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知识点阐述

大学生是一个社会中新知识、新观念的主要承载者,是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发展的有生力量,是国家、民族未来发展的希望。总的来讲,当代大学生思想敏锐、活跃、积极、乐观、向上,并且智力发展水平普遍较高。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化和多样化,大学生由于心理问题造成的休学、退学等事件时有发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从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来看。心理学是对人的心理现象的研究,揭示了人类行为的奥秘。大学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能够更好地认识、发展、完善自我;同时也能更好地了解周围的人,使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更和谐。

(2)从大学生身心特点来看。大学生精力充沛,朝气蓬勃,具有勇往直前的气魄,同时又易于冲动,过于冒险。在思维能力上,大学生思维高度发展,思维的逻辑性、敏锐性、独立性都很强,但又比较容易走极端。思维的主观性、片面性较明显,有时易于脱离现实,轻视实践和经验。在情感发展上,大学生表现出强烈而又不稳定的特点,情绪化倾向比较明显。与此同时,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常出现新的矛盾和冲突,在自我认识、情感和意志方面都有待心理学知识的帮助。

(3)从大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来看。大学生不仅自我身心发展的内环境发生了变化,外部生活环境的改变也相当显著。社会生活的瞬息万变给当代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大学生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大学生活环境迫使大学生必须独立地思考和行动,无论是大学的学习、人际交往、情感生活、求职择业等现实问题,还是个人潜能的开发、人格的完善、人生质量的提高等,都是大学生必须面临的课题。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性质和特点

人们普遍存在一些心理问题,不同人群的心理问题都具有自身的特点。大学生作为一个承受社会、家庭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自我发展定位高,其心理问题有其鲜明的特点。

1.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必然性

从人的发展阶段上来看,大学生处于青年中后期,这个时期是一个人在形成成年人固定的心理结构之前的心理不稳定时期。在大学期间,大学生要在自我认识、社会适应、人际关系等方面不断取得经验和发展的基础上,在思想和行为方面真正摆脱对外界的依赖而全面成熟起来,并最终建立独立、完整的人格体系。因此,大学生正经历着人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大学生面对的环境日益复杂,竞争日益激烈,遇到的困扰也会越多,情绪更易出现波动,因此,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是必然的,关键是如何去面对这些问题和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2.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是发展中的问题

大量事实表明,大学生中有重度心理问题的学生极少,多数大学生遇到的都是发展性心理问题。也就是说,多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是由于在完成自身成长过程中遇到了困难而产生的,如新环境适应问题、情绪管理问题、自我接纳问题、学习策略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异性交往问题、性心理问题等。部分大学生由于不能妥善地解决面临的发展性心理问题而进一步导致了轻度心理障碍,如强迫症、恐怖症、焦虑症、抑郁症等。因此,大学生要及时发现、及时调节、疏导和解决这些问题,避免产生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3.大学生的心理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青年期最终要完成的重要发展任务就是人格重组,即逐步形成稳定的成年人人格结构,并基本确立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一人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转变时期,大学生要不断优化人格品质,提高心理素质,有效维护心理健康。

4.大学生心理问题具有差异性

近年来的研究与实践表明,大学生心理问题存在性别、年级和地域等差异。北京市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在心理问题发生率方面,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和年级差异,但存在地域差异;在心理问题症状体验的严重程度方面,存在明显的性别、年级和地域差异。

三、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1.社会因素

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我国的社会文化背景、民族心理特征等有着紧密联系。传统文化要求人们“喜怒不形于色”,强调个体对自己情绪的控制和对情感的抑制。人们常常把心理疾病与道德问题等同起来,大多数人对心理疾患特别敏感,甚至忌讳。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指出:“我国当前正处在一个大变革时期,这个变革包括几千年沿袭下来的文化观念的变革,因此人群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因适应不良而产生的各种心理障碍。”现代社会下,大学生面临的挑战很多,心理上存在着多方面的压力源。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不稳定阶段,他们的心理素质比较脆弱,社会经验比较缺乏,因此,大学生在发展变化迅速、高效率、快节奏和激烈竞争的社会中出现各种心理困惑在所难免。

2.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是每个人成长的第一环境,是人生的奠基石;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和教育对个体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父母的文化程度、职业特点、价值观、人生观以及父母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个体的人格特征和心理素质。家庭的教养方式同样也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民主型的教养方式容易使个体形成积极的人格品质。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与人格是相互影响的,良好的家庭氛围是个体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前提。

3.学校教育因素

大学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具有指导作用,能够增强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自觉性,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极大。学校教育因素主要包括学校教育的主导思想,学校的教育方法和育人态度,学校的教育条件、学习条件、生活条件,以及校风、学风、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这些条件和关系,学校如果处理得当,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当前,学校重视学生的心理需求,加大投入心理教育,及时疏导大学生各种心理烦恼和困惑,对大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体现。

4.自身心理因素

大学生自身心理因素是影响和制约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内因,包括个体生理因素和个体心理因素。个体生理因素包括个体遗传因素和躯体疾病或生理机能障碍等。个体心理因素包括认知、情绪和情感、意志以及人格。大学生只有具备了科学的社会认知,才能适应社会大环境。培养稳定而积极的正性情绪状态和情感把握能力,是大学生生存和社会适应的内在动力,是维持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健全统一的人格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

总之,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稳定的自我体验、较高的自我控制能力,培养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抗压力能力、抗挫折能力等,是人格发展的重要内容。上述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往往起综合作用。

课外实践

掌握心理调节的技巧

(1)学会转移注意力。这在心理保健中是必不可少的,当你心绪不佳、有烦恼情绪时,你可以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做点别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这样便可使不良情绪得到缓解,比如外出参加一些娱乐活动等。看电影、听音乐、下棋、散步等有意义的轻松活动,可以使人的紧张情绪松弛下来。

(2)学会宣泄。人在生活中难免会产生各种不良情绪,人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方法加以宣泄和调节,对身心都会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如果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你不要把气愤、委屈等负面情绪压在心里,可以大哭一场或向知心朋友、父母、老师等人倾诉自己的苦恼,这样做可以起到宣泄的作用。如果你没有合适的倾诉对象或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的“秘密”,可以用写日记的方式记录和倾诉自己的内心思想。你也可以通过跑步、打球等运动将不快的郁积向外部发泄。你发泄的对象、地点、场合和方法要适当,避免伤害他人。

(3)学会自我安慰法,合理归因。自我安慰法指人在消极心态下找出各种理由,为自己的行为合理归因,以使内心得以平衡、精神得以安慰、情绪得以转化的方法。常见的自我安慰法有比较法和比拟法。比如,当一个追求某个目标而没有达到时,为了减少内心的失望,常为失败找一个合理的理由,用以安慰自己。

(4)意识调节法。意识调节法指人在确立自己的目标后,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和任务,不被烦琐的事情干扰的方法。

(5)语言暗示法。语言暗示法指人运用积极的言语暗示自己控制和调节情绪。比如,你在情绪激动时,通过默诵“冷静些”“不能发火”“注意自己的身份和影响”等词句,抑制自己的情绪。你也可以针对自己的弱点,预先写上“制怒”“镇定”等条幅置于案头上或挂在墙上。

(6)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很多时候,人们的烦恼来自于自己不合理的认知角度,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会使自己的心情好转。积极的认知使人们在看到事物不利的方面时,也能看到其有利的一面,看到希望。

(7)放松训练法。放松训练法有很多种,比如:在学习间歇时,闭目5~10分钟,同时深呼吸10~20次,可以增加大脑的氧气供给,缓解紧张情绪。

(8)心理咨询法。如果你的消极情绪很难摆脱,自己无力克服,应该及时求助于心理咨询。你可以通过写信、门诊咨询等方式获得心理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使自己的不良情绪得到排解。

心理测试

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心理诊断量表

这是一份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心理诊断量表,一共有15个问题。为了保证测验的准确性,请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地逐一回答每个题。

1.如果需要早起床,你会( )。

A.上好闹钟(3分) B.请别人叫(2分)

C.自己醒来(0分)

2.早上睡醒以后,你会( )。

A.立即起床学习(1分)

B.不慌不忙地起床后做操锻炼,然后学习(3分)

C.在被窝里能多躺一会儿是一会儿(0分)

3.你的早餐通常是( )。

A.稀饭馒头(2分) B.牛奶面包(3分)

C.不吃(0分)

4.每天到教室上课,你总是( )。

A.准时到教室(3分)

B.或早或晚,但都在10分钟之内(2分)

C.非常灵活(1分)

5.吃午饭时,你一般( )。

A.急匆匆地(0分) B.慢吞吞地(1分)

C.从容吃饭,饭后休息一会儿(3分)

6.尽管学习很忙很累,也和同学有说有笑。( )

A.每天如此(3分) B.有时如此(2分)

C.很少如此(0分)

7.对校园生活中出现的矛盾,你会( )

A.争论不休(0分) B.反应冷漠(0分)

C.明确表态(3分)

8.在课余时间,你一般( )

A.参加社交活动(1分) B.参加体育活动或文娱活动(2分)

C.参加宿舍清扫劳动(3分)

9.对待来客,你( )

A.热情,认为有意义(3分) B.认为浪费时间(0分)

C.非常讨厌(0分)

10.晚上你对睡觉时间的安排是( )

A.同一时间上床(3分) B.往往凭一时高兴(0分)

C.做完所有的事情后才睡觉(0分)

11.如果你自己能控制假期,你会( )

A.集中一次过完(2分)

B.一半安排在夏季,一半安排在冬季(3分)

C.留着,有事时用(1分)

12.对于运动,你一般( )

A.喜欢看别人运动(0分) B.做自己喜欢的运动(3分)

C.不喜欢运动(0分)

13.最近两周,你( )

A.到外面玩过(3分) B.参加过体力劳动或体育运动(3分)

C.散步400米以上(3分)

14.你是怎样度过暑假的( )

A.消极休息(0分) B.做点体力劳动(2分)

C.参加体育活动(3分)

15.你认为自尊心的表现方式是( )

A.不惜代价要达到目的(0分) B.深信经过努力会有结果(3分)

C.要别人对你做出正确的评价(1分)

【评价方法】

将你所选答案的相应的分数相加算出总分。

总分在37~45分:说明你的生活方式良好,你是一个善于学习和生活的人,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和学习效率。

总分在25~36分:说明你的生活方式比较好,能在繁忙的学习中掌握回复活力的方法,有提高效率的潜力。

总分在13~24分:说明你的生活方式健康程度属于中等,你应该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

总分在12分之下:说明你的生活状况不佳,应该下定决心彻底改变有害的生活习惯。

【测试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与练习

1.什么是健康?什么是科学的健康观?什么是亚健康?

2.心理健康的含义是什么?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3.为什么说心理健康的人才会有幸福的人生?

4.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什么?

5.心理调节都有哪些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