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 心律失常
心脏自律性异常或激动传导障碍均可导致心动过速、过缓、心律失常或异位心律,统称为心律失常。常见于各种心脏病,也常见于电解质紊乱、药物因素、感染、中毒、内出血、手术麻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情绪激动,烟酒茶过量等。由于发病原因多种多样,症状也比较复杂,有时单靠西药和中成药治疗仍不能缓解,则要服中药治疗。系统疗法比分型辨治显示了更大优越性。此病属中医“心悸”、“怔忡”等范畴。
分型辨治,多从痰瘀扰心、阴虚火旺、心气阴虚、心气阳虚、心肾不交、水饮内停等分别辨治。以上各种类型,基本概括了此病的各种病理因素,阴虚、阳虚、心肾不交、水饮内停等表述,有一定的整体意识,应予肯定。但分型过细,互相割裂,甚至互相对立,并不符合疾病的实际,也影响疗效。
整体观认为,此病是以心脏为重点、心律失常为主要特征的整体疾病,其形成原因和影响范围都是整体。从前述导致心律失常的各种因素看,都和整体有关。从临床症状看,除心脏症状,如心悸、胸闷、胸痛、气急、心慌外,还可能出现一系列全身症状。如恶寒、畏风、烦热、自汗、盗汗、肩背酸重、口干、口苦、恶心、纳差、乏力、尿黄、便干、痛泻、头晕、目眩等,故应予系统治疗,并根据症状及其病理因素调整处方。
口苦、苔黄、尿黄者加当归、栀子各6g;恶寒、畏风、身冷、肢冷、痛泻者加防风6g;口干、咽干、口渴、烦热、舌裂、苔少或苔燥者加元参、麦冬、贝母、薄荷各6g;恶心、呕吐、自觉有痰、泛水、苔厚者加半夏、苏叶各6g;心悸、盗汗、多梦者加龙骨、牡蛎各10g,自汗者加黄芪8g,个别自汗肢冷者加附子6g;心悸已久、身体虚弱、脉结代不复者合炙甘草汤[炙甘草8~10g,生地8~12g,大枣、生姜、桂枝、阿胶、麦冬、人参(或党参)、麻仁各6g,加酒煎];胸痛甚者加丹参10g,元胡、郁金各6g。现“四联证”者,加味全息汤加减。
用以上方法治疗心律失常,效果良好,可较快改善症状,且可改善体质,减少发作,对器质性疾病引起者,可同时治疗。
病例:
徐某,女,38岁,农民。初诊时间:2010年4月16日。因胸闷、心慌等症,至某医院就诊,查未见心脏有严重病变,诊为心律失常、期前收缩,服西药可控制期前收缩,症状减轻,但仍有不适感,至今已有月余。近因胃部不适前来就诊,意在治胃。现自觉胃部热,背部冷,心烦、胸闷、心慌、口干、口苦、口中泛水,食欲好,食后饱胀、疲乏无力,小便多黄,大便偏干,月经先期,平时白带色黄。脉弦,偶见结代,苔黄燥,上罩口水。西医诊断:心律失常,期前收缩;中医诊断:心悸。此整体功能紊乱,风寒、郁热、阴虚、痰湿之“四联证”,应系统治疗,兼顾各侧面。
全息汤基础方加当归、栀子、防风、半夏、苏叶、元参、麦冬、贝母、薄荷各6g,龙骨、牡蛎各10g。服药2剂后,诉胃部不适及胸闷心慌等症状明显减轻,自动停服西药,只服中药,又服6剂,症状基本缓解,期前收缩暂未出现。后每遇不适即服中药,数月来期前收缩未复发。
按:
心脏和胃是不同系统的两个器官,并不直接联系。但中医在古代往往混称,如“九种心痛”中,既有心脏疾病引起的,也有胃部疾病引起的。之所有出现这种情况,除了古人解剖知识的不足外,两者病理上确有联系。心脏疾病患者,往往现胃部不适,反之亦然。有人以治疗胸痹的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疗某些胃病疗效明显。怎样解释古人和临床中这种现象呢?用现代医学和一般中医理论,似乎都不好解释,若用整体观理论解释则简单明了。人体是一个整体,各部位、各系统、各器官在生理和病理上都密切联系,人体患病,虽然重点不同,全身都受影响,形成整体疾病,心脏和胃皆在其范围之内。古人的认识和临床上的表现以及一些人的心胃同治的方法有一定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