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蒸肉

我挺喜欢吃港式点心的,在上海吃了无数次唐宫之后,特地跑到香港陆羽去吃,好在我会一点白话,能混。为了去陆羽,我还特地学了苏州码子,陆羽墙上的标价是用苏州码子标的,一种特殊的记数符号,比如4569写作“〤〥〦〩”,学会了很酷的,我后来记日记就用这种符号,别人看不懂。

香港人很势利的,和上海人一样。算了,势利这个词太沉重,改成“与非同族类人员没有亲近感”,这总可以了吧?你到了我的城市,不会我说的话,吃不惯我的食物,看不懂我的文字,我凭什么要亲近你?这道理也对,原住民没必要去亲近外来人口,况且你还不接受本地语言和文化,那你至少得接受本地美食吧?

可惜的是,我会说白话,除了苏州码子外我还识香港汉字,可我依然不喜欢陆羽的点心和镛记的烧鹅,前者太过粗糙了些,后者不是熟客得到的东西不一样。有人对我说,陆羽的点心就是老香港的味道,那是你的回忆,不是我的。老味道不见得就是好味道,上海的长春食品厂、哈尔滨食品厂乃至凯司令,售卖着各种上海“老味道”的西点,当你全世界一大圈跑下来,发现他们卖的根本是对西式点心的拙劣模仿。

我爱不上陆羽的点心,我相信香港人也爱不上哈尔滨食品厂的牛利。

那不等于我不喜欢广式茶点,我在广州就吃到过很好的,在香港也吃到过,上海、洛杉矶也有好的广式茶点,只是洛杉矶的东西,个头都要比广州的大上一圈,对我来说,这就为难了。

因为我最喜欢吃的是糯米鸡,香菇与肉与鸡用荷叶和糯米包起后蒸的,一个简版的粽子。对了,我也喜欢吃粽子,特别是五芳斋在高速嘉兴休息站卖的大肉粽,在我吃过了嘉兴市内卖的大肉粽后,我坚信高速休息站的大肉粽是特供的。

我喜欢一切糯米的制品,只要它是咸的,五芳斋大肉粽、闽南蒸裹粽、上海的鲜肉油墩子、苏州的炒肉团子,都是想想就好吃的东西,哪怕开洋火腿粢饭糕也很好吃,虽然我一直认为那玩意应该归到素食里。

糯米鸡的问题是量不小,一件两个的话,一吃就饱了,洛杉矶的糯米鸡个头更大,一个人都吃不了一份。

要是没人与我合吃的话,我还不如吃粉蒸肉呢,也有糯米也有肉,那叫一个过瘾。

粉蒸肉,各地都有,唯上海与香港以前是没有的,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上海人吃整块的肉,好像就没蒸来吃的习惯,除了咸肉、香肠,可那并不是新鲜猪肉。

粉蒸肉很好吃的,一般是用肋排来做,外地称之为排骨,上海人说的排骨是大排,所以要说清。我喜欢用五花肉来做,带骨的更好。

粉蒸肉的“粉”,是一种米粉,甚至都不是粉,而是“碎米粒”。用一份糯米三份大米的比例,干的放在锅中用小火炒,炒到发黄为止。

腌肉要炒盐,炒到盐发黄,其中主要的原因是锅没洗干净。炒米发黄,其实是表面微焦。炒米的时候,火不要大,火大了易焦,耐心地慢慢炒。

炒米的时候,放点花椒放点桂皮放点茴香放点丁香放点草果,反正你家有啥就放点啥,其实最方便的是倒一点五香粉下去,五香粉在老外店都有卖,叫做five spicy powder。

炒完之后,待其冷却,注意啊,很烫的,千万别用手去抓,你最好一大早炒好了到下午再去处理。记住啊,火一定要小,火大了会发苦,五香粉更容易发苦,你可以等米冷掉再放五香粉。

待米冷却,用食物处理器把米打碎,不要用高功率快速地打,只要把一粒米打成两三瓣就可以了,大约与芝麻相仿的大小。如果你没有料理机,将米放在砧板上,用擀面杖就可以了,没有擀面杖用啤酒瓶也可以,碾、砸、压,都可以,只要把米弄成碎米就行。

用多少粉取多少,其余的可以放起来,随用随取。拿出来用的粉,放盐拌匀,盐会吸潮,所以最好不要事先拌好。

将排骨(肋排)或五花肉切块,我喜欢挑肥一点的买,油会被米粉吸收,更好吃。找一个碗放入拌好调好味的米粉,把排骨或五花肉一块块地放进米粉碗中,用力压实,以便米粉沾裹到肉上。肉可以事先用酱油和料酒腌过,那样的话米粉中的盐就要适量减少。

肉要一块块地放到碗里去裹粉,那样才能紧实,不至于掉粉。掉粉是件很严重的事,那表示你已经没有人气了。

另外准备一个盆子或碗,底下可以垫上土豆山芋南瓜什么的,切片切条切块都可以,无非是肉不够把场面撑起来的意思。荤的不够用素的撑,这是我最不屑干的事了,我总是买上好多肉,要做就做一大碗,过瘾。

然后是蒸,隔水蒸,锅中放水,用个架子把碗或盆架起来,水沸后改到中火,蒸它一个半小时,其间要注意水位,当中加个两次水,烧干了就不好玩了。

蒸好的粉蒸肉别提有多香了,喜欢吃麻辣的在打米粉的时候放入花椒和辣椒粉,喜欢甜味的甚至可以放点糖,粉蒸肉是个可以任意发挥的东西,你可以根据你的爱好来调整口味,喜欢辣的朋友还可以加上郫县豆瓣,那就更香了。

粉蒸肉是我见过最难摆盘的东西了,蒸好之后,就是一团糊糊,而且我还喜欢吃湿一点的粉蒸肉,所以就更糊嗒嗒了。我见过有人把粉蒸肉夹出来放在一张大的荷叶上,挺漂亮的,在洛杉矶可以用香蕉叶。话说要是有荷叶的话,新鲜的,我一定先做个糯米鸡吃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