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组织的黏滞——流动现象理论

谁在限制骨的移动

手法正骨的过程,就是人为推动骨结构使之向特定方向被动移动的过程。能够顺利推动病理性移位的骨结构向正常位置归位,就有可能顺利达成正骨整复过程。
然而,从客观存在的正骨诊疗现状来看,移位的骨结构在手法作用下的被动移动过程有时却很难进行,其中的原因何在?
也就是说,骨结构在被动移动时,是什么因素在阻止、限制它移动?
通过运动生理、生物力学与解剖学知识,我们知道,肌腱、韧带和关节囊是覆盖、连接和制动关节的三个主要结构组织,它们对骨骼系统提供稳定和运动功能,对关节的正常运动有着重要作用。
1.骨与关节的静态限制
韧带和关节囊提供骨与骨的连接,增强关节及相邻骨结构之间的稳定性,并引导关节正常运动,防止关节过度屈伸及非生理性移动。
韧带是致密的结缔组织,有着较小的弹性与伸缩性。限制骨结构异常移动与控制其正常活动范围的主要结构正是韧带。
手法推动处于病理性移位的骨结构归复原位,其主要作用过程就是以技术性的方式解除或舒缓韧带及骨旁小肌群、关节囊等软组织对移位骨结构存在的异常限制作用。
骨结构发生病理性移位之后,相关肌纤维、筋膜、韧带等软组织均处于异常应力状态。异常应力长期存在,导致这些软组织的黏滞性异常增大而发生粘连,进而处于挛缩、僵硬的状态。
因此,只有在手法等医疗干预的情况下释放这些软组织的异常黏滞后,骨结构复位的过程才能正常展开。软组织张力状态的有效改善,是利于软组织结构与功能恢复的根本性条件。
从另一方面而言,我们也应该了解,骨结构发生异常移位后,其结构将处于不稳定的力学状态。局部软组织出现的粘连、僵硬与挛缩,对该移位的骨结构有着保持其稳定的积极作用。
在骨结构出现增生、肥大或骨赘形成时,骨结构的稳定性也将大大增加,因而其被推移的可能性及幅度将明显减小。如果相邻骨结构间出现骨性连接,如骨桥形成,则相邻骨结构间的相对移动将不再可能发生。
2.骨与关节的动态限制
肌腱连接肌肉和骨骼,把肌肉的收缩力传至骨骼,使骨结构以关节为原点发生杠杆运动,或保持身体的特定姿势。肌腱和肌肉组合成肌腱-肌肉单位,构成骨的动态限制结构。
肌腱-肌肉单位的起止点分别附着于跨关节、且有着一定距离的不同骨结构的两端,其收缩与弛张,直接影响着骨结构的位置与运动状态。
骨结构可能会随着骨骼肌的大幅、强力及持续收缩而发生一定程度的病理性移动,这样的状况在常态下也能逐渐发生。因此,肌肉收缩既是骨结构发生生理性杠杆运动的动力因素,也是骨结构发生病理性移位的重要力量来源,同时也是骨结构被动移动的限制力量之一。
3.骨结构复位通道上邻近结构的阻挡
在绝对移位的概念中,结构单元在以人体整体为参照的坐标系上位置的异常改变,表示该目标结构位移的发生。
在目标结构位移发生的过程中,由于结构间的连接关系,以及力的作用与传递效应,连接在目标结构移动方向的相反方向上的相邻固体结构,也有着极大的可能随之同时发生坐标位置的改变。
因此,目标结构要恢复到原本正常的生理位置,复位通道上起着阻挡作用的相邻结构亦必须被调移而归位。
4.关节面的摩擦因素
人体活动时,在构成关节的两个骨关节面之间,由于组织间液体增压对支撑关节负载和软骨润滑的重要贡献,关节面不断发生相对移动而没有任何阻碍,人体也不会感受到任何摩擦阻力。
在病理状态下,各种原因导致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之间摩擦力增大,关节面间液体增压作用减退以致软骨磨损而引发一系列关节炎性改变。
由于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关系,所以,如果我们能够降低患者异常增大的体重、改善或解除跨关节软组织的紧张挛缩状态、整复构成关节的骨结构的异常移位、增大关节间隙,则关节面之间的压力及关节间异常增大的摩擦力就可以趋向减小。

软组织的黏滞与流动现象理论

材料科学与生物力学研究表明,人体软组织属于黏弹性材料,具有流体和固体双重特性。黏滞性属于流体性质,是阻碍物体流动的特性,是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结构的生物力学特性之一。
黏滞与流动是一对相反、拮抗的物理特性。组织结构的黏滞性越大,其流动性就越小。软组织舒张、伸展的能力,即是其流动性的具体表现。而黏滞性将体现在软组织的挛缩、粘连、僵硬、弹性减弱等方面。
当软组织受到异常增大的应力刺激时,由于神经及免疫等反应的结果,会显著增大软组织受损伤局部与整体的黏滞度,进而导致胶原纤维挛缩、粘结,再加上局部分泌物及代谢产物的黏滞作用,软组织黏滞性便显著增大,流动程度减小。
而当以一个轻柔且慢速的力作用于软组织上时,由于其流变速度小,因而流变阻力小,可以在弹性变化小的情况下实现较大的流变,以最大效率地使原本处于黏滞性异常增大的软组织纤维进行重新排列,进而逐渐释放其胶质屏障,使黏滞体软组织出现应力松弛与蠕变效应而产生最大的流动性。
相反,如果以快速、较大的力作用在软组织上,反而会使软组织的刚性迅速增加、组织变形与载荷呈现出线性关系。快速增大的载荷会突破组织所能承受的最大屈服限度而使软组织结构被破坏。
骨结构被移动的过程,就是限制骨结构移动的软组织的异常黏滞屏障被释放的过程。所以,骨结构要得到顺利的被动移动以回归原位,手法操作过程就必须很好地顺应软组织黏滞与流动现象理论。这正是“东方柔性正骨”之“轻推慢移”技术特色得以实现的生物力学原理。
“东方柔性正骨疗法”在道家柔性理论指导下,以柔和、缓慢、均匀、深透的力,恰恰契合了软组织黏滞与流动现象理论具体的细节要求,使得异常挛缩粘连的软组织的黏滞性能够有机会得到最快及最大程度的释放。

移骨论筋

毛泰之正骨箴言
正骨的本质是调筋。
处于异常位置状态的骨结构被整复的实质,是解除骨移动的各项限制因素的过程。这些因素主要涉及黏滞性异常增大的韧带、肌肉、筋膜等相关软组织结构。
相关软组织及其结构链的异常黏滞性得到释放的程度,决定了骨移动复位的彻底性和稳定性。所以,正骨的本质是理筋,这是柔性正骨重要的核心理念之一。
筋骨相依。柔性正骨通过以骨带筋,或以他骨带筋再正目标骨等方法,在骨的被动移动过程中来促使软组织异常黏滞性的释放,因而在完成骨结构整复的同时也恢复了相关软组织的结构与功能状态。
毛泰之正骨箴言
谈骨论筋是正道。
舍弃骨而专论筋者,核心缺失;只论骨而罔顾筋者,视野偏盲。

软组织的弹性伸缩与骨结构的假性滑移

软组织在被牵拉的过程中,存在着弹性伸缩和黏滞(胶质屏障)释放两个过程。
如果伴随手下骨结构滑移的是软组织的弹性伸缩,那么,在撤除手法作用力后,被推移的骨结构将很快回复到调整前的位置状态。这是骨结构的假性滑移现象。
而如果随着骨结构的被推移,相关软组织被伸张、并逐渐释放其异常的黏滞性,则此骨结构的复位将是稳定的。
手法操作时,将软组织推移并持续一定抻张时间的作用过程,就是使被抻张的软组织在起初的弹性牵伸后,继而发生黏滞释放。所以,保持一定的拉伸时间、等待,是使软组织异常黏滞释放趋向完全的重要步骤,也是手法推移骨结构移动结果稳定的窍要所在。

肌牵张反射理论

由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受外力牵拉而伸长时,会发生反射效应,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这就是骨骼肌的牵张反射。
肌肉等软组织内存在极小的本体感受器肌梭。肌梭是一种感受机械牵拉刺激或肌肉长度变化的特殊感受装置。肌梭有主要肌梭和次要肌梭两种。主要肌梭对肌肉长度改变的速度(动态反应)和实际拉长量敏感。次要肌梭只对肌肉实际长度变化(静态反应)敏感。
当肌肉受到外力牵拉时,肌梭内的感受装置受到牵张刺激而发放传入神经冲动,该神经冲动传至相应脊髓节段,引起支配同一肌肉的运动神经元的活动,再引起传出神经的兴奋,导致肌肉收缩。
柔性正骨或理筋手法以缓慢的速度间接或直接抻张肌筋膜,可以使对动态速度敏感的主要肌梭处于忽略状态而不受影响。尽可能避免对主要肌梭的刺激,肌肉便不会出现反射性收缩而限制肌筋膜的被动移动。
如果在操作过程中,避免使软组织纤维被过度拉长,则次要肌梭受刺激而反射的过程将不会发生。所以,随着骨结构的被移动,需要间断性地多次、重复进行手法的推动操作,并在推骨移动时,先将外表的皮肉推挤向相反的方向,然后再拿定并推移目标骨结构。这样就可以提供一个相对没有软组织异常牵拉力的骨结构移动空间,自然也就不会引起牵拉反射的发生。
肌牵张反射理论告诉我们,正骨手法在推动骨结构移动的过程中,如果骨结构是向着回复原位的方向移动,则此过程中处于异常牵拉状态的软组织会逐渐恢复其被强行拉长的状态而使其长度减小,而因黏滞而缩短的肌肉则会释放黏滞而逐渐恢复原有长度,故两方面都不会引起牵张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