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
《尚书》,又称《书》、《书经》,是我国上古历史文献汇编型著作。“尚”通“上”,“尚书”即上古之书。《尚书》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历史文献,相传由孔子编选而成,但无确考。《尚书》中《商书》、《周书》较为可靠,所谓《虞书》、《夏书》应为春秋、战国时人所追述。秦始皇焚书之后,西汉初《尚书》存二十八篇,由伏生口传,并以当时文字隶书写定,即《今文尚书》;另有汉武帝时鲁恭王坏孔府壁而得之《古文尚书》与东晋时梅赜所献之伪《古文尚书》。现今通行之清阮元主持编刻《十三经注疏》本《尚书》共五十八篇(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经学者考订,《古文尚书》部分篇章为伪造,不可信。古人注释《尚书》的著作很多,比较著名的有汉代孔安国《传》,唐初孔颖达等人奉诏而作的《正义》。
《尚书》所载之文章依文体而分,可分为“典、谟、训、诰、誓、命”,其内容主要是述功、告诫、誓师、册命之辞,文字古朴质实,其文学价值远超之前的甲骨卜辞与钟鼎铭文,为后世散文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阅读《尚书》,可用1980年中华书局影印《十三经注疏》本,刘起《尚书学史》对《尚书》的成书与演变也有详细的阐述,可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