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你能听,会“听”吗?

古希腊有句谚语,聪明的人借助经验说话,而更聪明的人根据经验不说话。西方还有一句著名的格言:雄辩是银,沉默是金。中国人则流传着“言多必失”“讷于言而敏于行”等警示名句。这不约而同给予我们思考和指引——不说也是一种沟通,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自己到底是要说还是不说,要多说还是少说。

不说其实就是聆听,而有效倾听是用心去聆听对方的谈话,不仅要听,更要听得懂、听得清。但是,人们往往会更关注如何成为更好的表达者,而不是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倾听者。改善沟通交流效率最直接的方式是学习如何有效地去倾听。

有效聆听有七个误区和三个技巧。

误区一:我知道。

“我知道”意味着说话者真正讲完之前,你已经知道他所要表达的,你会毫无耐心地打断他,甚至直接替他讲完接下来要说的话,这是一个常见的问题——打断别人。本质上,你认为他说的没有价值,而表达对说话者的尊重才是良好倾听的关键要素。

误区二:将讨论当作辩论。

有些人会认为同意说话者的观点是软弱的表现,他们强迫性地去质疑说话者的每一个观点,即便他们内心是赞同的。讨论于是变成了一场辩论,甚至是演变成一场比赛。将讨论当作竞赛是成为良好倾听者最严重的阻碍之一。因为它严重地限制了倾听者拓展视野,也会打击说话者的表达优越感,造成不好的用户体验。

误区三:别有动机。

任何隐藏的动机都会减少倾听的有效性。一个人心里有事,就不能在倾听的时候投入全部注意力。心理学家指出,人们可以理解比讲话速度快2到3倍的话语,这意味着倾听者在聆听的时候有额外的思维能力思考其他问题,别有动机的倾听者会利用额外的时间思考下一步动作结果,导致错失很多良机。

误区四:词汇过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语言愉悦区和敏感区,有些词语和表达方式可能在无意间激起聆听者的反应,也就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对于倾听者而言,词汇过敏也是一种障碍,具体到每个人反应不同,有的可能是情绪上的波动,有的则是不欢而散。

误区五:迷信语言。

即对语言准确性的盲目信任。语言是一个猜谜游戏,说话者和倾听者利用语言预测对方所想。词语对每个人产生独特的影响,这些差异可能是细微的,但积沙成丘也能导致误解。

误区六:只见树木或者只见森林。

说话者中有两类特殊的人。一类是只见树木的人,偏向具象解释,往往通过简单的命名或者无序描述特征解释某个复杂的情景,缺少深度和逻辑性;另一类,只见森林的人,逻辑性强,理论体系强大,解释复杂情景时,习惯先给出总结、抽象的观点,由于概念模棱两可或过于抽象,让倾听者云里雾里。我们应尽量做好准备,减少因这两类说话者所使用的语言对我们造成的困扰。

误区七:过于分散或过于集中。

解释复杂情景时,不同的说话者有不同的语言风格。有些说话者,偏重事物之间的不同点,被称为分散者;另外一些说话者则倾向于发现事物间的共性,被称为集中者。说话者和倾听者越处在分散集中连续的两端,两个人之间的交流链就越长。

偏好分散风格的倾听者,往往不同意说话者在细微、局部的语意或观点,也会无意地表现出并不完全认同说话者的表述。同理,一个偏好集中风格的倾听者可能会忽略观点间的重要差异,导致误解。

为确保交流的质量,倾听者比说话者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的技巧着手:

第一,不要表演,要沉默。

不要去抢话,更不要打断对方表达自己的建议,要学会沉默倾听,保持一定的目光接触,点头附和,并且跟随对方的情绪有一定的表情变化。沉默是为了给对方充分表达的机会,从而更有机会深入了解对方的想法和感受,收集足量的信息,为后续沟通打下良好基础。

第二,不要辩论,要讨论。

沟通不是谈判也不是比赛,不要与对方辩论,而是适当地展开讨论。适当根据对方提出的话题进行延展探讨,释放你的好奇心,把你的疑点提出来,让客户分享背后的缘由和逻辑。禁止使用“你应该”“你需要”“绝对”等命令式的词语,避免情绪化地表达自我。

第三,不要总结,要结果。

不要着急下结论,要得出大家理解一致的结果。多使用对方的原词,复述给对方,给对方“我懂的”的共鸣。对方结束后,学会用关键词进行适当地概括,譬如:“概括起来,您刚才说的是这样,对吗?”共鸣越多,你就越是行走的“知音”,越容易获得对方的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