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的习俗文化
- 王祥修
- 3222字
- 2021-03-29 01:37:03
前言
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首次在境内成立的国际性组织,也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近年来,它在促进并深化中国与成员国之间睦邻互信与友好关系、巩固地区安全和稳定、促进联合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和发展顺应了冷战结束后人类要求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潮流,展示了不同文明背景、传统文化差异的国家通过互尊互信实现和平共处、团结合作的巨大潜力。
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之一是鼓励成员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能源、交通、环保和其他领域的有效合作。而文化方面的相互交流对政治、经济等其他方面的合作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随着上海合作组织提升到更高的合作层次,成员国应当有效地利用这一机遇来了解其他国家和民族。然而,要想全面认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仅仅了解它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是很不够的,还必须了解它的人民和民俗民风。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一个国家的民情、民风、民俗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法律特征。这足以看出一个国家的习俗对国家其他方面的发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所谓民俗或习俗就是国家或民族的风俗习惯,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长期的历史生活过程中形成,并不断重复传承下来的生活文化。其特点有三:一是习俗文化的民族性、地域性,在一个地区看似普通的习俗在另一个地方可能会产生完全相反的效果。上合组织的八个成员国文化背景大不相同,所以探究各国的习俗文化对今后成员国之间的顺利、深入合作有着积极的作用。二是习俗文化的重复性。习俗作为一种文化,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断重复而时常被我们忽视的,了解一个国家习俗的形成也将了解到该国的历史演变,能够有效促进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巩固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的团结合作。三是习俗文化的渗传性,即渗透性和传承性。毛泽东曾说过:“移风易俗,改造世界。”一个国家会通过其特有的习俗文化对其国民的现实生活产生实际影响,从而巩固自身统治安全。
上合组织成员国对彼此习俗文化的深入了解必然能将上海合作组织提升到更高的合作层次,有利于成员国更有效地联合利用机遇和应对新的挑战与威胁。
本书正是从习俗文化的角度,为人们深入了解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开启的一扇新大门。
上海合作组织的八个成员国——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和印度在其发展的进程中,由于政治、宗教、文化、历史和地理等诸多原因,形成了各自的习俗文化。《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的习俗文化》以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国作为研究对象。在每个国家中,紧紧围绕以下八个主题进行全方面的研究。
一、国家概况
了解一个国家的基本情况是深入了解该国的开始。本书每章开篇将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数量、历史变迁、经济发展、行政区划、国家象征、国歌、国旗、首都、语言、货币等基本情况做一个简单的概述,使人们对该国有一个较为清晰的印象,并能有效地与其他国家进行区分,为后面介绍该国其他方面的文化习俗做一个简单的铺垫。
二、民族宗教
民族宗教是一个国家的核心部分。民族性格和宗教信仰对国家的发展起着非常大的影响,深入了解民族宗教是全面了解该国的重要途径。例如印度有形形色色的宗教,包括印度教、伊斯兰教、佛教、锡克教、耆那教、基督教等其他宗教,而每个宗教都有其特点和各自的节日庆典,这就为后续了解印度社交礼仪、民风民俗打下了基础。该书在这一部分把上海合作组织八个成员国的民族宗教做了全面透彻的介绍和分析,可以使人们较为直接地与各个国家进行“接触”,对该国进行更为深入的了解。
三、姓名性格
姓氏文化不仅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其他国家同样也是习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姓名的组成方式多种多样,例如俄罗斯人的名字由自己的名+父名+姓组成。了解姓名的构成就可以较为准确地称呼对方,不会在对外交往中出现差错。国民的性格在国家文化中也占着重要位置,了解国民性格就能知道如何得体地与对方交往,这在国际交往日趋频繁的现代社会显得尤为重要。
四、衣食住行
在这一部分,该书从各国的服饰风格、饮食特色、居住条件和交通概况四个方面进行深入介绍。衣食住行作为国民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该国的风土人情,也体现了该国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对进一步加强经济、科技、交通、环保、教育等方面的合作起着先导性的作用。
五、日常交往
礼仪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日常交往中的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的,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它是人们文明程度和道德修养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本部分主要介绍了各个国家日常交往的基本准则和常用的礼仪规范,包括语言、送礼、探访、宴宾等,使人们意识到日常交往礼仪在各个国家的重要性,并能在与外国人交往时自觉规范自身礼仪,有效地促进对外交流。
六、婚丧习俗
人生礼俗是一个人从小到大、由生到死的人生经历中所要处理的人际关系。它看似简单却有着不可忽视的社会作用。在人生礼俗中最引人关注、内容最为丰富的就是婚丧习俗,一个人从出生到结婚再到丧葬都是人生极为重要的篇章。该书在这一部分主要讲述各个国家在各个时代婚丧习俗的变迁和发展,展现其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和政治、经济、文化状态。
七、纪念节日
各式各样的纪念节日是各国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是世界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都有着丰富多彩的纪念节日。一些节日源于传统习俗,如中国的春节、中秋节,乌兹别克斯坦的开斋节、古尔邦节等;有的节日源于宗教,比如基督教国家的圣诞节;有的节日源于对某人或某件事件的纪念,比如中国的端午节、巴基斯坦的伊克巴尔忌辰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节日的内涵和庆祝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该书通过介绍成员国各式各样的纪念节日而给读者一个“体验”外国节日的途径,使其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各个国家及地区不同的风土人情。
八、名胜与天然奇观
各国的名胜与奇观作为该国的“名片”招揽着世界各地的游客,要想真正深入了解一个国家,当地的人文和自然风光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参观人文景观对我们了解该国的历史、政治、风土人情有着非常大的帮助作用,如哈萨克斯坦总统文化中心细细诉说着哈萨克斯坦的历史渊源;而参观自然景观对我们了解该国的地理结构也大有裨益,如吉尔吉斯斯坦东部的伊塞克湖湖水清澈澄碧,终年不冻,是中亚地区旅游疗养的胜地。这些各有特色的名胜与天然奇观也体现了上海合作组织作为世界上幅员最广、人口最多、潜力最大的地区性国际组织。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注重学术性、专业性和实用性,运用了历史考察与现实分析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上海合作组织八个成员国在国家概况、民族宗教、姓名性格、衣食住行、日常交往、婚丧习俗、纪念节日、名胜与天然奇观八个方面的研究梳理,力求实现为读者勾画出一幅幅精美的各国习俗文化展览图。这对促进成员国之间的沟通交流,加强和深化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的睦邻友好合作,巩固与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关系有着积极作用,并为促进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新秩序和上合组织的稳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本书由上海政法学院王祥修教授担任主编。参与撰写人员及分工如下(以撰写章节先后为序):
张雅雯:第一章 中国的习俗文化;
袁婳:第二章 俄罗斯的习俗文化;
刘芷彤:第三章 哈萨克斯坦的习俗文化;
赵永鹏:第四章 吉尔吉斯斯坦的习俗文化;
左丽丽:第五章 塔吉克斯坦的习俗文化;
陈源:第六章 乌兹别克斯坦的习俗文化;
李慧:第七章 巴基斯坦的习俗文化;
邹亦舒:第八章 印度的习俗文化。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认真学习和参考了国内外本领域专家学者的优秀成果,同时该书的写作与出版还得到了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的鼎力相助。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尽管作者在撰写时尽心尽责,但由于学识所限,书中的不当与疏忽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王祥修
2019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