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2016
- 王颂吉 马莉莉 李侨敏
- 1584字
- 2020-08-26 15:17:23
序
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全球经济至今未走出阴霾,2016年英国脱欧、美国大选等“黑天鹅”事件更是增添不确定性,对于高度融入全球化的中国而言,所面对的地缘政治经济环境越来越复杂。在此背景下,中国2013年底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并从各个层面加快推进“五通”建设,迄今已取得显著进展。
“一带一路”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将自身的产能优势、技术与资金优势、经验与模式优势转化为合作优势,实行全方位开放的一大创新,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共同分享中国改革发展红利、中国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传统全球化由海而起,由海而生,沿海地区、海洋国家先发展起来,陆上国家、内地则较落后,形成巨大的贫富差距。“一带一路”正在推动全球再平衡,鼓励向西开放,带动西部开发以及中亚、蒙古等内陆国家和地区的开发,在国际社会推行全球化的包容性发展理念.因此可以说“一带一路”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一项国家战略。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作为地处西部的经济学教学科研重地,2014年初就启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研究,目前已打造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陕西宏观经济研究院、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等新型智库与研究平台,形成一支多学科研究人员协作的科研团队,出版相关著作8部,发表权威及核心期刊论文近30篇,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项目、国家统计局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西安市社会科学基金攻关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近10项,成为西部研究“一带一路”问题的重要力量。《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是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丝绸之路研究的一个品牌,也是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标志性成果。
《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2016》系我院第三年度组织该系列报告的出版,2014年度报告以梳理“一带一路”建设理论和历史逻辑出发点为核心内容,2015年度报告着重探究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的建设思路,2016年度发展报告主要是提出“差异化战略支点—层级城市网络”的适应性拓展方式,并就软硬件互联互通建设的重点领域进行深入研究。
本报告指出,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国家通过组织力量构建、中央与地方联动、政府与企业合作、国内与国外协同、规划与项目并进等方式,切实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与此同时,国内理论界也逐步跟进,分别从新古典框架、经济地理范式、马克思主义视角、国际政治与外交视角、地缘政治经济学框架等,对“一带一路”相关问题展开研究。然而,就在理论和实践对接的过程中,来自市场层面的反馈却越趋凸显“一带一路”拓展的复杂性和高难度。由此,本报告通过探究网络化生产方式兴起的时代背景、中心城市与城市网络共生演化的理论逻辑、“一带一路”沿线的市场与产业发育特征等,提出需要设置“差异化战略支点”,以支点辐射周边,由支点联结成网络的方式,在不同地区展开差异化、定制化的建设,并给出不同战略支点建设的政策设计基本原则。在这一理论认知背景下,本报告对互联互通与产能合作、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经济走廊建设、内部的自由贸易区开放体制、外部的国际经济合作机制等,进行了分主题研究。
作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的五大报告系列之一,《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体现出紧跟实践、聚焦关键、多元协同、服务西部等研究特点,写作团队在凝练基础理论的同时,侧重组织方式创新,强化产学研协同,力求敏捷、专业、系统的对阶段性重大问题进行集中攻关,并给出对策性、应用性政策思路或建议,是本院基于高校科研力量打造高水平智库的有益尝试。而这将作为起点,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和西部建设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的创新实践,不断成长发展并提高科研的社会价值与意义。受到报告主要负责人的委托,是以为序。
任保平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