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衣食住行

一、传统服饰文化

(一)汉族传统服饰

汉族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中国古代衣冠在式样上主要有上衣下裳和衣裳相连两种基本的形式,大襟右衽。汉服在服饰的色彩上有五种正色,分别为:青、红、皂、白、黄。另外,古代的染织技术,特别是丝织方面,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世界上独有的,被西方人称为“神秘的中国术”。染色技术不仅颜色种类多,色泽鲜美,而且不易褪色。其方法大体可分为织花、印染、刺绣、书花四大类。

(二)少数民族传统服饰

蒙古族:服饰包括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等。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蒙古靴做工精细,有精美的图案。

回族:在服饰上最具特色的就是礼拜帽,一般是用白布制作,也有戴黑色的。妇女习惯戴披肩盖头,只把脸露在外面。

藏族:藏族服饰的特点是农区男子一般穿黑色氆氇或哔叽藏袍,衣裤套穿在白衬衣上,冬袍有袖,夏袍无袖。外束腰带。男女都喜欢佩戴精美首饰。

维吾尔族:传统的民族服饰为男子穿绣花衬衣,外套身长没膝,外系腰带。妇女喜欢穿艳丽的连衣裙,外面往往还套穿绣花背心。男女皆喜欢戴绣花小帽,脚穿长筒皮靴。

苗族:妇女装束是短上衣,百褶裙。配饰以头、颈、胸及手等部位的银饰较为多见,苗族的银饰在各民族首饰中首屈一指。

满族:袍服中最有特点的是旗袍。坎肩是满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头饰是满族服饰的突出特点。过去男子留长发、结辫。

傣族:男子多穿短衫、肥筒长裤。西双版纳的妇女上穿紧身窄袖短衫,下着筒裙,喜欢留长发并挽髻于顶。

壮族:男子多穿对襟上衣,下裤短而宽大,有的缠绑腿,妇女穿的上衣绣有花边,下穿宽肥的裤子。

朝鲜族:男子通常穿短款上衣,下身穿大裆的长裤。青年男子戴鸭舌帽,中老年人戴毡帽。女服则为短衣长裙,男子穿长方形胶鞋,妇女穿船形胶鞋。

彝族:身披羊毛织成的斗篷“擦尔瓦”。男子的下装裤脚最大的达到两米,最小的仅能包住脚颈。女子下装为“其长曳地”的百褶裙。男子左耳戴缀有红丝线的红黄大耳珠。

土家族:男子过去穿琵琶襟上衣,头缠青丝头帕。妇女着左襟大褂,下着筒裤或罗裙,喜欢佩戴各种金、银、玉质饰物。

高山族:男子穿对襟长袖上衣,外套坎肩式短褂,用黑布缠头。经常戴藤盔或木盔。女子服饰为短衣长裙、胸前挂一块胸衣,下身横围一块腰布,冬天用一块方布自左肩围裹其身,头戴木制八角头盔。

白族:崇尚白色。大理的白族男子身着白色对襟上衣和黑领褂,下穿白色长裤,头缠白色或蓝色头帕,肩挂手绣挂包。妇女多穿白色或浅蓝色右衽上衣,下着白色或浅蓝色宽裤,腰系短围裙,头顶“风花雪月”,足蹬绣花鞋。

俄罗斯族:男子多穿长及膝盖的套头衬衫和细腿裤,春秋穿粗呢上衣或长袍,冬天则穿羊皮短衣或皮大衣。男女都穿毡靴、皮靴和皮鞋。男子普遍喜欢戴呢帽和毛皮帽,姑娘的辫子长长的下垂。

二、饮食文化

中国的饮食文化也是源远流长的,烹饪方式包括煎、炒、炸、蒸、煮等,不仅色香味俱全,营养丰富,历史悠久。中国的饮食文化不仅包括著名的八大菜系,还包括不同的地方小吃。

(一)八大菜系

中国的八大菜系代表了烹饪的流派,具体包括: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划分八大菜系的依据在于地理气候、地方特产和烹饪习惯。

鲁菜:“鲁”是山东省的简称。鲁菜即山东菜,是黄河流域烹饪文化的典型代表。山东物产丰富,文化繁荣,烹饪方法多种多样,包括爆、熘、扒、烤、锅、拔丝、蜜汁等方法。典型菜品有黄焖鸡块、红烧大虾、泰山三美汤、糖醋里脊等。

川菜:“川”是四川省的简称。川菜即四川菜,是民间最大的菜系,被称为“百姓菜”。川地气候潮湿,多产辣椒,烹饪方法以小炒、干煸、干烧、泡等为主,因此川菜的味道麻、辣、香。典型菜品包括:火锅、水煮肉片、宫保鸡丁、辣子鸡、回锅肉等。

粤菜:“粤”是广东省的简称。粤菜即广东菜。此菜系兴起时间较晚,却在国外享有盛誉。由广州菜(也称广府菜)、潮州菜(也称潮汕菜)、东江菜(也称客家菜)三种地方风味组成,三种风味各具特色。粤菜的烹饪方法有蒸、煮、煎、炒、焗、焖、炸、煲、炖、扣等。此菜系做工精细,选材众多且奇特,口味清而不淡,因费工、费力,所以没有其他菜系普及。典型菜品包括:广东早茶、菠萝咕噜鸡、蜜汁叉烧、煲仔饭等。

闽菜:“闽”是福建省的简称。闽菜即福建菜,发源于福建福州,以烹制山珍海味而著称。闽菜清鲜、醇香,尤其是做汤方法多种多样,在八大菜系中最为独特。典型菜品有厦门沙茶面、佛跳墙、荔枝肉、醉排骨、煎糟鳗鱼等。

苏菜:“苏”是江苏省的简称。苏菜即江苏菜,流行于江苏一带,用料多而广,以水产品为主。烹调方法多样,擅长炖、煨、焖、焐等。苏菜内部分四大派系,分别为金陵菜、淮扬菜、苏锡菜、徐海菜。典型菜品包括著名的“镇扬三头”(扒烧整猪头、清炖蟹粉狮子头、拆烩鲢鱼头)、“苏州三鸡”(叫花鸡、西瓜童鸡、早红橘酪鸡)以及“金陵三叉”(叉烤鸭、叉烤鳜鱼、叉烤乳猪)。

浙菜:“浙”是浙江省的简称。浙菜即浙江菜,富有江南特色,历史悠久。此菜系烹饪技术多采用炒、炸、烩、熘、蒸、烧。选材讲究细、特、鲜、嫩。典型菜品包括东坡肉、西湖醋鱼、龙井虾仁、三丝敲鱼、干炸响铃等。

湘菜:“湘”是湖南省的简称。湘菜即湖南菜。湖南潮湿多雨,气候与四川省相似,人们喜爱吃辣椒,所以湘菜具有辣、香、酸的特征。烹饪多采用热烹、冷制、甜调。典型菜品包括剁椒鱼头、组庵鱼翅、麻仁香酥鸭、全家福、东安鸡、金鱼戏莲、永州血鸭等。

徽菜:“徽”是安徽省的简称。徽菜即安徽菜。安徽多山水,物产丰富,山珍野味是徽菜的重要特点之一。典型菜品包括臭鳜鱼、清蒸石鸡、问政山笋等。

(二)著名地方菜品

中国的饮食文化一直享誉世界,菜品也远不止上述的中国八大菜系,还有很多省市的饮食令人垂涎。

驴打滚:北京著名的糕点,因其主要原料是黄豆面,又叫“豆面糕”。这种糕点的制作过程很简单,分制坯、和馅、成型三道工序。先用黄米夹馅卷成长卷,再滚上豆面,样子颇似驴打滚。这种糕点的原料包括大黄米面、黄豆面、澄沙、白糖、香油、桂花、青红丝和瓜子仁等,外层粘有甜味豆面,口感绵软,深受人们喜爱。

狗不理包子:天津市著名小吃,全国闻名。“狗不理”包子的创始人是高贵友,非常善于做包子,他做的包子大小不一,一口咬下去香气扑鼻,肥而不腻,味道鲜美。人们买他的包子时喜欢喊他的小名“狗子”,但是高贵友由于过忙顾不上搭话,久而久之人们把他家的包子叫做“狗不理”包子。

兰州拉面:中国甘肃省兰州市特有的食物。全称是“兰州清汤牛肉拉面”,凭借着“一清”(汤清)、“二白”(萝卜白)、“三红”(辣子油红)、“四绿”(香菜绿)、“五黄”(面条黄亮)的汤面特点,加上其独特的美味,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

其他著名的地方小吃、菜品还包括陕西省的肉夹馍、羊肉泡馍,云南省的过桥米线,北京烤鸭以及臭豆腐,等等。

三、建筑文化

中国的传统建筑也是多元化的,受到不同地区气候和习惯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建筑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一)四合院

四合院是华北地区汉族民居的一种组合建筑形式,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四合院由东、北、西、南四面房子围合而成。其结构简单巧妙,坐落雅致,为我国古老传统的文化象征。

中国人建宅子,讲究很多,而四合院则集中体现了民间对建房讲究的最高规格。民间认为传统方位中向西向北容易受凉风、寒风等阴风侵扰,不利于人的正常生活,所以宅院应坐北朝南。“乾宅巽门”为最佳位置,“巽”为东南方位,即大门开在东南角才能求得吉利。四合院的典型特征就是外规中矩,南北纵轴对称布置,封闭独立,较为适宜传统大家庭聚居,并且符合伦常之理,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生活模式。四合院按其规模大小可分为一进院、二进院、多进院。多进院多为达官贵族的府邸或皇宫的格局。

(二)窑洞

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最古老的居住形式之一,这种“穴居式”的民居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传统的窑洞在外观上呈现圆拱形,与外部方形的轮廓配合,体现传统思想中天圆地方的理念。

窑洞成为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与其自然地理环境密不可分。陕甘宁地区,黄土层非常厚。当地居民利用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创造性地凿洞而居。人们在挖窑洞时倾向于选择在地质较硬的山坡上凿挖。这样挖出来的窑洞的洞顶和墙壁都非常坚厚。而且,窑洞只有洞口直接和外界接触,既不容易向外界传热,又不会直接向大气中散热,因此,它的保温性能非常良好。由于窑洞内常年的气温变化均小于外界的气温变化,所以冬暖夏凉,舒适节能。

(三)徽州民居

徽州古民居是徽派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依山就势,风格独特,集实用性与艺术性于一体,享誉全球。

徽州民居以西递、宏村、呈坎等徽州古镇为代表,并在以古时徽商的商业为纽带的新安江、钱塘江流域一代得以发扬。因徽州男人大都在外经商,徽州民居的围墙很高,在起到防盗作用的同时,也是一种对女性的禁锢。围墙太高,难免有些单调,于是围墙上常用黟青石双而镂空雕刻着两扇窗,常用喜鹊登梅图案,寓意寒尽春来,阖家团圆。

(四)湘西吊脚楼

吊脚楼,也称吊楼。它是苗族、土家族、水族、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民居,分布在湘西、黔西、黔东南和桂北等地区。吊脚楼为干栏式建筑,多依山就势而建,呈虎坐型,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吊脚楼最大的特点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

传说土家人的祖先为了防止猛兽的突袭和毒蛇、蜈蚣的侵犯,建造出来了大大小小的空中住房。渐渐地,这种空中住房就演变成了现在的吊脚楼。吊脚楼除了抵御动物侵袭外,还有其他妙处:造价低廉,节约土地;通风干燥、防潮避湿;悬柱之间留有空间,可喂养家禽家畜,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空间。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过,这一方水土也可以“养出”自己水土上独有的建筑形式。

(五)福建客家土楼群

福建土楼,最早产生于宋元时期,在明清和民国时期发展成熟。进入闽南的中原移民和当地居民相互融合,建造了具有客家特色的土楼。目前,福建土楼多分布在闽西的武平、永定、上杭及闽西南的平和、华安、南靖和漳浦等地。

土楼群造型大多造型宏伟,通常以生土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并掺上石灰、细沙、木条、竹片等,经过反复揉、舂、压建造而成。土楼群的主楼、厅堂修筑在中轴线上,左右对称分列围屋、横屋和附属建筑。梁柱造型多变,左右挤压牵制,楼内廊道回连,四通八达,外部裹挟着封闭坚固的墙体,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土楼外墙用生土夯实,楼墙下部是用石头砌成的高约两米的基础防潮。墙体三层以下不开设窗户,三层以上开设大型窗户。如今,土楼早已不再是堡垒,但那些完备而精致的防御设施,仍让人们拍案惊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