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襄公吃了仁义的亏

公元前651年,中原霸主齐桓公邀请各个国家的国君,在葵丘召开会盟大会,周襄王也派出王室代表参加。这是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会盟中最盛大的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在这次会盟之中,各诸侯国达成了共识,签订了一份合约,大致内容如下:要和平共处;不准因为别国饥荒就刻意不卖粮食;不准随意更换太子;妇女不能参政等等。

然而,在这场隆重的大会上,齐桓公还做了另外一件事情:委托宋国的宋襄公照顾齐国太子昭,将来在适当的时候,要对太子昭予以照应。齐桓公为什么把这么重要的“私事”委托给宋国呢?

这要从宋国的来历说起。西周初期,周公旦辅佐周成王平定商朝遗族的叛乱之后,封殷纣王的庶兄微子启于商朝的旧都商丘,建立宋国。因此从渊源上来说,宋国是商周遗民的封地。周朝之所以在灭掉商朝之后还专门给商朝遗民一个封地,都是为了向天下昭示周有容人之量,是仁义之国。而且周天子特别准许宋使用天子礼乐,并可以奉商朝祭祀,给予宋国当时其他诸侯国都没有的特权。

另一方面,宋国因为封地在殷商原来的中心区域,继承了殷商之前的富有地区,土地肥沃,物产富饶,被称之为膏腴之地。因此“不差钱”的宋国相对其他诸侯国,一直有着更高层次的情怀,比如殷商遗民的使命感,对于“仁义”二字的重视和追求,等等。这些情怀使得宋国成为春秋初期诸侯国中的一股清流。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历史上的宋国成为华夏圣贤文化的源头,宋国在史书中也常被誉为“礼仪之邦”。

齐桓公称霸诸侯。

对于这样一位既“不差钱”,又是“礼仪之邦”的邻居,齐国一直与宋国保持良好的外交关系,而宋国也乐于让当时的霸主齐国保护自己。因此,齐桓公在葵丘之盟上顺带把关乎自己接班人的大事托付给宋国,也是对宋国的信任和认可。

齐桓公到了晚年,忘了管仲临死前让他远离易牙、竖刁、开方这三个奸臣的遗训,又无视鲍叔牙的苦苦规劝,重新重用这三个奸臣,竟然把鲍叔牙活活气死了。之后齐桓公一死,这三个人果然开始作乱。他们废掉齐桓公立的太子公子昭,而让听他们话的公子无亏当了国君。公子昭眼看自己的性命岌岌可危,想起了当年父亲对宋国的嘱托,于是就跑到宋国去,请宋襄公为他做主。宋襄公是个视仁义超过自己生命的人,虽然当时宋国的实力并不强大,可是当初答应过齐桓公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于是就收留了公子昭。

公元前642年,宋襄公靠着自己的影响力,召集了卫、曹、邾等几个国家,集结军队杀向齐国,要为公子昭讨一个公道。齐国的贵族们早就看不惯易牙、竖刁这些奸臣胡作非为,于是杀掉了公子无亏和竖刁,赶走了易牙,在国都临淄迎接公子昭回国。公子昭回国后当上了国君,就是齐孝公。

完成了这件事情之后,宋襄公开始有了新的想法:霸主齐国因为齐桓公接班人的事情搞得国内一片狼藉,地位也一落千丈,那么下一个诸侯国的霸主会是谁呢?

于是,觊觎霸主地位的宋襄公开始踏着齐桓公的足迹朝前走了。因为之前号召诸侯国为齐国公子昭复国时,没有得到那些大诸侯国的响应,宋襄公就把目光锁定了南边的楚国。楚国实力雄厚,且一向与中原诸国关系冷淡,所以宋襄公希望首先拉楚国来结盟,下一步再做其他诸侯国的工作。然而在这件事上,首先提出反对的就是宋襄公的哥哥目夷,他说:“宋国国力微弱,无力承担霸主的地位,弄不好还会招来灾祸。”

一心想做新任霸主的宋襄公听不进劝告。很快,他于公元前639年向楚成王、齐孝公发出邀请,请他们于当年的7月在宋国的盂(今河南睢县)参加诸侯国会议,讨论订立盟约的事情。而且,为了体现自己的“仁义”,宋襄公在前去参加大会的时候,连士兵都没有带,只带了贴身的随从。

宋襄公讲求“仁义”,“泓水之战”以楚国大胜而告终。

随后,事情的发展超出了宋襄公的想象。因为宋国的威望不高,而且楚国仗着自己的实力,提出由自己来担任新的“带头大哥”。争执之下,楚国人露出了真面目:参会的随从全部都是士兵,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就抓住了宋襄公。后来在齐、鲁等国的调停下,楚国以自己担任新盟主为条件,放了宋襄公。

吃了哑巴亏的宋襄公咽不下这口气,公元前638年,宋国出兵攻打与楚国交好的郑国,眼看自己的小弟被欺负,楚成王带兵直攻宋国。楚、宋两国军队在泓水(今河南柘城)隔河对峙。楚军率先强行渡河进攻。这时,右司马公子目夷建议趁楚军渡河时展开进攻,却遭到了宋襄公的拒绝:“敌人渡河还没结束,我们就杀过去,这不是仁义的做法。”

很快,楚军渡河完毕,开始排队摆阵,公子目夷又建议趁楚军阵脚未稳攻之。宋襄公说:“对方的队伍还没排好,怎么可以进攻呢?这也不是仁义的做法。”然而,楚军列阵之后如洪水般展开了攻势,宋襄公的大腿上中了一箭,狼狈逃回宋国,泓水之战以楚国大胜而告终。

泓水之战后,宋国人都埋怨宋襄公指挥不当,但宋襄公却这样辩解道:“古之为军,临大事不忘大礼,不杀受伤倒地的敌人,不俘虏头发花白的敌军老兵。指挥战斗不依靠险要的地势。”他认为自己遵守古训行事并无不当,然而没过多久,他就因伤痛发作,不治而死。

宋襄公追求“仁义”本身并没有错。错就错在他对“仁义”二字的理解还不够透彻。试想,如果宋襄公能首先韬光养晦增强实力,然后面对诸国胜券在握的时候再去讲仁义,估计他的称霸之路会有不同的结局。不过,凭借着对“仁义”的执着情怀,宋襄公还是在史书上留下了自己“正能量”的足迹,得到了后世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