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复旦附中2011届课堂写作详解》:高三第一学期

一、总目标

1.内容:立足时代,思考现实,反思自我,形成文化贯通力与理性穿透力。

2.技能:审题、立意、选材及结章形式。

二、分目标

第一题:思考“当今中国人价值观”这一话题,表达关于“诚信”、“价值观”的见解,正确认知与理解“诚信”,树立坚定的“诚信”观;认识题目所给材料局部信息与整体意义的关系,并理解局部信息在立意中的作用。

第二题:思考90后的“人生困境”,表达关于“新与旧”、“传统与现代”、“代沟”等的见解,直面现实,反思自我,更自信地向前;理解“题目”的重要性,认识“自拟题目”的几种方法。

第三题:思考“我与社会”的关系,并以“见证____”的表达加深对这一关系的认识,认识、理解“对时代的高度敏感才能应和时代的节律”这一命题;进一步理解作文“切问近思”的重要性。

第四题:思考“我(时代、人类)与梦想”的关系,表达关于“梦想”的见解;提升审读材料把握关键信息立意的本领。

第五题:思考“不”这一重要现象,表达关于“不”的见解;学习用不同的方法提升作文立意的高度;进一步认识“议论的力量”。

第六题:思考“语文”的意义,表达关于“语文”的见解;进一步认识题目所给材料隐含的局部信息与核心意义的关系;进一步认识“独立思考”、“独特见解”和“优美结章”的重要性及其方式。

第一题 100人有100个价值观?

阅读上海交通大学学子对“唐骏学历门”评论的帖子后,你最想表达的是什么?请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阐述你的想法。题目自拟。

“对这件事,在美国,他要辞职,100个人只有一个价值观:诚实;在日本,他要谢罪,100个人只有一个价值观:担当;在中国,他要狡辩,100个人有100个价值观:他的事跟你有什么关系?”

命题意图

这是同学进入高三后的第一次作文。

高三作文教学与高一、高二有较大的区别。如果说高一、高二追求的主要是“激发”、“唤醒”、“发现”,那么高三追求的则主要是“琢磨”、“反思”、“领悟”;如果说高一、高二作文题目设置所追求的是“新鲜”、“灵活”与“诱导”统一,那么高三作文题目设置所追求的则是“机智”、“稳健”与“贯通”统一。

“唐骏学历门”是当时在中国社会引起很大震动的事件。

唐骏曾留学日本和美国,有“打工皇帝”之称。1994年加入微软公司美国总部,先后担任微软全球技术中心总经理,微软中国公司总裁,被微软公司定为微软公司的未来领袖之一。2004年出任中国最大的互动娱乐公司盛大网络公司总裁,并帮助盛大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被华尔街誉为中国资本第一人。2008年以“十亿”身价转会新华都集团出任总裁兼CEO。曾被誉为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和中国第一CEO,受到了无数学子的追捧。

2010年7月唐骏再次成为媒体的焦点。科普作家方舟子指证,唐骏的“美国加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和“卡拉OK打分、大头贴照相机”两项专利以及个人创建公司的经历均系造假。唐骏积极回应,出示学位证书,表示自己获得的是美国西太平洋大学的博士,方舟子随后指出美国西太平洋大学是一所卖文凭的“野鸡大学”。

“唐骏学历门”一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争论。交通大学的这个帖子,就代表了当时相当一部分学子的想法。

让同学审读这个帖子作文,有几个方面的考虑:

一、在价值失范的时代,“诚信”这个群体社会的基础,因遭受很大打击而已碎裂。同学对“诚信”的认知、理解也受到时代的影响。因此,我们期待通过对这个题目的思考与表达,帮助同学正确认知与理解“诚信”,树立坚定的“诚信”观。

二、进入高三之后,需要老师更积极地引导同学,帮助他们正确地认知、理解一些基本常识。以“诚信”这块社会基石为高三作文的基石,引导同学以此为基点向前,有利于高三作文教学有序、健康展开。

三、高三作文对审题的要求更高了。如果高一、高二为了“激发”与“唤醒”,对审题要求不是非常严格的话,那么进入高三后,“瞄得准”将成为训练的重要方面。这个帖子开始的状语“对这件事”很重要,它规定了后面陈述所涉及的对象与范围。这需要同学在审读题目时非常细致,否则,失去了这个前提,这个题目将很难写。期待同学们审题时能关注到。

前期指导

1.了解唐骏学历造假事件。

2.这个材料不是讨论美、日的价值观,而是讨论唐骏学历造假这件事,请不要转移讨论话题。还要特别注意,这次作文是对评论的再思考。

习作评析

“价值观”不价值!悲哉!

唐骏对“假学历事件”回应说:“如果你的真诚蒙到了别人,那就是一种能力,是成功的标志。”我被雷倒了!想不到在考试作弊一次就会终身有污点的美国创造事业的唐骏,居然会有这样的想法。

“被雷倒”、“想不到”,将问题带入现实语境中。

但我知道,有这样想法或者同意唐骏观点的,大有人在。成功是什么?也许在唐骏眼里,是有能力打理一个企业,有上亿身价,站在社会的聚光灯下。但成功的只是他的躯体与大脑,他的灵魂从一开始就被蒙上黑纱,忐忑地等待被揭开的那一天。的确,也许没有一个好学历便不会有今日的唐骏,但他不能把真诚放在一个谎言的基石上,还信誓旦旦地认为这是正确的。不诚实虽然是一个污点,但不是一座悬崖,可唐骏却选择掩盖污点,让其成为跨不过的天堑。

“我知道”、“的确”,将问题放入中国情境中。

“不能”是斩钉截铁的否定。

那位交大学生的帖子说,对这件事,唐骏肯定会狡辩,因为在我们当今的中国,“100个人有100个价值观”。这让我明白,这不是唐骏一个人的偏失,它是整个中国社会的偏失。

“这让我明白”,既述了材料,又推进了文意。

当下,太多人只注重成功,而不在乎自身的道德修养。很多人取得了高学历,内心却仍是一片荒芜。当今的中国人价值观的普遍基础向金钱认同,导致了一切不可能都成了可能。从三聚氰胺到假鸡蛋,从校舍的随意坍塌到救灾款被吞,唯金钱是重的价值观只会给人带来一个不值钱的未来。

紧承上文“偏失”说事,使文意丰厚。

中国人喜欢说老美傻,因为他们太耿直太诚实,不像中国人的心思九曲十八弯。中国人喜欢说小日本唯唯诺诺,因为他们背负了太多责任,喜欢给自己揽事。不论是日本人还是美国人,他们的父母这样做,师长这样做,于是他们也学着这样做,最终成为一个社会的本能。而在中国,所谓的传统美德回归不过是口号,父母师长也很少注意孩子灵魂方面的培养,以致“成就”了现在这个光怪陆离的社会。这是社会的过失,也是教育的过失。中国也许还能走出一些能干的“夺金”人才,却很难在不远的将来出一个精神领袖。

在美日中对比中揭示“偏失”深层原因。文意又进一层。

毫无疑问,每个人都应有一个价值观。但当太多人没培养出正确的价值观就步入社会,还背弃了孔老夫子“慎言”的教诲,“踊跃”地发表个人看法时,这个社会是不是真的太浮躁太杂乱了?

探讨全社会“踊跃”讨论之因,再次扣住所给材料说事。

中国的新一代,也许已经是能工作的“高级机器”了,但这远远不够。真希望社会、学校能把注意力放在学子们贫瘠的精神荒原上,莫让几十年后的中国,满是以自我为中心、为名为利不择手段这样“不价值”的价值观横冲直撞。若是那样,那就真的只能说“悲哉”了!

在自然推进中最后点题、收束。

(魏东辉作于2010年9月)

假如我是真的

沙叶新《假如我是真的》中的小人物伪装身份潜入机关,意外获得优厚特权,卸下面具后吁一口气,叹“假如我是真的”,读者联想之余不免心有余悸。然而,如果不是中国树敌最多的人方舟子透过社会潮流的热捧用冰冷的棒喝捅垮唐骏的学历高台,这样的“假如”便不再是唬人的小说剧情,而是所有人都愿意生活在唐骏的荣光之中,宁愿顶礼膜拜也不要认清现实的现实。人们虔诚地相信:唐骏的学历是真的,真诚的真。

这样的开头让读者有点伤脑筋,但细细琢磨后,会发出会心的微笑。

不可否认,唐骏的学历伪造及之后的辩词无一不渗透着一位道德底线沦丧者的“无畏”,但正如社会学家陆震所言,“每个人心里都藏有道德,而社会对各种行为的褒贬决定了人们是否实践道德。”在唐骏学历门事件中,看似游离于事态之外的社会其实同时背负罪名。

唐骏事件是社会的共谋。探到了问题的底部。

在唐骏造假之前,歪曲的社会成功观就已为后事埋下祸根。长久以来,人们在残忍的就业及升职竞争中逐渐接受:成功可以不是超群实力,但它必须与“过硬”的文凭捆绑;成功可以不依托基本道德品质,只要你“精通”撒谎。初看不堪一击的命题在一次次得以印证后成为求职者的经验定律,唐骏的“学历童话”只不过是对该成功观的又一次具备讽刺意味的验证。以“十大”冠名的荣誉不是依然纷至沓来吗?加州理工的学位证书不是照旧是就职的敲门砖吗?假如唐骏的学历是真的,他的待遇可得也不过如此。

紧承上文,从唐骏成功之前的社会追求落实“社会其实同时背负罪名”之说。

唐骏造假之后,社会舆论的青睐更是为他的空中楼阁添砖加瓦。这源于众人价值观中像火柴纸一般一擦即燃的功利野心。传统价值观中“衣锦还乡”的美好愿景以及名利场上的急躁拼搏相混合,使得前者所包含的道德前提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对事业有成者的狂热拥抱。世界许多地方,成功者可以是继承家族企业的富豪,但他的受尊敬程度可能不如一位历经磨难却仍坚持梦想的飞行员。在许多地方的人生价值中,追求成功旅途的重要性胜于成果,因此成功的定义是多元的,人们不会将唐骏的“成功”奉为人生范式。只有在当今的中国,唐骏的那本《我的成功可以复制》才被无数人奉为圭臬,精心“复制”。

从唐骏成功之后的社会反映进一步落实“社会其实同时背负罪名”之说。文意再进一层。

唐骏的背景被揭露之后,社会像是一台播惯了丑闻的收音机,只是发出一声沙哑的干咳,倒是与唐骏毫无干系的复旦大学教授陆谷孙通过媒体向其发出“站出来把问题解释清楚”的要求。公民意识的暂时缺位使我们听不到更多这样有力的声音。如果一个方舟子倒下了,会有千万个站起来吗?我不敢说。

事件的根源之一是“公民意识”缺席。文意再深一层。

悲剧的旁观者就是凶手,包容唐骏的社会也无法洗脱罪名。让唐骏的“成功”无法复制,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

呼唤社会的觉醒,投入战斗。

(唐颖作于2010年9月)

总评:

这次作文尽管还有少量同学站在唐骏的光环中不愿褪去,但绝大多数同学确实在反思社会与自己,认识到了诚信作为社会基石的意义。因此,同学一般都能就这个帖子中的中国人的价值观提出质疑。还有一部分同学能做到不就事论事,能将唐骏的成功观及表现出来的价值观与当今中国普遍追捧的成功观及表现出来的价值观联系起来思考,追本溯源,有所发现,有所论证。像上面两篇习作都体现了这一点,尤其是后一篇,其写作点就是建立全社会的错误的追求之上的。

这让我想起了上学期写作“乌龟、爷爷与男孩”时提出的“线性思考”与“综合思考”,想到了提供的那篇《遥远的罪恶与你我有关》的参照阅读。《假如我是真的》一文,可以读出在这里所获良多。

另外,绝大多数同学都在践行“我手写我心”,因此,文章有了更真的情感,有了更实的说理。我们能读出,作者真的是这样想的。这是此次作文让我高兴的重要原因。

疑难指津

1.所给材料中的局部信息是否可以作为给材料作文立论的依据?

既然是读材料作文,那么作文题目中所提供的材料当然都是可以作为作文立论依据的。但一定要明白,局部信息也往往只能说明局部问题,不能表现事物的整体,更难以表现事物的本质,如果仅以局部说事,就可能会陷入盲人摸象的局限中。

如有的同学通篇都在质疑这个帖子的公允性,说美国人、日本人也并非都如此,中国人也并非都如此。这就是以局部信息为依据来强说整体。其实,这个帖子开头的状语“对这件事”具有整体提示意义,它规定了说美国人、日本人、中国人的前提。同时,这个帖子的所有局部整合在一起的整体意义,确实不是指向讨论美国人、日本人和中国人价值观的区别问题,而是指向在讨论“唐骏学历造假”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中国社会的价值取向及背后的社会诚信问题。

这里就引出另一问题:如果只以局部信息为依据立论是否算跑题?

这就要看局部信息与材料整体意义的关联度了。关联度越高,就扣题越紧;关联度越低,就离题越远。应当说,如果只是比较美、日、中三国价值观区别,就确实离题较远;如果在比较之后,还能回应唐骏事件,就可以说向题目走近了一步。如果是就材料的最后“在中国,他要狡辩,100个人有100个价值观:他的事跟你有什么关系”这一信息作文,就可以说没有跑题了,因为这一信息是这则材料的关键信息,与材料的关联度相当高。

2.参照阅读

喧嚣与真实

拒绝化妆以本来面貌亮相

各位朋友下午好,非常荣幸参加这次活动,过去演讲很少写稿,这次非常认真地准备了半个上午,本来主办方昨天晚上通知我,让我上台之前给我化妆,后来我拒绝了,因为我想,化妆是可以把白的变成黑的,也可以把黑的变成白的,但是,不可能把丑的变成美的,美不需要化妆,你依然很美,丑的无论如何涂脂抹粉都不会变美。所以我想还是以本来面貌见人为好,尤其在台上演讲的时候更要给大家以真实面貌,一个人只有保持自己的真实面貌,才可能说真话,办真事,做好人。

其实要保持一个人的本来面貌还是挺不容易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当中,我们除了要跟自己的家人打交道之外,还要跟社会上各个阶层的人打交道,学生在学校跟老师和同学打交道,员工在家里面跟自己的家人打交道,也要跟老板和自己的同行打交道,这样的社会结构就迫使每一个人都有几副面孔,无论是多么坦诚朴实的人,在舞台上和卧室里是不一样的,在公众面前和在家人面前也是不一样的,我想我们能够做到的也只能是尽量地以本来的面貌见人。今天演讲的题目叫《喧嚣与真实》,这是主办方给我的题目,因为这个题目挺难谈的,涉及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社会生活总体上看是喧嚣的,喧嚣是热闹的,热闹是热情,是闹,是热火朝天,也是敲锣打鼓,是载歌载舞,是一呼百应,是众声喧哗,是望风捕影,是添油加醋,是浓妆艳抹,是游行集会,是大吃大喝,是猜拳行令,是制造谣言,是吸引眼球,是人人微博,是个个微信,是真假难辨,是莫衷一是,是鸡一嘴鸭一嘴,是结帮拉伙,也是明星吸毒,也是拍死了苍蝇,也是捉出了老虎,是歌星分手了,是二奶告状了,是证明了宇宙起源于大爆炸,也证明了宇宙不是起源于大爆炸,确实是众声喧哗。

喧嚣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

我想社会生活本来就是喧嚣的,或者说喧嚣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或者说是本来面貌,没有任何力量能让一个社会不喧嚣。当然了,我们冷静想一想,我们从多个角度来考量一下,喧嚣也不完全是负面的,喧嚣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因为在原始社会里是不喧嚣的,我们去参观半坡遗址的时候,我们想象当时的人们生活场面肯定是不喧嚣的,我们回想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那时也是不喧嚣的,但是我们想象最近几十年来,我们1958年大炼钢铁很喧嚣,我们1960年代“文革”也是很喧嚣的,后来改革开放前几年比较安静,但是最近十几年越来越喧嚣,这种喧嚣有的是有声的,是在广场上吵架,或者是拳脚相加;有时候是无声的,是在网络上互相对骂。我想面对这样的社会现象,我们必须客观冷静对待,既不能说它不好,也不能说它很好,所以这样一种现象,就像我刚才说的,实际上也有正反两个方面。我们作为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应该习惯喧嚣,我们要具备从喧嚣中发现正能量的能力;我们也要具备从喧嚣中发现邪恶的清醒,要清醒地认识到,喧嚣就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而使我们的社会真正能够保持稳定进步的是真实,因为工人不能只喧嚣不做工,农民不能只喧嚣不种地,教师不能只喧嚣不讲课,学生不能只喧嚣不上课。也就是说,我们这个社会生活中的大多数人,还是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否则只喧嚣没饭吃。

真实是社会更重要的基础

关于真实,我想也是社会更加重要的基础。真实不仅仅是一个社会的本来面貌,也是事实的本来面貌,有时候喧嚣掩盖真实,或者说是会掩盖真相,但大多数情况下,喧嚣不可能永远掩盖真相,或者说不能永远掩盖真实。我可以讲四个故事,来证明这个论点。

第一个故事是,几十年前,大概在1970年代的时候,我的一个闯关东的邻居回来了,在村子里扬言他发了大财,说他去深山老林里面挖到了一棵人参,卖了几十万人民币,从村子东头搞到西头,又从西头搞到东头,让我们的村民们很多家里面争先恐后地请他吃饭,因为大家对有钱人还是很尊敬的,大家还希望一遍遍听他讲述如何在深山老林里挖到这棵人参的经历。我们家当然也不能免俗。我们把他请来,坐在我家炕头上吃饭,我记得很清楚,他穿了一件在我们当时的农民眼里看起来是很漂亮的黑色呢子大衣,即便坐在热炕头上也不脱下这件大衣。我记得我们家擀面条给他吃,我奶奶发现他脖子上有一只虱子,于是他的喧嚣就被虱子给击破了,因为一个真正有钱的人是不会生虱子的,过去人讲说穷生虱子富生疖子,我们知道他并没有发财,尽管他永远不脱下来那件呢子大衣,但他的内衣肯定很破烂。又过了不久,这个人的表弟也穿了一件同样的呢子大衣,奶奶问他,你这件大衣跟你表哥的很像,他说我表哥就是借我的,事实又一次击破了前面这个人喧嚣的谎言。

另一个故事是,我在北京的检察院工作期间,曾经了解和接触了很多有关贪官的案件,当然我不是检察官,因为我们是新闻单位,我们要报道,所以我是记者,了解了很多这方面的案例。其中在河北某地有一个贪官,他平常穿得非常朴素,上下班骑自行车,给人一种非常廉洁的形象。他每次开会都要大张旗鼓、义正词严地抨击贪污腐败。过了不久,检察院从他床下面搜出了几百万人民币,所以真实就把贪官关于廉洁、关于反腐败的喧嚣给击破了。事实胜于雄辩。

第三个是我的亲身经历。2011年我在故乡写作,有一次去买桃子,一个卖桃子的人看起来很剽悍,他也认识我,或者他认出了我。他一见面就说,你怎么还要来买桃呢?他点了我们市委书记的名字说,某某某给你送一车不就行了吗?我说我又不是当官的,他干吗要送我,他马上说你是当兵的。实际上我也不是当兵的,我已经转业了,然后他说你们这些当兵的,我们白养了你们,连钓鱼岛都看不住,让小日本在那边占领。我说小日本也没有占领,他说反正你们当兵的白养了,我说那怎么办?他说很好办嘛,放一个烟幕弹就把问题全解决了。尽管我心里很不愉快,但后来还是买了他五斤桃子。我说桃子甜吗?他说太甜了,新品种,我说你给我够秤,他说放心。结果回家一称,只有三斤多一点,他亏了我将近两斤秤,然后一吃又酸又涩。所以这个事实真相,又一次把卖桃人的喧嚣给击破了。

第四个故事也是我的亲身经历,就是不久前的中考,我有一个亲戚经常见面,每次见他,他义愤填膺地痛骂当官的,咬牙切齿。但今年他的儿子参加中考,离我们县最好中学的录取分数线差了五分,他就找到我了,说就差了五分,你看看你找一找人,让他去。我说现在谁还敢,现在反腐败的呼声如此高,现在为难了。他说我不怕花钱,我有钱,我说你让我去送钱,这不是让我去行贿吗?这不是腐败吗?你不是痛恨贪官污吏吗?现在你这样做不是让我帮着你制造新的贪官污吏吗?他说这是两码事,这是我的孩子要上学了。这个真实也把亲戚反对贪官污吏的喧嚣给击破了。

我对这四个故事的主人公没有任何讥讽嘲弄的意思,我也理解他们,同情他们。假如我是那位亲戚,我的孩子今年中考差了几分,上不了重点中学,也许我也要想办法去找人,我也会跟我的亲戚说,不怕花钱。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为什么大家在涉及不到自己切身利益和家庭问题的时候,都是一个非常正派的、非常刚强的、非常廉洁的人,一旦我们碰到这样的事情,尤其是涉及孩子的事情,我们的腰为什么立刻又软了?我们的原则为什么立刻不存在了?我想这有人性的弱点,也有社会体制的缺陷,所以我讲这四个故事没有讥讽意义,而是要通过这四个故事来反省,让每个人在看待社会问题的时候,在面对社会喧嚣的时候,能够冷静地想一想喧嚣背后的另一面。

小说里的夸张变形和魔幻是为了更加突出真实的存在和力度

我是一个写小说的,说得好听点是一个小说家,我想在小说家的眼里,喧嚣与真实都是文学的内容。我们可以写喧嚣,但我认为,应该把更多的笔墨用到描写真实上。当然,小说家笔下的真实,跟我们生活中的真实是有区别的,它也可能是夸张的,也可能是变形的,也可能是魔幻的,但我想夸张变形和魔幻实际上是为了更加突出真实的存在和真实的力度。总而言之,面对当今既喧嚣又真实的万象风云的社会,一个作家应该冷静观察,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过去说,要研究一个人,就是要听其言察其行,我们要察言观色,就是观察会让你获得外部大量的信息,然后要运用我们的逻辑来进行分析,我们要考量现实,我们也要回顾历史,我们还要展望未来。然后通过分析得到判断,在这样的观察分析判断的基础上,展开我们的描写,给读者一个丰富的文学世界。谢谢大家!

(选自《美文》2014年第10期,作者:莫言)

第二题 沿着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

阅读“李宁”两句新广告词,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李宁”广告词——“你们为我安排的路,总是让我迷路。”“沿着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

命题意图

“李宁”针对90后,设计了颇具攻心效能的广告词,其中“你们为我安排的路,总是让我迷路”、“沿着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很为受众所喜爱。

让1990年代中期出生的同学来思考这些广告词,既有较强的亲切感,更有较强的共鸣性。最重要的是,通过引导他们思考这样的广告词,能将他们从广告词的“谎言”中走出,直面现实,反思人生,获得启示,更自信地走向未来。

从作文技能训练的角度看,审读这两句广告词作文,审题难度相对较小,期待同学在结章与手法运用方面有更多的考虑,争取写出内容较充实、结构较完整、手法较丰富的文章来。

前期指导

1.“李宁”广告词所言,果然如此吗?确信你自己的思考,发而为文,才为真实。

2.你对广告有认识吗?能否从广告的角度思考?以此广告词为例谈一谈广告词也是此作文不错的选择。

习作评析

做自己的开路人

李宁的新广告词“你们为我安排的路,总是让我迷路”,着实令人耳目一新,或许原因就在于这是每个时代的“新鲜血液”的共同的疑问与呼声:我们的路应在何方?

总提。

舒曼曾奉母命学习法律,而对音乐的执着使他毅然打破常规,去开拓所谓的“不会有出息”的领域,令我难以释怀。也许每个人都应有这种开拓新道路的精神,才可能达成追求。时代总是在变化发展,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险阻需要克服,每一代人都有不拘一格的追求。没有什么“旧地图”可以复制,墨守成规的年代应当逝去,开拓,是每一代人所奉行的法则。

例证,有很恰当的分析。恰当在将例证的内容与题目的内容有机连接。

梭罗认为实际上“老年人是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忠告要给年轻人的”。他也用回归式的生活违抗着已成牢笼的现代文明,亲身印证。这是不为传统所束缚的人开拓自己的,符合时代精神契合个人追求的路,于是他看见了“新大陆”。

引证加例证,并用一句话揭示它们与题目的内在关联。第二、三段为一层,讲要开拓。

我们的智慧不仅仅是在继承传统,更应是在开拓创新上建起令人血脉贲张的大厦,前有乐府、古文的开拓探索,之后才有“即事名篇”、“文以载道”猎猎大旗;瓦格纳不拘一格、打破常规的乐剧,大器晚成的凡·高独特的笔触,是他们表达自己浓烈情感的最新利器……的确,开拓之路不总是康庄大道,甚至经常布满荆棘险阻,但人们依旧前仆后继地做那个开拓人。因为面对变化不止的社会,开拓精神、创新精神才是与时代精神相依相存的永恒主题。

中外并举。与第二、三段表达略异,一是以概述方式呈现,二是将事例置于分析之中。从层次上讲,这是第二、三段的推进,讲开拓既要继承,又要不怕受挫。

如果我们一直以来都顺着“月球是奶酪做的”的谬论行走,我们将永远不能登上月球,类似地我们现在若不能打破传统禁锢,我们依旧不能解决我们时代的困惑。我们知道,不能再遵从依赖矿物燃料的传统,于是太阳能、生物资源得以诞生。我们知道,不能重蹈只求发展目空一切的覆辙,于是环保组织相继成立,可持续发展被反复提起。我们知道,我们不能再在由来已久的龃龉中生存,于是人们呼出祈愿和平发展的强音……无论在什么领域,唯有打碎墨守成规的枷锁,开拓新径,才是我们永远珍惜的希望。

此段是“致命”之笔!在第二、三、四段的基础上,倾泼浓墨——以类比法、归纳法,将文章提升到普遍性高度。从层次上讲,这是在前几段基础上的跳跃,文章向前跨越一大步。

“沿着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这自然不是指背弃永恒古老的真理,更不是指无视经验教训,这只是一代代人觉醒的开拓意识在呼唤。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做自己的开路人,希望在前方,路也在前方。

“一代代人”回应首段“每个时代”“共同”,“呼唤”回应首段“疑问与呼声”。始于“迷路”,终于“开路”,灵巧地嵌入两句广告词,起得巧,收得妙。

(侯佳珺作于2010年9月)

欲何之

陶渊明叹曰:“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他的心下已是一片清明,知道自己想去向什么地方。而我们这些90后却仍在彷徨:吾欲何之?吾欲何之?

90后找不到自己的路。

不错,我们已然觉醒,父辈“为我们安排的路,总是让我们迷路。”尽管他们信誓旦旦激情昂扬地为我们铺路,我们却仍看不清楚这条路的指向。他们铺的这条路,开满了鲜花溢满了芬芳,金光四射云雾缭绕,这是一条由金钱指引的路,却不可能指向幸福的天堂。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不能再让这种扭曲的以金钱与个人利益为基石的价值观为我们引路。好大学、热门专业、跨国公司;高学历、真学历、假学历,这些都是浮云!但我们仍在迷茫:吾欲何之?

父辈安排的“金光大道”不是自己想走的路。

我们心里有天堂般的梦想,却总在地狱人间醒来。我们的梦如此不现实,但我们应该为现实妥协吗?我看到无数人无奈地把理想扔进焚化炉,拼命地在现实里沉浮,只能在疲惫时重温少时的理想。所以,我们不能妥协。旧地图既然不能带我们找到新大陆,那就撕了它,我们自己开路!但我们有什么能力去撼动这个恶性循环呢?

现实早已证实。

欧阳修少时被韩文所吸引,但当时流行“时文”,韩文毫无地位。于是,他专心攻读时文,以时文取得文坛地位,之后上接唐代古文运动的大旗,推广、发扬、宏大韩柳古文传统,成为一代文豪。因此,我们也可以先踏上父辈为我们铺的路,但切不可忘记最初的梦想,不然,我们仍旧是个迷路人。李开复拒绝了微软、苹果的高薪邀请,去完成他最初的梦想——将中关村建成下一个硅谷。如果他没有这么做,他就只是一个成功的IT人,但他此刻给我们点了一盏明灯。我们学习,不是为了父母所说的衣食无忧,而是为了我们全人类,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金钱终有一日会耗尽,但我们要留下的不是钢镚儿,而是一种精神。尽管我们今天还不清楚这种精神是什么,但我们知道,至少不是现在这种世界,应该是被我们改变过的世界。

如何坚守梦想值得深思。

吾欲何之?我仍不能清楚地告诉你目的地在哪,如果我说那是天堂,你肯定觉得那是幻想。但若我们始终带着理想上路,不被盲目牵着走,去改变去奋斗,就算说不清楚欲何之,我们也能到达。

应坚定地带着理想上路。

(魏慧作于2010年9月)

不沿旧地图,也找不到新大陆

“李宁”广告词曰:“你们为我安排的路,总是让我迷路。”这让我不禁想起了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如果没有前人的铺垫,甭说迷路,您连一条“路”都看不见。

反其意而用之:没有前人铺垫,根本无路,何路可“迷”?

现在又太多碌碌无为的人以社会的束缚和不自由为借口,企图麻醉自己受挫的小小自尊。殊不知,这本身就是个天大的笑话。创新精神是一种主观的意识,是不受客观环境影响,而是自己时刻添加动力才能使其维持活跃跳动的激情。有创新精神的人无论在多压抑的社会环境下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路”,而没有的人哪怕把他一个人放在无人管辖的火星也不能做到,他顶多学会火星文回来。清朝的思想禁锢可谓是铜墙铁壁了罢,《红楼梦》不是照样横空出世,成为中国古代文学、文化集大成之作,成为中国最伟大的小说,如悬挂天空的最耀眼的明星?现在的思想开放了罢,烂俗了的言情、武侠、穿越……小说估计连一盏油灯都不如。不要怨天怨地怨社会,怪爹怪娘怪学校,不是他们禁锢了你的思想,让你迷了路,而是你自己掐灭了自己的创新小火苗。

“迷路”只是借口,缺乏创新意识是真实。

事实胜于雄辩。

而创新更是要建立在丰富知识的基础上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一场将生产经验转化成科学创新的革命。正是在无数纺织女工工作经验的积累下,才堆“砌”成了珍妮纺纱机,从此进入了完全不一样的机器时代。当然,这其中发明者哈格里夫斯的主观创新精神也是至关重要的,他是站在无数纺纱女工肩膀上的巨人。一个认为学习会将人学傻,知识会让人进入死胡同的人才是真正的傻子。新航路的开辟似乎是不能按着旧地图来,但没有自然科学、造船工业的发展和指南针的发明运用这些铺垫,除了想自杀的人,估计没有人敢这样出海前往大地的尽头。这自然科学、造船工业的发展和指南针的发明运用不是“旧地图”又是什么呢?而没有这“旧地图”,你怎么开辟“新航路”?毕竟,知识才是第一生产力。

“旧地图”是创新的基础。

此一详例与上一段详例一文学一科学,一中一外,且分析到位,颇有说服力。

所有创新者看似风光,孑然傲立于历史长河中,其实我们没有看到拉住他不让他被河水冲走的一只只渺小的手,也没有看到他紧紧抓住那些小手不放开的大手。哪怕缺了一个条件,他没有抓住那些手,或者他没有看到那些小手,他都会被时间毫不留情地冲向下水道。

再说“创新”与“用旧”的关系。以“大手”与“小手”为喻,形象贴切。

只有拥有了旧地图,和一颗始终保持的不安于旧地图的心,才能走向新大陆。不要再怪地图或者画地图的人了,没有他们,你甚至连一丝机会都没有,而最终,你不息的创新精神才是决定性因素。

收得平实,但很讲究“总结”:强调“旧地图”与“创新精神”的共构意义。

(顾及作于2010年9月)

总评:

这次作文的收获超出了想象,涌现了一大批优秀之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90后自我感觉的生存困境的心理描述。这是这次题目设计的最初愿望。当然整体上看,这次在这方面表现得很好的作文不是很多,这里选取的习作《欲何之》是这一类文章的佼佼者。

每道作文题都可以也应当与现实人生紧密联系起来思考。之前思考“谁怕谁”现象时的《慎言“谁怕谁”》就与自我生命的体验贴得很紧。其实回想一下思考“兰花”、“乌龟”、“唐骏”这些现象,是不是都可以紧贴自身生命成长的种种境遇来写?

每道作文题都可以也应当与时代风云(或曰特征)联系来思考。像“两会”“唐骏”这类时评自不必说,其他看似与时代关联不大的题目,同样可以紧贴时代来写,并且这类“时代思维”、“宇宙思维”往往因为立足点高,而更容易把文章写得别具新意、别有深意。

2.顺着李宁广告引导的方向(广告主题)——爱新、求新、创新的方向写。这是多数同学的写作方向。这里选取的第一篇习作《做自己的开路人》就是这方面的佳作。这篇所以能从几百篇同类作文中胜出,最重要的原因是写得在理、集中、有层次、有变化。它很好地诠释了这四个短语,希望同学们能认真体会,并学习。全文几乎就是围绕“开拓”二字展开,但内容上的层递性与手法上的丰富性,令阅读者有应接不暇之感。开头与结尾的巧妙呼应显示的灵动性,也让我们称赞。常有同学问什么是应试作文的最佳体式,尽管我们非常不想回答这个问题,但我们今天还是推荐这篇文章,认为本文可以看作一种非常好的作文体式。

不过在此同学们一定要思考这个问题:谈“米饭”好吃好谈呢,还是谈“辣椒”好吃好谈,还是谈“葡萄”好吃好谈,还是谈“米饭”伴“辣椒”好吃好谈,还是谈“辣椒”伴“葡萄”好吃好谈,还是谈“米饭”伴“辣椒”加“葡萄”好吃好谈。

一般而言,谁都能写但也是最难写的当然是“‘米饭’好吃”。我们每次作文时同学写得最多的那个点,就是“米饭”!因此,除非你真的没有品尝过“辣椒”、“葡萄”、“荔枝”、“鱼翅”、“虎肉”……或者对米饭以外的其他食品都没有很深的感觉,你当然只能选择“米饭”来写了。但我们相信,这一情况只在假设中存在。

举“米饭”为例,是希望同学们在作文时尽可能避开谈“米饭”。当然,谈“‘辣椒’伴‘葡萄’好吃”也不是很容易的。它可能成为怪论。怪论也没有关系,问题是你一定要讲出理由来,让别人至少对你的怪论有一种听下去的耐心、有一种有所悟的收获。因此,在短时间内作文,你最好还是选择一种你最爱吃的食品(当然包括米饭)谈,这样既可让别人分享你的独特感受(最好让别也垂涎),也可能避免与别人“撞味”,就真可谓“别具滋味”了。

3.既肯定广告的主体内容,又对其进行补充。这不是“骑墙”,而是“道中庸”。“道中庸”需要综合辨析力,用同学常用的术语就是“辩证”。但“辩证”不只是“一分为二”,更是“一分为三”!这里的“三”还可以是“多”的意思。下面三篇习作就是这方面的佳作。

寻路三径

“沿着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初读这句广告词,便让我想起了孔子的一句名言:“不践迹,亦不入于室。”这两句话看似矛盾,其实不尽然。因为在我看来,一个人想要发现“新大陆”,就必须走过三条路。

第一条,便是“践迹之路”。人非生而无惑,万事万物,都要通过学习方能知晓。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吸取了先人的智慧,为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这些基础,是不可或缺的。习武者先学套路,习字者先临帖,皆是这个道理。所谓万丈高楼不能凭空而起,习武者不习基本功,终究只能是乱打一气;习字者一开始便天马行空,自行创造,必也只是画符罢了。只有沿着先人的足迹,打牢了基础,才能说是为以后的人生做好了准备。不过,若是就此打住,那么我们的一生也就只能停留在“学会”的层面了。

因此,第二条路便在于“举一反三”。天下的事物繁多,难以学尽,俗语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如若想学会更多,举一隅,便要能以三隅反。“举一反三”的智慧,不仅仅在于对同一事物的研习,还在于能把事物进行横向比较,将其发展。董仲舒糅合阴阳五行,提出“天人感应”;朱熹发展理学,为儒家注入了新的思想;抑或是汉不废郡县制,而以推恩令加强集权;唐不撤宰相,而以多相制维护稳定,这些皆是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能够有所知,有所悟,才有所发明。这便是找到了第二条“发展之路”。然而仅仅是这样,就容易陷入一些泥沼,难以脱离。

正如“李宁”另一句广告词所言:“你们为我安排的路,总是让我迷路。”想要摆脱前人所带来的困扰,就要不拘一格,走上第三条“创新之路”。国弈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方能有自己的成就;墨翟摆脱儒家思想,另辟一径,遂有了可与儒家抗衡的另一大显学——墨学;孙中山若非走上民主共和的新道路,那么中国只能是在封建王朝的更替中循环往复,无法前进。由此可见,无论事物大小,人若是不能跳出前人设定的圈子,就难以进一步发展,也会在实践中感到迷茫。

现下,许多人不能够走上第三条创新之路,也正是因为在第一条践迹之路时,便过于急躁。渴望一夜成名,一炮而红,一次性发现“新大陆”,却忽略了自己连基础都未曾牢固的事实,就更不用说第二、第三条路了。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在践迹与实践之中积累而成。

这三条路息息相关,必须亦步亦趋,脚踏实地地一一走过,才可能发现属于我们自己的“新大陆”。

(孙昌雪童)

这篇文章是做一道加法题:3=1+1+1。如此简约,又非常丰赡,真的是好文章。写文章的思维方式常可与数学思维方式相提并论,本篇是加法,驳论文章多是减法,诗歌创作从言简意丰的角度说是用乘法,从意丰言简的角度说是用除法;写文章还可与物理的思维方式相提并论,前面的《做自己的开路人》文章结章法可理解为“加速度”;写文章更可与音乐、绘画的思维方式相提并论,以后再谈。

让我们一起越野

“李宁”出了两句新广告词:“你们为我安排的路,总是让我迷路”,“沿着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自然是含意深邃,发人深省。在我们这样的少年人看来,“路”似乎是外界强加的人生,而“地图”则是陈旧、无创意的思路。

再仔细想想,不禁发现这个“我”面对的“你们”内涵甚广,既可以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又可以指整个社会。自然,有了这样的“路”,就会有这被局限的思路,“我”这样的少年人当然不会乐意乖乖服从。

然而没有局限没有被强加的意愿是痴人说梦,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自小就有应当背负的责任和绝对不能逾越的底线。没有这些或许便没有条条框框的约束,但这样的人又怎能谈得上成功!因此所谓的“路”和“地图”中隐含了这些内容,完全否定它们是不行的。

闻一多认为,文学创作便像戴着镣铐跳舞,其实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它就像一场越野比赛,手里拿着地图,或开越野车或徒步而行,但总是遵循着规则向目标而行。有人活得精彩,有人过得平庸,有人志得意满,有人饮恨而终。其差别很多,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否在一定无法改变的束缚下做出一场精彩的表演。

先回到文学创作来说,大文豪们总有各自短长。梭罗的文章,单就《自然之书》来看实在是平平无奇,但同是亲近自然,他就打破了约束。不是去踏青,不是去度假,他自己伐木作屋、刻木造舟、划地为田,真正地过上了毫无工业的日子,写下了不受污染的文章。又说毛姆,寺庙佛塔之于他来说完全是艺术品,是与人性贴合的美丽,和那些脑里记了一大堆数据的学者与旅行家有天壤之别,这不是所谓的肤浅,而是他走出的一条路。他们没有让世界领导了他们,而是通过不同的方式引领了世界。古往今来,那些敢想世人之不敢想、敢言世人之不敢言的人们,多多少少都成了后世模仿的对象。

若人生当真是场越野,那么我们的责任和道德便是北辰,指导着人生的大方向。荒草中或有小路,林木中或有密径,但这并非我们必然的选择。只需知道我们始终未曾偏离大方向,那么踏出几条、几十条、几百条新路又有何难?

(谢乐茵)

文章这样的标题是能带给读者激动的。它是多么契合作文材料啊!读完全文,发现对“人生就像一场越野”的比喻义也基本揭示出来了,文章自然就不错了。比喻法是作文的一大法,用好了会给文章增色不少。稍有遗憾,本文的比喻法还不太成熟,看得出作者还不是自觉地以比喻法结章。

心觉身不迷

最近,“李宁”为了摆脱广告语与阿迪达斯的雷同,新推出了两句广告词:“你们为我安排的路,总是让我迷路。”“沿着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

仔细地品味两句话,不难发现,“安排的路”和“旧地图”并不是导致“迷路”和“找不到新大陆”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在于“迷路”的人被这两个条件禁锢住了自觉意识。心不觉,身自然就迷了。

“旧地图”和“安排的路”是永远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他们就代表了一种传统的思想或方法论。

找到新大陆或走出迷宫的人并不是将旧地图撕毁或胡乱将安排的路堵死。恰恰相反,他们没有“旧地图”和“安排的路”便不能成功。他们做到的是顺着路线走,但将自觉意识激发出来,把心从困境中抽离出来,来俯瞰这些地图,而并非按部就班。

正如牛顿之所以能成为物理教父,是因为他踩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虽然巨人还够不着智慧的大树,但牛顿站在巨人身上,借着巨人的身高才能摘得真理的苹果。

同样,爱因斯坦也是借助经典物理而又具备高于经典物理的觉悟才总结出只会墨守成规的人想也想不到的相对论。

“旧地图”和“安排的路”是当前最好的工具,即使不完全准确,也是万万不能摒弃的。但即使如此,他们也终究是用来借鉴的,并没有命令说要完全遵照所谓的规则。

心躁的人只能执拗地原地转圈。心迷的人只能看到给定的路线而身迷。而心高于所在环境的人就能看到,在安排的路的某个昏暗转角处会有一些不起眼,但起决定性作用的小路。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心”在此山中。

在人生的迷宫中,一念觉即是佛,冯风掠过那“千回百转”;一念迷即是众生,在茫茫苦海中“四处碰壁”。

只沿着安排的路,就会像许多已死的文明一样,因思想越来越禁锢而没落。

参照旧地图,开辟新航线,就会像永不死灭的文明一样不断创新,不停发展。

“你们为我安排的路,让我不迷路”;“沿着旧地图,找到新大陆”,只因为心觉。

(牛哲轩)

读完文章,我们就能感受到什么叫做“言简意赅”,什么叫“高屋建瓴”,什么叫“深得题旨”。它借题发挥,揭示了人生大理——心觉身不迷。文章援引的材料都很准确,显示积累丰厚的同时,也显示了求学的严谨。这里想说明一下,现在有一些作文呈现出了很坏的作风,臆造名言。这不仅会给读者留下极坏的印象,而且对自己的人生成长形成潜在的威胁。

4.对广告词的质疑。上面的习作《不沿旧地图,也找不到新大陆》就是上乘之作。

我们从来不反对质疑,但要说质疑是最难的!一篇质疑方向的作文,要获得认可,至少应满足三个条件:第一,你是说理的,不只是“不满”的情绪,甚至只是怨愤;第二,你说的理是有依据的,是有充分的论据的;第三,你在说理时是有条理的。符合了这三个条件,再加上你的不错语言表达,就一定是好文章。

5.对广告功能的把握。这道题目本来就期待有同学以“李宁”新广告为例,谈广告功用、广告艺术、广告作为市场经济时代的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等,可惜这方面的作文非常少。下面这篇习作是其中的一篇。

不只是广告词

走过街头,四周充斥的广告能有几个可以让你眼前一亮?又能有几个可以让你真正记住,长时间不忘?“李宁”的新广告词或许就有这样的效果:“你们为我安排的路,总是让我迷路。”“沿着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面对这样的广告词,年轻一代的我们总免不了有福至心灵般的怦然心动,而这样的广告其效果自然远远好于单纯对产品的渲染和推销,因为它抓住了我们真正的所想所感,它关注了精神,关注了人生。

其实,这样的广告语已不少见。耐克的“Just do it”和阿迪达斯的“Impossible is nothing”早已如他们的品牌、商标一样深入人心,成为他们广告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人们青睐这两句广告语的原因正是因为它们传递给了人们一种勇于面对人生的勇气和对一切可能的期待,它们已不只是纯粹的广告词。而它们收获的大众的认可,也是对它们所代表的品牌精神的一种认可。

同样的,当勇敢、创新和挑战自我等品牌精神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或许也证明了人们对于商品的需求已不再只是对质量、价格的考量,物质文明已达到一定高度的人们越来越期待心灵与精神的满足。因此,关注人生、关注精神的广告成为商家们越来越需要寻求的方式。新近流行的“凡客体”就是如此。没有长篇大论的产品描述,没有夸张玄虚的专家认证,只是韩寒、王珞丹简简单单的自我描述,说出他们的喜好,借以推出产品,却引来了网络上网友的竞相模仿,一时间沸沸扬扬,原本没几个字的广告却被到处传扬,或许就是因为简单剖白的“凡客体”引起了人们自我表达的需求,在这个不太真实的社会里难有的表白机会。

而这样的广告的频频出现,会不会带来一种由极度物质终又回归精神文明的曙光?当物质文明已被满足,越来越多的人渴望精神上的沟通与契合的时候,我们会不会以另一种特别的方式找到物质与精神的平衡?当商家都已选择在精神上做文章的时候,我们可不可以得到两者的另一种统一?

由衷地希望,这不只是,几句广告词。

(孙丰润)

疑难指津

1.“旧地图”具有怎样的比喻义?

“旧地图”的比喻义非常广泛,举凡一切“旧”的用品,一张纸、一支笔、一个汉字……都可谓“旧地图”。因此,没有“旧地图”不可能找到“新大陆”,因为“新”必然是与“旧”相对而言的,“新”从“旧”来,没有“旧”不可能有“新”。也因此,可以说“李宁”广告词“沿着旧地图,找不着新大陆”是一个欺世的“谎言”。

2.自拟题目常让有的同学很纠结。怎样拟出一个“好”题目来?

题,就是“额”。可见,“题”与“目”合在一起多么重要。印堂发亮、眉目生神是男子之美;螓首蛾眉、美目盼兮是女子之美。文章的“题目”二字,是取“题”“目”二字的比喻义。作文“题目”拟得好,自然能够吸引读者。

怎样拟出“好”题来?

概括法。概括文章的大意,用一个陈述句表现出来,如“做自己的开路人”、“不沿旧地图,也找不到新大陆”。

提示法。提示文章的方向、观点等,用一个留有想象或思考空间的句子表现出来,如“不只是广告词”、“欲何之”。

比喻法。用一个比喻突出文章的主要观点,如“寻路三径”、“让我们一起越野”“心觉身不迷”。

3.参照阅读

从传统中看现代

现在,当我们看到奥运选手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都会向他们投去钦佩的目光,送给他们热烈的掌声。但是,恐怕不会有许多人知道,运动员登台领奖是在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上才出现的情景。此前的奥运会也有授奖仪式,但站在高处的是授奖者,是各种要员,不是经过艰苦努力获得奖牌的运动员。

这个典型事实告诉我们,现代人的许多重要的思想、行为,或者习以为常的思想、行为,可能不是从来就是如此的,多数情况下是经历了许多艰难曲折才有的。这也告诉我们,身处现代,是需要返身传统,去看看“现代”是如何从“传统”中走来的,看看现代人的梦想与传统有怎样的关联。所以,我们读书也就要常常将传统与现代贯通起来看,从这个贯通中找到我们的来路,认识“我是谁”。这个问题解决了,我们就会更有力量了。本文试举一例。

我们今天都会说“以人为本”这句话,并且今天社会的运行方式也确实更多地体现了“以人为本”这一理念。但这不是从来就如此的,但也不是从来就没有过的思想而突然从某个地方冒出来,它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

《论语·乡党》记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问人不问马。“问人”,关注人,尊重人是孔子“仁”学的核心。但孔子的学说也不是突然冒出来的。

人与人相亲相爱,应该是先民们造“仁”字的本意。它体现了先民们对社会人的理解,表明了他们希望走出孤独与对抗、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这就表明人类初始时期就有了构建人与人之间友爱关系的美好理想。进入西周,“仁”字体现出来的思想已走过萌芽阶段,进入发展期。这时出现了“德”的思想。西周统治者从商灭亡的事实中吸取教训,提出了“敬德保民”的思想。到春秋时的孔子,他在“敬德保民”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以“仁”为中心内容的儒家思想体系。“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从某种程度上看,“仁”的意义就在于对“人”的发现。是孔子发现了人,主张不仅要把自己当成人,也要把别人当成人。“天之所生,地之所养,无人为大”、“使民以时”、“节用而爱民”都体现了一种人道主义、民本主义的思想;“有教无类”,打破了学在官府的限制,使教育向普通民众普及;“自行束修以上”的入学规定尊人且自尊,体现出对普通人求学上进的理解和扶助;“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道不远人,远人非道也”则体现了对平凡个体的平等关注。正如郭沫若指出的,孔子的思想中包含着“以人为本位”的精华,想积极地利用文化的力量增进人民的幸福。这种仁学洋溢着真挚而平易的人文关怀,若能学以致用,身体力行,定能使自身渐臻善境,整个社会自然也就会进入和谐的善境。孔子为了宣传、践行自己的主张,曾周游列国十四年,最后却如“丧家之犬”,历尽艰辛而无所获。他只得回到鲁国,整理古籍(《诗》《书》《礼》《乐》《易》),撰写《春秋》,将自己的思想融进这些著作当中。

很遗憾,或者说很悲哀,孔子的“仁”思想中的“以人为本”一直没有真正被后人践行。此后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人(民)本思想时有闪耀(孟子、司马迁、李白、韩愈、罗隐、苏轼、李贽……都从某个角度发出过自己的呼声,有过或多或少的实践,以苏轼、李贽为最),但从来都没有真正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更没有成为全社会的理性目标。而是相反,人,人性,人的幸福,不断地被剥夺。至晚清,“万马齐喑”,整个中国社会一片黑暗。于是,有了龚自珍的《病梅馆记》。至“五四”,德先生与赛先生的到来,中国社会进入现代,人本思想也得到了发展。但近一百年过去了,中国社会离真正的“以人为本”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以人为本”有三层重要意思:我们社会构成的三个要素是“人、事、物”;“人”是首位的,“事”是“人”做的,“物”是“人”做“事”的凭借;没有“人”,“事”就无从谈起,“物”就没有任何意义。因此,我们做任何事情,最应该看重的是人,其根本目的也是人。这是“以人为本”的第一层意思。第二层意思是,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质,无论这种特质是什么,都是个体人的最为独特的地方,都应当得到全社会的尊重的。第三层意思是,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不应当被歧视。

如果用这样的三层含义来检视我们所处的现代社会,我们会发现,这个社会与“以人为本”的要求还相距甚远。比如我们学生,其学习目的不是有利于自身生命的发展,而是分数的增加,其个性特质很难得到应有的尊重,其不平等性举目皆是。但总的说,我们的社会在这方面还是有所发展的,至少我们有更多的人在为此而呼喊,为此而奋斗。

“从传统中看现代”,除了要看到我们现代的许多东西都来之不易外,我想我们还能看到中华思想文化中的一种很特殊的现象:西方现代思想中的很多内容,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都有很悠久的历史,如上述“人本”思想,再如“博爱”思想,再如西方现代性精神的三个重要支点——“开放、自省、反叛”,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因,只是因为封建专制的强大的压制力,这些精神因素不断地被挤压,以至于我们的传统文化在这一方面显得很孱弱。正是从这样的事实出发,我们把中华思想文化看作球状发展形式也许更合适一些,它与西方思想文化发展的线性特征是有很大不同的。也正是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能从中华传统中找到更多的现代思想基因。同学们不妨选取两个角度,做一些探求,可能会有令自己惊喜的发现。

(选自《语文学习导引》,东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作者:黄氏)

第三题 见证____

2010年中国发生了许多大事。我们作为见证人,有许多感受。请以“见证____”为题作文,不少于800字。

命题意图

这是一次半命题作文,题目叫“见证____”。

这是高三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题,“见证____”具有多重考查意义:

2010年是“见证”奇迹的一年:中国经济连续10年以9%以上高速增长;发射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二号”;正式启动载人空间站工程;上海成功举办“世博会”;中国达人秀第一季引爆电视收视率;纪念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我爸是李刚”红遍网络……我们一直倡导同学写“现实关注”随笔,作文也一直强调应和时代的节律。这个题目可以用来“见证”同学在这方面的学习情况。

写了一年多审读材料、自拟题目作文,突然转换为半命题作文,同学可能一下子不适应。但高三作文教学需要这样的突然转换,以“见证”同学应考的“实战”应变能力。

前期指导

对“见证”一词的理解,关注的重心不同,作文的重心也会不同,表现手法也有很大差异。它可描,或叙,或议,也可描、叙、议结合。

习作评析

见证文化与经济的博弈

思忖了片刻,姑且还是用了“博弈”这个词。在2010年,我们耳边好像激烈的言辞不断,说得好听点是“思维碰撞”,直露一些便是对骂了。前有80后和老一代作家的纠葛,后有唐骏、方舟子导演的“学历门”之争,如果一定要用一些关键词来概括的话,“经济”与“文化”再合适不过了。

“思忖”、“姑且还是”“好像”,这些词语的使用,将读者带进去,与作者一起思考。

韩寒、郭敬明这一批新锐作家以其偶像形象和成功的商业包装在文坛上引领一阵风潮,关注度远胜许多实力派作家。“入作协”一事彻底点燃了两代人久积的怨愤。于是,平时里写些潇洒文字的作家们按捺不住了,不顾自身形象,大放厥词,面红耳赤。

“新锐作家”与“实力派作家”之争,实质是市场与文学之争。

诚然,在当今,许多人都知道,文学价值和市场价值是有“分野”的,销量榜第一并不意味着作品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但是文化人还是不知疲倦为之争吵,不得不承认,经济已经左右文化的走向,甚至已经成为举足轻重的因素了。

之后甚嚣尘上的“学历门”更是将“经济”与“文化”的较量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唐骏一句“我这样也是一种成功”的狂妄不免让人深思。

“唐骏学历门”背后实质上也是经济与文化的较量。

有了身份,有了知名度,有了雄厚的财产,就可以无所忌惮地修改文化的一种表现方式——学历?唐骏就是那么做了,用他光亮的皮鞋践踏着那张在他眼里只是装饰品的纸。又何异于古代科举中那些收买昏官以求及第的“读书人”?

经济“支配”着文化这一行径并不只是在文娱新闻的版面上演。它,真真切切。

“申遗热”扫过大江南北,无以复加的疯狂。就在河南这样的文物大省,许多地方还在如同请活佛般“申遗”,而一旦得到“摇钱树”后就放任游客如蝗虫一般肆意扫荡祖上的基业,坐吃山空。于是就有了“曹操墓真假未决,博物馆票价已定”此等“趣事”。

“申遗热”更是经济对文化的饕餮。

政府、官员、学者眼睛直愣愣地盯着GDP这一标杆,文化很多时候扮演着他们政绩附属品的角色,在经济的大旗下,文化弱不禁风,一战就败。为经济而文化,在2010年值得我们思考。

因此,文化变为附属。

在当下,可能我们已经划不清文化与经济明确的界限了。“文化经济”与“经济文化”都已成了新名词,文化人、经济人更趋向于合二为一,文化的市场化、商业化也在所难免。但钱终究不是文化的衡量标准,我们可以有两者更好的契合点。刚刚过去的世博会就是最好的例子。且不论它带给经济多大的辐射作用,其作为“世界文明的盛会”这一平台展现出来的文化理念是“申遗”望尘莫及的。网络信息交流的发展同样会助文化的传播一臂之力,使之光大。

期待找到经济与文化契合,使文化光大。

我们生活在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

多一份传承意识,多一份责任感,方能给纯文化一方净土。今朝我们见证了文化与经济的博弈,终有一天会同样目睹文化的归来。

期待文化归来。

那一天不会很远。

(张强作于2010年10月)

总评:

本次作文并不成功。有三个原因:一是考试时间太紧,阅读题量较大,留给同学写作的时间较少;二是同学对半命题掌握不好;三是同学对2010年发生的大事并不是太熟悉,只知大概,没有细节支撑。第三点尤其反映了同学体察社会、“切问近思”的欠缺。

这里选取的习作属于此次作文的优秀之作。总体上看,文章大气,特别是抓住了“文化”与“经济”两个热字,用“博弈”将二者联系起来,很形象地表现了这个特殊时代的主体特征。但细部不少表达还不是很准确,值得推敲。

疑难指津

1.“见证____”写作提纲三例

A.见证世博会

2010年1月1日,世博花车巡游;

2010年5月1日,世博园开园;

2010年10月1日,中国馆国家馆日;

2010年10月16日,世博园迎来单日100万参观者,创世博会世界纪录。

以描叙结合的笔法,呈现这四个特殊日子的盛大火热,抒写一个上海人的自豪。

B.见证奇迹

选取中国达人秀首季初赛、复赛、决赛中最感人的片断,记述冠军刘伟诞生的历程及其精彩人生,传递奇迹刘伟带给万千观众的感动。

C.见证高速度

中国经济持续多年9%以上的增长,2010年前三季度依旧高速;中国发射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二号”;启动载人空间站工程建设;5月1日沪杭高铁开通……

2.对时代的高度敏感才能应和时代的节律

鲁迅有一首很有名的诗,叫做《人与时》:

一人说,将来胜过现在。

一人说,现在远不及从前。

一人说,什么?

时道,你们都侮辱我的现在。

从前好的,自己回去。

将来好的,跟我前去。

这说什么的,

我不和你说什么。

鲁迅强调的是现在,是今天,是当下。文如其人。鲁迅是活在当下的。他56年的人生,都在追赶时代风云,反过来又拨动着时代风云,引领着时代风云。正因为此,鲁迅才成为活在当下而超越当下的伟人,使其人生既具有重要的当下意义,又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鲁迅为什么能如此?重要的一条是他对时代有着高度的敏感。

确实,我们铭记鲁迅、铭记巴金这类人物,是因为他们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也是“文化革命的旗手”、“精神价值的战士”、“中华民族的方向”。他们之所以成为文学史上巍峨的丰碑,是因为他们的思想、精神和艺术应和着时代的节律,达到了时代的高度。他们与时代保持对话,成为时代的精魂,为民族复兴凝聚必备的精神动力,而这种力量的基点恰恰在于对时代精神的深刻理解与充分表达。

何止鲁迅、巴金是如此?

《诗经》、《楚辞》、《史记》,李白、杜甫、白居易、陆游、辛弃疾的诗词,以及《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经典,之所以能够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亘古流传,正是因为它们无不从某一侧面深刻而艺术地反映了中华民族某一特定时代的社会现实,揭示了某一历史时期生活本质、社会矛盾与发展趋向,抒发了人们彼时彼地的思想与情愫,进而折射出了某一历史时期的生活本质与时代精神。

《战争与和平》问世至今,一直被人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这部卷帙浩繁的巨著以史诗般广阔与雄浑的气势,生动地描写了1805年至1820年俄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各个生活领域:“近千个人物,无数的场景,国家和私人生活的一切可能的领域,历史,战争,人间一切惨剧,各种情欲,人生各个阶段,从婴儿降临人间的啼声到气息奄奄的老人的感情最后迸发,人所能感受到的一切欢乐和痛苦,各种可能的内心思绪,从窃取自己同伴的钱币的小偷的感觉,到英雄主义的最崇高的冲动和领悟透彻的沉思——在这幅画里都应有尽有。”(斯特拉霍夫语)作家对生活的大面积涵盖和整体把握,对个别现象与事物整体、个人命运与周围世界的内在联系的充分揭示,使这部小说具有极大的思想和艺术容量。这是一部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

马克思和恩格斯有一段名句:“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两位伟人把历史视为“唯一的科学”,意在强调,人们的思维方式、理论建树和实践创造,必须要有充分的历史感和时代感作为基础,即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来认识和指导现实发展,通过掌握历史的内在规律和时代的特性,从容地走向未来。马克思从巴尔扎克的小说《农民》中,发现了高利贷剥削和地主压榨农民的秘密,并将其写入《资本论》;恩格斯说他从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中所学到的东西“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凡此种种,都论证了经典文化之内在特质,即经典文化在经过时代的更迭、历史的变迁及社会生活的演进与沉淀之后,其意义往往会不仅不减当年,而且还会历久弥新,闪耀出永恒的思想活力与艺术光彩。

看看《项链》中那个可悲又可敬的玛蒂尔德,那是法国社会视女性为玩物的牺牲品,为“美丽就是出身”的普遍认知殉葬,而她身上又葆有着一个小人物的担当。她的悲剧背后是一个真实的社会环境。《一碗阳春面》之所以感人,并不是因为故事如何轰轰烈烈,而是作者敏锐地捕捉到了特定时代老板夫妇这样一群普通人身上的善良与真诚,母子三人身上的勇敢、团结与坚持,故事演绎的是温情社会下的一个温情抗争与激励故事;《窦娥冤》之所以成为关汉卿的代表作品,因为窦娥的冤屈不仅属于她个人,更是封建官府一手制造的冤案重重的一种折射。读《阿房宫赋》你可以知道当朝统治者大兴土木骄奢淫逸的生活;读《种树郭橐驼传》你知道了什么叫繁政扰民……作者“胸怀万里世界,放眼无限未来,阅尽千古风流,独占万世潇洒”,在社会的大键盘上弹奏着一曲曲时代的歌。

其实,考察伟大人物我们就能发现,他们成就自己伟大的重要凭借,都有“对时代高度敏感”这一条。政治家不用说,军事家不用说,经济学家不用说,科学家也不用说,作家、艺术家也无不如此。回想一下,我们很难找到哪个作家、艺术家他没有与时代相呼相应而能成其大的。有的作家、艺术貌似脱离了时代,实则是先知先觉者,他们对时代的敏感远远超越了众人,像卡夫卡、凡·高。

文学作品乃至学术研究如果脱离了社会现实,脱离了我们脚下的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也就失去了回应时代的愿望和能力,导致锋芒的钝挫和生命力的萎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唯有保持着对时代的高度敏感才能应和时代的节律,留下对时代思考的声音。

因此,我们在阅读作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寻找作品与时代的关联。这种关联是政治的,经济的,更是思想的、文化的。当然,我们不能随意给某一部作品贴上时代的标签,而应当去深刻体味时代的真意,从而更好地解读、欣赏作品。

同样,我们在写作时就要特别关注题目与时代的关联。几乎可以说,任何一个题目都需要事实支撑,而支撑绝大多数题目的最新鲜最有力的事实都来自作者所处的时代。“切问近思”,你的文章就会散发着时代的息气与体温,流响着时代的悲泣与欢歌,令人回味,启人长思。

(选自《语文学习导引》,东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作者:黄氏)

第四题 “丢梦”?

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初冬的深夜,空旷的垃圾场。

明天是丢弃大型梦想的日子。每个人都会到这里来,丢弃自己伤痕累累的梦想。

今夜,一个男子来到这里,与他成为棒球选手的梦想诀别。

过了不一会儿,一个老人出现了:“这个看上去还能使。”老人一边将那个梦想装入大口袋,一边朝着驯鹿的耳边喃喃道:“你们说,把这个梦想放在哪个孩子的枕边呢?”

命题意图

这次作文材料是一篇新出炉的微小说,首届Twitter超微小说大赛获奖作品。

“丢弃自己伤痕累累的梦想”是这个社会最严酷的现实。成人世界如此,高中生也是如此。中国现行高考及其制度与方式对学生的禁锢,容不得他们有“非凡”的想法。即使是他们全身心投入高考,他们许多人的高考梦想也不能实现。此时,高三第一学期后半段,在大学自主招生的第一轮比拼(推优)中,已有一批同学败下阵来。

当学生一些美丽的梦想在现实中被一一击碎后,面对这样一个题目,他们一定有许多话可说。是坚守,还是放弃?是传递,还是创造?是埋怨,还是反思?……每个点都能生发出一篇有情感、有温度的文章来。

同时,这则材料有几个关键信息,可以训练同学在审读材料时把握关键信息的本领。

前期指导

1.“梦”与“我”具有怎样的关系?“梦”与“时代”具有怎样的关系?“梦”与“人类”具有怎样的关系?每个角度都可为文,也可以将三个角度融合起来写。

2.有些关键信息要特别关注,如老人最后的思虑。

习作评析

丢不掉的梦想

人的生命是与这几样东西紧紧地捆绑在一起的,一个是爱,一个便是梦想。梦想是静淌在内心的甘泉,渗入灵魂的每一寸,与血液融合在一起……噢,我们怎能丢弃梦想,就像我们怎能与生命诀别?

爱、梦想、生命,三者融于一体,不可分割。起笔引人注目。

梦想的垃圾场上,人们纷纷来“丢弃”梦想……回想多年前的今天,是谁悄悄地把这个梦想放在了枕边……于是梦与生命共同成长着,它分享着成长的回忆,充盈着每段生命的历程,却同样承担着成长的挫折而伤痕累累……

“‘丢弃’梦想”是梦想的另一种延续。

于是,忍泪抛弃它,然后假装潇洒地转头,告诉自己现实些吧,忘了它,忘了它……但你根本没忘!你抛弃的只是梦想依附的躯壳,抛弃的只是需要为梦想付出的时间、精力。然而,梦想本身并未离开你,它只是化成了一粒种子,深深地埋在你的心里,有时是世俗与现实的尘埃一层层将它掩埋。它太安静地躺在你的心里,安静地让喧嚣淹没,让匆忙的你暂时地将它遗忘……

“忍泪抛弃”梦想是一种暂时的告别。

以为自己丢了梦?整日在题海书堆里伏案疾书就以为自己丢掉了钢琴家的梦想;穿着西装,忙碌在文件堆里就以为自己丢掉了运动员的梦想;整日在计算机前编程设计就以为自己丢掉了当作家的梦想……不!根本没有。也许某天听到别人指尖蹦出的灵动音符,看见别人在绿茵场上奔驰,读到别人用文字极细腻的倾诉……才明白,梦没有离开。此刻的泪比追梦时的伤痕累累更痛苦,是无奈,是遗憾,更是一种无法割舍的痛!

梦想常会在某一个不经意间复活。

既然,忘不了,为什么要骗自己去忘;既然丢不掉,为什么要强迫自己丢掉……能够坚定梦想,不管世俗目光,金钱名利,去追梦圆梦,固然是值得肯定的,这样的追梦者,他们拥有的幸福感是受了千万倍的挫折换来的,但有时现实的镣铐就是无情地捆绑着你,让人无法挣脱去追梦。无法追梦,但梦想也不会离开你,即便带着镣铐也能与梦想起舞。无法成为音乐家也可以为亲戚朋友弄上一场小型音乐会,无法成为运动员也可以在工作的间隙到运动场上一展雄姿,无法成为作家也可以用笔记下生活的点点滴滴……梦是带来快乐的东西,我们没有理由去丢掉快乐!当时间慢慢冲刷掉了掩埋梦想的那些尘土,当年老的你突然发现藏在心里的那个梦,回看匆匆一生,原来你从未把它丢掉……正如玛蒂尔德坐在窗前,回想起当年那个舞会,那个晚上,她多么美丽,多么使人倾倒啊!

那就不要在意“丢”与“不丢”吧。

第五段将文章推进了一层,值得关注,尤其值得关注与第四段的紧密关联。

站在梦想的垃圾场上,这里被丢得满满的。但朋友,不要悲伤,这是昨夜的星辰,也是永远的星辰……

以“星辰”比喻收束,耐人寻味。

(王佳倩作于2010年11月)

我在这里等待着你

梦想着有一座城市,各种梦想都是这座城市的居民,是谓“梦想城”。

想象有吸引力。

儿时就曾收到梦想城的请柬,请我去梦想之城居住。于是,跋山涉水,经历重重考验,去与等待着我的梦想见面。

2010年11月的某一天,在中华文明高原那个绝险之处,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于亭中小憩,而其气质非凡,浑身散发着圣人之气。他的手中捧着厚重书卷。我问:“是孔圣人老先生否?”答曰:“然。”“您也在寻找梦想的途中吗?”孔子老先生挥挥衣袖说:“我的肉体早已不在,而我的灵魂已在梦想途中前行了几千年。我的儒家思想,恢复周礼始终于心中不去,我坚信梦想不灭。”说罢,他捋了捋胡子便隐匿于青山之中,而他的影子却投射在中华大地的角角落落。日月双飞箭,岁月如梭,孔子以他强大的意志力与伟大的梦想,将他的思想传遍了九州。他从未放弃自己的梦想。而他的理想也在中华精神的传承中不断实现。他,离梦想之城很近了,我想。

孔子的故事很贴切:有大梦,追大梦,永不停歇。

环顾眼前绝美的景致,我的信心大增,更稳健地迈步向前。

突然间,一名意气风发的外国人驾着奇特的船从前方驶来。“请问!是富尔敦先生吗?”我呼喊着。“哦!是的!我的汽船是不是很炫?”这位绅士正了正帽子,自信满满地回答,“这是我和梦想共同创造的。”“那么您已经和梦想会过面了?”“是啊!不过这一路上困难重重,每当测试出现缺陷,梦想却总在我脑中轻声地诉说:‘坚持下去,我等着你呢。’多亏了我坚定地去与自己的梦想对话,才有了我现在梦想的实现。”说罢,他又呼啸而去,不久又有各种越发现代越发高科技的汽船从我身边经过,追随着富尔敦先生。它们的发明者个个神采奕奕。实现理想,原来真的如此令人自豪啊,我的梦想也定要实现!我又思忖。

孔子的故事与富尔敦的故事相得益彰。一文化一科技,一古一今,一中一外。

永远的追梦者,永远的人类英雄。

目光追随着那呼啸而过的汽船,我的步伐更坚定了。

一会,却有一阵喧嚣声从不远处传来。定睛一看,那都是双手空空的返程者。愁眉苦脸穿着棒球服的青年,唉声叹气西装革履的上班族,纷纷抱怨这一路的坎坷。“你们的梦想请帖呢?”我惊讶地问。“还给梦想了,实在是太苦了,还不如放弃。”一人投来哀怨的眼神。我望着这些放弃梦想的人,不由得想着:不论什么困难,我绝不回头,我绝对要与梦想相见!我把磨破了的鞋带系紧,又向前迈出步伐。梦想的都市里,始终会有我的一张笑脸。

此段反衬非常重要。如果能来一对有名有姓者更好。

终身追求梦想的人,实现梦想的人,放弃梦想的人,得志的,或辛酸的……各色面孔从我眼前闪过。

小结得好。

我将梦想城的请柬举向天空。天空中隐隐地,久久地,传来呼唤的声响——

“我在这里,等待着你。”

收束妙!可谓神笔!

哦!那是梦想!肯定是!

(吴天宇作于2010年11月)

总评:

两篇习作各有其妙。

第一篇妙在立意:梦想与爱一样,是人的血液,梦想是人最可宝贵的,是永远的星辰。因此,生而为人,梦想是丢不掉的。当然有好的立意,若没有好表达,也是不能产生优秀之作的。《丢不掉的梦想》很有篇章意识,起承转合一气呵成,并且中间两个层次的递进很明显,语言也简洁流畅。

第二篇妙在设喻:“梦想城”为总喻,作为起笔颇吸人眼球;然后有“中华文明高原”、孔子及理想与实现情境、富尔敦及梦想与实现情境、各种追梦者(包括“我”)等,构成这个寓言的方方面面。作者以“寓言”形式成功设喻,寓意丰富,喻义有显有隐,使读者留恋。

本次作文有一大成功处,同学们能将关键信息与整体信息联系起来思考,既有好的切入点,又能顾及整个材料。所以,绝大多数文章都写得机智、稳健,这正是我们期待的。

归纳起来,这次作文的写作点大致有这样几个:造梦,丢梦,拾梦,续梦,圆梦。可惜没有同学将这些点贯通起来思考。若贯通起来,这些点正好是人类逐梦的脚印。一代一代人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中前行。

本次作文大的不足是依然没有大视野,关注时代与人类之作依然较少。

疑难指津

1.这则材料有哪几个关键点?

有“垃圾场”、“丢弃”、“大型梦想”、“伤痕累累”、“诀别”、“老人”与“驯鹿”、“还能使”、“放在哪个孩子的枕边”。

“垃圾场”说明“梦想”当作了垃圾。

“垃圾”当然要“丢弃”,但也可以“再生”什么。

“大型梦想”,所以有“大型”二字,是指“这个”梦想有很高的品质。

“伤痕累累”表明在现实中碰过许多壁,现在是无奈地放弃。

“诀别”意味着不舍与留恋。

“老人”与“驯鹿”,是人类梦想的传递者。

“还能使”,说明有些是不该丢的。

“放在哪个孩子的枕边”,告诉我们三点:一是梦想是从孩童时种下的,二是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梦想;三是今天的孩子不要梦想。

这些关键点每一点都可作为写作的立足点来表达自己关于“(丢弃)梦想”理解:梦想不是垃圾,梦想不应丢弃,大型梦想是人类的高贵精神,哪怕“伤痕累累”也不放弃,“诀别”不是永别,做一名梦想的传递者,不放弃、不抛弃,无梦忧思……

2.参照阅读

追求与告别

6月8日,满怀豪情走进世博园,只见游人如织,美景如画。心中不禁长长感叹:这,是人类一次空前的文化狂欢与思想交汇。

不是吗?在长达184天的时间里,每天都有40万左右的游人,来自世界各地,走进上海世博园,在浦江两岸5.8万平方公里的园区内,共享24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关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千万种设计与创意,共享“以和为贵、以人为本、人与人相敬相爱、人与自然相近相亲的和谐世界”(温家宝总理2009年11月13日在第七届上海世博国际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畅想人类未来美丽生活的种种图景,畅想未来城市生活的美丽与幸福……

当整个世界在迅速城市化的时候,人类的眼光聚焦于城市,人类的心灵联系于城市,人类的思想碰撞于城市。那接踵而至的脚印,那来来去去的脚印,那层层相叠的脚印,已诠释了这一切。

而对于正在伟大复兴道路上慢慢崛起的中华民族来说,这样的狂欢与交汇,无论从哪个角度说,都将书写民族历史的异常厚重的一页。

它是一个伟大民族对一个百年长梦的不懈追求,也是一个伟大民族对百余年积贫积弱的艰难告别。1910年,一个叫陆士谔的青年创作了幻想小说《新中国》,虚构了100年后在上海浦东举办万国博览会的情景。2010年,陆士谔的虚构在“新中国”变成了现实!我们感叹陆士谔对“新中国”的拳拳期盼之心,惊叹他猜想的无比准确之时,我们更为中华民族百年历程的滔滔激越与艰难困苦而百感交集。100年来,中华民族在创立“新中国”的道路上,在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追求中,于内忧外患中勇敢顽强地踏出了一条光荣的荆棘路:推翻清朝封建专制,推翻袁世凯复辟,抗议巴黎和会,结束军阀割据,抗击日本侵略者,推翻国民党独裁统治;60年来,中华民族在共产党人的领导下,一步一步走向现代化;30年来,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又引领我们彻底地告别了百余年积贫积弱。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国,世界东方这块古老的土地,完全有实力举办现代世界的任何一种现代盛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今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的盛大开园,都证明了这一点。我们相信,中华民族将张开双臂,拥抱一个又一个现代世界的现代盛会,实现一个又一个伟大的百年长梦!

它是一个民族对有尊严地站起来的不懈追求,也是一个民族对“挨骂”历史的艰难告别。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伟大声音,从天安门传遍世界各地,中华民族也结束了长达百余年任人宰割的“挨打”历史。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隆重召开,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今天,十几亿中国人早已结束了“挨饿”的历史。但是,我们也看到,我们中国人离真正“有尊严地”站立着尚须时日。虽然西方“妖魔化”中国的现象随着对中国的了解不断加深而比先前有所减少,但中国自己的许多事情也确实还需要进一步做好。走在世博园,确实可以看到在不少地方发生着与“世博文化”极不协调的事件:插队、随地吐痰等依然可见,有的国家馆排队处还垃圾遍地,出园后等候出租车处乱象环生……走出世博园后,我们看到的各种各样的不文明现象更显其多。

今天我们都看重GDP,但很少有人提及HDI(包括“基本生活指数”、“生活质量指数”和“全民教育指数”三项指标,不仅说明经济情况,更呈现文明程度)。我们的GDP指标是在逐年提升,在2009年在世界182个国家和地区中已紧随美国之后位列第二,而HDI指标2009年却仅列世界第92位。散文家、光明日报“文荟副刊”主编韩小蕙最近在《应歌懒得》一文中说:“我个人认为:如果说中国在经济上要花50年赶超英美的话,那我们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国民文化素质的差距也许在150—300年。”韩小蕙女士的说法也许过于悲观,但也不是毫无道理。确实,我们要告别久积的“不文明”并非易事。它需要养育,需要教育。这次长达184天的世博会就是一次重要的历练。相信走出世博园之后的每一位国人,都会有许多感受,有许多心得,有许多收获。

在中国馆那放大至128米的“现代‘清明上河图’”前,欣赏千年前那如诗如画的“中国生活”的时候,我们憧憬: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生活能告别单纯的利欲驱动而从容优雅,滋味绵邈,享受真正的“现代文明”。

徜徉于中国馆“低碳未来”区,释读以低碳为核心元素的中国未来城市发展理念的时候,我们期盼:“师法自然的现代追求”能成为每位国人自觉的现代生活理念,并坚定地践行之。

伫立中国馆前,感受她所蕴含、所体现的“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中国文化的精气神的时候,我们神往:一个富强起来的中国,能够告别暴发户气息,真正秉承中华优秀绵长的传统,弘扬之,超越之,铸就融入现代世界、引领未来世界的伟大历史新篇章。

第五题 怎么说“不”?

“不吃”、“不喝”、“不要”、“不去”、“不会”、“不愿”、“不敢”、“不想”、“不能”、“不准”……

“不……”,形形色色,其义亦千差万别。细细想来,“不……”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不……”是生活的重要现象。

请以“不”为论题,择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命题意图

无论是个体人生,还是国家社会,事无大小,常是两个词解决,这两个词就是“是”与“不”,用比喻的说法就是“绿灯”与“红灯”。理解了“是”与“不”,其实就理解了生活,理解了国家社会。一个人若能处处很好地使用“是”与“不”,那这个人就可谓“从心所欲不逾矩”了。

同学的高三生活即将过完一半,引导他们思考这个问题,就是引导他们用自己的全部人生经验与智慧来理解自己所面对的生活。

如果说上一次作文述说“梦想”是“仰望星空”式的灵魂拷问的话,那么这次让同学论“不”就是“脚踏实地”式的现实反思了。

但相比于前几个作文题目,这个题目有着更大的写作空间,更能考察同学的知识、文化与生活储备,考察同学对生活的认知、理解与智悟。

前期指导

1.“不……”表达的内容极其丰富,一篇作文不可能面面俱到,同学们要善于归类,以类取点,以点说类,以类诠总。同前一篇说“梦”一样,这一篇说“不”也只要将一点说透即可。当然,如果谁能从哲学的高度概括、揭示“不……”的全部内涵,那一定是一篇非常精彩的文章。

2.题材可大可小,大到国计民生,小到生活琐事。期待有同学关注社会,“切问近思”。

习作评析

从“不”到“当”,到……

从当年的“七不”规范到如今的《中国不高兴》,国人已然把“不”字从家中搬上了国际舞台。然而这个“不”字并不像它读起来那么铿锵有力,“不”字背后,是那么的无奈与尴尬。

择取“不”的“无奈与尴尬”为写作点,依此提出问题。

不准私拉电线不准吸烟不准乱扔垃圾不准违章搭建不准强买强卖……多少个“不准”也治不了国人的各种毛病。起先还是暗地里:“不准超标”的超标了,“不准排放”的偷排了;接着是日益嚣张:“不准添加”的添加了,“不准审批”的通过了,“不准经营”的生产了。“不准”只是一只纸老虎。

第二段是一般意义上“不准”的“无奈与尴尬”。

不贪污腐败不监守自盗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不为虎作伥……这些个“不”字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显然更难去规范和监督。于是,最不可以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的公安局成了黑窝,最不可以昧良心的医生护士给孩子打进变质疫苗,最不可以趋炎附势利欲熏心的教授走穴致富……“不”在这里隐身了,道德准则立刻化为恶魔条款。

第三段讲更高级别“不准”的“无奈与尴尬”。

是的,在大谈“中国不高兴”的同时,更要大谈“中国应学会说不”。但这个“不”,有多大实际效力?有多大适用范围?是否也能向狼心狗肺和诱惑说不?

此处为“转”。“转”常使文意推进一层。

是的,英勇的交警向“李刚”说不,无畏的方舟子向收买和报复说不,腾讯向360说不。但他们说得太难太难!这些例子只能证明“说不”是可以做到的,也同样证明做到是多么困难,多么难得,多么金贵,多么稀有,多么“最可宝贵”。

根据题意,此处要转到“当”字上来。但转得不太顺当。

依我看,与其一味说不,与其像十个指头按跳蚤,顾东不顾西,不如也来个正面提倡,在说“不”之后,还说:“当”。

不该软弱——真不该!没办法。当自强——要改变!要“革自己的命”。

不干坏事——好事也不做。当做好人——戴罪立功;浪子回头。

当然,无论是“不”还是“当”,终究只是挂在嘴边的一句叨唠。把《宪法》背得滚瓜烂熟并不能保证不犯事儿,唯有心中有“不”有“当”,唯有心中常备一条处事的准绳,才能实在地规范起自己的行为。

从“不”到“当”,都是为了在心中“备一条处事的准绳”。

头上的星空,心中的准则,并不因“不”和“当”而发生变化。到人人“有耻且格”的时候,“不”和“当”,都不当需要了。

以期待“有耻且格”收束,落实题目“到……”。

(程千里作于2010年12月)

“不”的下坠

“不”字,带着强烈的否定意味,矗立在我们身处的社会之中,某种程度上充当着一种是与非的判断和道德素养的标杆。然而,“不”在滚滚岁月的侵蚀中不知不觉慢慢变质,不再不朽。

择取“不”的“变质”为写作点,依此提出问题。

“士不可以不弘毅”,《论语》如是说。君子任重而道远,一种兼济天下、放乎四海的大气在“不可以”三个字上彰显。那是一种对个体价值的追寻,对人生本源的探索。于是乎,历史上一个个高大的身影站了起来,撑起了“不”的标杆。

“不”原先很高大。

泛黄的古籍上仍静静诉说着蔺相如、王安石他们流芳百世的传奇,而今我们却笑嘻嘻地叫嚷着“无害最大”,以为不为恶也是一种贡献。社会意识少了,个体观念强了;广博之心少了,虚浮之气多了;贤者少了,商人多了。

“不”今天在变小。

当我们只记住了“勿以恶小而为之”而忘却了下半句;当从“不可以”到“不为恶”,“不”开始下坠,但这只是一个开始。

谁都没有想过火腿中是否可以添加敌敌畏;谁也没有想象过奶粉中的三聚氰胺会带来的可怕反应。因为,那曾是我们理所当然所认为的“不能”。

“不”在变坏。

然而就是有那么一群利欲熏心的人把这“不能”变成了一种残忍的“可能”。

婴儿脸上饱受痛苦的表情,受害家属的欲哭无泪,再多迟到的惩罚也于事无补。新法律的制定、新标准的提高、新措施的实施,伤痛的人们在一次次“出乎意料的灾难”后按照“惯例”又迎来了一堆“不准”。

法律的诞生或许本身就是一种悲哀,人的良知已经无法控制住自己的荒唐行径,从良知的“不能”到法治的“不准”,无奈的我们给自己戴上枷锁,“不”又一次妥协,继续加速向下。

可某些人还是想去挑战一下“不准”的权威,在他们看来只是“敢不敢”的问题。“公车不能私用”、“公款不能吃喝”,那都是法律上的白纸黑字,而如今“不吃”、“不开”、“不喝”已成为了公众不愿去提及的“秘密”。

“不”在突破底线。

当跨越了法律“不能”的界线,我们还有底线吗?

“不”失重了,漂浮了。

可以预计,终有一天,彻底失重的“不”会“砰”地砸在地上,粉身碎骨,不再存在,迎来的是为所欲为的世界。

“不”的下坠可能正是我们道德观念的下滑,可悲的是,很多时候我们却还不“自觉”。

虽然说古时那种超然物外的浩然之气已难以复制,但在喧闹的当代我们仍需要一点自我要求,一些“不”。毕竟,人不能没有一点牵引力活着。

期待“不”的真义的回归。

可以的话,“不”应该高点,再高点。

这样才好。

(张宇翔作于2010年12月)

体味“不”的明智

人出生后第一次用言语表达主观意愿大约是在两岁,而他向世界发出的第一句响亮宣言往往是“我不!”。科学家的这项发现并非儿戏,他们同时发现,两岁也正是人理智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原来,“不”竟是人从混沌中苏醒的标志。

择取“不”的意义为写作点。

孩子的“不”经常是对父母意旨的抗争,尽管不一定有理,但至少扭转了之前任人摆布、盲目依顺的现实。当今世界,“不”的声音也正改变着人们之前的蒙昧,唤醒沉睡已久的智慧。

先说“拒绝”的意义。

当我们学会说“不”之时,我们懂得了质疑。信息世界随着20世纪的技术革命急速扩张,而正确有效信息的增长却永远跟不上信息总量的膨胀。于是,众人或对他人观点附和了事,或对搜集到的信息全盘接收,“点头称是”似乎成为人们面对信息的常态。此时,若没有有识之士举起“不”的旗帜,告诫人们学会坚守理智,对谬误批判,对漏洞质疑,人们终将会陷入自身创造的信息漩涡。

除此之外,“不”的现实意义还在于约束。尽管自由始终是无可挑战的普世价值,但我们所宣扬的自由并非自然境界的恣意妄为,而是戴着镣铐的舞蹈。我们发现社会中的每一个单元只有在将“不”作为自身行动的边界时,社会的“大自由”才成为可能。这种“不”的明智渗透于每一个街角。即使是在南北向马路上疾驰的汽车司机为东西向行驶的车流做出的片刻停留,也已表现出“不”的优势与必要性。“不”,在社会道德范畴中,与其说是高尚的妥协,不如称为基本的遵守。因而,社会运作缺不了律令,更缺不了人们的自觉。

再说“约束”的意义。分两层——

一层为“约束”的一般意义。

“不”的明智,在人生境界方面讨论,更平添一分澄明。与对功名利禄苟身称“是”的人不同,能够对此说“不”者方能守着蓬户瓮牖,品尝“人间有味是清欢”的真谛,他们的欢愉更恒久,却永远不可为说“是”者所知;与野心膨胀了无边界,对欲念称“是”的人不同,能够对此说“不”者方可体会“知止以安民”与“止于至善”背后的大智。

二层为“约束”高境界,是“约束”与“拒绝”的统一。

慧,他们懂得,对雄心扩张说“不”,方能在所拥有的园地周围确立边界,使“无”化“有”,使“虚”化“实”。

“不”与“是”的对立,同时也可成为明智与愚钝的互不相容,成为特立与平庸的永恒分界。体味“不”的明智,在赞成与恣意之外找到另一种可能。

点题,同时揭示“不”的要义,收束全篇。

(颖逸作于2010年12月)

总评:

此前两篇作文在“关注现实,‘切问近思’”方面表现得都不太理想,这次作文有了一定的改观,就现实问题发言的同学多了许多。这里选取的三篇习作中,前两篇都属于这方面的优秀之作。

这个题目写的内容很丰富,如果没有一定的概括力与贯通能力,就很难写出一点独特性来。三分之一多的同学是按照“学会说‘不’”这个方向走的,立意也没有超出“学会说‘不’”这个高度。怎样让自己的立意超出一般高度呢?从这个角度说,上面三篇习作都给同学以启示。

启示一:尽可能将论题与现实联系起来思考,就有可能跳出一些“普遍性”的写作点,获得某些特殊意义。这以第一篇习作为最。

启示二:将论题放在古今对照中思考,就有可能梳理出这个论题具有“文化史”意味的线索。再按照这条线索作文,就会有一定的独特性。这以第二篇习作为最。

启示三:做正反对比思考,以“对举”方式行文。第三篇习作基本上是在这种思维模式下展开的。总的说,通过与“是”对比思考,揭示“不”的意义。在讲“不”的意义时,从“质疑”(拒绝“是”)与“约束”(接受“是”)两方面谈。在讲“约束”时,又从“一般意义”与“高境界”两方面说。最后更是在“不”与“是”、“明智”与“愚钝”、“特立”与“平庸”、“赞成”与“恣意”一系列对照中收束。

疑难指津

1.作文材料主要可分为哪几类?

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学习的重要方法。善于学习的人,都善于分类。分类可以将芜杂的内容条理化,形成自己“独有”的知识体系。不断地分类,就织就了自己“独有”的知识网。

作文材料没有固定的分类,大致可按时间分为古与今,按空间分为中与外,按学科分为科学与艺术,按人物品质分为君子与小人,按人物对社会贡献度可分为伟人与常人……

针对具体内容,如“不”,则需要更细致的分辨才能理出一些头绪。上述三篇习作其实都将“不”分成了不同的类,才有它们立论的前提。它们都是在“类”中说话,尽可能不越“界”,话才说得圆。

2.议论的力量来处哪里?

精妙的议论都会有一种夺人的力量。议论的力量来自哪里?以前我们多从论证方法讲,多从材料的典型性上看,这些都不错,但仅看到这些还不够,所以这里补充几点。

——切问而近思。子夏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夏的话翻译一下,就是:学识广博,志向坚定,切合社会需要发问,贴近社会现实思考,仁德就在其中了。“切问而近思”在子夏的话中是倡导读书做学问要有当下关怀,它是读书做学问的职责。这里,我们将“切问而近思”借来,表明议论的力量来自议论的针对性,来自议论的当下关怀。为什么要发表议论,就是因为当下的需要!当议论切中了时代的脉搏,切中了急待解决问题的要害,它一定具有很大的力量,有时还具有振聋发聩的力量。《未有天才之前》针对“现在社会上的论调和趋势,一面固然要求天才,一面却要他灭亡,连预备的土也想扫尽”发言,具有极强的批判性和指示性,所以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力量。其实,鲁迅的杂文都具有这样的特征,所以都具有很大的力量。古文中也有不少这样的名篇,如《过秦论》、《六国论》、《师说》。

——辩证的思维。阐述一个观点或一种主张,要令人信服,重要的是“在理”。“在理”的第一个特征就是全面而不片面,即辩证地分析。《拿来主义》在阐述如何对待文化遗产和外来文化时,将遗产分为“鱼翅”“鸦片”“烟枪烟灯”和“姨太太”几种,并分别对待:对“鱼翅”这样有营养的东西当然要消化吸收,因为它是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对“鸦片”这类有益也有害的东西,需要扬弃,即发扬其好的方面,摒弃其糟粕,因为它是文化遗产中瑕瑜并存的部分;对“烟枪烟灯”这种基本上已经不存在什么价值的东西,除了留一点以证明其存在外都可以毁掉,因为它是文化遗产中的准糟粕;至于如“姨太太”者,则更需要一个不留地清除掉,因为它纯粹是糟粕。这种全面分析,避免了武断、片面,显示着辩证思维的光辉。《简笔与繁笔》一文,在“简”与“繁”的对举论述中,处处突出该简则简、该繁必繁,繁简适宜、各尽其妙的辩证思维,同时处处贯穿“简练为文”的写作主张,既突出了论述的重点,又阐明了文章的主旨,具为令人信服的力量。

——真诚而浓烈的情感。议论是说理,怎么要有浓烈的情感?这样的问话隐含着误解,以为说理就“无情”。其实,说理也是真情流露,说大理还往往就是抒大情、抒深情。这最典型的要数《出师表》与《陈情表》了。这两篇千古名“表”说的是大理,但说服君王的手段却是文中蕴含的深情。《出师表》的贞“忠”之情,《陈情表》的尽“忠”尽“孝”之情,都可感天动地。文章的高妙之处,就是以所抒之大情驭需述说之大理,情理交融。《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我有一个梦想》、《无韵之离骚》、《密室生活》等,都可以说是情理交融的佳构。

——高超的点睛艺术。如果将目光放得远一点,我们还能看到,非议论文体中的议论也有很大的力量。这在《史记》中表现得非常明显。最典型的是“太史公曰”。司马迁在每篇传记后面都有对传主的精妙点评,将传主的主要品格或作者的主要见解精要地表达出来。再如许多寓言故事最后揭示故事主旨的一两句议论。它们都可看作点睛之笔。这种点睛之笔在记叙文中是常见的,如描写、叙述之后的一两句阐释、说明的话。《荷塘月色》第三段中间的几句,第六段的最后一句,都具有这样的功效。这样的议论是在恰当的地方、恰当的时候,对文章所要传达的思想情感的最恰当的揭示,所以它是高超的艺术,自然具有力量。再如一些哲理诗,多数是在形象描叙之后引出一句精要议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朱熹《观书有感》中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都是如此。

第六题 语文到底怎么了?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来对语文教材的热议一波又一波。

一、重版20世纪三十年代的国语读本,一时间洛阳纸贵。由叶圣陶、丰子恺编写和插画的《开明国语读本》,受到无数人追捧。不少家长表示:不仅孩子爱看,而且也能让成年人重归平静的心灵,感受一些最纯真的东西。

二、教材变脸。北京版语文教材《雪山飞狐》pk掉《阿Q正传》。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贾平凹的《秦腔》等被选入教材;不少外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如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卡夫卡的《变形记》等进入了教材;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数量减少,《六国论》、《过秦论》、《病梅馆记》、《石钟山记》、《项脊轩志》等名篇被撇下。

三、网络调查:你最难忘的课文是什么?老教材就像是旧照片一样能勾起人们内心各种各样的心绪。一篇课文对人一生的影响,也许要超出日后一本书乃至很多本书的影响。

命题意图

这是杨浦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作文题,也称第一次模拟高考试题。

如题中所言,“近来对语文教材的热议一波又一波”。自从1990年代《北京文学》引发语文教育批判后,语文就一直是社会热议、批判的对象。2010年更可谓“语文年”。这届学生自走进校门起一直到高三,都处在社会热议语文的语境中。因此,让他们思考“热议语文”现象,应当是有生活基础的。同时,他们十几年来几乎每天都与语文打交道,可谓“身处其中”。

作为第一次模拟高考试题,首先期待它有较强的检验作用:看学生能否“立足时代,思考现实,反思自我”,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其次期待它有较强的引领意义:引领学生未来半年的作文训练的方向,帮助他们在高考作文时取得更好的成绩。

前期指导

无。

习作评析

孤独的灵魂

近来对语文教材的热议一波又一波。人们乐此不疲地议论着外国现当代作品的入选,我国古代文学作品数量的减少。或批评,或赞成。但这样的变化,是一种的遗憾。

紧扣“热议”,引出观点。

时代注定了教材的变化趋势。不同于曾经的对解放思想、发现人才的渴求,如今的时代,有着更多与国外思想的交融并包,有着更多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外国现当代作品的入选不容置疑,《秦腔》等小说换取古代名篇也能够理解。但如果在这个时代不能继续给孩子们读《病梅馆记》,吟诵“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只怕会有越来越多的孩子无法理解清代那种特有的时代束缚。不同的时代,人们对同一个事物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时代文化内涵决定了这种理解的深度,有的理解会不断加深,有的则是慢慢地淡漠,直至不能理解那些恢宏篇目下的灵魂。

析材料,这样的“变脸”会使伟大的灵魂孤独。

与时俱进是时代的必然,然而在我们不断趋前的脚步中,是否也能缓缓步伐,停止议论入选与撤下的得失,去仰望那些孤独而又伟大的灵魂。我记得《药》中那个化身乌鸦的伟大的灵魂,冷眼旁观却又犀利地点出人性的另一面;这个孤独的灵魂用笔揭开了人性之丑,警醒了多少世人。我记得《老人与海》中的那个不惧风雨险阻的高大灵魂,一个可以被毁灭却不能被打败的灵魂,让多少人拥有了斗志的昂扬与挑战的勇气。这一个个灵魂本便是需要时间的陪伴才能被越品越醇,越读越懂。《药》被撤下了语文教材,据说是因为不符合时代的特点。一个孤独灵魂重归寂寞,不知未来有多少人会再去读这震撼心灵的伟大篇章。

这样的“孤独”令我们感伤。

我们语文教育需要的,不仅是时代进步的改良,更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哺育。很多人一旦工作便放弃了阅读,平生接触的大部分文章,便是来源于中小学语文教材。语文教材中的许多名篇。

这样的“孤独”使伟大的灵魂更加痛苦。

会成为一个民族的集体精神记忆。如今教材的这种变脸,将带给人们怎样的阅读变化?我不敢想象那些曾经撼动世人的一个个伟大而孤独的灵魂的感想,只怕他们会更加的孤独,因难觅知音而更加痛苦。

一个无固定文化摄入的民族是一个悲哀的民族。看来,我们不能真正懂得这个道理。也许,只有当教材无论怎么“变脸”,我们也永远不会离开那些孤独而伟大的灵魂时,我们才是真正强大的。一个民族的根本在于其文化,一个文化深厚且不断汲取新鲜血液的民族,必将展现广博的美丽。

期待教材“变脸”不变“心”——一个民族应当摄入的固定文化。

(杨浦作于2011年1月)

重塑教育的灯塔

翻开如今的语文教材,名篇星罗,名家棋布,而学生们对教材的热情却不见繁茂。什么样的语文书才能勾起孩子们的心绪,甚至成年之后仍不敢怠慢其深意呢?这倒使我想起今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了。

从教材的现实问题出发,引出文章思考的核心。

与语文书一样,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也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同样的金色大厅,同样的维也纳爱乐乐团,甚至不变的圆舞曲风格。但这“守旧”并不影响它吸引岁岁年年的不同人。可以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也是一堂课,这课不为出彩,而是为立标准,它是音乐世界的灯塔。

以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类说语文教材。

在温州瓯江,有一处“江心屿双塔”的古灯塔建筑,一座建于唐朝,一座始于宋朝。两座灯塔沿用至今,为大到万吨货轮,小到打鱼舢板引航,千年来未曾休歇。它们知道自己的使命,它们把保驾护航作为信仰——因为有信仰,所以有定力,因为有定力,所以有一以贯之的激情与深情。

再以灯塔类说语文教材。

我们的语文教材,何不该成为教育的灯塔呢?一本语文书,不为哗众取宠而编,不为追新逐流而著,坚守教育的温情与尊严,立住脚,站成一座灯塔,那该是一本多好的语文书!现在,在一些大学校长的毕业典礼上“雷语”频出,这是哗众取宠;一些汲汲名利的学者耐不住象牙塔里的冷板凳,在学术不过硬的情况下出书演讲,甚至有抄袭等现象,这是在追逐利益市场的潮流。但我们的教材不能这样,因为教材必须得是教育的灯塔呢!

再亮观点:语文教材应当是“教育的灯塔”。

对比分析中有批判,有立场,有期许。

当别离亲人友朋,仿见“杨柳岸,晓风残月”,又听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当秋意正浓,会想起“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亦不忘那句“我言秋日胜春朝”——灯塔般的教材是心理景色的背景。在试图妥协时,会看见老人拖着他的鱼骨,被毁灭而不被打败;在浮躁的水泥森林待到麻木,凤凰城里的翠翠还提醒我等待一份“或许那天回来”的爱与宁静——灯塔般的教材是方向的指引。

“灯塔”的两重意义。

重塑教育的灯塔,其实并不容易。要让读书的孩子进入书里,去体察那份可以传递一生的感动,灯塔需要更温暖更细腻的亮光。

怎样重塑灯塔?这是文章必然要回答的。但这里写得有些匆忙。

重塑教育的灯塔,其实也并不太难,把人性的本源根植其中,站稳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拿定力去给予,充满激情与深情的拥抱。

重塑教育的灯塔,让课桌上的书香飘入生活,让文化的灵光自儿时撒向一生。

(崔璨作于2010年1月)

总评:

两篇习作是很令人振奋的:有独立的思考,有不一般的见地,有较好的结章形式。

独立思考是非常可贵的品质,表现在作文中就是不人云亦云。在这个题目中,就是能选取自己最有感触的写作点,用自己的真情去拥抱,用自己能说得清的真理去诠释。像《孤独的灵魂》一文,并不去多管别人怎么“热议”,只管述说自己对伟大灵魂因孤独而痛苦的感伤、悲哀与期待;《重塑教育的灯塔》一文选取自己对语文灯塔意义的确信展开,写得坚决而有定力,毫不动摇。以前我们一直强调要写得“集中”,当你有了独立的思考,你自然就会将文章写得不枝不蔓而一气贯注的。

有见地,往往是有思想的表现。写作需要思想,有思想才会有穿透力,当别人看到表面时,你因比别人有思想而能看到里面;当别人看到里面一米深时,你因比别人有思想而能看到里面两米甚至十米深。这样,文章自然有深度了,立意自然也就高了。像《孤独的灵魂》和《重塑教育的灯塔》两文,都因作者的思想比别人能穿越得深一些,而显示了它们的高度。当别人看到伟大的灵魂对学习者的启示意义时,《孤独的灵魂》的作者看到了这些伟大的灵魂被时代冷落的痛苦;当别人看到语文对学习者具有长久的启迪意义时,《重塑教育的灯塔》的作者看到了它的“领航”意义。这就是看得比别人深了一层。

怎样将独立的思考与有见地的思想表现出来,这就牵涉到文章的展开了。我们以前一直强调文章要“有层次”。是的,只要是“有层次”地展开,你的结章形式就一定能表现自己的思想。我认为最朴素也是最实用的方法,就是层进法。文章展开就像剥笋,一层一层,直抵核心。像《孤独的灵魂》就是这种结章法,以前呈现的习作也多用这种方法。我也特别欣赏象喻法,即为你要表现的文章核心找一个可象喻的物体,托物言志,像《重塑教育的灯塔》就是如此。“灯塔”,真的是“形象生动”地将语文教育对人生的“领航”意义表现出来了。再加上作者善于腾挪,将文章写得风(维也乐新年音乐会)生水(瓯江灯塔)起,真可谓“尺水兴波”。

疑难指津

1.题目三条大信息中各自又有许多小信息,怎样使用这些信息?

这是给材料作文中现象述评类作文。因此应当从材料中读出现象——对语文教材的热议;然后围绕这一现象展开述评。

这一现象有三个不同方面的材料:对“重版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国语读本”的热议;对“教材变脸”的热议;对“最难忘课文”的热议。

从作文的一般要求看,“围绕现象展开述评”在这一题目下要分两步思考:

第一步:将三个不同方面的材料整合成一个整体来看:社会整体上对现行语文教育的不满,期待有真正能满足中小学生学习语文需要的语文教材的产生,期待语文教育更纯正,与时俱进,期待所选课文能对孩子一生都产生影响。

第二步:任选一个方面的材料展开述评是否可以?因为这三个方面材料都属于“对语文教材的热议”,所以选取哪个方面展开都在题目中,所以选取哪个方面述评都可以。

2.语文教育的内涵有哪些关键点?

第一点:语文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教育,它几乎可以说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因此,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关乎教育的成败得失。也因此,语文教育任何时候都是社会关注的重点。1997年以来,关于语文教育几乎两三年就会有一次大的争论。这至少说明了这样三层意思:社会开放,大家有机会发言了;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非一朝一夕之事;语文教育异常重要。

第二点: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是人生之根的教育。它使中华大地上生长的每一位炎黄子孙更具有民族心性。语文教育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语文知识积累与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教育。语文教育绝不等同于外语教育。

第三点:语文教育是人文教育,是人的善心美心的成长教育,是人的思维品格教育,是人生之道的教育。

第四点:语文教材是实现语文教育目的的重要凭借。它体现国家意志,体现民族精神,体现时代精神,体现社会愿望。因此,语文教材是中华民族统一体的一块重要基石,是中华民族吸纳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铸造时代精神与民族品格的重要凭借。

第五点:语文教材的变革是时代的必然,但不可能一蹴而就。

第六点:优秀的语文教材至少应具备这样几点——经典性,民族性,包容性,高贵性,适切性。因此,语文教材不可能是通俗读本,不可能是迎合某部分人趣味的读本,不可能是外国文化读本,不可能是“故纸堆”读本,不可能是离学生学习心理品格很远的“象牙塔”读本。

3.参照阅读

有感于一份必读书目

《文汇报》曾刊载过一份美国高中生的必读书目,看过之后真叫人吃惊。当我们的大学生们还在为今天是否还要读经典而辩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看看这份书目想必会受启发。

书目不长,照录如下:

《麦克白》、《哈姆雷特》、《坎特伯雷故事集》、《傲慢与偏见》、《伊利亚特》、《奥德赛》、《理想国》、《政治学》(亚里士多德)、《共产党宣言》、《伊尼特》、《美国民主》(托克维尔)、《罪与罚》、《战争与和平》、《美国独立宣言》、《哈克弗利·费恩历险记》、《草叶集》、《麦田里的守望者》、《红字》、《愤怒的葡萄》、《圣经》等。

面对这样一份书目,无论胸中沸腾着多么旺盛的反美情结,谅都不至于简单地去说“不”的,因为透过书目,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对经典的深情,一种宽广的文化视野与兼收并蓄的气度。没有疑问,所选作品都是经过时间淘洗的真正经典,读过之后绝不会误人子弟。书目还体现了对高中生智力的充分尊重。若按我们的标准,这份书目所开之书肯定是太艰深了,未免不切实际。其实事情还有另一面,即中国中学生的数理化课程要比同龄的美国学生的课程难得多,但在人文科目方面,在是否让中学生通过经典感知世界与人生的广大与深邃之类问题上,却好像不再信赖他们的心智了,而是把他们当成不更事的孩子,生怕生活与世界的坚硬弄坏了他们的肠胃。我们不难想象,在上面书目引导下,由人类优秀文化积累所滋养起来的中学生们,该有怎样的眼界。

有一份权威的书目本身还说明,那儿的大人们很把孩子们当一回事儿,很关怀中学生精神世界里的风景,并能有一种稳定的尺度去实现这种关怀。反观我们,似乎有太强烈的“时代感”,生活里每当注入了一点新的成分,便油然地有了“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的感受,于是急急地去寻找新的尺度,而缺少一种相对恒定,能叫我们长时间持守的基本规范。生活是浪潮,后浪来而前浪必消失,后浪永远握有对前浪随心所欲的处置权。在这种浪潮心态下,自然会发出“市场经济了,读经典还有何必要”这类孟浪的声音。

我们可否产生一份面向中学生乃至大众的必读书目?这个书目能否保证纯正的人文趣味而不迁就某些当下的欲望,使之真正反映人类的文化积累,真正能滋养现代人的灵魂?道理很简单,如果没有优秀的东西在起作用,粗劣的东西就要来填充,等趣味已被调教得粗糙不堪时“劣币驱除良币”的规律就会一再发生作用,到那时,真正的经典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这样一份书目肯定是相当难产的。1923年,清华的一批留学生即将出国,为了在短期内得到国学常识,他们请胡适、梁启超二人各自拟定一个有关国学的书目。胡适编撰了《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这个书目招致了梁任公直言不讳的批评,梁认为胡适所开书“挂漏太多”又“博而寡要”。他用了三日之力开列了《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及《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梁启超的兴动又招来了梁遇春的棒喝。梁遇春说:“梁启超先生开个书单,就说没有念过他所开的书的人不是中国人,那种办法完全是青天白日当街杀人刽子手的行为了。”他并将开书目的行为说成是“在我们的青年旁边想用快刀阔斧利取我们的头者大有人在。思想界的权威无往而不用其权威来做他的文力统一。”我想,梁遇春一定是为了使文章俏皮才这么说的。博学的他不需要的东西,别人未必不需要。在当代中国,那些气喘吁吁地挣扎在升学的羊肠小道上的中学生们,要求指导他们阅读的呼声几乎没有断过,而迄今为止似乎还未得到知识界、大众传媒严肃而耐心的回应。我相信,知识界与大众传媒携起手来,让一份有价值的必读书目深入人心,是可行而且也有意义的举动。

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如火如荼,已负盛名的高尔基写信给声名如日中天的罗曼·罗兰,恳请后者为儿童们写一本贝多芬传记。高尔基在信中沉痛地说:“我们成年人不久将离开这个世界,我们将留给我们的子孙的,是一份可怜的遗产,我们将留给他们十分忧郁的生活。这场荒谬的战争便是我们道德衰竭、文化没落的明证。让我们提醒后代人,人们并不总像我们现在这样软弱和恶劣;我们应当提醒他们,各民族都曾经有过——而且现在也有——伟大的人物,高尚的心灵!在残酷和野蛮猖獗的今天,尤其必须这样做。”这满含道义的声音洞穿了苦难,在地球的另一端得到了令人欣慰的回应,罗曼·罗兰慨然应允。这声音也应该在我们心中激起回响。

(选自《审视中学语文教育》,1999年汕头大学出版社,作者:北方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