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纺毛织物生产技术教程
- 潘峰 王文志 刘美娜
- 4342字
- 2021-04-03 01:45:02
第四节 原材料管理
原材料管理又称物资管理或物流管理,是纺织企业基础技术管理的重要内容。做好原材料管理工作,对于保证企业顺利地完成生产任务,增加企业盈利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原材料管理的任务
确保按时、按质、按量、按品种规格供应生产所需要的各种原材料,以保证生产正常进行。
在保证供给的前提下,合理地组织订货、运输和储存工作,并及时组织产品的销售,以减少物资的积压,加速流动资金的周转。因此,企业要制订合理的物资储备定额和采购批量。
监督生产部门合理地使用各种原材料,制订合理的消耗定额,使物资供给和使用结合起来,克服管理工作中只管供应,不管使用和节约的现象。
面向市场,通过多种途径,以最低的费用、最快的速度、最合理的程序,及时供应生产所需要的各种物资,并做好物资的运输、验收、保管、发出和修旧利废工作,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原材料管理的内容
原材料管理的内容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和健全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
(2)制订消耗定额和储备定额。
(3)编制与执行供应计划和资金占用计划。
(4)做好订货、采购、调剂与协作工作。
(5)组织好运输与到货,做好验收入库与仓库管理。
(6)做好生产前原材料的准备与发送工作。
(7)做好货物的回收与修旧利废等工作。
三、原材料管理的途径与方法
原材料管理主要通过定额、计划、验收、发放、节约等措施来落实。
(一)原材料消耗定额
原材料消耗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制造单位产品或完成单位生产任务所必需消耗的物资数量标准。
(1)有效消耗。指构成产品实体的物资消耗,这部分消耗是构成消耗定额的主要部分。
(2)工艺性损耗。指在加工准备过程和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损耗。
(3)非工艺性损耗。指除工艺性损耗以外的其他合理性损耗,如落毛、接头纱等。
(1)经验估计法。根据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生产工人的实践经验,参考有关资料,结合企业生产技术条件来制订消耗定额的方法。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但准确性较差。
(2)统计分析法。根据过去生产中物资消耗的统计资料,经过分析研究,结合企业生产技术条件的变化来制订消耗定额的方法。这种方法以一定的统计资料为依据,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也受到不正常统计资料的影响,从而影响定额的准确性。
(3)技术测定法。根据工艺设计的要求,结合企业的生产条件,通过技术测定和计算来确定消耗定额的方法。这种方法比较准确,但工作量比较大。
(1)原料消耗定额的制订。纺织企业的原料是构成产品实体的物质基础,原料费用占产品成本的70%左右。因此,合理制订原料消耗定额十分重要。
企业的生产过程是原料经过加工,不断转换,最后输出产品的过程。从投入原料和产出产品的关系来看,投入量并不等于产出量,因为在加工过程中还有下脚和废料等,纺纱过程中有落毛和落杂等,这里就有一个制成率的问题。制成率是指产出量占投入量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如下:
总制成率是指最终成品的累计制成率。各工序的累计制成率是指该工序对原料的制成率,即到本工序为止各工序的制成率的累计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2)其他消耗定额的制订。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除了要消耗原料以外,还要消耗一定数量的其他物资,因此,还需要制订这些物资的消耗定额。这些物资的费用占产品成本的比重不大,且规律性差,计算工作比较复杂,通常采用经验估计摊分或统计分析法来制订其消耗定额。
(二)原料储备定额
储备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为保证生产正常进行和加速流动资金的周转,生产期间内所必需储备的原料数量。原料储备定额可分为经常储备定额、保险储备定额和季节储备定额。
经常储备定额是指在相邻两批原料进厂的间隔期内,为保证生产正常进行所必需储备的原料数量。这种储备随着生产的进行不断地变化,当一批原料进厂时,储备达到最高数量;随着生产不断消耗,在下一批原料进厂之前,原料储备降低到最低数量。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供应间隔天数——相邻两批物料到厂的间隔天数;
验收入库天数——物料到厂时进行验收入库的天数;
用前准备天数——物料在投入生产之前需要进行试验、化验和为了达到一定的生产条件对物资进行某种处理(如给湿、烘干等)所需要的天数。
保险储备定额是指在原料供应工作中发生意外情况时,如运输误期、交货脱期和退货等情况时,为了保证生产正常进行所必需储备的原料数量。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保险天数——一般是根据企业过去误期到货的统计资料来确定的。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误期天数——某批物资供应间隔天数超过正常供应间隔天数的时间。
季节储备定额指某种原料的供应因受到季节性影响所必需储备的数量。其计算公式如下:
在制订原料储备定额时,凡是已经建立季节储备定额的原料,在该季节内就不需要再建立经常储备定额和保险储备定额,以免造成占用资金积压,资金成本增加。
根据物资储备定额,可得到物资的最高储备定额和最低储备定额。其计算公式如下:
(三)编制原材料平衡表
原材料平衡表是根据生产计划、工艺方案、资金计划等综合要求,进行协调后实际执行的原材料总计划。其具体要求如下。
(1)根据生产计划、工艺方案、资金计划提出可行的原料供应量。
(2)原料市场调査,主要有走访、取样以及仓库调査等方法,选择有利于企业发展,能够长期合作的原料基地。
(四)原材料库存确定
考虑运输、时间及季节等因素制订合理的库存量。
企业原材料需用量是指计划期内为保证生产经营正常进行所必须投入的数量。它是按照每一类原材料、每一种具体规格分别计算的。对于不同用途、不同种类的物资,其需要量的计算方法也不同。常用的有直接计算法和间接计算法两种。直接计算法又叫定额计算法,它是根据计划生产任务和物资消耗定额直接计算的,一般只用于主要原材料中少数贵重原材料需用量的确定;间接计算法又叫比例推算法,对使用量大的一般物资和不便一一制订消耗定额的物资,可按一定比例系数来推算需用量。
由于生产任务和供应条件等变化,计划期的期初和期末原材料库存数量往往是不相等的。因此,在计划商品产量不变的情况下,也会直接影响原材料申请或采购数量的增减。当期初库存量大于期末库存量时,申请或采购数量就会减少;反之,增加。期初库存量,一般是由实际盘点数确定,并考虑计划期初前原材料到货量和消耗量的差额。
(五)仓库管理
仓库管理是原材料管理的重要环节,企业生产所需要的各种物资,无不与仓库发生关系。仓库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搞好物资的入库验收,做好物资的保管和发放,组织物资的回收和修旧利废等。
各种原材料入库前的验收是根据购进计划单据对物资的品种、数量和质量进行检验。它是保证入库物资符合规定,满足生产技术要求的必要手段,也是对物资进行合理保管和使用的重要前提。经验收无误后,物资才能入库和办理建卡、上账手续;如果在验收过程中发现品种、规格、质量不符合规定时,应拒绝入库,及时上报主管部门进行处理。
物资的保管保养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合理包装和存放。物资的包装和存放应做到排列整齐、标记明显,既便于提高仓库的利用率,又便于发放和盘点。因此,在堆放物资时采取“五五化”堆放,即以五或五的倍数堆放成行、成堆、成层、成串、成捆,以利于过目计数、盘点、发料。
(2)账、卡、物三相符。仓库的物资要做到账面存量、仓库料卡存量和实物存量三相符。因此,要做好日常盘存工作,收发料时要及时登卡,及时核对料卡存量和实物存量,做好定期清仓盘点工作。在盘点时不但要查数量,而且要查质量,还要注意呆滞物资和变质物资的及时处理,其相应台账也须一并核销。对不正常的物资亏损,要查明原因,加以改进。
(3)做好物资的维护保养工作。为使仓库物资保持完好无损,应按不同的物资存放要求,做好日常的技术维护和保养工作。物资的日常保养主要是指日常的防火、防水、防霉、防蛀、防锈、防烂、防爆、防鼠、防毒和防盗等工作。
物资的发放方法有领料制和送料制两种。领料制是指由物资的使用部门按计划、持凭证到仓库领料的物资发放方式;送料制是指仓库根据物资消耗定额和生产作业计划的要求,编制物资限额发料计划,并按此计划把物资直接送到生产工作地或其他用料部门的物资发放方式。限额送料可加强物资消耗定额管理,有利于严格执行物资消耗定额,也有利于物资部门掌握生产现场的物资耗用情况,提高物资管理水平。
(六)物资的节约
节约降耗、降低成本是企业需要长期坚持的主要工作。近年来纺织企业的利润增长速度减慢,降低原材料消耗就占据更加突出的位置。国内不少企业精打细算,千方百计降低原材料消耗。因此,企业可开展节约降耗的教育,使每个员工树立物尽其用的经济观点,自觉降低消耗,形成良好的节约习惯。如若坚持收集棉包包皮粘连余花,可共计节约数百吨的原棉;若利用冬暖夏凉的山洞风作为车间空调用风,可大大地降低空调的综合能耗;若不少厂把废日光灯管回收,定向送至灯管制造厂家进行再生,可使双方都得益。
(1)不断降低各消耗定额水平是降低产品成本的主要途径。对于消耗定额,要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不断推出新标准。
(2)更新产品设计观念,不断推出新款式、新品种,如重量轻薄、功能新颖的面料等,提高产品附加值实际上是节约降耗的最佳途径。
(3)原材料购进时选择质优、价廉、供货稳定的货主,这将会大幅度地节约降耗。
(4)修旧利废,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如企业中存在的不少物资呆滞的“死角”,可进行开发利用。
(5)精简机构,裁减庸员,降低用工,这是最直观的节约降耗。
四、现代原材料管理
采用管理电子计量入网、计算机处理系统全厂联用等现代管理软件系统,如物料需求计划(MRP)等,以提高原材料管理的效率和管理水平。
利用物流管理(供应链)的方法,加强计划采购、运输、储存、分配等环节的系统管理。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是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增值流、业务流以及贸易伙伴关系等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一体化管理过程。
例如,服装业的供应链是:纤维—纱线—布料—服装—零售—消费者。根据咨询公司的调查,这一过程的平均周期为66周,但其中只有11周处于生产状态,其余均为库存状态。由于缺货、损失和不适当的库存导致的价值降低约占全部销售额的1/4。根据这种情况,按照供应链管理方法,可以建立一个将服装制作厂、批发商、零售店等连成一体的信息网络,采用统一、通用条形码,改变交易各方的“敌对”关系,改用“多赢”的伙伴关系,从而有效地提高货物运转供应能力,使库存和其他损失降到最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