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

一、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的定义

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Recycled Chemical Fibers)是采用废旧化学纤维或纺织品及其他废弃的高分子材料,经物理开松后重新使用,或经熔融或溶解后进行纺丝,或将回收的高分子材料进一步裂解成小分子重新聚合再纺丝制得的纤维。由于其利用废旧纤维为原料制备纤维,实现了再生,故又称再生化学纤维(Regenerated Chemical Fiber),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品种主要包括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聚丙烯纤维、聚氨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聚氯乙烯纤维等。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与原生化学纤维在成分、结构、物化性质等方面基本相似,可经过纺纱等加工制成纺织品或复合材料。

二、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与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再利用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以最大限度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对资源的循环利用、显著降低固废。产品的综合能耗、碳排放量仅为原生纤维的一半或更低,顺应“绿色、低碳、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与趋势,体现了制造业与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是国际与国家重点支持与发展的领域。循环经济理念示意如图1-1所示。化学纤维循环再利用,是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3R)为原则,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化纤制造,转变为依靠再利用资源循环发展的经济理念。化学纤维再利用与循环经济的定位,与人类的消费理念及生活水平密切相关。中国和欧美发达国家差异显著,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首先是从解决消费领域的废弃物问题入手,向生产领域延伸,最终旨在改变“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重点在于构建回收与资源化的处理体系,往往在生产体系中布局很少。而从我国目前对循环经济的理解和探索实践看,发展循环再利用的目的是以改变“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走出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资源、生产、消费、废弃全过程复合型生态环境问题,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我国循环再利用发展实践最先是从工业领域开始,其内涵和外延逐渐拓展到包括清洁生产(小循环)、生态工业园区(中循环)和循环型社会(大循环)等三个层面,已经形成规模最大的再生循环生产体系,但相对于欧美国家,由于在垃圾分类及回收系统建设方面比较薄弱,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


图1-1 循环经济理念示意图

化学纤维循环再利用,不仅可以缓解资源短缺的现状,而且可以减少纺织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社会效益,并且随着石油、棉花等纤维资源的紧缺及环境压力的加大,循环再利用化纤的地位将不断强化,化学纤维再利用与循环产业不仅是国际的朝阳产业,更是我国的静脉产业。

以聚酯瓶循环再利用制备聚酯纤维为例,15~20个500mL的聚酯瓶可以制作一件上衣,5个2L的聚酯瓶再利用纤维可以制成0.09m2的地毯,35个2L的聚酯瓶可以制成一个睡袋所用的全部填充纤维。按照一次循环计算,与原生聚酯相比,每吨循环再利用聚酯对原油的消耗量减少39%,CO2排放量减少3.2吨(图1-2)。目前我国每年的循环再利用聚酯瓶约为400万吨,可减少CO2排放量1280万吨,相当于新增了33万~66万公顷的森林。


图1-2 循环再利用绿色、低碳与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