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这本书,我接触的很早,大约五年级的时候,我第一次看见这本书。当时看见的正好是安娜被火车轧死的片段,我那时候以为这是悬疑小说,我从小就不喜欢悬疑小说的故弄玄虚。而直到前几天,我才真正看完了这本书。

安娜一生所追求的似乎只有两个字————爱情。或者应该说是“恋爱”更切合实际,因为卡列宁与安娜的年龄差距很大,安娜听从了姑姑的话嫁给了他。这里有一个问题,既然安娜不喜欢他,当初安娜又为什么能这么平静地嫁给他?因为卡列宁很富有。安娜追求的从来都不是生活,也根本就不是爱情(或许有,但不全是),而是虚荣。这一点从她和伏伦斯基的关系中就能看出来。当她用伏伦斯基的钱出入上层社会的时候,她特别喜欢的是听别人说恭维自己的话。当一开始伏伦斯基想要离开她的时候,安娜是知道的,非常清楚。可是安娜为什么没有挑明?因为一旦挑明,虚幻的爱情和现有的可用的伏伦斯基的钱都将不复存在。她不是喜欢追求爱情,而是喜欢追求虚荣。我实在想不出来安娜有什么优点,如果非说有,那恐怕就是她的色相很不错,是一个迷人的成熟少妇(她凭借这一点吸引了大量的追求和关注)。而且安娜和伏伦斯基的女儿恐怕也不会善终。

列文有一个同母异父的哥。同母异父?这个关系很像是安奴施卡和谢廖沙。既然安娜最后不得善终,那么列文的妈会不会和安娜一样呢?列文的妈是不是死于非命?恐怕列文的妈也是不得善终的人。

安娜死后,伏伦斯基带了一个连的兵去了战场。一个抱着必死决心去战场的战士不可能完整地回家。这个完全有道理,因为这个时候的伏伦斯基只懂得向前冲,他的内心是不得安宁的,他只有这样才能忘记。所以他必死,他无法活下去。伏伦斯基年纪轻轻就被这样的少妇迷住了,这与他缺少父亲的教养有关系。如果伏伦斯基有父亲这一道坎,他怎么可能会和安娜勾搭上呢?至少他爹会告诉他,这样是自毁前程(安娜的年龄比伏伦斯基大很多)。可惜,当妈的很难教他这些事,你让一个女人怎么和二十多岁的儿子谈这种事情?就因为这样,一个好孩子毁在了与少妇的“初恋”中。

尼古拉和妓女玛丽雅,我认为这两个人是整本书里真爱的典范。列文和吉娣也不错,但是尼古拉和玛丽雅,我认为这两个人才有真正的爱情。他们的爱情是无论生死都无法改变的默契,一个垂死的病人买了一个看不到什么未来的妓女,这两个惨淡的人能长期待在一起本身就需要超出常人的默契。最令我感动的是,尼古拉明知道自己快死了,于是就把玛丽雅赶走了,他不想让玛丽雅跟着自己就这样埋没了一生(玛丽雅的年龄恐怕比列文大不多少,甚至可能比列文更小),可是玛丽雅竟然暗中一直跟随尼古拉,恐怕大多数夫妻都做不到这一点。这两个人才是真的情、真的爱。

其实,爱情,与任何人都可能发生,区别就在于能否长久。比如,有的人能闻到对方有一种特别的气味,而且还可能会上瘾。

什么是爱情?我不太懂。我不知道什么是爱情。但是我认为爱情至少要有无尽的热情去欣赏对方逐渐变化的肉体,最起码不厌烦。这很容易理解,三十岁的时候你看她长得好看,四十岁的时候,你觉得她长得好看,五十岁的时候你还觉得她长得好看。无论怎么变化,你都喜欢。

安娜就是先从厌烦卡列宁的肉体,最终逐渐发展到厌恶他这个人。

而玛丽雅对于尼古拉而言,就是属于后者“不厌烦”的范围。我们很难说玛丽雅百分之百喜欢尼古拉,但是至少我们可以肯定玛丽雅绝对不烦尼古拉,甚至在尼古拉生病的时候一直帮助他。所以尼古拉和玛丽雅才是真正的恋人。

我的爱情观或许不太正常,不过只要静下心来就能明白我是对的。

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纯粹的爱情,相对而言,责任更重要,至于和谁结婚,这都不是首要的。像安娜这样的人,无论和谁结婚结果都是一样的。因为她自身有问题。当你觉得自己的婚姻有问题的时候,反过来看看自己,或许自己的问题才是最大的。

我最喜欢卡列宁,他是所有角色中最冷静、最有业务能力、最顾及家庭的人。如果卡列宁能注意一下形象塑造就更好了。李迪雅伯爵夫人看上他,我想这二人的结合必然是最好的,但是卡列宁不会这样做的,绝对不会。

人不能被一时的情感欺骗,就像我听的一首歌:不要轰轰烈烈地过,只要恩恩爱爱地活。这个世界上没有桃花源一样的爱情。恩恩爱爱的目的还是要生活。

2023.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