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结语

回顾百余年来的记忆研究,起先是心理学家对个体记忆的研究一枝独秀,具有健全心智的个人乃是无可置疑的记忆主体;自哈布瓦赫以降,社会学家的集体记忆研究逐渐占据上风,群体不仅成为个体记忆框架的塑造者,而且被赋予了与个体相同的认知和记忆能力,个体记忆的主体性受到质疑。就其历史观而言,前者倾向于将记忆与历史相等同,是一元论的本质主义视角;后者强调历史与记忆的对立和博弈,是二元论的建构主义视角。就其方法论而言,前者强调个体行动者的独立性和能动性,体现了方法论个人主义的基本特征;后者深受结构主义和社会决定论的影响,倾向于贬低行动者实际拥有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

建构论者将记忆视为社会建构的产物,强调集体框架对个体记忆的塑造和支配,无疑极具创造性和冲击力,为记忆研究开辟了一个新天地;但他们反对把个体视为能动的记忆主体,将集体记忆与个体记忆相对立,进而剥夺个体记忆的主体性甚至可能性,却似乎走过头了。法国心理学家布隆代尔曾为哈布瓦赫《记忆的社会框架》撰写书评,一方面称赞该书是“社会学能为心理学服务的一个新的、重要的范例”,另一方面又对作者“以抽象的方式用社会学的人(homo sociologicus)来批驳心理学的人(homo psychologicus)”的研究旨趣表示不满。(24)这种看法多少是有些道理的。

20世纪80年代,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Anthony Giddens)提出“结构化”(structuration)理论,试图以结构的“二重性”(duality)来调和社会理论中客体主义(objectivism)与主体主义(subjectivism)之间的二元对立。对于记忆研究者来说,这种尝试或许可资借鉴。记忆的产生和传承既要以个人为载体,又必然受制于集体框架。集体框架强有力地制约和塑造着个体记忆,个体记忆也以一种更隐晦、更微观的方式支撑和塑造着集体记忆。我们与其在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之间作非此即彼的二元区分,不如将记忆视为个体在集体框架下不断“结构化”、不断“生成”(becoming)的结果;与其为个体记忆之主体性与集体记忆之建构性孰轻孰重而喋喋不休,不如去寻绎、理解、阐释记忆之于不同群体和个人的多元意义及其互动关系。


(1) 本文原载《江海学刊》2012年第4期,第171-176页。

(2) 对集体记忆与个体集体之关系的反思性述评,尤其是“记忆的微光”(相对于“记忆的强光”)之于强势社会记忆研究范式的启迪与矫正作用,参见刘亚秋:《从集体记忆到个体记忆:对社会记忆研究的一个反思》,《社会》2010年第5期。

(3) 参见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台北:允晨文化,1997年,第50-51页。

(4) 张春兴:《现代心理学——现代人研究自身问题的科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58-272页。

(5) [法]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95页。

(6) [英]巴特莱特:《记忆:一个实验的与社会的心理学研究》,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85-389页。

(7) [美]科塞:《导论 莫里斯·哈布瓦赫》,载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9-40页。

(8) 张春兴:《现代心理学:现代人研究自身问题的科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82页。

(9) [美]科塞:《导论 莫里斯·哈布瓦赫》,载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4页。

(10) [英]特纳编:《Blackwell社会理论指南》,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08、517页。

(11) [英]德兰迪、伊辛主编:《历史社会学手册》,李霞、李恭忠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593页。

(12) [英]特纳编:《Blackwell社会理论指南》,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26页。

(13) [英]特纳编:《Blackwell社会理论指南》,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28页。

(14) [法]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22-123页。

(15) [美]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94、117页。

(16) [英]特纳编:《Blackwell社会理论指南》,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26-527页。

(17) [美]舒衡哲:《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博物馆的光照之外》,《东方》1995年第5期。

(18) [法]塞托:《日常生活实践1.实践的艺术》,方琳琳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19) 姚映然:《受苦人——骥村妇女对土地改革的一种情感体验》,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20) 方慧容:《“无事件境”与生活世界中的“真实”》,载杨念群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86-487页。

(21) [法]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73-75页。

(22) [英]特纳编:《Blackwell社会理论指南》,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28页。

(23) [法]塞托:《日常生活实践1.实践的艺术》,方琳琳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0-11页。

(24) [美]科塞:《导论 莫里斯·哈布瓦赫》,载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