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服务书系·翻译研究·《红楼梦》称呼语翻译研究
- 陈毅平
- 881字
- 2021-03-25 15:16:02
第三部分 《红楼梦》称呼语霍译研究
第五章 从动态对等看《红楼梦》昵称霍译的创造性
第一节 引言
霍译《红楼梦》广受好评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具有鲜明的创造性。本章运用动态对等翻译理论,从昵称翻译这个侧面揭示其创造性。
翻译家或翻译理论家在谈及翻译性质时常说的创造性,是说译者并非原作者的奴仆或影子,人云亦云,亦步亦趋,翻译是基于原作又不局限于原作的一种艺术创作活动,即茅盾提出的“艺术创造性的翻译”(孙致礼,2001:41)。Susan Bassnett(2010:1-10)在《翻译研究》(第三版)前言中回顾20世纪70年代以来翻译研究的发展之路时也多次提到翻译和译者的创造性,例如the creativity of writer and translator, the creativity and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translator, translation as an act of creative rewriting, the creativity of translation, the creativity of the translator等。她认为,新的后殖民理论重新思考译文与原文的不平等地位,主张原文和译文分别是作者和译者的创造性产品,两者是平等的。把语言用一种理想的、不可变更的形式固定下来是作者的事,而将这些词语从原文中解放出来,让它们在目的语中获得新生则是译者的任务(同上:5)。过去20年来贯穿众多翻译研究法的主线之一是凸显译者的操纵力(the foregrounding of the manipulative powers of the translator)(同上:10)。“操纵力”也就是创造力。
霍译的创造性表现在不拘泥于汉语昵称最典型的“好+称谓”的结构,不满足于采用简单的形式对等的“dear/good+称谓”的译法,其中称谓的翻译也并非完全对应中文称谓。其创造性还体现在处理同样的“好”字开头的称呼语时,译法灵活多变,有简有繁,不一而足。对霍译而言,动态对等是原则,创造性是手段和体现,有了原则的指导才能避免简单、生硬的形式对等翻译而进行创造性翻译,而只有进行创造性翻译才能保证原则的实施。其最终目的是满足译文读者的审美需求,顺应读者的欣赏期待。
为突出霍译的创造性,文中列出杨译以资比较。由于两译本原文并非完全相同(范圣宇,2004:20-32),本章例句均经过精心挑选,确保对相同的称呼语进行对比。语料为《红楼梦》前四十回。杨译原、译文语料出自外文出版社汉英对照本《红楼梦》(2003年第1版),霍译原文出自人民文学出版社《红楼梦》(1964年第3版),译文出自企鹅出版社 The Story ofthe Stone(1973—1986)。例句涉及两种译文对比的,原文如相同或几乎相同,只列外文出版社《红楼梦》中文语料;如不同字词较多,则分别列出两版中文语料;杨译在前,霍译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