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公共设施及项目管理

(一)项目建设

1. “百企联百村”项目

在我国农村,由于缺乏资金、技术,新农村建设的方向和道路问题是政府长久以来持续探索的目标。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2005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特别强调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府将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同时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提出在稳定现有各项农业投入的基础上,把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切实向农业、农村、农民倾斜。

工业反哺农业也自这个时期先后在江西、湖北、青海、云南等地区开始发展,其中最重要的一种体现形式是“村企共建”,分别以“一村一企”“百企联百村”“村企结对”等口号、标语出现。“村企共建”是最初提出的口号,其意为政府倡导非公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帮助农村发展,后来逐渐发展成非公企业与各村结对,以捐赠、打造产业等为表现形式的资助项目。

“百企联百村”是指在当地政府的牵线下,让一个(多个)非公企业与一个村或者乡镇直接联系,助推当地具有优势的产业,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帮助村容村貌的整理、扶贫济困、改善住房条件、发展社会公共事业、就近吸收劳动力等方面进行助推新农村建设。而各地政府在不同的区域差异下,也会有不一样的政府协助方式,但最终所要实现的,就是村企双赢的局面。

表5-1 “百企联百村”项目建设整合资金

续表

2. “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项目

省委、省政府实施的“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活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创新,是一项利民、惠民的德政工程。2012年,县委、县政府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规划编制、强力整合项目、积极争取项目、发动群众参与,扎实推动“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活动,以极少的投资取得了极好的成效,创造了互助新农村建设模式,全县19个示范村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提升,农民群众的居住条件、生产条件、生活环境得以极大改善得到主导产业得到扶持壮大,基层干部得到了锻炼,基层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进一步提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以充分体现,基层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赢得了群众的口碑,为全县新农村建设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活动是加快农村小康建设步伐、建设美丽互助的主要途径,是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工作的有效载体,是基层干部转变工作作风、干事创业的重要平台。

按照省委、省政府总体部署和县委、县政府安排,2013年继续开展“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活动,力争通过一年的努力,把全县15个乡镇的20个行政村建设成为“小康建设的典型,美丽乡村的样板”。“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活动的具体目标为:因村制宜,体现地域特色、彰显民族特色、融入文化内涵。农户院墙和大门统一改造,统一样式和颜色;村道全部硬化;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危房基本改造;村容村貌有效整治,实现绿化、亮化、硬化、净化、美化;改造升级或新建村综合服务中心及文化广场,配套文体设施;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安装太阳能路灯;培育主导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完善村庄管理制度,建立长效机制。项目主要任务包括六个方面:

(1)编制村庄建设规划。以“一村一规划、一村一风格、一村一特色”为原则,高起点、高标准、按程序编制村庄建设规划。主要内容包括村庄布局、基础设施(道路、住宅、公共设施、供电、供排水、电讯工程)、环境卫生(设置杂物堆放区)、景观改造(公共绿地、广场、公共活动空间)、产业发展,做到科学合理。规划编制充分考虑村庄自然环境、空间布局、传统风俗、民居风格、外墙粉饰和村庄整体效果的建设,合理利用村庄城堡、寺庙、水磨等古建筑和生态及历史文化,既体现互助乡土特色、浓郁民族特色,又做到环境优美、布局合理、美观大方。尤其是公路沿途及村庄重要节点都按照各具特色、赏心悦目的原则来设计。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村道硬化项目,改善农民出行条件;实施人畜饮水项目,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大幅度改善住房条件;实施扶贫易地搬迁、整村推进,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

(3)开展村容村貌整治。统一改造农户院墙、大门;实施村庄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工程;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完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修建垃圾集中收集点、填埋点,及时清理垃圾,处理污水。做到“四改”:改水、改厕、改门、改墙;搞好“四清”:清厕圈、清渠道、清柴草、清路障;治理“六乱”:垃圾乱倒、粪土乱堆、柴草乱垛、污水乱泼、棚圈乱搭、乱贴乱画;成立保洁员队伍,综合治理村庄环境,使环境卫生长期保持干净、整洁。

(4)推进社会公共事业发展。修建功能齐全、标准较高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凝聚民心,服务群众;因地制宜修建村级文化广场,配套文体设施,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公共卫生条件。实施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宣传政策,普及科技文化知识。

(5)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各村结合实际,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修建日光节能温室和畜棚,发展设施农牧业,夯实现代农牧业基础,扶持专业合作社,加大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加工则加工的原则,发展特色种养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商贸服务业等第二、第三产业,培育主导产业,促进农民稳定增收。

(6)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将“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活动与新一轮“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开展“五好支部”创建活动,深化“五有五能”“三级联创”等活动。大力加强村级组织、村干部队伍、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村党组织在开展活动中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领导群众的重要作用。着力提高村级班子和干部的组织、协调、管理能力,提高村“两委”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组织发动群众踊跃投工投劳、捐资助建,广泛调动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完善村务公开和“4321”村级民主议事机制,让农民群众在活动中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引导党员干部积极带头示范,在群众中作出表率,树立良好形象,同时在共建活动中考察党员、发展党员。通过努力,切实将20个共建示范村党支部打造成全县、全区乃至全省一流的党建示范点。

2013年年乃索麻村“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工程共涉及基层组织建设、环境卫生整治、民政、交通、农牧、卫生等方面,整合危房改造、奖励性住房、道路硬化、卫生厕所、省级共建资金、共建单位援建资金、青海湖旅游管理局援建物资、州县财政补助资金、群众自筹资金(含投工投劳)等项目资金共1624.44万元,其中省级项目专项资金889.95万元,州级财政补助41.28万元,县级财政补助154.39万元,群众自筹资金(含投工投劳)377.71万元,省级共建资金100万元。

此外,2013年年乃索麻村与其省共建单位青海省人社厅在年乃索麻村举行了2013年“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活动共建资金捐赠仪式。省级共建单位与年乃索麻村签订了611100元的共建协议,其中捐赠共建资金509750元,牧民培训经费折价101350元,协调落实危房改造项目30套,并为村委会办公室配备电脑4台。省人力资源保障厅提出关于“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项目的六点要求:一是年乃索麻村建筑风格要突出民族特色,展示独有的藏文化风情。二是村委会要积极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与各先锋队齐心协力,做好群众动员工作。三是加强与青海湖旅游管理局的沟通衔接,增加合力,多渠道筹措资金。四是充分利用年乃索麻村区位优势,带动沿线群众积极开展旅游接待服务活动,切实增加群众收入。五是用好、用活各类项目资金,把有限的资金整合到群众亟待解决生产生活方面,并抓好项目进度及质量,争取村庄面貌有所改观。六是作为共建单位,今后继续关注年乃索麻村发展,多渠道争取帮扶项目。县领导表示,一是县委、县政府将会加大督查力度,针对共建资金使用情况、项目建设进度及质量等方面进行常态化督查,确保共建活动显实效。二是在项目建设方面,根据共建单位要求,因地制宜,积极打造环湖西路民族村庄亮点工程。三是县、乡、村三级党委、政府会不负共建单位重托,及时向共建单位汇报共建活动各项工作,希望共建单位一如既往地关注共建村的发展,继续支持刚察经济社会发展。

截至目前拆除土坯墙3615米,超额完成46%;拆除残垣断壁2283米,超额完成42.7%;拆除土房、废旧畜圈1988米,超额完成24.2%;清理垃圾1500立方米,超额完成150%;平整坑洼地1800立方米,超额完成200%。实施陈墙抹灰粉刷4650平方米,超额完成100%。实施奖励性住房23套,危房改造30套,贫困游牧民建房30套,游牧民定居房20套。安装铁艺大门122扇,超额完成27.1%;完成墙体及铁艺围栏4533米,超额完成18.04%,其中鸟岛小区新建院墙1340米,铁艺大门41扇;沙陀寺新建院墙1233米,铁艺大门32扇;315国道沿线安装铁艺围栏1960米,铁艺大门49扇。道路硬化17公里,完成四级(村级)砂石路28.6公里,超额完成186%。完成卫生厕所96座。修缮党员活动室及购置配套设施。315国道沿线新建彩钢储物房99处;新建暖棚40幢、维修暖棚15幢、新建羊圈26处。鸟岛小区文化墙3500平方米;制作公示牌1个、钢架结构宣传牌1座、村庄路标石1座。扶持公路沿线藏家接待点16户,由青海湖旅游管理局援建帐篷、环卫设施等物资,每户自筹配备帐篷、床具、厨具等设施,已投入使用。(见表5-2)

表5-2 “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项目投资表

续表

年乃索麻村在推行“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项目时采取的主要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明确责任,加强组织领导。自2013年“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项目伊始,按照县委、县政府,乡委、乡政府安排,村委及时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成立了以村党委书记为组长,村主任为副组长,各联络点领导、社会民情党建信息员等组成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分设办公室,有专人负责该项工作。年乃索麻村县级联系领导也组织召开了共建活动动员大会,并成立了村领导小组,明确分工,确保活动有序开展。同时结合中央及省委1号文件展开宣讲工作,年乃索麻村宣讲组积极开展宣传动员工作,为该工程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二是实地勘察,核算工程量。活动初期,针对年乃索麻村土墙多,整治难度大等问题,县级联络点领导组织乡党委、乡政府负责同志结合各自分工,深入现场,实地丈量核算工作量。同时共建村县级联络点领导积极谋划,根据村情实际,充分征求村委会、村党员、群众代表、卸任村干部意见建议基础上编制完整的整治方案。

三是誓师授旗,营造共建氛围。为进一步提升群众参与“党政军共建示范村”项目的积极性,为明确责任分工,2013年3月初组建了以党员、团员、民兵、妇女、老人、乡政府干部代表等为主的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巾帼先锋队、老年义务监督队、干部宣传动员队,对整治区域进行片区包干,并召开年乃索麻村誓师授旗大会,并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各先锋队进行授旗,按照责任分工,各先锋队各司其职,为“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项目工程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四是积极衔接,签订共建协议。根据县委、县政府安排,乡村两级及时与省级共建单位协调联系,申报共建项目,共建单位负责同志多次分赴年乃索麻村各区域进行调研,详实掌握了解村情民意,参与编制年乃索麻村“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项目的整治规划。年乃索麻村共落实共建资金61.11万元(含农牧民劳动技能培训费10.135万元)。同时,协调落实有牧民定居住房50套的配套项目资金175万元,危房改造30套的配套项目资金57万元,畜棚40幢的配套项目资金32万元,总计协调落实配套项目资金325.11万元。

五是全民参与,发挥群众主体作用。项目申报、实施期间均按照“一事一议”原则,组织召开群众大会,对项目资金来源、项目自筹比例、项目规模、项目选址、资金分配等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重点对省级共建单位援建资金和省级共建资金投向等重大问题进行集体讨论、集体决定,做到公开透明。同时,在项目实施期间,各先锋队、群众代表、党员代表、政协委员、卸任村干部等对项目质量、进度进行监督检查,并按照全县建设标准推动相关限期整改活动的进行。

六是加强管护,确保项目发挥实效。结合以往相关活动经验,2013年初成立了有村委会负责人为组长的村级环境卫生整治管护领导小组,并完善村规民约,逐户签订环境卫生管护协议。同时,经群众大会民主推选,组建村级环境卫生管护队,管护队经费从村集体经费中划拨支付,切实保障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从建到管到养”有机构、有人员、有经费。同时,结合村情实际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加大后续管护力度,有效巩固“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项目的建设成果。

七是发挥优势,拓宽自主创业渠道。利用年乃索麻村临湖临岛的区位优势,积极引导公路沿线、鸟岛新区牧户从事家庭游客接待服务,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结合“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项目,通过陆续实施道路硬化、宅院改造、环卫设施配备、餐饮技能培训等工程有效完善沿线牧户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接待服务整体水平,目前,共开办以鸟岛新区为主的家庭接待点49处,户均增收达1.8万元。

年乃索麻村针对“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项目的下一步工作主要包括四点:一是继续加强基础设施管护力度,村基础设施管护领导小组加强对公共基础设施的管理维护工作。二是加大宣传动员力度,提高群众环境卫生整治意识,结合村规民约及星级户评定等制度,切实提高群众自我管理的思想认识,巩固取得的成果。三是继续按照民主集中制要求,对村级公益事业等活动采取“一事一议”原则,加大宣传,普及群众对党的惠民政策、法律法规等的认知度。四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通过定期召开党员大会,开展党员民主测评等活动,加强村委会凝聚力,同时,以党建带团建为契机,积极引导青少年思想健康成长,利用现有的广场、党员活动室等场所举办文体活动,丰富群众业余生活。

3. “村容村貌整治”项目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在各县农牧区组织实施了农村危房改造、游牧民定居、奖励性住房、异地搬迁等一大批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和人畜饮水、电网改造、村道硬化、畜用暖棚、卫生厕所等一系列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项目,极大地改善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很多村庄的面貌发生了明显改观,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为进一步改善农牧区村容村貌,创造整洁、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提升农牧区的整体形象,切实解决农牧区“只见新房、不见新村”的问题,彻底改变棚圈乱搭乱建、垃圾杂物乱推乱放、残垣断壁无人清理等陋习,州委、州政府决定在全州重要公路沿线和重点景区、城镇周边村庄村容村貌进行集中整治。

村庄是农牧民生产生活的家园。让广大农村牧区在富裕的同时,干净起来、整齐起来、漂亮起来、文明起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根本目的,也是广大农牧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在全州重要公路沿线和重点景区、城镇周边村庄村容村貌进行集中整治,就是州委、州政府为顺应民意,有效改善农牧区村容村貌,创造整洁、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做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惠及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德政工程、民生工程,将对提升全州农牧区的整体形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村容村貌整治关键在于抓好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改变农牧区整体面貌,提升农牧区整体形象,实现“新、亮、净、绿、美、畅”的目标。

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集中开展村庄环境整治。集中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彻底清理拆除占道搭建的简易房、摊点、厕所、牲畜圈舍等影响村容的设施建筑。拆除庭院庄廓土坯墙,以村为单位,修建统一规格的庄廓砖体院墙和大门,体现地域风情和民族特色。二是改造完善公共基础设施。依托整合项目,解决村内给排水设施、道路巷道拓建硬化、卫生厕所、垃圾点、沼气池、路灯等设施配套和村庄绿化。三是培育发展村级后续产业。根据地区特色和地理位置特点,制定发展规划,确定好富民产业,扶持发展一些乡村旅游、特色种养业、商贸等短、平、快项目,使村容村貌整治真正成为惠民工程、富民工程。

年乃索麻村村容村貌整治项目取得的成果及相关信息如表5-3所示:

表5-3 年乃索麻村村容村貌整治项目整合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