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人类生活中,互联网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存在。根据互联网数据研究机构We Are Social和Hootsuite联合发布的《2019年数字报告》,在目前地球约76亿的总人口中,超过43亿人使用互联网。也就是说,有一半以上的地球人是网民。同时,上网也是人类生活中用时最长的行为之一,全球互联网用户平均每天上网时间高达6小时42分钟,即人一天中1/4的时间都与互联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可能是网上购物、阅读学习,也可以是与朋友通信聊天。互联网以方便了人们的购物、交流、学习为契机,融入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国不是互联网的研发国,没能赶上20世纪中后期由美国衍生出的第一次互联网风潮。但是从相关数据看,中国目前已成为互联网领域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中国国家网信办公布的《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8年)》统计显示,截至2018年底,中国的网民已经有8.2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高达59.6%。
科幻动画《变形金刚:猛兽侠》(Beast Machines: Transformers)中,猩猩将军总是念叨“未来的种子深埋在过去”,即当下或者未来的一切,在过去的某一个时刻早已有了雏形,只不过它被称为“历史”的黄土所掩盖,在其未能生根发芽蹿出“历史”黄土之时,无人知晓罢了。中国古籍《增广贤文》中也有“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的名言,警示后人要想看懂今天或者未来,就需要追溯过往是个好办法。如今,互联网被认定为未来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的方向,若我们去探索互联网的前世今生,一定会发现别样的精彩,对未来世界的憧憬也更加合乎实际,而不是毫无根基的“空中楼阁”般猜想。
基于上述背景,本书从苏联斯普特尼克1号卫星升空说起,将互联网的诞生到如今的繁荣,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串联成了一个知识闭环。在本书中,你可以看到当今互联网的每一个重要组件,其缔造者的成长经历、如何与互联网结缘,以及这个组件的底层逻辑原理。读者朋友可以在没有任何专业计算机知识积累的情况下,轻松理解生活中那些互联网组件的运行逻辑,勾勒出互联网知识体系的大框架。
第一章“互联网缘起”,首先借助苏联斯普特尼克1号卫星升空,美国举国“惊恐”的事实,铺叙“冷战”中美苏关系的紧张,这是互联网诞生的历史背景。以范内瓦·布什操刀的《诚如所思》(As We May Think)、约瑟夫·利克莱德1960年发表的《人机共生》(Man-Computer Symbiosis)中对未来世界的“畅谈”,阐明互联网执行上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科幻动画《变形金刚:猛兽侠》猩猩将军口中“未来的种子深埋在过去”的那颗种子。紧接着就是讲该如何去实践构造互联网,在这个版块将谈到保罗·巴兰的“分布式通信系统”、伦纳德·克兰罗克提出的“分组交换”,罗伯特·卡恩与文顿·瑟夫的TCP/IP协议等互联网基础技术的出现,以及技术运行原理。
第二章“探索民用”,以美国军方解禁互联网的前身阿帕网的技术为开篇,重点阐述互联网民用的前提,包括将互联网整体“傻瓜化”的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网页、域名和浏览器等互联网关键技术,最后介绍在互联网普及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微软公司,它不仅有强大的硬件能力,还研发了享誉全球的Windows电脑软件系统。从微软和互联网服务商网景浏览器之间相互厮杀的精彩故事,我们可以感受到互联网江湖早期的刀光剑影。
第三章“互联网‘大爆炸’”,以“人和人从未如此紧密联系在一起、商业从未如此便捷、知识最美好的时代”三个点为主体,全面阐述互联网是如何一步步影响人类生活,成为不可或缺的社会元素的。并对在此过程中诞生的互联网企业的成长、挫折、辉煌进行全方位的剖析,勾画出互联网世界的商业逻辑。
第四章“互联网的路在何方”的中心前提为未来互联网的发展方向——万物互联的物联网。围绕这一前提,本章阐明目前正在实践的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带来的隐患,讨论人类该如何与人工智能相处等问题,从而试图用“过去找到的种子”,大胆地对未来进行预言。
《互联网简史》从写作定位上来说并不是高深的学术著作,而是一本入门级科普书,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和概念具象化表达为大家勾勒出互联网知识大框架。因此,特别适合想了解互联网,却被各种学术名词拒之门外的读者以及初入互联网行业的职场人。
最后,本书之所以能够出版,离不开考拉看看内容运营团队的专业指导,以及蓝狮子策划编辑李珊珊老师的策划与支持,在这里致以由衷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