都停留在勉强读懂学校的邮件,以及和家里菲佣对话的程度。这对于一个孩子在国际学校就读的家长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可是为什么我能一直拖到现在才恍然醒悟,是因为我们家有两个英语特别棒的成员。这就给了我极佳的借口:身边都已经有现成的英语专家了,还需要我多此一举、亲自来掌握这门语言吗?
心一小的时候,我们都靠她爸爸来翻译。所有的外事活动必须依赖爸爸的参与才能进行。心一大了,她就是我的小小翻译官。只要我遇到什么英语方面的难题,心一一秒钟就能帮我解决。但是,现在回想一下,这都不应该成为我不思进取的理由。
想成为孩子更好的父母,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自己必须也时时刻刻保持进步的决心和勇气,同时还必须付诸行动。
于是,我下定决心,克服一切困难,重学英语。
我的第一步是在蜗牛英语的小程序上用英文写日记。这是我自己想出来的方法,没有征询任何人的意见。因为只要涉及学英语,我就特别讨厌她爸爸对我指指点点。他的任何建议我都非常反感,就像夫妻之间无法教对方开车和学球类运动一样,我也无法接受他所谓的好方法。
在我看来,他的英文之所以好,是因为他自己本身就对英国文学感兴趣,同时遇上了很好的老师,又进了好学校,有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氛围,以及他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但是……适合他的,未必适合我。这么多年我的英文一直没啥进步就是最好的证明。于是,固执如我,只愿意按照自己的方法来,我认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为什么我会认为自己只要坚持写英文日记,就一定能提高英文水平呢?因为在我看来,一个平时不怎么使用英语的人,应该给自己创造英文氛围,最好是训练思维英语,这样长期积累,英语自然比不写会提高许多。
我坚持写了一段时间,而且我也不会傻乎乎地乱写。每写一篇,都会恭恭敬敬地请我们家的小老师给我订正,修改基本的语法错误后才发到蜗牛英语小程序上。心一也特别热衷给我改稿子,如果哪天我忘了写,她还会提醒我:妈妈你今天的英文作业还没交呢?
有时遇上心一没空,我就硬着头皮请家里的大老师给我改。李老师帮我改了两次后,非常诚恳地提出,我应该换个学英语的方式,像我这样写下去,英语不会有任何进步,甚至会更差!
听了他的话我如五雷轰顶。这么久的坚持在他眼里居然有可能会造成倒退?我实在难以置信,但后来他说的话又让我感觉还是有几分道理。
他说,之所以前面心一在帮我修改文章时我自己感觉良好,是因为心一只是简单地改了我最基本的语法错误,但并没有修改句式。而我的很多思维习惯用英文表达出来,看起来写得很顺手,但基本的句式结构问题很大,如果换一个老外来看我的日记,定会云里雾里,不知道我到底要表达什么。
也就是说,你的表达不地道。而且你的很多语法错误一犯再犯,心一就算是给你改上一百遍,你一百〇一遍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
我突然发现的确如此。虽然我勤勤恳恳写了这么多,但进步到底有多少?天知道!我只是很喜欢用英语表达快感。尽管有部分词语是我查了谷歌翻译才知道的,但要说同样的错误,心一每天帮我修改的那些日记,我的定冠词、be动词,还有单复数、时态的用法总是一错再错。还能说什么呢?基于她爸爸的英语教学水平,我只能心悦诚服。
那好吧,你觉得我应该换个什么方式呢?这一次,我终于不再是抵触的语气,而是诚心诚意向他请教了。从我们认识到现在,他从来没有真正教过我一天英语,没想到20多年过去了,我竟然还会当一次他的学生!
心一爸爸说,像我们这样的成年人学英文,起点一定不要太难,同时又要确保兴趣不要丧失。那么,你就从默写绘本开始吧。
默写?我大吃一惊?怎么可能,凭我现在的记忆力,很多单词都是今天记了明天就忘,默写绘本对我来说,似乎太难了。
当然不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的默写啦!心一爸爸耐心地解释,儿童绘本从最简单的开始,看一眼,默一点,如果记不住,就再看一眼再默,并不用刻意去记绘本的故事顺序。
嗯嗯,好的好的。我一边回答他,一边有着自己的主意。
从第一天开始默写,我就发现,记住故事的顺序绝不是件容易的事。于是我仍旧拼命用脑袋去强记,最后发现大概一次最多能记住四行字,就给自己定下以四行字为基点,反正默多了也做不到。
第二天我就发现,其实还有更好的方法,就是自己先全文翻译一遍,这样再默写效率就会大大提高。于是我把全文仔仔细细翻译了一遍,对照自己的翻译,就不用刻意去记故事顺序。可是这样的结果是错误不少,而且我翻译的英文离原文有些差距。
同时我开始使用一个小册子记单词。我故意不写单词的中文意思,但写了书名,这样方便我日后查看。
第三天,再次有新发现。这一次我发现错误多、效率也不高的原因是由于我对原文并不熟悉。于是我尝试将文章多读几遍后再默。奇迹发生了,由于我放弃翻译原文,而是采用心一爸爸的瞟一眼策略,错误减少不说,速度也加快了。
关于单词,我仍旧一笔一画认真地把单词抄在单词本上,结果心一爸爸发现了。他说记单词也不是你这种记法,单词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要记就把整个句子记下来。
好吧,我明白了。难怪每次我问他一个单词的意思,他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一定是,告诉我上下文我才能知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然后我发现像这样记单词,的确比我之前只是单写一个字要更方便记忆。
接下来的几天,我继续沿用心一爸爸的建议:瞟一眼,轻默写。
用我的实际体验来帮助大家少走弯路的秘诀就是千万不要提前翻译原文,而是应该先通读几遍原文,搞清楚大概的意思。在默写的过程中,不求每一句话都理解得那么清楚,不求甚解,可是一旦默写达到一定的量,英语水平就会发生质的飞跃。
为什么这样说呢?
轻默写看起来好像很容易,毕竟心一爸爸教我瞟一眼记不住,就多瞟几眼。一开始在我看来有点儿作弊的感觉。可后来才发现,也许这才是最适合成年人学英语的方法。
因为无论你看几眼,最后你默写时能完整地将一句话用自己的笔端写在纸上,和抄书不同的是,只有彻底内化成自己的思维,你才能成功默写出来。而且,也不要小看这种轻默写的难度,并不是你只要多看两眼写下来的句子就一定准确无误。我就试过看的时候觉得已经非常熟悉了,可写下来还是会犯各种小错误。明明自己看到的是一种句式,等到我一动笔写,就变成了自己的习惯思维,写的是我以为正确的句式。
颠倒单词顺序都不算什么了,最可笑的是我还会犯定冠词、be动词、单复数,以及时态的错误。用心一爸爸的话来说,犯了be动词的这种低级错误,在英语老师看来是要被砍头的。好吧,我都不知道一天要被砍多少次头,但毕竟我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里了。
这和不知天高地厚写英文日记时又不一样,那时也知道自己这些方面不足,却从来没有想过要如何改进。反正写的时候很舒畅,写完笔一扔就完了。改错误这件事向来是心一小老师的事,离我距离还远得很。
轻默写最大的好处是让人精确使用语言。因为改正错误不再是心一帮我,我自己在不断纠错的过程中,某些雷区错得多了,下次再犯时,就会有一个声音跳出来告诉我需要再多想一下,是不是应该反省一下?也许我能找到更地道的写法?
我一般用蓝色或黑色的墨水笔写,用红色的墨水笔订正。随着红色的部分越来越少,这证明我的进步也越来越大。于是我愈发坚信轻默写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尤其对像我这样几乎对英语失去信心和耐心还有勇气的成年人来说。
之前也有不少明星提及,用读童书的方法学英语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这是他们专门去国外找了一对一的老师进修后,才得出的宝贵结论。可他们讲得太过宽泛,读童书,怎么读?又应该如何开始?读到没兴趣时该如何继续?这些问题不解决,通过读童书来学英语只是一句空话。
心一爸爸的方法给了我一个启示,那就是和孩子一起进步,最好放弃那些好高骛远的想法。而是应该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来。不要小看儿童绘本的作用,也不要随随便便地傻读,要用聪明又有效率的方法,从最基本的一阶段开始,稳打稳扎。
心一爸爸说,你现在才默了不到10本,就有这么多的感悟,如果你默了100本、200本呢?你的英文会到什么水平呢?
听了这样激励人心的话我自然心花怒放。
但我又忍不住问他:“可是我发现这些书都好简单。比如一本书里有些句式会重复出现5~10遍,是不是不适合我们大人啊?”
他反问我:“小孩子都是这样学英语的啊。就是因为这样,英语基础才学得扎实啊。”
原来如此。我不再怀疑了。
而且心一爸爸自己也说,他之前就一直想用这种方式来提高英语表达的地道性,但因为没有时间而作罢。而我现在做的事情就是培养自己的语感和表达,同时还顺便温习了一遍英国文化的习俗。
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要说意义的深远,也许真的要等到我轻默写一百篇以后才能体会吧。
成年人学英文,如果不是为了考试或其他火烧眉毛的刚需,通常很难下决心学好。
尤其是到了一定年龄,就更容易给自己找到各种合适的理由推诿。反正大家都是这么过的,年轻时都学不好的难事,没有道理等到一把年纪还来折磨自己。
更何况,学习这么私人的事,按道理来说不应该广而告之。要真想学,自己找个地方安安静静、认认真真地读也好,背也好,抄也好,看也好,总之,私下进行总比围观要强。
围观有时也是好事,会给自己多一些信心。比如你取得了某某胜利,却不希望只有自己一个人知道,那么公布出来,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但学英语,这种很难描述的事情若是围观的人一多,难免会变成一种压力。
毕竟认识的人要是遇到你,突然问你一句,“听说你最近在学英语?”然后又发现你的英语水平并没有实际的进步,那就很尴尬了。
不过对我来说,由于社交圈非常有限,所以我并不介意和大家分享我的一点小小喜悦。这喜悦并不是来自我的英语真的有了多大进步,而是来自我在如何提高自己英语的过程中,居然找到了还不错的方法和途径,以至于到最后我能不查字典而读完一整本英文原版书了。
这个进步看似微不足道,实则颇有意义。因为像我这样英语差的人太多了,如果大家看了我的文章,能提起一点学英语的兴趣,或者得到一丁点学英语的启发,那么我就没有白写。
然后有一天,我在家突然见到了一本书,心一爸爸说是给心一借来的,我看封面觉得挺有意思:一个眼神怯生生的小女孩,穿着一件看似不怎么样的棕色格子裙,微微皱着眉头,一脸的孤苦伶仃。再看看书名:Chinese Cinderella《中国的灰姑娘》,下面还有一行小字“The True Story Of An Unwanted Daughter”(一个关于被遗弃的女孩的真实故事)。
好吧,我承认自己有点儿动心了。居然又一次想挑战自己去读一本原版书。我谨慎地问李老师,这本书的难度如何?他答:“是写给青少年看的,如果你能压制住查生词的念头,应该可以读。”
我翻了翻书,和许许多多图书馆里借来的书一样,这本书也被铅笔画了不少杠杠。不过杠杠到20页左右就消失了。估计那位读者边读边查字典,最后自己也厌烦了吧。
我随手一翻发现作者使用的语言的确不难。但对我来说,生词也绝对不少。至少那些画杠杠的部分有多半是我也不认识的。于是,我陷入了犹豫不决的困境。首先,我并不希望自己和之前一样,看原版书总是半途而废。其次,我也不想频繁查字典,不仅容易倒胃口,还极容易和那位画杠杠的读者一样无法坚持下去。最后,如果硬着头皮读,能读懂多少,我心里也完全没底。
是像以前无数次那样雄心万丈地开头,灰溜溜地结尾?还是鼓起勇气,再重新相信自己一回?
我暗暗安慰自己,至少这个故事是我喜欢的。受后妈虐待的灰姑娘,如何能在废墟的世界里找到光明,保全自己,在重重压迫中仍旧保持健康的精神状态,并最后获得自由和胜利。这些细节都是我想知道的。
从能出书这件事里不难判断,这个小姑娘无论长大后去了哪里,做了什么,至少她出了书,成了一个作家(心一爸爸说这本书曾经连续几年都是畅销榜榜首),可以推断她现在的生活应该还不错。我好奇的是,她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如果她的成长过程里有人帮忙,那么那些人是谁?如果她曾经遭遇天大的困难,她又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从而成长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的?
这些问题让我对此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决定克服万难也要读下去。于是,从上周开始,我每天读一点,没有轻言放弃,终于在今天读完了整本书。
对于英语功底深的人来说,读本原著也许不过是小菜一碟。但对于英文水平从来就不咋样的我来说,毫无疑问,我给自己创造了一个历史:第一次完整读完一本原著。
虽说这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但至少我终于有了信心。原来我也是能读原著的,我的英语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差。
每天,当我读一点,我就会把读到的内容在送心一上学的路上复述给她听。从她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给她讲故事,我会竭尽所能地让自己的表达适合她不同年龄的需要。这么多年过去了,她一直都是非常有耐心的听众。所以这一次她也每天都聚精会神地听我讲。
当然,每当我讲到最精彩的地方时,往往就戛然而止了,因为我并没有看完,也不知道后面的情节。心一只能和我一样期待我再多读一点,告诉她后续的发展。
有时,当我实在好奇后面的内容时,就会问心一爸爸,让他给我小小剧透一下。这本书他是老早之前看过的,至今还保留了一点依稀的印象。而这一回,我也愣是强行忍住查字典的巨大冲动,除了最后面一两个章节的几个关键词,我完全是囫囵吞枣般看完了这本书。
可如果你要问我这本书我读懂了多少?我的答案是百分之八十。(是不是有点大跌眼镜?)我承认生词是很多,但这写给青少年读的简写本的确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难。
为什么我要这么说呢?因为看完第一章,我发现那些对我最难的词,其实都是一些形容词。比如形容一座房子有多么豪华,或者一个街道的布局和种植的植物名称,又或者是房屋内部的装饰,那些词我的确一个也不认识,但这并不妨碍我理解关键的内容。
比如我知道这个小女孩有6个兄弟姐妹,她的父亲又娶了一个中国和法国混血的太太。我也知道她幼儿园在哪里读的书,对她最好的姑爸爸和爷爷平时都是怎么和她相处的。还有那些生活的细节,比如她频频获得班级的最高奖项,她的作文经常会被当作范文念给全班同学听。
还有那些她长期遭受的欺凌。后妈和她的爸爸,还有三个哥哥、一个姐姐用尽各种方法折磨她。在他们眼里,她的出生就是一个错误。她母亲生她时难产,几天后死于产褥热。失去母亲的哥哥姐姐、失去爱人的爸爸,都觉得她的存在无时无刻不在提醒她是夺去母亲生命的凶手。以至于她的父亲连她的名字都记不清,生日也完全不记得。
有一次,她爸爸带她坐飞机去天津读寄宿学校,途中需要帮她填写一张乘客表。本来在睡觉的她,被爸爸轻轻推醒,她见到爸爸脸上第一次露出尴尬又有点害羞的笑,说,不好意思我不能确定,你的名字是叫君琴对吗?那一刻她五雷轰顶,一下子明白她在爸爸心目中真正的地位,那就是她什么也不是。一个连名字都模糊不清的孩子。
不是,她回答爸爸。我的名字叫君林,君琴是小妹妹的名字。她爸爸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又忽然问她,那你能告诉我你的生日是哪一天吗?
我不知道,爸爸,从来都没有人告诉过我,我是哪一天出生的。她坦白回答。
那你今年几岁了?爸爸提笔前又问。
10岁,爸爸。
那,要不,用我的生日给你做出生日如何?11月30日?爸爸突然想到了一个好点子。
那太好了!她高兴得几乎要跳起来。爸爸愿意共用自己的生日为她填表,至少证明她还没有不吉利到人人唾弃的地步。能和亲爱的爸爸一天生日,对一个长期被忽视的孩子来说,绝对是无上的荣耀!
我太愿意了,谢谢,谢谢……
从今以后,她的生日就永远定格在11月30日,和她爸爸同一天。
我读了好几天,看了这本书的一大半后,实在无法忍受她悲惨的命运,准备弃书的我,到网上随手查了查严君林的维基百科,发现她的个人资料居然真的写着:1937年11月30日出生。那一刻,我也被震撼了。
书中类似这样的对白和描写比比皆是,使用的都是相对很简单的词(联想一下,正常人说话也不会用大词和难词)。只要有一定的词汇量应该都能看懂(比如2000左右我觉得应该足够了),所以我也就不那么在乎是否能看懂文学中用来对照作者心情的景物描写,以及为了烘托氛围和情绪花很大笔墨铺展的内心独白和天气描写。这些词不出意外都会很难,而且不会是常用词。
以前看到这些生词、难词,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查字典。可是查了也是白查,因为下次再看到同样的词时,该记不住还是记不住。和大多数人一样,当一本英文书摆在我面前时,我的第一反应一定是逃避。
我更不会主动去看书名,因为看了也不会读下去,有时光看书名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所以书名对我没有任何意义。有时候,当我突然下了决心要读某一本英文书时,都要经历一番剧烈的思想斗争,我告诉自己,这绝不是一件易事。读,或者不读,只会有两个结果:
不是我征服它,就是被它征服。当然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后者。
和你们一样,我想象中的读英文书,和我们读中文书一样,都必须是一字不落、非常精确地、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以及难点和历史背景,最好如排雷或地毯式扫描一般过一遍。仿佛不这样,我的态度便不算认真,我就没有好好去读。
实际上,按照我这一次的经验,发现最能让人坚持的,反而是轻松阅读。放弃完美到音标和认清每一个单词的愚蠢想法,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而不是如壮士断腕一般硬着头皮“坚持”到底。
所有能让人坚持的,一定是那些能吸引和打动你的东西。所有需要你和自己过意不去,并硬下心肠和你的兴趣、爱好做对的东西,永远也无法让你到达彼岸。
所以这一次,不管我最终读懂多少,却实实在在第一次享受了读原著的乐趣。这种乐趣和戴着脚镣跳舞不同,当你卸下铠甲,跳过火坑,轻装上阵,最终会发现英文原来也可以这么美!
历史第一次,英文在我眼里不再是洪水猛兽,不再面目可憎。那些英文句子,第一次在我眼里居然变成了脑海中的情景剧。
只有当我看到最后几章,发现一些特有名词,比如某些专有名词的缩写,还有某些频繁出现但如果我不懂就完全不能接着往下看的、对我的理解造成极大障碍的单词,我还是会毫不犹豫该查就查。
而这篇文章其实就是我学英文路上的一点心路历程和阶段性总结罢了。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新发明和创造,总结的不过是一个最普通的英语学习者在漫漫学习路上的一点小小的收获。
虽然我知道这并不是一天可以抵达的。如果没有之前的诸多铺垫,比如心一爸爸建议的轻默写,比如我为了提升学习兴趣主动学唱英文歌、看英文剧等,好像都是在等待这一天的到来。
我还有另一个重要突破:第一次鼓足勇气读了楼下的英文报纸头版,不为别的,就因为它刊登的是我感兴趣的内容:关于香港西九龙动车站的最新排班设计改动。马上要过农历新年了,我们又即将在香港搭乘动车出行,于是我津津有味地读完了,读完我才发现,我居然读了英文报纸耶……不仅读了,我还读懂了,欧耶!
心一爸爸从图书馆回来,我和他讨论今天在报纸上看到的消息,他也很开心我的英文进步神速,并鼓励我继续多读多看,最好形成固定的阅读习惯。
其实回想起来,和读英文小说一样,读报纸时我也是遇到不认识的生词就直接跳过去,并没有别的高招妙招。但由于有了之前读小说的成功例子,突然一下子有了底气,捧起英文报纸就没有那么心虚了。我想,这应该才是重点。
就像我后来和心一爸爸讨论的:以前大家都流行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可现在真正能让人成功的,只有“成功才是成功之母”。无他,唯成功的经验能带给你自信,让你相信自己能做到。可要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尤其在我们这个年龄,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做其他事情是这样,学英文也是如此。
万事开头难。如果你真有学英文的需求,也不缺乏决心和勇气,那么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好方法再多试一遍,也许结果就会不同(像我这样,找一本不太难的书试一试)。
遇到挫折怎么办?没关系,尽量从简单的入手,运用一切能找到的资源提高自己对英文的兴趣。不要过于担心别人的嘲笑和打击。
毕竟,学到手的东西永远是自己的,再也跑不掉。那些嘲讽你的人、将时间和精力总是花在研究别人身上的人,最后他只能原地踏步,甚至倒退,什么也得不到。
而所有这些学习的过程,我觉得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必须持续不断地肯定自己,告诉自己做这件事对自己和今后生活的积极意义。无论是只取得了一点儿小小的进步,还是仅仅是比昨天学到更多,都值得将其列入自己获得成功的范畴。
而这些看似小小的、不起眼的点滴进步,如果坚持下去,会给你的生活和前景带来多大的改变,很难预测。但有一点我非常肯定,那就是这种改变一定是朝着正面的方向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