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说明

一、本书以清代傅士逵《读“四书”随笔》抄本为底本,以宋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及当代通行本“四书”为校本整理。此书可称得上是清代乾隆时代的“学术论著”,反映特定时代的儒学学术氛围。作者时常引用前人和时人的学术观点,这在那个时代具有一定的共鸣性。因而阅读本书要与“四书”原文及当时流行的学术著作相对照,方能理解其意。

二、校勘原则

1. 本书对有异文而义相通者,保留底本原文,不予变动。

2. 在脱、误、颠倒等字词处改正或补缺,并在注释中说明。

3. 确认底本原文无误,但与其他文本不同处,在注释中说明,以备参考。

4. 个别因错误明显,便直接在文中给予纠正。

5. 作者原文中有因避讳而改动的文字,如“玄”字写作“元”字,凡此均不再改动,保持原样。此外,个别词语有用语习惯和时代差别,本书保持了原文的样貌。如“原文”的“原”字,作者底本写作“元”,整理时保留了“元”字。“著”字,有时通“着”字,整理时在文中依据上下文的具体情况径改,不再出注。

6. 关于本书的章节次序编排,一依傅士逵底本,二参照“四书”原文。某些节次中,在大的节次里又包含小的节次,如“治国平天下传”中,又包含“慎德节”“秦誓节”等,而其编排序号仍统一于“治国平天下”总的序号之下,凡此皆保持原貌。在节次称呼上,个别地方显得较随意,如首节,下面却跟以“下节”的称呼,本书也保持了原貌。特此说明。

三、注释要求

1. 力求简明扼要。遇典故,引证原出处。

2. 参考各家说法,吸收学术界最新成果,择善而从。

3. 同词同解,为节约篇幅,于第一次出现时注出,后文出现时写明见前页码,不再另注。

4. 本书引用注语较多,如内注、外注、大注、小注等,均指向了特定的书籍,凡此均加书名号。“注”字之前凡冠以姓氏者,如吕注、朱注、杨注等,不加书名号。现做统一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