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对慢性肾衰竭的认识和本病的临证特点

慢性肾衰竭是多种慢性肾脏疾病晚期出现的综合征,病情危重,其临床症状也非常复杂,尤其是中晚期病人。由于病变累及多个脏腑,症情多变,中医根据患者某一阶段的某些突出症状,称其为“水肿”、“关格”、“癃闭”、“虚劳”等。
郭老师认为上述这些病证(名)难以概括慢性肾衰竭的病证特点和病机本质。慢性肾衰竭所表现的神疲乏力、面色晦黯、唇甲无华、颜面虚浮或肢体浮肿、尿少或尿闭、胸闷腹胀、气短心悸、头晕目眩、食少纳呆、恶心呕吐、大便溏薄、四肢欠温或手足心热、鼻齿衄血等症状,追根溯源系由水气病日久不愈,湿毒浊邪不除,具备了《金匮要略》所载“水气病”的特点,而且其临床脉证,乃脾肾脏腑虚衰,气血阴阳亏虚所致,正是虚劳的病机特点,所以郭老师将慢性肾衰竭称之为“虚劳水气病”。

一、“肾虚毒蕴”是慢性肾衰竭的病机关键

郭老师根据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脉证乃气血阴阳亏虚,虚损难复的病机特点,认为慢性肾衰竭缘于水气病,并具有虚劳的病机特征,故将其命名为“虚劳水气病”。
关于慢性肾衰竭的病因病机,郭老师认为,该病病因多端,病机复杂,病程缠绵,属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证。其虚多为脾肾等脏腑功能虚衰及气血阴阳的亏虚,是本;其实多与水湿、湿热、湿浊、瘀血有关,是标。概而言之,“肾虚毒蕴”是慢性肾衰竭的病机关键。毒邪包括水湿、湿热、湿浊、瘀血;肾虚是慢性肾衰竭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是毒邪产生之根本。毒邪深伏久羁是慢性肾衰竭顽恶不愈,变证丛生,肾功能渐行恶化的重要因素。
(一)肾虚是慢性肾衰竭始动因素,是毒邪产生的根本
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水司气化,为一身阴阳之根本。机体正常功能的发挥有赖于肾之主水司气化功能正常。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外感六淫、七情内伤、饮食失节、劳倦过度、年老体衰,或水肿、淋证、尿血、消渴、眩晕等久病迁延、失治、误治,导致肾脏虚衰,肾的气化开阖功能障碍,不能及时排泄水液及毒物,使湿浊、湿热、瘀血、水湿等废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蕴蓄体内,日久成为尿毒,从而形成慢性肾衰竭,因此,肾虚是慢性肾衰竭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
(二)毒邪内蕴是慢性肾衰竭缠绵不愈的根本原因
毒邪既是病理产物,又是新的致病因素。由于肾的主水司气化功能衰竭,湿浊毒邪日久不除,损及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而产生众多临床症状。湿浊困脾,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乏源,则气血亏虚诸症可见;若湿浊阻遏心阳,心气不足,运血无力,则可出现心悸气短等;水气凌心出现心悸、胸闷、气短;湿浊中阻,升降失常,则呕恶、纳呆、腹胀,甚者水谷不入而成格证;肾水不足,肝失所养,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肝风内动则头痛抽搐;肾脏虚衰,膀胱气化不利则尿少、浮肿,甚至小便点滴全无而为关证。如果尿毒内攻,蒙蔽或扰乱神明,致精神抑郁或亢奋甚则神昏谵语;浊毒化热,内陷心包,则致心阳欲脱,阴阳离决。由于湿浊毒邪日久不除,损伤脏腑,耗伤气血,伤及经络,五脏六腑功能紊乱,产生新的毒邪,毒邪进一步损伤肾脏,导致肾衰加重,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慢性肾衰竭缠绵难愈,且病情不断加重。
因此,郭老师认为,本病病情缠绵不愈的原因是致病邪气不同于一般邪气。一是本病的致病邪气是湿毒浊邪为患,毒性甚剧,损伤脏腑重,耗伤气血甚;二是此邪性善内伏,伺机而起,机体稍受六淫之袭或起居失宜或七情不调,则内伏之湿毒浊邪即乘机而起,攻击脏腑,耗其气血令人再病;三是此邪根深蒂固,各种疗法只能消其势不能除其根,余邪内蕴,日久邪盛再发,故而导致本病患者病情缠绵,病势危重,必定复发,难以治愈。
综上所述,“肾虚毒蕴”为慢性肾衰竭的病机关键。因虚致实,由实致虚,肾脏虚衰,多脏受累,毒邪弥漫,深伏久羁,广泛内损,变化多端,病程冗长。本病证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本虚为五脏俱虚,且以脾肾亏虚为主,气血阴阳皆损,且以气阴两虚多见;毒邪为标,水湿、瘀毒、湿热、湿浊相兼互化,而“瘀毒”贯穿于慢性肾衰竭的始终。

二、慢性肾衰竭治疗当以泄浊解毒为先,扶正为次

慢性肾衰竭为各种慢性肾脏病反复发作后期的终极阶段。患者脾肾衰败,脾之运化、肾之气化功能失司,湿毒浊邪内蕴,脏腑气血阴阳损伤严重。慢性肾衰竭到此阶段,脾肾的气机调畅失职,直接影响大肠的传导功能,导致便秘、腹胀、恶心、食欲减退等症状出现。大肠的传导功能失常,也可影响脾肾之气化。因此,大肠作为一重要排泄器官,魄门的启闭,对五脏气机的调畅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加强大肠的排泄作用,促进水湿浊毒的代谢,恢复五脏的气机调畅,泄浊解毒法成为慢性肾衰竭重要的治疗法则。
郭老师以泄浊解毒法治疗慢性肾衰竭,并认为泄浊解毒是治疗此病的核心疗法,且提出该法的应用注意事项,即祛邪之剂不宜过度峻猛,也不宜过分柔和,应有适当法度;医治此顽疾,不宜滋补太过,避免久行补益而生留邪之弊,使病情愈补愈重。郭老师采用泄浊解毒益气养血法、泄浊解毒清肺解热法、泄浊解毒凉血止血法、泄浊解毒芳香化浊法、泄浊解毒健脾温肾化气行水法、泄浊解毒开窍醒神法、泄浊解毒养阴柔肝法、泄浊解毒通关利尿法等攻补兼施、以攻为主的八大疗法治疗该病,常获效果。
在临床实践中郭老师还结合患者疾病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的病机、突出症状及湿浊证特点,将慢性肾衰竭分为四大证型,即湿浊中阻关格证、湿浊不化水肿证、湿浊化热动血证、湿蒙清阳眩晕证,疗效颇佳。
在具体临证中,郭老师根据湿浊毒邪的致病特点,认为通腑泄浊解毒是治疗的关键,并针对慢性肾衰竭各期,并提出了泄浊、化浊、祛浊、散浊的治浊四法,指出治此顽疾应以中药口服化浊为主,联合应用灌肠、药浴、敷脐等外治方法进行综合治疗,以使邪去正安。
郭老根据慢性肾衰竭的病机特点(以脏腑、气血阴阳虚损为本,以脾肾气阴两虚最为常见;以湿、毒、痰、瘀等标实为重,而湿浊为其根),提出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口服代表方——肾衰饮,以此为基础方,临床应用,疗效显著。方由黄芪、太子参、白术、砂仁、菟丝子、藿香、佩兰、白豆蔻、大黄、山萸肉、泽泻等药物组成,功能健脾益肾,益气养阴,通腑泄浊。
随证加减:湿浊内阻关格不通者酌加半夏、陈皮、猪苓、泽泻、桂枝、苍术等;水湿内盛全身浮肿者加大腹皮、防己、桑皮等;阴虚内热动血者酌加知母、黄柏、丹皮、地骨皮等;湿浊内阻清阳不升者加天麻、白术、半夏、陈皮等;皮肤瘙痒者酌加地肤子、白鲜皮等。
由于疾病所处的时期不同,患者表现出来的症状也各不相同,郭老师遣方用药治疗的重点也有所不同。比如早期患者以面色无华、疲乏无力为主,也可出现腰膝酸软、耳鸣、水肿等症状,可出现尿蛋白,肾功能检查尿素氮和血肌酐略升高,则单纯补肾健脾,活血利湿就能达到很好的疗效。但若疾病进入中后期,就会出现面色萎黄,甚则晦黯,恶心呕吐,胸闷气短,腹满纳呆,五心烦热,大便秘结或黏滞不畅等症状,肾功能检查尿素氮和血肌酐大幅度升高,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首先要治其标,即祛邪。气虚甚者,重用黄芪,加党参;阴虚甚者,可用生地、女贞子、旱莲草、山药、龟板;阳虚甚者,可用补骨脂、杜仲、菟丝子、山萸肉、淫羊藿;湿困重者,用苍术、砂仁;湿热甚者,可用石韦、泽泻、车前子、薏苡仁、白茅根;血瘀甚者,可用牛膝、益母草;夹外感表证者,可用蝉蜕、紫苏;肾气不固者,可用金樱子、芡实、五味子、益智仁、煅龙骨、煅牡蛎等。
慎用温燥之品。慢性肾衰竭属本虚标实之证,郭老师认为本病虽有脾肾气虚或阳虚之证,但湿热之邪常贯穿于疾病的过程中,湿热易耗伤气阴,气虚可伤阳,阴损也可及阳,但阳虚属于从属地位,气阴复则阳虚自复,若妄投附子、肉桂、鹿茸一类辛热温燥之品,欲期温补,更伤阴血,误助湿热浊邪,故应慎用。
善用活血化瘀通络之法。慢性肾衰竭,常因气虚失于推动,或因阳虚寒凝,或湿邪、浊毒等阻滞,气血亏虚,脉道涩滞,必有血瘀阻络之证。慢性肾衰竭普遍存在瘀血阻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因虚致瘀。慢性肾衰竭久病迁延,脏腑衰败,气血虚损,阴阳失调;或因气虚无力推动血运,血滞于脏腑脉络而成瘀;或阳气虚,阳虚失于温煦鼓动,不能运血;或阳虚阴寒内生,血遇寒涩于脉络之中;或久病阴虚生内热,热灼阴血而黏滞成瘀。
其二,因水病及血致瘀。在生理上血水同源,相互为用。慢性肾衰竭患者脾肾久病,脏腑功能衰退,水道不利,水湿潴留,水停气阻,血行涩滞阻络而成瘀血,即所谓“水不行则病血”、“孙络有水则经有留血”。
其三,因浊毒致瘀。慢性肾衰竭患者脏腑虚损,水液代谢异常,浊毒不能循常道排泄于体外,浊毒内蕴损伤脉络,血运异常成瘀或浊毒郁而化热,煎熬营血而成瘀。郭老师认为,治疗慢性肾衰竭不应在出现血瘀之证时才用活血化瘀药物,早期应用效果更好。故在肾衰饮中加入活血化瘀之品,如丹皮、丹参、牛膝等,以达早期活血、治病预防、既病防变的目的。
慢性肾衰竭是由脾肾两虚、湿浊毒邪内郁或湿浊毒热内盛所产生的临床综合征。郭老师针对病人毒邪内盛的病机关键,确定了减少生成、抑制吸收、增加排泄的治疗原则。在控制饮食摄入,减少浊毒生成,内服中药化浊祛毒,减少浊毒吸收之外,还要通过大肠的排泄作用,增加浊毒的排泄,特别是在患者恶心呕吐、内服药物难发挥效力情况下,改变给药途径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郭老师总结临床经验,深入研究病历,筛选中药,发明了“降氮煎剂”,保留灌肠,以通腑泄浊解毒,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显著。该药已成为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内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解除了大量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疾苦,为肾脏病科的拳头产品。该方由生大黄、生牡蛎、白头翁、红花等药物组成。
本方看似很平常,但其重用大黄,用量达50g,以通腑泄浊直折毒邪。现代研究表明:大黄的泻下作用可促进肠道尿素的排泄,还可缓解肾组织的高代谢状态,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纠正脂质代谢紊乱。配以牡蛎佐制大黄,收敛固摄,增加肠道对钙的吸收;并取白头翁清热解毒、抑制和杀灭肠中细菌之功效,以减少发酵,减轻肠道对氮的吸收,减少氮质生成;红花活血散瘀,增加排泄。全方具有通腑泄浊、活血祛瘀的作用。本法为郭老师最常应用的外治方法,在口服辨证中药基础上保留灌肠,直祛病邪,排出湿浊毒邪,体现了治顽疾应遵祛邪为急之旨。
大黄泄浊,宜攻补兼施,忌舍本求末。大黄性苦寒,有泻下攻积、解毒行瘀之功,为将军之药,对慢性肾衰竭湿浊、毒邪、瘀血有一定的排泄作用。郭老师认为由于慢性肾衰竭患者病程缠绵,病机错综复杂,从正邪方面来看是本虚标实,因而通腑泄浊当采用扶正攻下之法方恰病机。扶正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攻下,且可以使邪去而正不伤,舍此而一意攻下,往往正虚不支,这就要求在明确病证的前提下,采用攻补兼施的治疗原则,灵活地使用大黄。用大黄泄浊,宜顾护脾胃,忌克伐中土,“有一分胃气,便存得一分生机”。肾衰患者大多脾胃虚弱,可予健脾和胃药与大黄同用,且注意大黄用量不宜大,疗程不宜长。应根据患者的排便次数,间断使用,不宜久用,免犯“虚虚”之戒。
“降氮煎剂”已于1992年通过辽宁省科委鉴定,确定为省级科研成果,二十年一直应用于临床,是我院肾内科常规用药,有效率在90%以上。本法适用于慢性肾脏病,如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性肾病等引起的慢性肾衰竭及至形成尿毒症的治疗,特别是慢性肾衰竭患者恶心呕吐严重,口服药物难施用者,选用本法更为适宜。而此法不适用于痔疮、直肠疾病、便血者。
由于糖尿病、高血压病等继发肾脏疾病的逐年递增,慢性肾衰竭的发病率也日益增加。郭老师在临床辨证上立足于脏腑阴阳,遣方用药习于仲景,却不拘古循常,以四诊合参,审因逐本,方药中病为特点,逐渐形成一套自己的理论和治疗方法。针对慢性肾衰竭有毒物质潴留之特点,倡“口服中药化浊,轻取其汗散浊,中药灌肠泄浊,药物敷脐祛浊”之“治浊四法”,旨在“减少生成,抑制吸收,增加排泄”,全方位、多途径、多角度治疗慢性肾衰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