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岗在家乡榆林的统战往事

高岗(1905—1954),陕西省横山县武镇乡高家沟村人,出身贫苦农民家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是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重要领导人之一。新中国成立之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1954年2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因同饶漱石进行分裂党、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阴谋活动受到揭发和批判,1954年8月17日自杀身亡;1955年3月,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通过决议,开除其党籍,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

统战思想萌芽,创办农民讲习所

高岗早在横山第一高级小学学习期间,就阅读了《共产党宣言》和《新青年》,认识到只有将人民大众组织起来,才能推翻旧的社会制度。高岗认为,穷人要翻身,就要推翻反动派,怕掉脑袋,不能改变黑暗社会制度,这时已经初步体现出高岗的革命立场。1925年始,高岗在榆林中学和中山军事学校学习期间,阅读了更多的进步书籍,他认为当时的关键在于与军阀开展斗争,而不是和军阀和好。1926年初,高岗在榆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一个进步青年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者。1927年3月,高岗经过西安中山军事学校学习,参加西安地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受到了深刻教育和血与火的锻炼,革命意志更加坚定,思想也成熟了许多。他从西安回到横山一高开展革命活动时,思想境界提高不少,工作方法和政治头脑比以前也成熟很多,已逐步成为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职业革命者。把军校知识带回来与实际结合起来。与群众关系密切,打成一片,在群众中威信很高。

高岗离开西安回到家乡横山,根据“八七”会议号召党员到农村、到军队去的精神,积极开展农民运动,建立起6个支部,党员100多名。他深入响水、武家坡、横山城周围和黑木头川等地,号召农民伙伴们武装起来,组织通俗讲习所、农民讲习所、农民协会,鼓动农民造反,官僚、军阀、土豪和帝国主义分子勾结一起,欺压百姓。农民只有组织起来,行动起来,才能推翻反动派。农民听了高岗的宣讲开始同反动政府进行斗争。他还在横山第一高级小学建立“暑假研究会”,举办教师培训班,宣讲马列主义、三民主义。在横山县响水小学办起“自救社”,发展学生党员,建立了党支部。动员学生宣传减租减息和反抗苛捐杂税,从此揭开横山地区农民斗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开展兵运,统战工作早期实践

1929年春,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影响下,陕北特委在榆林城北红石峡召开特委扩大会议,决定发动武装起义。通过此次会议,陕北特委决定今后党的工作重点要逐步从农运、学运转移到兵运上来,集中力量抓武装斗争。刘志丹同志担任军委书记,刘志丹在会议结束后,奔赴延安,视察了当地的形势,在延安刘希向家里召开了汇报会,其中,高岗、李馥华向刘志丹汇报了情况,冯世光、刘希向、吴鸿滨、杜守智、高鹏飞等参加会议。刘志丹传达了榆林红石峡会议的精神,他强调,“党员应当到军队当中去”,要在西北培植革命军事基础,抓紧建立游击队,开展陕北游击战争。他说,陕北人民群众要闹革命,就要像毛泽东和朱德在井冈山的做法一样,应当创建工农红军,开辟革命根据地;一定要将农运、学运都向兵运工作转移,党员同志们要想办法夺取反动派的武装,建立我们自己的地下游击队,同时还可以抓豪绅向他们索要各种款项。巧合的是,刘志丹传递的这种思想正好与高岗的想法完全一致。高岗认为,搞革命工作,一定要注意抓紧枪杆子,而且枪杆子还要与农民结合在一起,因为只有掌握了一定程度的武装力量,我们才能打退敌人。“钻进去,站住脚,爬上去,拉出来”。他还说:“咱陕西地区和毛泽东讲的情况一样,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劣绅,是国民革命的主要任务。”会议对延安地区工作进行研究部署,确定了延安地区兵运工作的总负责人以及各县具体负责同志。高岗与李含芳等同志组成军事组,负责高双成部的兵运工作。后来他们与刘志丹同志一起成功实施了兵变,将部队拉到保安县二将川地区开展游击战争。

高岗在高双成部担任军事组的负责人期间,他利用担任旅部的司书为掩护,领导军事组和部队地下党员一起,积极发动兵变,并取得了成功。他通过给地下游击队输送武器的方式,取得高双成同意,派出去“剿匪”的队伍以失利为名给地下武装队送了武器弹药,并以“被俘”而拉走部队,配合、接应延安兵变,少数人逃回延安报信,高岗又假意向高双成做安慰工作。同时他在高双成部工作期间,以旅部司书身份,广泛接触国民党八十六师来往的部分上层人物,通过与之拉近关系,开展了大量统战工作,为后来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同榆林国民党二十二军联合起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29年秋至1930年春,西北各省军阀积极扩充势力,国民党甘肃军阀苏雨生扩充势力,为新编两个旅,到处招兵买马。陕北特委借此机会,先后派高岗等50多名共产党员和革命青年,前往宁夏平罗县的李岗堡、姚福堡、谷连舫、石子俊部当兵,开展党的地下活动,准备夺取枪杆子。高岗被派到石子俊旅建立了学兵队(教导队)和秘密中共地下党的特别支部,任副书记,受陕北特委领导。在苏雨生部,他们开展革命活动,巧妙运用了统一战线策略,利用亲友、社会和军队中的关系,在国民党军队开展活动,进行争取、改造和分化工作,致使学兵队员学会了统战工作的方法,结识各方面人士,为我党培养锻炼了一批军事干部,比如,他们组织广大党员和青年,联合比较进步的势力打击最反动的力量,通过举办学习会、讨论会、政治课,了解共产主义,通过各种民间艺术形式颂扬劳动人民,揭露反动派剥削百姓、压制士兵的罪恶行径。在此期间,高岗多次联系新编九旅旅部参谋长曹又参(曹是高在榆中的老师),在高岗的建议下,曹又参组建了新兵独立营,自任营长,在新兵独立营安插我方人员,为后来起义打下基础。高岗还安排党员骨干长期潜伏在曹又参所在的国民党十一旅(前身三旅)开展统战工作,使红军以及后来陕甘宁边区同十一旅一直保持较好关系,高岗与曹又参也一直保持联系。1943年秋,国民党克扣粮饷,经济极度困难,他拿出30万法币给十一旅过冬。这使广大官兵倍受鼓舞,加强了统战工作。十一旅最终在1945年冬起义,这是西北地区以旅为单位起义的第一次,震惊了胡宗南集团,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在西北的统治,毛泽东称此次起义是“火车头”。

1930年秋,高岗又返回到陕北,积极招兵买马,大力开展兵运工作,扩充队伍。先后在国民党将领西安地区的杨虎城部和汉中、甘肃胡宗南部、陕北井岳秀部做兵运工作。

1931年农历正月,高岗在职田协助刘志丹同志筹集粮款,集合了大量苏雨生手下被打散的人员,扩大队伍,伺机将队伍拉走。1931年4月,高岗参加陕西省委全体会议,主要研究如何扩大力量的问题,参会人员认为,应当对小股土匪、民团、哥老会进行分化与争取的工作,指派一些干部、党员到土匪、民团、哥老会的组织内部活动,争取这部分群体转变,逐步走向革命。所以,把这部分革命工作,称之为“三色”兵运(建立红军称红色,白军里搞兵运叫白色,土匪里搞分化为灰色)。

20世纪30年代,陕甘边地区哥老会组织多,且活动范围广,具有巨大的潜在力量,内部成员大多初始都为保护生命财产而加入哥老会,当然占山为匪的“山大王”也不少。其间,刘志丹同志经码头山龙头大爷马海旺引荐,加入哥老会,还号称西北堂刘大爷。刘志丹与高岗利用哥老会成员身份,对这些所谓“龙头”、“大爷”和“山大王”采取联合、争取的工作以及对其宣传教育,使他们走上革命道路,利用他们的地盘,作联络站或隐蔽所,夺取武器、扩大力量,其中,龙头大爷马锡五经过宣传教育在1930年春,带领百余名哥老会成员参加革命;安定县龙头大爷李仲英率部参加革命,在1936年担任红二十九军军长,马锡五后来成为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主席、陕甘宁边区法院院长。哥老会成员为革命做出了大量有益的工作,斗土豪,分田地,献枪支,捐粮食,参军参战,外出买武器,给红军通风报信,当侦察员。最终使马海旺家成了红军的兵站,成了陕甘宁边区的劳动模范,以及全国进步哥老会组织副主任,陕甘宁边区中华救国会副主任。毛泽东曾高度赞扬说:“刘志丹、谢子长、高岗等诸同志,他们不仅是红军领袖,也是哥老会中的模范。”

高岗在搞兵运和交通工作期间,凭他的机警、胆略、沉着、洞察和能言善辩的能力,自如出入敌人内部,策动兵变;争取哥老会的广大成员,同时深入农村组织发动群众,传递情报,在敌人严密监视下,避开多处暗礁,在“来无影,去无踪”的战线上,不出任何差错,保证了省委组织和广大群众的紧密联系,同时,高岗自己也在对敌斗争中受到了深刻锻炼。

戍守三边,展开伊盟统战工作

高岗是伊盟地区点燃革命火炬,传播革命真理,领导人民冲破黑暗,迎来曙光的第一个共产党人。早在1926年,高岗只身到伊克昭盟的乌审旗开展革命活动,在纳林河成立第一个党小组。1936年春,高岗再次来到伊盟地区,开创了绥蒙根据地。也就是在此时期,他坚持“接近上层,争取中层,团结下层”和“不拉土豪劣绅”的方针政策,为我党团结各少数民族共同抗日,广泛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出了重要贡献。

蒙古族老百姓好客、厚道,喜欢拜把交朋友。因此,高岗在内蒙古结识一批蒙古族上层人士和伊盟群众,一致对付日军和国民党军阀,点燃了伊盟地区少数民族解放斗争的燎原烈火。

他深入蒙古族群众,发展牧民加入中共组织。生活风俗不同,开展工作极为困难,派出去的干部以放牧、赶脚、货郎、行医、安牙、画画、算命等为掩护,有的当喇嘛,学佛经,采取拈香结拜、送礼品等办法拉关系、搞工作;有的打进王府内部,视探情报,分化瓦解,接近上层,争取中层,团结下层。

蒙古乌审旗和横山接壤,两地群众交往紧密。高岗早在横山和榆林上学时,就结识了一些伊盟的学生,也了解了蒙古族风俗习惯。1926年秋,高岗到乌审旗开展革命活动。他是第一个进入伊盟地区的中共党员。高岗带骑兵团到长城线一带活动,乌审旗保安司令部的副官奇国贤闻讯,通过地下共产党员引荐来到高岗骑兵团驻地,受到高岗等热烈欢迎。双方拈香结拜、歃血结盟为生死弟兄。

奇国贤根据高岗的要求,一心投入抗日民族统战工作,向乌审旗王爷奇德山和他的部队宣传中共的民族统战方针、政策和抗日主张,随后,在我党领导下建立了一支民族武装,为开辟乌审根据地做出了贡献。

高岗领导下的骑兵团和蒙汉游击队,驰骋于古长城内外、无定河两岸的陕蒙宁边的伊盟草原和陕西的横山、靖边、定边及宁夏的盐池等地,运用政治宣传和武装开路的措施,除恶扬善,打富济贫(汉人地区),扩充武装,建立组织,筹措经费。

为了扩充民族武装,高岗从骑兵团抽出几十条枪给乌审旗工委和长城区,武装了地方游击队,工委和区乡干部都有了枪,既是政权机关干部,又是游击队的领导和队员,为发展和巩固根据地提供了条件。骑兵团和蒙汉游击队在高岗的统一指挥下,有分有合,需要集中就集中起来,需要分散游击就分开活动,出没在长城内外的沙漠草地,拔除了乌审旗和靖(边)横(山)边界的敌人据点,摧毁了保甲制。然后,骑兵团向宁条梁、安边、定边和宁夏盐池县发展,开展游击活动,侦察敌情,扩大影响,以策应和迎接红军主力西征。

1936年5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西征野战军分两路向甘肃、宁夏和三边挺进,经永坪、蟠龙、吴起西进,连克曲子、环县、阜城等地,直抵宁夏清水河一带,解放了大片地区。从延川、贾家坪出发,经安塞、靖边、保安等地向三边高原进发。高岗率骑兵团配合红军主力二十八军首战靖边县宁条梁告捷,旋即包围了安边城守敌,随即解放了三边。高岗亲自组建了定边、盐池、安边三个县的县委和县苏维埃政府,立即进行组织动员,恢复城市战争创伤,整顿城市秩序,开展工商营业,发展生产特别是盐业生产,为巩固三边和开辟伊盟后套地区提供了前提和建立了后方基地。至此除安边城、闫家寨子被敌人占领外,三边城乡一片红。

高岗在三边地区的工作卓有成效,1936年9月15日,高岗列席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并在会议上汇报了开辟绥蒙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情况,得到了充分好评。

后来,他在延安主持边区党委和西北局工作期间,多次开会专题讨论少数民族地区工作,主持制定一系列方针、政策,为少数民族地区工作指明了方向,探索了解放的道路,成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模范。

1940年9月,中国共产党设立边区中央局,1941年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和边区中央局合并成立中共中央西北局,高岗以中央西北局书记兼任统战部部长,统一领导西北地区的统战工作。

参考文献:

[1]戴茂林,赵晓光.高岗传[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57.

[2]张思铨.高岗[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

[3]张思铨.横山名人传[M].榆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陕西省横山县委委员会,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