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围国家的“大城墙”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后,虽然国内一片稳定,但是边境势力却不断骚扰。秦始皇为了消除边境隐患,同时也为了扩大疆土,计划攻打匈奴。匈奴是一个游牧民族,在秦朝统一六国前,各国都在应对兼并战争,谁还有精力应对匈奴?因此,匈奴越来越强大,常常侵略中原地区,以至于后来对中原的威胁越来越大,并于战国后期夺取了黄河河套地区。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第四次巡游时,燕地方士卢生献上一本书,上面写着“亡秦者胡”,秦始皇大惊,于是下决心北征匈奴。

从公元前214年开始,蒙恬所统率的秦军在对匈奴的战争中不断取得胜利,为秦帝国开拓了辽阔的疆土。蒙恬将军率领精兵良将击败匈奴,在当时是一件举国欢腾的事情。这一次征伐,让匈奴十余年不敢南下侵略中原。但是,胜利的代价也是相当惨痛的。如何巩固辛苦攻下来的边疆领土也是让秦始皇非常头疼的问题。不仅如此,战争中军粮的供给,死伤人员的安抚、丧葬,对朝廷来说也是不小的压力。让成年男性戍守边疆,从中原迁三万户人家到边疆等措施确实能起到一时的边防作用,可是以后呢?

站在长远的角度,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秦始皇决定,在匈奴南攻中原的必经之路上修建一道屏障,挡住匈奴的来路。于是,修筑长城的方案就这样定下来了,并开始实施。

蒙恬将军带着十万兵马,奉皇命开始了一场人类建筑史和军事史上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长城从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开始,绵延千里,一直到燕国辽东(今辽宁辽阳)为止,是在秦、赵、燕三国以前修的旧长城的基础上翻新、扩建而成的。这条长城贯穿东西,屹立在大秦帝国北部边疆,是名副其实的“万里长城”。

作为一个军事防御工程,长城主要构成有关隘、边城、城墙、城台、烽火台等。关隘、边城的位置很高,把守重要的关口,一般设立在江河渡口的旁边,险峻的山峰侧面或者交通要道旁,凭借天然的地理优势,在边防线上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重要作用。

城墙依山傍水,把匈奴入侵的路线切断,有效地防止了敌军长驱直入。城墙上大约每隔500米就设有城台、敌楼,军队可以在此驻扎、戍守。除此之外,沿着城墙还修建了有利于作战的垛口,当敌人发起猛烈进攻时,军队利用高大的城墙掩护自己,通过垛口观察敌人的一举一动,射杀敌人。

除墙台之外还有战台。战台是给驻守的官兵住宿用的,有一定的警戒效果。战台一般修建的地方都非常高,顶部是一个平坦开阔的平台,便于瞭望四周,观察边境情况。同时,修筑长城时沿用了古老的信息传递方式——烽火狼烟。在城墙之外,每隔一定的距离设置一个烽火台。如果有敌情,白天放浓烟,夜晚烧旺火,依次传递消息,这样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消息传遍边防线。

同时,长城沿线有重兵把守,还有大量移民充实边境,军民一心。以当时的生产力来说,要完成这么大一个军事防御体系,从设计到施工再到建成,都是一个奇迹。长城是世界古代著名大工程之一。

可是,这样声势浩大的一个工程只用了几年就完成了,这又是一个奇迹。这个奇迹离不开设计者和建筑者的聪明才智,最重要的是国家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修建长城的地方交通不方便,建筑工具也很简陋,在各种恶劣条件的阻碍下,这项工程依然完成了,可想而知,民众担负的压力有多大。

在这样的条件下,数十万边境将士、青壮劳力,甚至小孩都上阵修建长城。他们手提肩扛,在高耸的山峰上、陡峭的悬崖边修筑长城,渗进土里的不仅有苦涩的汗水,还有鲜血。有多少虎背熊腰的壮汉在艰难的劳动中变得瘦骨嶙峋?又有多少风华正茂的生命葬送在群山峻岭中?可以说,长城的每一寸山石都饱含百姓的血泪。每一块砖石都是一首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悲歌。当时曾有一首《长城歌》,歌中唱道:“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还有可歌可泣的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虽然有戏剧的色彩,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民怨沸腾、怨声载道的现实情境。

秦始皇命令百姓修筑长城。

秦始皇在修建长城上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已经不能用具体的数字来计算了,如此劳民伤财,对内忧外患、急需休养的大秦帝国来说,无疑是个大伤元气的做法,这也是大秦帝国只存在短短三十几年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长城确实起到了巩固边防、抵御外敌的作用。单从战争角度来看,修筑长城势在必行,这是客观因素决定的。当然,长城在秦始皇眼里并不是巩固边防这么简单。对他来说,就如他巡行天下、封禅泰山、耀武观兵一样,这是一件可以名留史册、万古流芳的丰功伟绩。

从中华民族厚重的发展历史来看,万里长城给后世留下了一笔不小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如果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那么长城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也是中华儿女的精神支柱。

万里长城曾经为中华民族的初步形成与发展以及古代文明的飞速发展和进步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也是人类文明史上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是中华儿女永远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