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失败的反击和狭窄的“走廊”

尽管战况吃紧,但无论是第48装甲军军长巴尔克,还是他的上司劳斯,似乎都不必过于担心。因为在激战地段的后方,集结着强大的装甲预备队——布赖特将军的第3装甲军主力第1、8装甲师,加上第506重坦克营,共有283辆战车。现在,劳斯要用这强大的装甲拳头来狠狠回击苏联人。

此时,科涅夫对劳斯即将使出的杀手锏还浑然不觉。7月15日,德军反击开始!第3装甲军的数百辆战车由佐洛切夫——兹博罗夫一线隆隆杀出。充当右翼(兹博罗夫地域)的第1装甲师以强有力的突击冲入红军第38集团军的战斗队形,把措手不及的苏联人打退了2~4公里。在左翼,由佐洛切夫地区出击的第8装甲师虽然实力更强,却出师不利。按照原计划,该师应通过森林进入战区,以躲过苏联人的火力阻击。可师长却违背计划,让部队沿着公路开进。这位将军似乎还生活在昔日辉煌的幻觉中,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现实:头顶的那片天空已不受德国空军的左右,却为苏联人所主宰。科涅夫当然不会放过这天赐良机,立刻命令空军出击。短短5小时内,1848架次轰炸机和强击机光顾了德军机械化纵队的上空,向其盘踞的7平方公里范围投下了716吨弹药,包括17200颗炸弹和1700发火箭弹。连续不断的爆炸巨响过后,被炸毁的大量坦克和汽车熊熊燃烧。第8装甲师出师未捷就已损兵折将,原本旺盛的士气更是一落千丈。

乘此良机,红军第60集团军加紧进攻。当天早晨,该集团军右翼还得到了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2个先遣旅的加强,攻击力量大大增强。但德军的抵抗依然顽强,死死挡住苏联人的去路。为了尽量扩大突破口,苏第15步兵军(获得第56近卫坦克旅和第69摩步旅配合)到夜间还在继续奋战,终于在日终突入德军纵深18公里,控制住萨索夫至佐洛切夫公路。特别是第322步兵师在科尔托夫地域打开了一条宽4~6公里的通道,后来被称之为“科尔托夫走廊”《苏军坦克兵》,第260页;《二战史》卷九,第140页;《坦克战》,第368页。

到7月15日日终24时,科涅夫在两个进攻方向都打开了突破口。在北面(俄罗斯拉瓦方向),第13集团军深入德第340步兵师防区;在中部(利沃夫方向),第60集团军经过血战,从德第349步兵师防线上钻出狭窄的“科尔托夫走廊”。而在两个突破口之间,夹着德第13军的几乎全部兵力(第454警卫师,第361步兵师、C军级集群、党卫军第14师)。连同侧翼的两个师在内,约5万德军组成的“大核桃”,已被科涅夫展开的钢铁“夹子”初步夹住1944年7月15日24时态势地图。

被摧毁在战场上的德军“黑豹”坦克

向纵深挺进的红军坦克纵队。即使在1944年,红军依然装备了大量老式的T-34 76型坦克

下一步,为了尽快夹碎这个“大核桃”,科涅夫要把他的强大机动军团投入战斗。7月16日,沿着已经形成的突破口,苏军快速机械化集团涌入战场。北面,首先进入战斗的是巴拉诺夫的骑兵机械化集群(303辆坦克和自行火炮)。科涅夫对这个集群寄予厚望,要求他们发挥骑兵和坦克快速机动的优势,尽早杀到布格河(计划是17日),切断第13军的退路。无奈巴拉诺夫的指挥组织乱成一团,搞得本该健步如飞的集群行动慢如乌龟,直到日终时分才赶到步兵前头《二战史》卷九,第138页。。利用苏联人的迟缓,德军从遥远的南部战区调来了第20装甲步兵师的一个战斗群,挡在巴拉诺夫面前。此后几天里,这个战斗群将令巴拉诺夫头疼不已。

同一天,面向“科尔托夫走廊”,一支更强大的装甲军团——雷巴尔科将军的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正在逼近。但是否立刻将其投入战斗,对科涅夫来说却面临着两难的抉择。首先,地形不利。所谓“走廊”,宽度不过4~6公里,完全暴露在两侧德军的火力打击下。加上连日大雨,冲毁了林间道路,只剩一条行军路线供由454辆战车和36000多人组成的坦克集团军使用;其次,战场态势也不理想。原定配合坦克集团的步兵部队中,第60集团军主力还被德军牵制在两翼,第38集团军更是未能摆脱德第1装甲师的攻击。由于德军的反击非常猛烈,稍有不慎,整个坦克集团军,连同大量经验丰富的坦克手,都可能被歼灭在走廊内。即使对苏联人来说,这样的代价也是难以承受的。

另一方面,如果不及时投入雷巴尔科军团,德军很可能会逃之夭夭,或者调来更强大的预备队,堵住突破口,让苏联人的努力前功尽弃。为了不放过战机,经验丰富、敢打敢拼的雷巴尔科将军认为值得冒险。16日晨3时,他打电话向科涅夫主动请战。科涅夫同意了《方面军司令员笔记》,第242页。,他的看法和雷巴尔科一致:在这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再大的冒险也势在必行。

7月16日晨,第3近卫坦克集团军主力进入走廊。这个走廊是如此狭窄,非但不断遭到两侧德军火炮、迫击炮的猛烈轰击,甚至还有机枪射来。德军不满足于火力阻击,进而发起了猛烈的反击。北侧,德第13军当天放弃了布罗德附近的突出部阵地,退入第二防线,并将预备队党卫第14师调来,与第349步兵师一道攻击走廊北沿;南侧,第3装甲军也将反击矛头北转,企图切断雷巴尔科的退路1944年7月16日24时态势地图。。德国第506重坦克营的40辆“虎”式坦克也压了过来,配合第8装甲师展开猛攻。

在德军的凶猛火力阻击和重兵包夹下,雷巴尔科只有杀出一条血路才能生存,后退则意味着灭亡。顶着枪林弹雨,他的主力在傍晚时分进至佐洛切夫东北,先头支队更是冲到了佩尔捷夫河。第二天(7月17日)早上,德军的反击变得越来越凶猛,但还是无法阻止不顾一切向前冲杀的雷巴尔科。日终,第3近卫坦克集团军主力也推进到佩尔捷夫河。但他们的后方交通线却在德军攻击下岌岌可危。为了帮助雷巴尔科,科涅夫不仅要求第60集团军加紧进攻以扩大突破口,还决定把坦克第4集团军也投入走廊(由雷巴尔科左翼地带进入,目标是利沃夫以西的戈罗多克)。这样,走廊内的兵力就将增加到5个军,总计800多辆坦克自行火炮。德军反击部队没有那么大的胃口来吞吃这么庞大的坦克集团。

同一个7月17日晨,在俄罗斯拉瓦方向,继巴拉诺夫集群后,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346辆坦克和自行火炮)也在原德军纵深20公里处进入战场。为了掩护该集团军,苏联空军出动了582架次的强击机、42架次轰炸机、770架次的战斗机。严密的空中保护下,德国空军找不到太多空子可钻。地面的德第46装甲军也拿不出后备力量来阻止新锐苏军。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乘势向西发展,冲在前面的第44近卫坦克旅当天就渡过了西布格河(多布罗钦地区),进入波兰领土(按照苏联主张的疆域)。巴拉诺夫集群的行动也开始积极起来,压迫着第20装甲步兵师战斗群向南退却。但在该战斗群异乎寻常的顽强抵抗下,巴拉诺夫的进展不算太顺利。

战斗中的ISU-152自行火炮

现在,哈佩面临的形势已危如累卵。在德第13军两侧,两个苏军快速集团正在迅速靠拢,而哈佩的战术预备队此前几乎全部投入战斗,剩下的寥寥无几。在北侧,苏第1近卫坦克集团军威胁着的西布格河战线,只有第509重坦克营完好无损;在第3近卫坦克集团军威胁的利沃夫方向,哈佩几乎一无所有,只好从南部战区抽调出第101歼击师,并把第20装甲步兵师剩下的兵力也调往北部。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正好在7月18日,哈佩的北翼集团(11个师和180辆战车)又在科韦利以西遭到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南翼集团的凶猛打击(参阅上卷),哈佩可机动调用的兵力就更有限了。

为了哪怕稍微延缓一下苏军的前进速度,哈佩只能把仅有的预备兵力也投入战斗。7月18日晨,在索卡利以南的布格河沿线,第509重坦克营发起攻击;随后,第17装甲师和第291步兵师也参加了战斗。尽管德军的反抗极为坚决,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主力当天还是在多布罗钦开始强渡西布格河。巴拉诺夫集群也击退第20装甲步兵师,夺取了杰列夫利亚内,一举切断了德第13军向西撤退的道路。

同一天,德第101歼击师经过远程行军,终于到达利沃夫以东。但他们只能暂时保住一小块临时阵地,根本无法阻止当面的2个坦克集团军为所欲为。在其南侧,新锐的坦克第4集团军拖着长达55~60公里的队形进入战场,留下第6近卫机械化军应付德第3装甲军在佐洛切夫以南的攻击,而以第10近卫坦克军协同第60集团军占领了奥利沙尼察,直逼利沃夫。在其北翼,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强渡了佩尔捷夫河,同时兵分两路,一路进至泽济卢夫、克拉斯诺耶地域;另一路冲到杰列夫利亚内,与巴拉诺夫集群会合。就在这一刻,科涅夫的铁夹子合拢了,德第13军为主的6个师陷入包围(苏联记载为8个师,显然把“师群”也算进去了)。包括《劳斯回忆录》中的第13军主官名单;1944年7月18日24时态势地图。

庇佑特尔少将的第340步兵师(原属第42军);豪费步兵上将的第13军:内特维希少将的第454警卫师;林德曼少将的第361步兵师;朗格中将的C军级集群(第183、217、339师群);弗赖塔格旅队长(相当于少将)的第14党卫军志愿步兵师;拉施中将的第349步兵师。

在利沃夫地区作战,一队苏联中型坦克从森林中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