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其他多说

努尔哈赤曾同朝鲜打交道数十年,关于他的姓氏,朝鲜文献留下大量记载:

(一)申忠一《建州纪程图记》载述,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正月,努尔哈赤向朝鲜国王回帖云:“女直国建州卫管束夷人之主佟奴尔哈赤禀”云云。努尔哈赤自称姓佟。申忠一作为朝鲜南部主簿到达建州佛阿拉,受到努尔哈赤的接见,并在那里住了一段时间。他回国后将见闻写成《申忠一书启及图录》即《建州纪程图记》,资料珍贵,相当可信;而那篇“回帖”是努尔哈赤本人让他转给朝鲜国王李昖的。这是努尔哈赤亲自审阅过的正式公文,应当算是第一手资料。

朝鲜人申忠一著《建州纪程图记》

(二)朝鲜李朝《光海君日记》六年即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六月丙午记载:奴尔哈赤,“酋本佟姓,以女真故种也。”

(三)朝鲜《李朝宣祖实录》三十八年即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十一月十一日,努尔哈赤在给朝鲜的国书里,也自称是“建州等地方国王佟”云云。

(四)朝鲜李肯翊《燃藜室记述》卷二十三引《丙子录》云:“奴尔哈赤,佟姓,故建州枝部也,其祖叫场,父塔失,并及于阿台之难,有殉国之忠。”

以上列举明朝与朝鲜共十四条史料,都记载努尔哈赤姓佟。

当然,朝鲜文献更多的是把“佟”写作“童”。举例来说,《建州纪程图记》记载:童交清哈(即觉昌安)子托时(即塔克世)。就是说努尔哈赤的祖父为“童交清哈”即“童觉昌安”,父亲为“童托时”即“童塔克世”。由此看来,努尔哈赤也应当是“童努尔哈赤”。更远些说,努尔哈赤的先祖为“童猛哥帖木儿”,也是姓童。当时三姓地方除“童猛哥帖木儿”外,另一首领就是“童於虚出”,此人就是《明太宗实录》记载的阿哈出。永乐年间阿哈出曾因从征有功,被明朝封为建州卫指挥使,受到丰厚赍赏,还成了皇家的亲戚。阿哈出的孙子李满住后来从朝鲜迁到婆猪江(今浑江),又迁到苏子河,开辟并奠定了建州女真在辽东发展的基地。

那时,女真人姓佟或童的很多,这是一个较普遍的姓氏。如前面说的,朝鲜使臣申忠一到建州老寨,沿途遇到的女真诸部酋长很多都姓童,他在《建州纪程图记》里记述的有:童汝乙古、童复应古、童流水、童亲自哈、童牌麻、童时罗破、童胡者打、童尼求里、童愁沙、童阿之夫、童阿斗、童时伐伊、童多古、童阿愁、童麻罗好、童歪、童豆伊致哈、童阳古、童欲古伊、童暗复应古、童光斗、童加可共二十二户姓童的人家。

“佟、童”二字,在明朝多用“佟”,而在朝鲜多用“童”。佟姓或童姓为什么是女真人的普遍姓氏呢?章炳麟在《清建国别记》中认为:佟姓是辽东的著姓,原来是汉人的姓氏,后来常被夷人袭用,以假冒汉人,别于夷类,自高身价。清人的祖先,也为了“羞于为夷”,才“以佟氏上达”。

清朝皇室祖先在名字之前冠以“佟”姓,是借用了汉人的姓氏。我们知道佟姓或童姓,不但是辽东的显著大姓,也是当时女真人的普遍姓氏。谁做了部落的酋长,谁与明朝发生关系,谁就以佟或童为姓,通过“四译馆”,转给明朝政府。有人统计,“佟氏世仕虏中,固山、公、侯、文武大吏将数百人”。可见,清朝的先世,羞于为夷姓,以佟氏上达,则自处于夷、汉之间。前面说的阿哈出姓童,当然也是借用汉姓,以抬高他的身份。

明朝《全辽志》之“全辽总图”

除上面说的努尔哈赤姓佟或童之外,朝鲜人还记载他姓雀或崔。朝鲜《光海君日记》六年即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六月丙午条记载:建州夷酋奴尔哈赤,“称雀者,以其母吞雀卵而生酋故也”。“雀”“崔”字形相近,音也略似。说努尔哈赤姓雀或崔,有以下解释:

满洲传统的“神杆锡斗”

因本文开篇介绍过的神话,天女佛库伦吞服神鹊落下的朱果,感孕而生爱新觉罗始祖布库里雍顺,所以传闻其姓雀(鹊)。满洲皇室确有“后世子孙俱以鹊为祖”的传说和记载。满洲还流传乌鹊搭救老汗王的传说,并有神杆锡斗盛物祭祀神鹊的习俗。这都说明满洲先人曾把乌鹊作为图腾。这些都把清朝皇室姓氏同“鹊”或“雀”相联系。

从“鹊”到“雀”,又从“雀”到“崔”。“雀”与“崔”在汉文中字形相近,所以不排除“雀”与“崔”二字因字形相近而通假的可能。

还有学者提出“崔”就是“觉罗”。赵庆男《乱中杂录》卷五记载:“老胡崔姓”;李肯翊《燃藜室记述》记载:“老酋姓崔”;曾在萨尔浒大战中被俘的朝鲜军队统帅姜弘立,亦有“老酋(胡)崔姓”之说。以往人们多认为上述说法荒诞无稽,而不加以研究。后来有学者认为:在朝鲜语中,“崔”与“觉罗”的“觉”这两个字音相近,所以怀疑“崔”就是“觉罗”的误读。

既然努尔哈赤姓佟或童,是借用汉人的姓,那么他的姓氏到底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