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纪念节日

除了一些世界上公认的节日外,本节将会重点介绍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以及少数民族特有的节日。

一、春节

春节即是按照中国农历计算的正月初一。农历年,又叫阴历年,民间俗称“过年”。这是中国最隆重、最热闹,也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在中国的地位类似于西方的圣诞节。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朔”“元旦”等,又叫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做春节。春节的前一天,即俗称的“年三十”又被叫做除夕,通常从除夕开始,庆祝春节也就拉开了序幕。由于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因此会着重介绍与春节有关的习俗和物品、活动。

(一)春节的起源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义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称:“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12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到了西汉才被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春节的日期并不一致。比如,夏朝用孟春的元月为正月,商朝用腊月(十二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到了公元前104年,西汉民间天文学家落下阔、邓平等人制定了《太初历》,将孟春正月改为岁首,后来,人们在此基础上逐渐完善,慢慢地形成了我们今天使用的阴历(即夏历,又称农历)。因此,落下阔也被人们称为“春节老人”。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1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当时,中国国民党曾试图废除春节,但不被中国人接受,后以失败告终。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为了区分阳历和阴历两个“年”,又因一年二十四节气的“立春”恰在农历年的前后,所以把公历的元月1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把农历的正月初一称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二)春节的习俗

春节的习俗包括买年货、贴春联、剪窗花、挂年画、年夜饭、压岁钱、守岁、吃饺子、踩小人、放鞭炮、拜年、贴福字、逛庙会等一系列活动。

年夜饭:一年到头全家相聚,家家美味佳肴,相聚一起守岁酣饮,送旧迎新,吃年夜饭也是节日里最高潮的时刻。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合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内心的充实和快乐是难以言语的。人们在享受满桌佳肴盛宴时,也享受着年的欢乐气氛。

吃饺子:初一破晓时,北方人家家户户吃饺子,为了讨吉利,北方人往往把硬币等和饺子馅一起包进饺子里,吃到硬币的人象征新年发财。

压岁钱:通常是由家里的长辈发给小辈的用红包包住的钱。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和“祟”同音,当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压住祸祟,平平安安度过一岁。最早的压岁钱出现在汉代,也称为厌胜钱,当时的压岁钱是一种币状辟邪品,有的正面有文字吉祥语,背面各种寓意吉祥图案,如龙凤、龟蛇、双鱼、麒麟等。

贴福字: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在屋门、门楣、盆栽等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寓意幸福、福气、福运等,这是民间由来已久的习俗,也是家家户户对美好未来的一种向往和祈祷。更有把“福”字倒贴,取读音“福”到(倒)了,更体现了民间对“福”的向往和祝愿。

贴春联:贴春联的传说和恶兽“年”也是有关的。据说“年”害怕红色,人们便在门的两旁贴上一对红纸,吓跑“年”,让它不再踏足村里,由此过年贴对联的习俗便流传了下来,变成了闹春节的一大特色。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门两旁贴上大红春联,增添了春节红红火火喜庆的气氛和春节的喜悦。春联上的话更是表达了家家户户对来年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寄托了家家户户诚挚的祝福和希望。

放鞭炮:放鞭炮的传说则是关于驱赶恶兽“年”的。因为“年”每年除夕都会到村子伤害村民牲畜,为了躲避其伤害,人们都会在除夕当天宰杀猪羊供奉它,让它饱腹不再伤害人畜和毁坏庄稼。有一年,村民忘了供奉,“年”则到村里大肆破坏撒野,人们躲避的时候发现有一处竹楼起火,并烧得“噼噼啪啪”,吓得“年”逃回森林,于是每年村民都在正月烧鞭炮把“年”吓走,慢慢地也就变成了习俗流传下来了。

二、元宵节

(一)节日由来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民间还有一种有趣的传说:关于灯的传说。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地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心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二)节日习俗

元宵节的习俗包括吃元宵、观灯、猜灯谜、耍龙灯、舞狮子、送孩儿灯、迎紫姑、走百病、逐鼠。

吃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或油炸,寓意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观灯: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揭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年)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走百病: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祛病除灾。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逐鼠: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黏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

迎紫姑:紫姑是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贫穷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穷困而死。百姓们同情她、怀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每到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妇女们纷纷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厕所、猪圈和厨房旁边迎接她,像对待亲姐妹一样,拉着她的手,跟她说着贴心话,流着眼泪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动,真实地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三、清明节

(一)节日起源

清明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清明节是中国人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一些地方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放风筝、插柳等传统活动。清明最初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真正把它变成节日还起源于一段“介子推不言禄”令人感动的故事。清明节的前一天就是寒食节,一般定在四月五日或六日,因为它是定在二十四节气中春分后的十五天,所以不是固定在四月五日,也不是以农历来决定。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是民国二十四年由政府明定的国定假日。中国祭祀祖先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上古时代就有帝王、诸侯祭祀宗庙的仪式,到春秋时代孔子的墓祭,这些都属于贵族所特有的。到了秦汉以后,贵族制度没落,才出现了一般民众到祖先坟墓去祭祀的习俗。

(二)节日风俗

清明节的风俗活动包括扫墓祭祖、踏青、插柳、放风筝、荡秋千、射柳、植树、蚕花会。

扫墓祭祖: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成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是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宋朝诗人高菊卿也曾于《清明》一诗中描写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踏青:清明之时,正是春回大地,人们乃因利乘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回家时顺手折几枝叶芽初绽的柳枝戴在头上,其乐融融。也有的人特意于清明节期间到大自然中去欣赏和领略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郊外远足,一抒在严冬以来的郁结心胸。这种踏青也叫春游,古代叫探春、寻春。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所以成为清明节俗的一项重要内容。古时妇女平日不能随便出游,清明扫墓是难得的踏青机会,故妇女们在清明节比男人玩得更开心,民间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说。

插柳: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节,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谚语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的说法,说明清明折柳在旧时是很普遍的习俗。据说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那么插柳戴柳不仅是时尚的装饰,而且有祈福辟邪之效了。清明插柳也可能跟过去寒食节以柳枝乞取新火的习俗有关。今天看来,随意折取柳枝是对树木的一种损害,是不宜提倡的。清明节插柳植树的风习,据说是纪念发明各种农业生产工具并曾“尝百草”的神农氏;另一说是介子推死时所抱的柳树后来复活,晋文公赐名为清明柳,并折柳成圈戴在头上,此习俗后传入民间。虽然有着不同的典故源流,但这些风俗都反映了人们对春回大地的喜悦。

放风筝: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后来,风筝亦逐渐发展成广为流行的郊游娱乐活动。清人潘荣陛所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古人还认为清明的风很适合放风筝。《清嘉录》中说:“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在古人那里,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而且是一种巫术行为: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

荡秋千:秋千最早叫“千秋”,相传秋千为春秋时齐桓公从北方民族山戎所传入,汉以后成为清明及其他如端午节、寒食节等节日的民间游戏。秋千最初是用一根绳子,以手抓绳而荡,后发展成于木架上悬挂两绳,下拴横板而成。秋千之戏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荆楚岁时记》记载:“春时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唐代荡秋千已经是很普遍的游戏,并且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由于清明荡秋千随处可见,元明清三代定清明节为秋千节,皇宫里也安设秋千供皇后、嫔妃、宫女们玩耍。今日的公园和游乐场仍然有秋千,供儿童玩耍。

蚕花会:“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其中以洲泉的马鸣庙和青石的双庙诸的蚕花会尤为精彩隆重。马鸣庙位于洲泉镇西,在当地有“庙中之王”之称,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近几年乌镇香市活动中的蚕花会仅有迎蚕神、踏白船、翘高竿等几个项目,大有潜力可挖。

四、端午节

(一)节日起源

“端午”这两个字最早出现于西晋王朝《风土记》,这部记录古代中国风土人情的著作,成为后世研究端午节的重要历史资料。端午节又叫龙舟节,定于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传统习俗有赛龙舟和吃粽子等。

一般认为,端午节起源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比如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地区。不过端午节因何诞生,至今没有一个准确的、公认的答案,普遍认为有两种原因。第一,也是最多人信服的原因,就是为了纪念历史人物屈原。屈原早年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和政客,他希望楚国能够富强,提出很多主张,但遭到了政敌的攻击和污蔑,被楚王流放。后来楚国衰败,屈原万分悲愤,跳入汨罗江自杀。后世为了纪念屈原,端午节因此诞生。第二,起源于古代南越地区祭祀龙图腾的节日。古代南越地区很崇拜龙,龙图腾是这些地区一些民族的象征,在那个时候就有比划外形很像龙的船的比赛,这就是赛龙舟的雏形,后来经过发展,就成为今天的端午节。

端午节经过了长达上千年,甚至两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人民的一种情结,是根深蒂固的,是一个充满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尽管端午节的起源还没有最终答案,但这个答案对中国人民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这个答案不会妨碍到端午节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地位。

2008年,国家正式宣布,端午节正式成为中国法定节假日。

(二)节日风俗

端午节的风俗包括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戴五色丝线、佩戴香囊以及饮雄黄酒。

吃粽子:古时为祭祀投江的屈原,荆楚之人农历五月五日会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恐被鱼吃掉,人们想出用粽叶包米,外缠彩丝。后来,吃粽子就成了端午节的风俗。粽子用江米、黄米、小枣做成,俗称“二米粽子”。

挂艾草:端午节当天,人们会在院门前和房檐下挂艾草或菖蒲,蚊虫害怕这种味道,能起到驱蚊的效果。因为菖蒲的叶子形状似剑,古人称之为“水剑”,说它可“斩千邪”。人们便会把菖蒲刻成“小人儿”“小葫芦”等形状,挂在儿童脖子上,以求吉利。也会挂在门楣,寓意驱魔祛鬼。

赛龙舟:传说楚国人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王作楫说,古人赛龙舟时在终点设了鱼标、鸭标、铁标,谁拿到这三个标就获得了冠、亚、季军。为了让参赛者从远处看到终点,古人还会在三个标上用锦缎打上蝴蝶结。

五、中秋节

(一)节日起源

中秋节,是中国除了春节外,最为隆重的传统民俗节日,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即中秋节,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有些地方又叫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月夕、秋节等。在唐朝时期,“中秋节”也叫“端正月”。

“中秋”一词有三个起源:第一,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大概意思是到了每一年的秋季(即“仲秋”),由地方的县、道官府调查户口,登记高龄老人,朝廷赐给这些老人粥喝。“仲秋”即“中秋”。第二,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意思是天子春天朝拜太阳,秋天朝拜月亮;在清晨朝拜太阳,在黄昏朝拜月亮。第三,和农业生产有关,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时间,正是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的季节,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

(二)节日风俗

中秋节的风俗包括吃月饼、赏月、猜灯谜、饮桂花酒。

吃月饼:每每到中秋节的时候,月饼都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东西,它象征着团圆,寓意着圆满,是人们对亲情的一种寄托。而在中秋节来临之际,亲朋好友互相赠送月饼,更是一种亲情的体现,也是社会关系的联络方式。在节日当晚,一家人都会围在香案前切月饼吃,大家都要吃这么一块,这代表了是这个家的一分子,象征着家庭团圆。

赏月:中秋节这一天月亮很美,于是古代文人们发起赏月活动,这些文人的诗句及作品促使赏月这种活动逐渐成为一种习俗。在这一天,一家人坐在一起赏月那才叫得上家庭圆满。一个人漂泊在外赏月,会异常孤单。或许在此时你会想起苏轼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乡愁。无论身处何地,这一天,我们都会情不自禁地抬头看几眼月亮。

猜灯谜是流传甚广的一种中秋节娱乐活动,人们把谜语写在灯笼上供人们破解,与元宵节的猜灯谜相似。

饮桂花酒:中秋节前后也是桂花成熟的季节,桂花是富贵吉祥、子孙昌盛的象征,桂花酒自然也备受人们喜欢。桂花酒的历史好比中秋节一样悠久,早在屈原的《九歌》中,就有“援骥斗兮酌桂浆”“奠桂兮椒浆”之说。到了清代,中秋节饮桂花酒变成既定习俗。据清代潘荣陛着的《帝京岁时记胜》记载,八月中秋,“时品”饮“桂花东酒”。

此外,中国还有很多不被人们所知的节日,如上巳节、花朝节、上元节、下元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