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者在战场上证明自己

朱棣,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1360年出生于南京应天府,当时正值陈友谅大举进攻,已打到应天府附近的太平。一旦太平失守,应天府就危在旦夕了。

因此,朱棣的童年岁月正值父亲朱元璋的戎马生涯。一直到朱棣七岁,朱元璋拿下了陈友谅与张士诚,准备第二年登基做皇帝的时候,才想起来自己已经有了好几个儿子,这才分别给几个儿子正式取了名字。

十七岁的时候,已经被封为燕王的朱棣跟其他几个兄弟一起,被朱元璋安排到老家凤阳居住。在这三四年时间里,朱棣完全没有令父亲失望,因为他明白,这里是父亲从小受苦的地方,当年父亲就是从这里起步走向帝王之路的。这三四年中,朱棣做到了“民间细事,无不究知”。他内心深处对父亲的出身和奋斗这两个阶段有了感同身受的体会。接下来,他要循着父亲的脚步一路走下去。

洪武十三年(1380),朱棣正式前往自己的封地北平。要知道,北平作为原来金和元共同的首都在地理位置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朱元璋派朱棣镇守北平,是要让他守住大明帝国的北方门户,这足以证明朱元璋对于朱棣的重视和信任。而朱棣没有辜负父亲的良苦用心,就任藩王之后,多次受命参与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曾兵不血刃招降蒙古名将乃儿不花,也曾生擒北元大将索林帖木儿。这些赫赫战功不仅为他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获得了父皇的赞赏,而且加强了他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力。

后来决心削藩的建文帝,在如何处置朱棣这件事上,因为自己的优柔寡断,而接二连三地犯错误,以致错失良机。他曾派人秘密监视燕王的行动。朱棣得知后假装精神失常,整日在自己府上装疯卖傻,胡言乱语。被麻痹的建文帝放松了警惕,竟然不顾手下反对,把朱棣原本扣押在南京作人质的几个儿子都放了回去。这样一来,朱棣就再也没有后顾之忧了,他曾兴奋地对身边的人说:“几个孩子能从南京平安返回,简直是天助我也!”

朱棣原本在军事实力以及家族尊卑次序上都位于诸王之首,看到建文帝接二连三地收拾其他藩王,他已下定决心取而代之。

在解决了一系列后顾之忧之后,朱棣决定给即将要收拾自己的建文帝一个“惊喜”:先发制人。在建文帝严密的监视之下,朱棣出其不意地地拉起了八百人的队伍,向建文帝宣战。在封建社会,地方势力如果起兵挑战皇权,是要被扣上“大逆不道”和“谋反”的罪名的。这自然不是朱棣想要的。他手中的武器不光有那八百精兵,还有另一件法宝:朱元璋亲自制定的《祖训录》。

当年朱元璋为了保证皇权留在自己家人手里,曾规定:如果皇帝身边出现了扰乱朝纲的奸臣,地方的藩王们就有义务带兵前去讨伐。《祖训录》里所有的规定,子孙后代都不允许做半点改动。这就让朱棣抓住了把柄:建文帝削藩其实是有违祖训的,朱棣把这一罪过归咎于建文帝身边的几位大臣身上,说他们是奸臣。于是,朱棣的这次起兵便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清君侧。接下来便是持续近四年的“靖难之役”。

一开始,只有八百人马的朱棣可以说是势单力孤。但是,由于朱棣任燕王多年,北方的军队首领多是他的老部下,有很多奉命去讨伐朱棣的军队,见了面之后反而被朱棣招降了。朱棣的军队就这样越打越多,反倒打出了士气。不过,虽然军队增加到几万人,在与朝廷的对阵中也打了几次大胜仗,但在兵力上终归是不足。随后朱棣把目光转向了位于北平东北方不远的宁王,也就是自己的十六弟——朱权。

因为宁王朱权镇守大宁多年,驻军号称“带甲八万,革车六千”,还有一支骁勇善战的蒙古骑兵,所以靖难之役一开始,建文帝就赶紧派特使去召宁王回南京,这用意自然很明显了。而另一边,朱棣对宁王这支军队的感受与建文帝“英雄所见略同”:得之则胜,失之则危。

在这个紧要关头,淡定的宁王则给了双方一个更大的“惊喜”:选择中立,谁也不帮。这下就尴尬了,这明摆着是谁赢帮谁的意思。建文帝没辙了。朱棣可不然,他一面独自进城去向宁王哭诉自己的委屈,一面安排手下暗中买通宁王的部下,悄悄进城抓了宁王的妻妾子女。这样一来,朱棣便控制了宁王和宁王的军队,实力进一步增强。在与朝廷派来的耿炳文、李景隆等大将作战时屡战屡胜。

不过,朝廷到底仗着兵力众多,在山东一带用大将铁铉和盛庸让朱棣吃了些苦头。然而朱棣也不是寻常人,他思前想后,决定转变进攻策略:绕路。

转变策略后的朱棣与朝廷的主力部队玩起了捉迷藏,从山东绕道河南,再绕道江苏,直奔南京而去。朱棣在前往南京的路上一路顺利,于1402年抵达南京城下。守城的不是别人,正是建文帝的叔叔之一——朱棣的十九弟朱橞。朱橞是个很干脆的人,直接打开城门把朱棣放了进来,原因很简单:哥哥胜券在握,只好放弃侄子了。

至此,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以燕王朱棣的胜利而告终。朱棣率领军队进入南京城,登皇帝位,成为明成祖,年号永乐。而建文帝在城破之后的一场大火中失踪,朱棣宣称找到了其尸体,并于八日后安葬。有传言说建文帝死于大火,也有传言说他由地道逃去云贵一带,做了和尚。此事成为历史上的一桩悬案。

朱棣劝宁王和他一起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