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逆商,找到你管理人生的阶段方向
- 所谓逆商高,就是心态好
- 李腾
- 14881字
- 2020-09-02 14:32:12
第一节 逆商——比情商和智商更重要
大家都知道智商和情商这两个耳熟能详的词,但可能对“逆商”这个词的理解会有些陌生。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分析一下智商、情商和逆商的概念。
IQ(智商)、EQ(情商)和AQ(逆商)并称3Q,是人们获取成功的不二法门,有专家甚至断言:在通往成功的路上,逆商的比重远远高于情商和智商。因此,智商、情商和逆商在我们现今的生活中极其重要。智商高的人,通常有过人的才能,走到哪里都是显眼的;情商高的人,往往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如鱼得水,既能让别人觉得舒服,也能让自己感到轻松;逆商高的人,往往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陷入逆境的原因,并甘愿承担自己的一切责任,能够在逆境中及时地采取有效行动,痛定思痛,在跌倒处再次爬起来。只有知道了这些概念,你才可能去熟悉它们,只有熟悉了,才有可能去提高它们。最怕的就是你听到了,就以为自己明白了;知道了,就以为自己做到了;心动了,就以为自己行动了。
先说智商,智商在心理学中称作“智力商数”,代表一个人认识客观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智商和情商有很大的不同,智商主要反映人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观察能力和计算能力等。也就是说,它主要表现为人的理性能力。
再说情商,情商主要反映一个人感受、理解、运用、表达、控制和调节自己情感的能力,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它主要表现为人的感性能力。
情感是非理性的,往往走在理性的前面。如果说智商是成功的基础,那么情商就是走向成功极其重要的因素。
情商可以分为五个方面:自我认知、自我调整负面情绪、自我激励、感同身受的能力、人际关系处理。其中“自我认知”指的是知道自己有什么、想要什么以及能做到什么程度。“自我调整负面情绪”是指能调控自己的心态,知道如何表达情绪;“自我调整负面情绪”可以通过后天训练,比如说,我一般会通过抄写字句或者听歌的方式调整负面情绪,感知情绪从来到去的变化。“自我激励”是指自己根据目标去调动、指挥情绪的能力。“感同身受的能力”是与他人交往的基础,帮自己理解感知他人的意图、情感。最后一个方面,“人际关系处理”是指调控自己与他人情绪反应的技巧。
提到高情商,我们很容易想到一个人——蔡康永,一个有着“高情商”“会说话”标签的男人。蔡康永30岁之前所认为的高情商就是“能够让别人舒服,如沐春风的感觉”,但现在他不那么认为了。人的认知都是在动态变化的,蔡康永30岁之后悟出了另一种观念,他认为:“所谓高情商,不是迎合别人,而是做自己。”
蔡康永30岁之前的情商观念是让别人感到舒服。那样代表着单方面地给予,如果把握不好分寸的话,可能会为了让别人感到舒服而一味地迎合别人,甚至讨好别人,直至迷失自己。所以,他30岁之后的情商观念变成了为自己而活。每个人都该为自己而活,但残酷的是,每个人最有兴趣又最没把握的事情,就是做自己。我们一生都在寻找“自己”,一生都在找能让自己内心宁静的方法,因为我们不想辜负任何人,更不想辜负自己。人际关系是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的复杂问题,情商的高低决定了我们处理情感问题的方法。如果注重自己的日常言行,很多家庭矛盾和生活纠纷根本不会发生,虽然这样会很累,但是等到出了问题、无计可施的时候只会更累。小病不治,熬成大病必定无力回天。不过,谁都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我们总是不想辜负任何人,却辜负了很多人。
最后说逆商,逆商的全称为“逆境商数”。逆商是指人应对逆境的反应方式,即抵御逆境和战胜逆境的能力。人的一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高考会改变命运,可是你考砸了;升职可以得到高薪,可是你竞争失败了;某个人会给你其他人给不了的温暖,可是这个人拒绝了你……这时候,你的态度是什么?是萎靡、沮丧,还是一蹶不振,抑或是整理好心情继续生活?你应该如何面对生活的窘迫、工作的失意、学业的压力和爱而不得呢?
逆商高的人会更容易面对生活中逆境的考验,并处理它们,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而逆商低的人面对这些考验可能会一蹶不振,一直颓废下去。颓废太简单了,没有任何成本。而那些面对逆境依旧热爱生活的人才能真正活出自我。
在这世上或许会有人一帆风顺,从来没有经历过挫折,但你还得明白,那样的人生不是人人都能遇到。
在提高逆商的过程中,你会收获很多看起来平常,但其实极其珍贵的品格,如勇敢、坚韧、无畏,以及掌握如何在悲伤时控制住自己情绪的方法……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中,很多大学生加入了创业的队伍。大量资料显示,大学生创业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其是否拥有强烈的创业意识、娴熟的专业技能和优秀的管理才华,还取决于其是否具有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有些能力是在学校获得的,如理论知识和实验技巧。但是,那些综合素质,如读写能力、逻辑能力、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能力,却很少能在课本上学到。
你拼命地学习一百米冲刺,但是没有人教过你:跌倒时,你怎样跌得有尊严?膝盖磕得血肉模糊时,你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痛得无法忍受时,你用什么样的表情面对别人?一头栽下时,你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疼痛?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你怎么收拾?……怎样的勇敢才真正有用?怎样的智慧才能够渡过难关?跌倒,如何才可以变成远行的力量?失败,为何往往是人生的修行?关于这些,我们都没有学过。
这些不是学校能教给我们的,课本里的知识不能替我们抵御和战胜逆境,只能让我们以独立的思维,怀着战胜逆境的决心,自己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运动员武大靖说过:“逆境——就是给你机会,用实力让所有人闭嘴。”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说过:“那些能够幸存的物种,不是最强的,而是最能够适应变化的。”
每个人应对逆境的方式决定了他们接下来的命运走向。有人说,智商不足难以取得成功;有人说,情商不够无法在社会中生存。其实,相较于情商和智商,决定你一生的,是你的逆商,是你摆脱逆境和解决困难的能力。
第二节 影响逆商的四个因素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对于勤劳者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对于懒惰者来说,这是最坏的时代。
对于逆商高的人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对于逆商低的人来说,这是最坏的时代。
人的一生都要经历逆境,如高考成绩不如意、恋爱不顺心、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每一个人生阶段都需要经历很多挫折。我曾经看过一幅漫画,漫画描绘了理想中我们到达成功的道路应该是两点之间最短的那条线段;但现实中这条路,有时是规则的抛物线,有时是难懂的函数图形,有时是一团乱麻。这些曲折漫长的路线,才是我们真正要走的。我们能做的,只能是披荆斩棘,在最难走的路上杀出重围。
既然我们终究要面临逆境,那么就勇敢一点。天漏了,自己炼石来补;洪水来了,自己挖河疏渠;疾病流行,自己试药来治。东海要淹没大地,就把东海填平;太阳要炙烤人间,就把太阳射下来。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涅槃重生,但是大多数人却做不到。因为大多数人没有勇气去改变、突破之前的自己。曾经的我们怀着少年心气希望改变世界,改变这个不如我所愿的世界。我们不断地逼自己学习,让自己获取信息,不断地输出自己的观点,让别人听到我们的声音。可是到头来,我们突然明白:不是我在改变着世界,而是世界在改变着我。历尽沧桑之后,我们会一遍遍地问自己:我是否还尚存勇气?我是否还在坚守底线?
一个真正逆商高的人,不管面临着怎样残酷的现实,不管生活的真相如何鲜血淋漓地展现在面前,他都有乐观坚持下去的勇气。但你只有了解了逆商,才能提高它。那么影响逆商高低的因素有哪些呢?
1.控制力
控制力是指对周围环境的信念控制能力。面对逆境或挫折,控制力弱的人只会逆来顺受,听天由命;而控制力强的人则会凭借一己之力改变所处环境,相信人定胜天。控制力弱的人经常会说:我无能为力,我能力不足。控制力强的人则会说:虽然很难,但这算什么,一定会有办法的!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内部原因,内因的差别决定了相同环境下,人与人的不同结局。控制力说白了就是掌控不利事件的能力。
2.担当力
你能多大程度地承担起一件事情,也就意味着你面对事情时有多大的担当力。如果把担当力量化成一个担当系数,这个系数越高,就越有助于人们从建设性和实用性的角度出发,来重新定义责任。陷入逆境的原因大体来说分为两类:第一类属于内因,包括自己的无能、疏忽或相信宿命论,这种情况一般伴随着过度自责、意志消沉的情绪;第二类属于外因,合作伙伴不配合、时机没成熟或者其他外界不可抗力因素。高逆商者往往能够清楚认识自己陷入逆境的原因,勇于承担责任并及时采取有效行动;低逆商者则会自怨自艾,自暴自弃,怪东怪西。
3.影响力
逆境对我们当下的生活会产生多大的影响?逆商较低的人会放大自己的挫败感,丧失自信,觉得自己是一个无用之人;而高逆商者能够将逆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力限制在一定程度内,及时控制负面影响力的蔓延。越能够把握逆境的影响力,就越有勇气直面挫折。因为这样的人相信自己有能力处理一切困难,不至于惊慌失措。
4.持续性
逆境持续时间的长短决定着每个人逆商的高低,因为每个人走出逆境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如果说走出逆境的路程是相同的,那么逆商高的人相当于坐了火箭,能让自己的生活丝毫不受影响;逆商低的人好比是在散步,而且越走越觉得没有希望,致使逆境对生活的负面影响力持续加大。逆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力持续时间久,波及范围广。但是,只要我们勇敢面对逆境,静下心来认真梳理自己的问题,就会找到战胜逆境的方法。逆境中的挫败感就像洪水,面对挫败感没人能建立永不垮塌的堤坝。所以,试着去理解、接受挫败感,让它在自己脑海中肆意泛滥一会儿,然后我们会发现,那些巨大的挫败感,渐渐就流散了。先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在总结中吸取经验,让被困难撕裂的伤口结疤,最后成为身体最坚强的地方。
那么,我们到底该怎样提升自己的逆商呢?
一是有远大的抱负。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永远知道自己的路该怎么走。《西游记》里的唐三藏看似本领最低,可他却是队伍中的灵魂,没有他,徒弟们本领再高也无法走完取经之路。制定远大抱负,然后自己一步步地去实现它,而且享受这个过程。切忌远大抱负千万不可制定得不切实际,那样会让自己产生一种无力感,继而与目标偏离。
二是不断尝试。不停留在心理舒适区,去做、去跑、去尝试。舒适区能给人带来安逸感,不断尝试意味着要承受风险。但是,人生如果总是不去尝试,势必会有所遗憾。记住:把心理舒适区当作你整装待发的加油站,而不是人生的终点。
三是控制好情绪。人开心的时候,会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情绪低落的时候,不仅会影响自己,还可能引起不可估量的连锁反应。所以,保持正常的情绪,是我们不断进步的基石。
四是直面恐惧。只有直面恐惧,才能战胜恐惧。很多时候让我们恐惧的不是困难本身,而是自己臆想出来的危险。相信自己,再迈出一步,我们就会重获勇气。
做到以上这四点就一定能提升逆商。在曲折的人生中,即便我们改变不了世界,但至少我们可以实现少年时的理想。
如果你没有被黑暗吞噬,如果你不断抗争、不去妥协,那么你就是黑暗中的光。愿你成为光,照亮你的未来。
第三节 恰到好处的挫折——那些名人告诉我们的事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过:“挫折就像是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却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如果我们把古今中外脍炙人口的例子都拿出来细细研究一番就会发现:每一位名人成功的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在成功之前,他们都接受过命运的考验,经受了绝望的折磨。有的人在逆境中学会了思考,有的人被逆境彻底打败。被逆境所打败的人中,有很多智商高和情商高的,这些人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他们的逆商低。
成功人士真正吸引我们的,不是他们最终站在巅峰时的自在得意,而是他们历经艰难的百折不挠,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凤凰涅槃。他们在逆境中,在遭受失败和挫折后,真正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在思考过后总结经验,为前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很多人经历了失败、努力、再失败、再努力……不断在逆境中总结经验教训,最后收获成功。
俞敏洪在演讲中不止一次说过自己的经历。他命不好,第一年高考因为差了几分而落榜;第二年还是没考上。虽然高考失败了两次,他家的条件又很艰苦,但是他还是坚持去考了第三次。因为他知道自己不能永远在农村待一辈子。与此同时,他也看到了自己的进步,第二年比第一年分数高了不少,他心里想:也许再坚持一年就能考上大专了。
虽然这样很痛苦,但他坚持了下来。第三年,他成功考进了北大。俞敏洪的高逆商,让他在逆境中没有放大高考失利的挫败感,没有因为前两次失败而一蹶不振;相反,他在之前的失败中看到了自己的进步,并且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继续努力。所以,他成功了。后来,他因为私自创办补习班被北大除名。即便如此,他也没有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现在,当年的补习班已经成了首屈一指的英语培训机构。
胡歌也是一个高逆商的典范。2006年8月29日,胡歌的生命之路遇到了一次急转弯。沪杭高速上,由于司机打了几秒钟的瞌睡,导致胡歌乘坐的车追尾了一辆大货车。事故后,胡歌重伤入院治疗。直到有一天,胡歌战战兢兢地拿起了镜子,他在回忆录里写道:“我渴望从镜子里寻找到勇气和力量。”但“咔嚓”一声,胡歌听到了自信心碎掉的声音。“镜子把一个迷茫、恐惧的男人丢在我面前,他满身伤痕,浑身血垢,脸上也布满了伤痕,像从裁缝铺里走出来的一样。”
此时的胡歌,觉得自己的职业生涯走到了尽头。他自嘲地对父母说:“这张脸已经不够资格再去做演员了,反正已经赚了一些钱,我下半辈子的生活基本不用愁了。”但是,他没有放弃,开始了漫长的逆境之旅。后来胡歌外出经常戴着黑框眼镜,用右边刘海遮住眼睛上的疤痕,拍戏时也尽量避免拍到眼睛上的疤痕。
2008年,胡歌饰演一个大反派,完全不顾以往的形象。电影杀青时,导演马楚成对胡歌说了一句话:“别被偶像剧设限,你可以胜任任何角色。”那天晚上,胡歌对着镜子,抚摸着右眼的疤痕:“这道疤永远抹不掉了,难道自己要困在这道疤痕里一辈子吗?”既然这道疤痕会跟着他一辈子,索性就接受它好了。在这段时间,他读书、演话剧、思考,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演技。他说感谢这场车祸,让一直无法静下心来的自己有了时间去“充电”。
2015年,胡歌出演了《琅琊榜》《伪装者》《大好时光》三部电视剧。这三部电视剧,部部大火。车祸没有打败他,反而让他脱胎换骨,劫后余生的经历让他从骨子里散发出了一种对命运的感恩和对人生的敬畏。《琅琊榜》里有一句台词:“既然你活了下来,就不能白白活着。”这句话像是胡歌对自己说的,既然从车祸中活了下来,那就要活出意义。面对逆境,他展现出自己的高逆商。尽管刚开始他很在意那块疤痕带给他的影响,就和我们普通人一样,摆脱不掉挫败感,但随着时间的打磨,他的逆商也提高了,最终他学会了面对挫折,战胜挫折。
同样高逆商的还有任正非。任正非是家里的老大,1944年出生于贵州,1987年是任正非最落魄失意的一年:被单位开除、背上200万元的债务、妻子提出离婚……44岁的他跌入人生谷底。找不到工作的他被迫开始创业。
这一年,任正非在深圳创办华为,进入通信领域。当时,创业条件艰苦,加上他自身行业知识薄弱,任正非压力巨大。在研发人员经验匮乏、公司资金链断裂的情况下,任正非依然自主研发数字交换机,在1993年终于研究成功。然而,刀光剑影的故事并没有结束,新的危机正在悄然逼近。
2002年,任正非的公司差点倒闭。IT(互联网技术)泡沫的破灭,迫使副总裁李一男辞职,并创办了同类型公司“港湾”与华为竞争。公司的内忧外患让任正非差点儿无力控制华为。一连半年时间他每天晚上都做噩梦,梦醒时常常眼含泪水。2003年,他在国外应对思科公司的起诉时,母亲遭遇车祸,等他到回国内,母亲已经撒手人寰。
有十年时间,任正非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每天面对的都是危机感。他每天都在思考公司怎样才能活下去,公司怎样才能存活得久一些。
失败这一天一定会到来,要随时准备迎接——这是任正非从不动摇的想法。他对员工做过一个承诺:“只要我还走得动,就会到艰苦地区来看你们,到战乱、瘟疫地区来陪你们。我若贪生怕死,会让你们去英勇奋斗?”
任正非还非常喜欢薇甘菊。薇甘菊是南美的一种野草,非常具有战斗精神,能够战胜干旱,战胜严寒,一点一点、不知不觉地占领一片又一片的土地。任正非像极了薇甘菊,具有极其强大的战斗精神,不畏艰难,不畏困苦,随时随地准备战斗。
爱将背叛,母亲逝世,国内市场被对手蚕食,在国外遭遇诉讼,核心骨干流失,公司业务停摆,IT(互联网技术)泡沫破灭……这些事件,普通人经历其中一件,都很难承受得住。可是任正非却挺过来了,并且使华为成了一家强大的公司。
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之上有晴空。举世闻名的音乐家贝多芬17岁时患上了伤寒和天花,26岁时失去了听觉,这对于他来说是致命的打击。然而,在这种情况下,贝多芬却发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与命运进行顽强的搏斗,之后他创作出《命运交响曲》等传世名作。厄运不但没有吓倒他,反而成就了他的音乐事业。
苏联作家高尔基从小失学,给人当童工维持生计,饱尝人间辛酸,但他即使累得腰酸背痛也不放弃看书,还在雇主的眼皮底下偷偷写作。
美国的大发明家爱迪生一次在火车上做实验,不小心引发了爆炸,被人一记耳光打聋了一只耳朵。生活的苦难和身体的缺陷都没有让他灰心,他反而更加勤奋地学习,成了举世闻名的科学家。
人生路上本来就少不了挫折,每次挫折背后都有新的可能。我们要在前人的事例中学习他们面对挫折时的态度。这些人都没有在逆境中放大自己的挫败感,相反凭借着他们的高逆商,把挫折当成了垫脚石,走向了更美好的远方。所以,不要逃避,勇敢面对才是应对挫折最好的方法。
第四节 在工作和生活间找平衡
前几天,我和一个刚刚参加工作的朋友聊天,他说自己的私人时间总是被压榨。明明是下班时间,领导的工作指示却来了,做不做都很苦恼;周末他也要随时待命,没完没了的工作消息,着实让人崩溃。明明想关闭手机好好地看本书放松一下,或者睡个安稳觉,却总是不得不随时候着领导的指示。在非工作时间里,要不要拒绝领导的指示,真的是个很头疼的问题!
朋友说:“我想拒绝,但没有勇气拒绝。毕竟老板唯大,所有下班之后的任务,哪怕已经晕晕乎乎快睡着的时候收到,我也会拍着胸脯对老板说‘没关系我一定能行’!”我们离开了校园,以为摆脱了象牙塔的束缚,殊不知来到社会以后依旧无法自由自在。有事业心是好事,但因为工作而放弃了自己的生活,就难免有些得不偿失了。
有人在网上倒苦水:“最讨厌同事和上级在非工作时间发微信来命令我做事了,下班的好心情都被毁掉了。我只是用劳动力换工资,又不是卖身为奴。”职场白领小玉从事会计工作,经常在下班回家后收到新的账单文件。而且,常常收到领导的要求:这笔账单比较急,先算出来,今晚就需要。碰上这种情况,小玉就算已经躺在床上了,也不得不再起床工作。“有时候碰上头疼感冒,还是得摁着太阳穴在家里加班到深夜。”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当晚不回消息,第二天就别想好好上班了。”即使心里有一万个不愿意,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硬着头皮回复处理这种工作消息,哪怕会占用大量的休息时间。下班只是换了个地方上班,这成了现在许多行业的“惯例”。在医生行业中,有“24h on call”的说法,意思是24小时都要待命;一些新闻、自媒体行业的从业人员,下班后也要紧盯时事热点;有老师抱怨,家长群里的消息半夜都不消停,常常要“家长会开到凌晨”……知道很多事不合理,又不得不去做,这是成人世界的无奈。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我们也渐渐地失去了对时间的掌控,失去了对生活的掌控,而掌控感决定着逆商的高低,决定着你在生活中面对压力时的应对能力。
前段时间,一则“下班时间没回复老板微信群消息被辞退”的新闻,刷爆了微博和朋友圈。一个来自宁波的孕妇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被公司解雇了。
事情是这样的,公司负责人在微信群里发布消息,要求上报当月营业额,并且强调要在10分钟内上报。当时是晚上10点23分,已经是夜里了,这个孕妇早就已经入睡了,未能及时回复。10分钟之后,公司负责人在微信群里通知她:“你已经被解雇了。”知道事情之后,她非常愤怒,都晚上10点23分了,有什么工作就不能等到明天吗?很多人这个时候早已经关了手机,准备睡觉了,更何况她是孕妇。10点23分,这时已经下班,员工已经从工作状态调整到生活状态了,时间根本就不属于公司,而是属于个人。凭什么要求在深夜一定要回复微信群里的工作安排呢?事情的最后处理结果是:这个孕妇把公司起诉到法院,获得了18000元钱的赔偿。虽然,赔偿拿到了,但她依旧因此丢了工作。
一时之间,这件事情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下班后,工作微信到底该不该回?”有人力挺这个孕妇并表示:“单位无权要求职工下班后有事必回。应保障职工权益,不应随意侵占职工休息时间。”虽然这样的舆论声音让我们欣慰,但很多职场人士也表示很无奈。
步入职场后,说好的朝九晚五在频繁的压力和加班面前早已消失不见,24小时的工作消息轰炸更是屡见不鲜。“隐形加班”无疑困扰着职场中太多的人。工作时间不由我们掌控就罢了,甚至下班后的休息时间我们也不能掌控,着实让人无奈。
韩剧《就算微不足道也没关系》里,女主角刚刚踏入职场,原本满怀憧憬,迅速被现实“吓退”。她说:“我喜欢除工作之外的任何事情,即便如此还是要上班。”
据统计,2017年欧盟职工每周平均工作时间为36.4小时。排在最末位的荷兰人,每周只需要花31.8个小时在工作上。这相当于一周工作5天,一天6小时。
根据《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7年报告》,中国职工每周平均工作时间是44.73小时以上,有四成人每周工作时长超过50小时。向往着北欧式的惬意生活,喊着“我再加班就是狗”,转头就在地铁上打开了笔记本电脑,这已经成为了大多数职场人士的真实写照。
就像有人说的:“你可以选择不回微信,那这个公司也可以选择放弃你。”“8小时工作,8小时外生活”,是很多人理想中的人生状态。然而,现实却是工作的边界早就不复存在,多少人都有过这样的体会:想回家看看父母,总是被临时增加的工作绊住手脚;想抽空和爱人一起看一场电影,工作群里却飘来几个“急件”,最终只能无奈地耸耸肩,对爱人道一声抱歉;终于有一天可以满足孩子的愿望,陪他们去游乐场,却要在路上处理各种消息,连孩子玩了什么都不知道;背起了行囊准备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却不得不带着电脑,生怕路上有什么“突发事件”……
记得《奇葩说》有一期的辩题是:当生活被工作填满,我是否应该选择辞职?现场蔡康永说的话我很认同:生活的乐趣,在于不断开拓新的空间。工作和学习都应该成为我们人生路上的基石,而不是我们焦虑的催化剂。愿你们的生活,既有紧张感也有成就感;愿你们每天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时光。
《奇葩说》里还有一句话:改变世界是很难的,改变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却很容易。须知参差不齐,乃是幸福本源。总有人懊恼为什么自己没有一夜暴富的命,其实好运气很多时候都是伴随着感恩之心和不懈努力而到来的。
非洲大草原上,羚羊和狮子都拼尽全力地奔跑。羚羊知道,不拼尽全力,将被狮子吃掉,会死;狮子知道,不拼尽全力,就没有食物充饥,会死。猎人让猎犬追击兔子,猎犬没追上,因为猎犬“尽力而为”,而兔子“拼尽全力”。
拼尽全力的我们,都期待着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最坏的结果不过是从头再来。但愿我们都可以对自己说:“你已拼尽全力了,这辈子没愧对自己。”而不是后悔:“天哪,当时我再努力一点就好了。”
长恨此身非我有,生而为人,我们不必抱歉。身为芸芸众生的我们,面对非工作时间的工作指示只能守好自己的心。唯我心安处是吾乡,问心无愧,全力以赴。
希望我们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掌控好自己的时间。提高自己的逆商,在非工作时间和工作时间中找到一个平衡,合理安排工作进度,掌控好工作中每一个即将发生的问题与冲突,提高自己面对不利事件的解决能力。
第五节 逆商≠受苦,我们该怎样使用逆商?
逆商并不是去受苦,那么我们要先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受苦。受苦从理论上说,是我们被迫承受一些不好的、不公正的事情,甚至面临着他人的憎恨、排斥、辱骂、殴打乃至杀害的威胁。
一个曾经北漂过的网友回顾自己的经历时,发出无限感慨:为了省钱,他租了一间每月几百块的小房间,房间里只有一张没有梯子的上下铺,睡在上铺的他每天上下床都要费很多功夫。而房子离公司也很远,每天要提前两个多小时去挤地铁。
其实,他的工资完全可以租一间离公司近、条件更好的房子,可是他不愿意:“北京人才这么多,不多吃点苦怎么能追上别人?”然而,这样的奔波没过多久,他就变得十分憔悴,整日抱怨。他最终离开了北京,带着满腹疑惑:“为什么我吃了这么多苦,生活却没给我半点回报?”也许后来他会明白,他吃的苦,挤地铁、住小房间、不敢乱花钱,没有一样能帮助他在工作中成长。
董卿曾告诉自己:“每一步路都不要白走。”那些无效、机械、没有经过思考的苦,其实只是无意义的自我折磨,甚至是在反向用力、拖后腿。对于“吃苦说”,过度迷恋或者彻底否认都是不科学的。比起吃多少苦,知道自己为什么吃苦才更重要。
这个北漂的网友吃的苦,都是一些无意义的苦,但是他觉得这种苦是自己必须经历的,会成为人生的垫脚石,让自己的人生走向更高远的境地。但其实这些无意义的苦不仅不会给他的人生带来一点一滴的帮助,而且会对他每天的生活造成困扰。人每天的精力就那么多,物理学里也说能量守恒,上天是公平的,给每个人的每一天都是24个小时,但世界偏偏显得不那么公平,它让同样的24小时有着不一样的色彩。
你把精力放在无效的机械的事情上,美好的充实的事情占用的精力自然就少了。人和人的时间是一样的,你对待时间的方法决定着努力的结果。高逆商的人往往能让自己受的苦转变成让自己前进的力量;低逆商的人往往会让自己在受苦中丧失自我,甚至开始抱怨,产生焦虑的情绪。
当然,也不是说受苦没有用,只是无意义的苦确实是在浪费我们的生命。受苦在某种意义上可以锻炼能力,让我们在真正的苦难到来的时候有一定的承受能力。温室里出生的花朵势必禁不起风雪的打击。当然,如果能一辈子待在温室里,从生到死,永远不会受到任何磨难,爹是富豪,儿是天才,风调雨顺,那么吃苦确实没有意义。然而,在实际生活中,这种情况也可能存在,但是能不能落到你头上,你心里自然有数。
再者,就算你有这样的条件,世事无常,谁又能保证一辈子都是这样。电影《一代宗师》里的叶问,前半生荣华富贵,武艺精湛;后半生穷困潦倒,经常吃了这顿没下顿,有屋檐的地方就能当作住处。就像叶问自己说的:“如果人生有四季,40岁前,我的人生都是春天,40岁之后,我的人生一下子从春天直接到了冬天。”
再比如说,《活着》里面的富贵少爷,出身优越,前半生没有吃过一点苦,结果随着家道败落,后半生吃的苦多得超出想象,仿佛要把前半生没吃过的苦补上一样。不过,值得称赞的是,他依然坚强地活着。
我们这一代人,没有像父辈那样苦过,也从来不知道拼尽全力去讨生活的感觉,三观被信息流不断颠覆难以成型。想站着把钱赚了,却又走着精致的利己主义路线;过早地看到了更大的世界,却改不了三分钟热度的毛病,而大多数人又没有一个大富大贵的家庭出身。但你若受过苦,在苦难中不断磨炼自己,你则在什么样的环境里都能生存下去。
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里说过:“说到吃苦、牺牲,我认为它是负面事件。吃苦必须有收益,牺牲必须有代价,这些都属一加一等于二的范畴。我个人认为我在七十年代吃的苦、做出的牺牲都是无价值的,所以这种经历谈不上崇高;这不是为了贬低自己,而是为了对未来和现在发生的事件有个更好的评价。”
“逻辑学家指出:从正确的前提能够推导出正确的结论,但从一个错误的前提就什么都能推导出来。把无价值的牺牲看作崇高,也就是接受了一个错误的前提。此后,你就会什么鬼话都说得出来,什么不可信的事都肯信——这种状态正确的称呼叫作‘糊涂’。”
“人的本性是不喜欢犯错误的,所以想把他搞清楚,就必须让他吃很多的苦——所以,糊涂也很难得啊。因为人性不总是那么脆弱,所以糊涂才难得。经过了七十年代,有些人对人世间的把戏看得更清楚,他就是变得更聪明;有些人对人世间的把戏更看不懂了,他就是变得更糊涂。”
也许有人一生幸运,但没有人注定不幸,你面对逆境的态度会带来不同的结局。受苦不是我们的人生意义,受苦过后的反思与总结才是,如果总是在无意义地吃苦,那你真的是在白白受苦。
逆商的本质,就是在自己的受苦中找到意义。如果你遭遇了负面的事件,试着发掘其中的积极意义。例如:自己从中学到了什么?自己体悟到了哪些过去没有认识到的道理?
当我们用积极的视角去看待自己遭受的苦难时,我们并不是要去否认苦难的消极面,也不是要去否认和压抑自己痛苦的感受,而是努力接受“负面事件已经发生”的事实,不再试图去改变它。并且,在痛楚已经存在的基础上,试着研究这一段独特的经历,挖掘它的价值,是为了让我们现在和将来过得更好一点。那么,我们该怎么运用逆商呢?
1.学会放弃
我喜欢下中国象棋,棋谱里有句话叫“丢车保帅”。美国作家格雷格曾说过:“恰恰是你以为你想要的东西,阻止了你真正在找寻的东西。”
老虎是丛林之王,但经常被猎人的捕兽夹夹住腿,直到饿死。但是猎人发现捕兽夹从来没有捕捉到过一种动物——狼。后来,猎人观察发现,狼在被捕兽夹夹到时,会忍着痛苦咬断自己的腿,和狼群一起离开。如果不放弃那条腿,就会被活活饿死;如果放弃一条腿,就能捡回一条命。希望你明白,是因为你放弃的东西,成就了现在的你。
2.接受失败
在电视上,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获奖的运动员,站在领奖台上热泪盈眶。但我们往往忽略了,有更多的运动员,他们的职业生涯其实都是以失败告终的。
一个成功的运动员背后可能有一百个得不到奖牌的运动员,每一个得不到奖牌的运动员背后可能有一百个想成为运动员的人。
生活就是这样,在失败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如果你在谷底,那么走的每一步不都是上坡路吗?
3.保持控制感
要养成在各种不利的状况下,都能稳住一切、从容应对的积极心态。这是一种对周围环境的控制能力。控制感强的人相信人定胜天,方法一定比问题多,他们懂得反思,从经验中学习。所有个人经验的增加都伴随着痛苦,没有人在掉进沟里再爬出来时会觉得轻松。
内心强大的人都是在一次一次的挫折和失败中逐渐成长起来的,就如同一个婴儿学习走路一样,摔跤本身就是学习的过程。
《火影忍者》里大蛇丸曾在回忆中对小时候的君麻吕说:“活着其实没什么意义,但活下去就会有有趣的事情发生。比如,我遇到了你;而你,遇到了那朵花。”
也许你现在处在逆境之中,处在苦难之时,但你看看你的周围,也许能让你生命变得更美好的那个人正滑着滑板、在马路边和朋友遛弯、冒着大雨等同学给他送书、刚刚收到别人的情书某一天,你站在他面前,可以笃定地告诉他:“我走了很远才来到这里,穿过了千山万水,经历了百劫千难。我找到了你。”
只有经历了苦,才能更好地品味甜,人间一直值得。
第六节 培养逆商——走出摇摇晃晃的童年
我们从孩童时期一路跌跌撞撞地走过来,也许已经忘记了第一次走路摔倒的日子、第一次上学哭泣的日子、第一次考试失利的日子。但是不可否认,小时候我们的承受力很弱,也许一件现在看起来不值得挂心的小事,在当时可能是占据了我们整个世界的大事。芝麻大的事就能让我们的天塌下来,极有可能造成一些不可挽回的悲剧。
现实中,有很多孩子面对压力会做出极端事情的事例。上海17岁少年在卢浦大桥跳桥自杀,事后才知道,他与同学在学校发生矛盾,然后被老师与同学批评,又在车中与母亲发生口角,打开车门直接跳桥自杀。整个过程不到五秒,母亲在看见孩子跳桥的一刹那蹲下来痛哭,等急救车到达的时候,孩子已无生命体征。这个男孩才17岁,他的人生还有那么多美好在等他,过几年他可能会上一个好大学,再过几年他可能会娶一个温柔美丽的妻子,可是他把时间停在了他的青春里。
在这件事发生后不久,四川遂宁的初三学生阳阳,回家后躲在房子里服农药自杀。服药前8分钟,他用手机记录了一段视频,视频中他烧掉了语文课本,还表达了对班主任杨某的不满,然后离开了这个世界。
2015年1月,成都,年仅14岁的女孩小莹因晚归而被父母责骂,回到房间后,从六楼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如花般的生命。
如果不早早培养孩子的逆商,就不能适应这个社会,更不会直面自己的错误。他们不懂得乐观面对苦难和挫折,往往在遇到一点小挫折时就垂头丧气,甚至自暴自弃。我们的一生,会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而战胜挫折,最终迈向成功的种种经历,都会让孩子受益无穷。
小时候,我们学过很多“失败是成功之母”的例子:为了发明电灯,爱迪生曾经失败无数次,终于获得了成功。正是他把每一次失败都当成一次学习的机会,才使我们拥有了今天的光明。挫折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跌倒了,再也起不来了。因此,大人应先学会面对挫折,再言传身教让孩子学会如何战胜挫折。车到山前必有路,只要可以从挫折中爬起来,生活就可以重新来过。
小孩子在面对挫折时,往往会产生比大人更多的心理反应,因此我们需要帮助孩子正确处理负面情绪,帮助孩子从挫折中站起来,帮助孩子正确面对成功。也许我们给不了孩子物质上的富足,但是可以让他在精神上做一个富人,面对困难时,有抬头面对的勇气,而不是一味逃避。那么,该怎样培养孩子的逆商呢?
1.面对该面对的问题
心理学家发现,你认定会发生的事,总会再三发生,因为你相信,它才会发生。比如说,初学走路的孩子,如果父母整日担心他会摔倒,就在言行举止中给孩子灌输关于“摔倒”的信息,那么孩子就可能总是摔倒。父母不可能为孩子撑一辈子的保护伞,所以要给予充分信任,让他们自己学会坚强。鼓励孩子自己行走,让孩子知道跌倒了不可怕,要学会自己爬起来。父母要告诉孩子:你以后还会面临更多的困难,很多的时候需要你自己处理,相信自己,然后去面对它,不要退缩,不要逃避。
2.承担该承担的责任
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们总是以孩子还小、不懂事的理由为他们开脱。一些小错固然可以一笑而过,但一些涉及原则性的错误却不能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一定要让孩子吸取教训,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培养孩子敢于担当的精神。
1920年,美国一个年仅11岁的男孩在踢足球时踢碎了邻居的玻璃,人家索赔12.5美元。当时,12.5美元可以买125只下蛋的母鸡,闯了祸的男孩向父亲承认错误后,父亲让他对过失负责。可他没钱,父亲说:“钱我可以先借给你,但你要在一年后还我。”从此,这个男孩就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活。半年后,他终于还给了父亲12.5美元。这个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里根。
他父亲的所作所为是为了让他懂得:犯了错就该勇于承担后果,不要逃避,也不要推卸责任。让孩子成为优秀的人,要让他先从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开始。
3.承受该承受的苦和累
在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中,“再苦不能苦孩子”是家长们再普遍不过的想法。家长们恨不能自己有三头六臂,把孩子成长中苦和累的担子都往自己肩上扛。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受苦受累的经历可以磨炼一个人坚强的性格,增强其面对困难的坚定信念。生活中,我们也可以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承担一些苦和累,如家务、社会实践等等。
4.疏导孩子的负面情绪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父母首先必须在情感上给予支持,而不是打击否定,不能说:“不就是批评了几句,打了几下,又没有怎样。”父母应该关注孩子在做什么,孩子经历了什么,正确对待孩子出现的情绪,如难过、无奈、委屈,感同身受地表达对孩子的理解,并引导孩子正确地处理情绪。父母给予孩子充足的爱意和理解,是孩子面对挫折时内心力量的来源。其实,逆商的培养就隐藏在我们生活的一点一滴中。
告诉孩子,困难一点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面对,畏畏缩缩;告诉孩子,跑步摔倒了,不怕,爬起来拍拍灰尘继续跑;告诉孩子,搭好的积木倒了,不怕,搓搓手重新再搭;告诉孩子,数学题算错了,不怕,换张草稿纸重新计算;告诉孩子,考试没考好,不怕,放假好好复习巩固继续考……我特别喜欢《海底总动员》这部电影结尾的一句写给小丑鱼的话:去经历风雨吧!
培养孩子的逆商,并不是在孩子身上实现自己的宏图,而是想让孩子在以后没有父母照顾的日子里,依然活得快乐。人生苦短,没有什么比快乐更重要。对父母而言,孩子位高权重或者一贫如洗,他们都不会觉得沾光或丢脸。是父母的孩子这就足够了;你要做的,就是勇敢面对挫折,在不危害他人的情况下,尽可能快乐地享受生活。
我想每个人的童年都应该像一个童话,它会被我们主观描绘得比曾经真实经历过的更加美好。我们总会添枝加叶地把它描绘得尽可能完美,让童年成为我们记忆中最绚烂的一笔。因为那些故事在我们伤心失望的时候,给予我们继续前行的勇气。
远处的天际线处,朝阳正在缓缓升起,那是新的希望。但无论童年是什么颜色,在童年里学会战胜悲伤,学会在跌倒后爬起来的孩子,一定会有阳光照耀着他们的一生。
最后,用几米在《我不是完美小孩》里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世界愈悲伤,我要愈快乐。当人心愈险恶,我要愈善良。当挫折来了,我要挺身面对。我要做一个乐观向上、不退缩、不屈不挠、不怨天尤人的人,勇敢去接受人生所有挑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