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懂孩子:家庭教育十人谈
- 杨雄主编
- 2787字
- 2021-04-02 12:45:14
三、三角理论
接下来重点谈一谈三角理论。三角理论是家庭关系里面非常重要的理论,三角关系大家不陌生。我们两个人有一些争论的时候,会把第三个人拉进来平衡一下我们的关系,比如我们在工作上有一个不一样的观点,我说应该投资多一点,另外一个说太危险了,比较麻烦怎么办?有的时候把组长拉进来,看看这个方案,大家评论一下,或者把领导拉进来,这个方案怎么样,我们两个人之间的张力就没有了,就变成三个人,最后矛盾一般可以比较顺利地得到解决。拉进来的这个人,他是有能力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这是很健康的三角关系,可以缓解我们两个人紧张焦虑的关系,让事情更好地发展。
如果拉进来的是孩子,孩子没有这种平衡能力,所以他会卡在中间很难受。这种尴尬的关系,长期维持下去就变成“三角化”,这种模式被固定下来之后,被三角化的孩子会卡在这里面没有办法出来,很难发展他自己。有一个案例,这个孩子是一个初二的女生,她本来学习成绩还不错,在年级里面前几十名,但是从初一开始有一些注意力不集中,作业没办法完成等症状,期中考试也考得很差。回来之后她妈妈很生气地骂了她,指责她如果不好好学习就不要上学了,这个孩子说:“那我就不去了”,就真的呆在家里,他们过来咨询的时候这个孩子已经在家里待了一个星期,回到家里完全变成了另一个人,完全跟父母没有沟通。在孩子来之前,我事先告诉父母,如果孩子不愿意来,不要逼孩子来。他们自己先过来,在了解一下情况之后发现,这个孩子的爸爸在孩子初一时,公司接了一个大项目,特别忙,经常出差,回家的次数也就比较少。孩子妈妈有点不太习惯,就有一些抱怨,为此两个人出现一些摩擦,这个摩擦让孩子心不安定了。后来我跟他们讨论到这块的时候,妈妈突然想起来,这个孩子曾经在她跟先生吵得有些厉害的时候偷偷在门口看。后来我们梳理了一下关系,孩子爸爸也慢慢调整了工作,他们之间的沟通顺畅和谐之后,在家里不责怪她,接纳她,给她一些空间,后来孩子就轻松了,也去上学了。
(一)三角关系的三种表现形式
刚才这个案例解释了夫妻关系是怎样影响孩子的,具体有三个主要的表现形式:第一种就是结盟,这个是比较隐秘的。我们会看到家庭生活当中有的时候妈妈会特别关注这个孩子,这个孩子也比较容易出现体弱多病的现象。比如有个案例就是这样,一个三年级的孩子表现得像两三岁的孩子,这个孩子一直没有动力,做事情拖拖拉拉很消极。最近为什么会来咨询,是因为孩子说他不想活了,活着没意思,孩子妈妈很紧张就带着他过来了,后来访谈过程中发现妈妈在怀孕时其实跟小姑子有一些冲突,但是妈妈表面上是非常通情达理的,所以她压抑了很多不满,包括她老公也比较软弱,事事听姐姐的,她心里的压抑,就转到跟儿子结盟。三年级的孩子跟妈妈睡在一张床上,爸爸被赶到小房间去住,时间长了这个孩子很不舒服,因为他承担了他爸爸照顾他妈妈情绪的部分,他妈妈潜意识里不想让他长大,因为长大之后他就会独立,独立之后他妈妈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他爸爸觉得这个孩子从小生病,他妈妈要照顾他。从儿童的性发展的角度来说,一直跟妈妈住在一起,对儿童性心理的发展也不好,他内心也会有强烈的冲突,好像从爸爸那边把妈妈抢过来了,这叫乱伦禁忌。沙盘上体现出来的也是退化过程,这个孩子比较特殊,因为他的家族有抑郁症病史,所以我建议他到医院确诊,确诊下来这个孩子有多动症和抑郁症合并,所以医生建议他们服药,服药的过程中还继续做心理治疗。治疗结束三个月之后他妈妈打电话给我,说现在已经让孩子独立睡,他先生回来睡之后他们的关系也慢慢像夫妻关系了。一个家里面爸爸像爸爸,妈妈像妈妈,孩子才能像孩子,这是一个隐秘的结盟,这是一个现象,可能我们思考一下我们有的时候觉得这个孩子有这样的问题,有那样的问题,有可能有的时候是我们需要这个孩子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第二种现象叫作冲突迂回转移。夫妻关系表面上很和谐,但这种和谐只是表面性的,有一些冲突不想去碰,就把注意力转到孩子这里。本来这个孩子一些很正常的多动,或者很正常的生病,父母会格外关注。有时候夫妻之间有矛盾,但是把全部的压力转到孩子那边来,孩子就会非常地痛苦。
第三种叫作跨代结盟。这具体表现在,孩子会发现家庭里面有一位相对较弱的存在,他会想要保护,这个对象通常是妈妈。比如有一个4岁的小朋友,4岁了没有好好上过一天幼儿园,一送去就哭,一定要送就生病。后来了解到家里的情况,夫妻开了一个小店,爸爸脾气特别暴躁,情绪上来时会打妈妈,但是他对这个孩子特别好,所以他爸爸妈妈吵架,甚至有“家暴”情况发生时,孩子会冲过去保护妈妈,妈妈其实潜意识里也不太想让孩子去上幼儿园,因为去幼儿园之后就会失去了这个保护。这个孩子长期处在恐惧的状态,他告诉我说:“我其实挺想去幼儿园的,想跟小朋友玩,但是我去了之后爸爸可能会打妈妈,妈妈就没有人保护了。”每个孩子都爱父母,爱爸爸,也爱妈妈,为了让爸爸妈妈和谐,他会牺牲掉自己的一些利益去维护爸爸妈妈之间的平衡。
(二)夫妻间的关系是孩子最敏感的部分
刚才我跟大家主要分享了三角理论的三个病理现象:一个是结盟,第二个是冲突迂回转移,第三个是跨代结盟。这三种我通过案例跟大家做了一些解释,接下来和大家分享一些科学依据。刚才我讲香港一个非常著名的家庭治疗大师李维榕老师,她之前做过一个实验,有点像我们做脑电波,用电极测量皮温等基本生理指标的变化,先用10分钟测他的基数,接下来30分钟继续讨论,然后再测孩子的生理指标。那时候做了20个家庭,一个家庭30分钟,父母讨论的时间总共600分钟,后来发现426分钟(70%)孩子的生理指标有激活,有很大的起伏,说明他的这种情绪状态被父母讨论的话题给激活了,最长的激活时间是29—30分钟。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基本上这个父母从一开始到后面总共30分钟讨论的时间,这中间肯定会有停顿,但是这个孩子的生理反应,基本上是所有时间都被激活了。即使父母已经停止了讨论,这个孩子的生理反应还在持续。第二个结果我们看到,讨论的中间涉及夫妻关系这部分的时候,孩子被激活得最多,占到了80%,亲子之间的只有16%。这些父母的模式里面,一方逃,一方追,一方逼着另一方,另一方默默不出声,这种模式可能对孩子的影响最大,还有就是父母彼此之间攻击、彼此回避。
通过以上的实验结果,我们可以了解到,我们可能以为孩子在被父母批评时是最生气、情绪反应最厉害的。其实父母之间互相抱怨互相指责的时候,孩子的情绪反应是最大的。因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当你们的夫妻关系需要孩子花很大精力去关注的时候,他就没有办法发展他自己。这里的父母关系不仅仅指天天吵架的关系,还有表面和谐,暗地争斗的关系,这些压抑的情绪都会从孩子的症状中体现出来,所以有一句话是——孩子是家庭的镜子。如果孩子出现一些症状,我们首先要反思我做了什么,我们这个家庭出现了什么问题,这才是根源。僵化的三角关系里面,不管哪一方赢了,受伤害的都是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