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黎族艺术中太阳崇拜文化意象研究
- 王士立
- 812字
- 2021-04-03 03:05:50
一、黎人是由俚人演变而来
骆越又作雒越,汉武帝灭南越国,按照今日地理范围,当时的南海、桂林、象三郡,为广东、广西、越南北部等地。汉武帝又开置九郡,儋耳、珠崖二郡在海南,海南岛自然是越地一部分。那么,海南岛当时的居民究竟是越人之中的哪一支呢?《汉书·贾捐之传》有明确记载。汉元帝初元年间(公元前48年~公元前44年)贾捐之:“骆越之人,父子同川而浴,相习以鼻饮,本不足郡县置也。颛颛居一海之中,雾露气湿,……又非独珠崖有珠犀玳瑁也。”骆越指海南岛土著居民。《资治通鉴·汉纪二十》《史记·南越尉赵佗列传·索引》引《广州记》,说骆越在交趾。因此,从地理上判断,骆越分布约相当于越南北部及广东、广西与越南交界地区以及雷州半岛、海南岛等地。自东汉以后,骆越一带居民名称有较大变化。《后汉书·南蛮传》就有“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九真徼外蛮里张游,率种人慕化内属,封为归汉里君”的记载。当时“里”与蛮是并称的。东汉以后,史籍中的“里”字多了人字旁,常常是“俚僚”“夷僚”等并称。西汉以前为骆越,东汉以后由骆越改称俚。三国吴人万震《南州异物志》载:“广州南有贼曰俚,此贼在广州之南,苍梧、郁林、合浦、宁浦、高凉五郡中央,地方数千里。”这项记载表明“里”字已转化为“俚”字,并对其分布做了明确叙述。南朝时期,“俚”字作为族称,出现更加频繁,而且一直沿用到唐末宋初,才逐渐转变为“黎”。唐末刘恂著《岭表录异》,有“儋、振夷黎,海畔采(紫贝)以为货”的记载。《新唐书·杜佑传》中也有“朱崖黎民三世保险不宾,佑讨平之”的记载。《新唐书》为宋人欧阳修等撰,故“黎”之称应以《岭表录异》所记载为最早。该书约成于9世纪初,但普遍以“黎”代替“俚”“僚”,作为专有族称的则是在11世纪以后。宋代乐史的《太平寰宇记》、苏轼父子谪居海南时的诗文、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赵汝适的《诸蕃志》等著作均以“黎”字称海南的土著民族。这种名称沿用至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