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面引导:斥责孩子前做什么
- (日)平井信义
- 13字
- 2020-08-03 16:32:21
第二章 “好孩子”的恼人之处
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
不听家长话的“好孩子”
在我的三个孩子的幼年时代,我曾得到一本写孩子行为方式发展的书《从零岁到六岁》,作者是美国人,名叫格鲁塞。每当我准备斥责孩子之前,我都会翻开书看一看。在这个过程中,我经常发现书中说孩子的一些行为是成长过程中很正常的行为,犯不着骂孩子。
按照格鲁塞的说法,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左右摇摆的过程,在一个时期孩子会不听话让家长犯难,紧接着便是一个听话的时期,随后又一次进入一个不听话的时期。所以,如果一个孩子自始至终都听家长的话,那么说明这个孩子多少存在一些问题。
这样的孩子比较明显的一个特征是缺乏“热情”,也就是没有“干劲”。这种缺乏干劲的孩子不仅不会给家长添乱,对家长来说还很好管,很多家长认为这样才是“好孩子”。家长必须明白,当一个孩子表现得过分成熟,乖乖听家长的话,表现得守规矩懂道理时,这些往往是孩子缺乏“自发性”和“干劲”的表现。
相反,真正有“热情”和“干劲”的孩子往往会各种淘气,对抗父母,爱开玩笑,与朋友争吵,让父母难以应付。父母常常会因为不知道怎么办而迷茫烦恼。可以说,给父母带来迷茫与烦恼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孩子”。
父母之所以会感到迷茫和烦恼,是因为父母缺乏与孩子成长过程相关的知识。如果父母能够补上这一课,那么迷茫和烦恼也就会消失大半了。
比如,在拙著《婴幼儿的成长》中就有介绍两岁至三岁孩子行为特征的内容。
两岁至两岁半的孩子
a.情绪与社会性
1.一如既往地静不下来
● 一如既往地好动,不停地游戏,不停地到处跑,很难闲下来,简直是一个天生的活跃分子。
● 刚想他是不是在坐他的小汽车时,他就已经爬到了椅子上面,接着又翻出了儿童书,把屋子搞得乱七八糟。让人觉得此时收拾房间简直就是浪费时间。
总之,孩子在这个年龄段热衷于各种身体活动,只要充分允许孩子的这些活动,孩子就会非常开心。完全没必要担心孩子是不是有多动症的倾向,父母仔细观察能够发现孩子其实是在全神贯注地进行游戏。
相反,有的孩子表现得规规矩矩,也不淘气,只是乖乖坐着,这样的孩子家长才应该予以充分注意。
2.开始得意扬扬,骄傲自满
● 孩子在玩玩具的过程中有了新发现时,会满脸得意地说:“看!”并期待别人能够夸奖自己。
● 有了新衣、新帽、新鞋时,会忍不住向人炫耀,喜欢被人夸赞。
此时孩子的情绪开始变得丰富,换言之,孩子开始有得意自满的情绪了。有的妈妈看到孩子这个样子会担心孩子会不会变得自大傲慢,其实大可不必,这只是孩子的一个成长阶段。
3.一如既往地我行我素
● 平时在家里会想到什么说什么。
● 特别喜欢摆弄大人的东西,向大人要点心之类的食物,坚持自己的要求。一旦把东西拿到手就不会轻易松手。
这时,如果父母能好好跟孩子商量,孩子也能勉为其难地接受替换的物品。慢慢地,孩子开始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当然,依然会经常“给我!给我!”这样吵着要东西。
4.对自己的所有物视若珍宝
● 爱护自己的玩具,尽管可能会把玩具弄脏,但不会像以前那样弄坏玩具。
● 正因为如此,孩子不愿意将自己的东西借给他人或与他人分享。和其他的孩子在一起玩时,也紧紧拿着自己的东西不松手。或者喜欢把东西藏起来。尽管孩子偶尔能把自己的东西借给别人,但还是会担心地叮嘱:“这是我的东西哦。”
不要觉得孩子这样就是吝啬的表现,这只是孩子所有意识开始出现的一个表现。家长应该重视培养孩子的这种意识。
5.在穿衣服之类的小事上磨磨蹭蹭
● 想要自己吃饭穿衣,却总是磨磨蹭蹭。
● 妈妈来帮忙时,孩子却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影响到穿衣服的速度。妈妈发现在这件事情上浪费太多时间后,便忍不住收手并斥责孩子。但此时只要妈妈说“要出门啦!”“要开饭啦!”之类的话,孩子的动作便会立马加快起来。
● 在穿衣服的过程中,跟孩子说:“稍等一下。”只要时间不是太长,孩子一般都会原地等待。
● 命令孩子收拾,孩子老是磨磨蹭蹭不愿意行动,此时与其说“把玩具收起来吧”,不如说“小熊要回家睡觉啦”!这样,孩子就会高高兴兴地照办。
6.吮手指的频率减少娇。很多孩子还会在晚上入睡后吮手指。
● 吮手指的频率明显减少。在白天的玩耍时间,孩子不吮手指了。只有在饿了、疲劳、失望、兴奋的情况下才会吮吮手指。
● 但还是会在玩累的时候吮手指、哭鼻子或向爸爸妈妈撒
白天吮手指的频率减少是这个阶段孩子的一大特征,因此,如果孩子吮手指的频率与以前相比并没有减少的话,就应该注意孩子的活动是否受到了妨碍。妈妈应该检讨是否是因为自己的拒绝导致了孩子不敢向自己撒娇。
7.有“好孩子”与“坏孩子”的概念
● 特别是在一些日常生活习惯方面,比如说当孩子乖乖地上厕所,穿衣服不再磨磨蹭蹭时,便会受到类似“真是好孩子”这样的夸奖。
● 在遭遇失败或者不听妈妈话、给妈妈添乱时,就会被称为“坏孩子”。
由于“好孩子”与“坏孩子”是父母经常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孩子的评价,所以在评价孩子的行为是“好”还是“坏”时,应当慎重考虑,避免做出草率的判断。另外,对于“好”与“坏”的评判标准应在家中进行统一。
8.与父母日渐亲密
● 特别黏妈妈,喜欢跟妈妈有亲密的肢体接触,比如,坐在妈妈的膝头。
此时,坐在妈妈膝头听妈妈讲话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非常愉快的感受,同时,孩子也很乐意给妈妈讲自己的所见所闻。
● 碰上麻烦的事情时,更喜欢让妈妈帮忙解决。特别是束手无策或困了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妈妈。
就算此时妈妈正在跟客人甚至是爸爸讲话,孩子还是会为了吸引妈妈的注意力而打断妈妈的谈话,故意给妈妈讲事情。这些现象都表明孩子跟母亲正处于一个高度亲密的关系中。此时,母亲要循循善诱,教孩子学会在别人说话时稍事等待。但是要注意,就算孩子再吵,也不应该表现出不耐烦。
● 与爸爸玩耍的时间增加,没有什么比和爸爸玩耍更开心的了。
当爸爸和孩子单独在一起的时候,相信不少爸爸都经历过孩子对自己的邀请:“爸爸陪我玩儿!”辛苦一天的爸爸这个时候陪孩子玩儿一定十分辛苦,但是请各位爸爸不要忘了:此时是建立父子(女)关系的绝佳时期。
爸爸妈妈们应该意识到,孩子在这个时期的撒娇和玩耍都是属于父母各自的宝贵时间。
9.对兄弟姐妹漠不关心
● 有时会和哥哥姐姐一起玩耍,但是无法很好地找准自己的定位,结果就变成各玩各的,孩子自己也会觉得毫无乐趣。
● 在面对弟弟妹妹(婴儿)时,有时会对婴儿用品(衣服、奶瓶、婴儿床、爽身粉等)感兴趣,时而远观,时而拿在手里玩,但是对婴儿本身不是很感兴趣。
当孩子因为乱碰婴儿用品而被斥责时,会产生诸多反应,例如对婴儿本身产生厌恶,在母亲面前变得更加爱撒娇。具体来说,父母应该思考一些让孩子正确对待婴儿用品、正确参与婴儿成长过程的方法。
10.时刻留意小伙伴的动态
● 与以往不同,当身边有年龄相仿的孩子时,会更多地留意同龄人的举动。也就是说,开始对小伙伴的事情变得在意。
● 在与小伙伴做游戏时,会时刻留意小伙伴的存在,小伙伴走到哪里孩子也会跟到哪里。
● 不管是认识的孩子还是不认识的孩子,都会陪在其身边,有时还会抱抱对方。
● 度过这个阶段,开始与朋友互相影响。
比如说,小伙伴在玩沙子,孩子也会以同样的方式玩沙子。经常会跟在小伙伴的后面屁颠屁颠地你追我赶,玩得不亦乐乎。在家里的时候,也会模仿其他小伙伴在一张纸上用蜡笔画画。
● 但是还是会独占自己的所有物,特别是玩具。拒绝把自己的东西借给小伙伴,当小伙伴伸手来拿时会用双手阻挡对方。
当小伙伴开始抢夺时,孩子会敲打、掐、咬对方。尽管对自己的东西视若珍宝,不愿外借,但面对小伙伴的玩具还是会伸手抢夺。孩子们此时围绕玩具的抢夺往往会闹得鸡飞狗跳。
当老实温顺的一方抢夺失败后,抢到玩具的孩子也并不会觉得自己做得不对。也就是说,就算老实温顺的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被弄哭了,抢到玩具的一方还是会理所当然地享受自己的“战果”。此时,抢到玩具的孩子的母亲也许会连声道歉并责备自己的孩子,另一个孩子母亲可能会认为对方是坏孩子。无论如何,此时家长们都考虑得太多,等孩子过了这个时期到三岁左右时,便逐渐能学会与小伙伴和谐相处。
11.认生
● 此时的孩子还是一如既往地认生。当有人向他打招呼时,孩子往往会啃手指,躲到妈妈的背后,这并不意味着孩子是“畏首畏尾”。
● 就算是初次见面的人,一旦稍微亲近起来,还是会愿意与对方分享自己的玩具。
● 在被爸爸妈妈催促说“和××说再见”时,会说拜拜。就算在别的地方玩耍,也会隔空说一句“再见”,有的比较积极主动的孩子还会挥着小手说“再见”。
● 一旦与人亲近,也会对这个人所在的地方产生亲近感。
不管是医院还是理发店,只要孩子与里面的人亲近之后,便会不再排斥去那里。如果孩子喜欢一个医生,在自己生病的时候,孩子便会主动说:“我要去医生那里。”由此可见,孩子内心的情感关系是多么重要。
12.游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 孩子独自玩耍的时间往往会比较长,有时甚至持续一个小时。
● 这一类游戏多使用人偶和过家家的道具,具体来说,内容多与家务和育儿相关:给人偶或动物玩偶喂食、让他们小便、熨衣服、洗衣服。
通常女孩子比较喜欢玩这一类游戏,但是给男孩子人偶或者动物玩偶,他们也应该会进行相同的游戏。
● 男孩子大多喜欢玩玩具车。他们经常让玩具车并排跑,特别喜欢让玩具车沿着沙发的外缘跑。随后进一步拓展空间,从一个屋子跑到另一个屋子。
● 会跟着哼歌,随着节奏手舞足蹈,但是此时还无法唱准音调。
如此一来,日常生活中所学到的东西都在游戏中得以体现了。观察孩子过家家的过程就能发现孩子其实是在模仿妈妈的动作。由此不禁让人感叹,孩子所在的生活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太重要了。
13.喜欢散步,难以适应新环境
● 外出散步时,喜欢牵着大人的手。
● 在外面显得比较安静胆小,但是会喜欢沿着道路边缘和狭窄的堤坝走,同时还会经常触摸电线杆、垃圾桶等路边的东西。
● 去往与平常散步的路线不同的地方时会感到害怕、厌恶。
每当孩子进入一个新的环境,一开始会无法融入这个环境,边哭边咕哝“回去吧,回去吧”。然而一旦对环境中的某件东西感兴趣后,就会停住哭泣静静观察。不过一旦发现这个东西并不有趣后又会接着哭泣。
家长有时候是想让孩子开心才带他来到某个地方,然而孩子却哭个不停,对此家长往往束手无策,有时候甚至会感到生气。此时,与其斥责孩子不如反省是否是自己挑的地方不对。
b生活习惯
1.睡眠
中午
● 孩子有时候睡午觉,有时候不睡午觉,有时孩子可能会睡上两三个小时。事实上,要求孩子每天睡午觉也是很难做到的。
有的孩子不睡午觉,而是利用午睡时间来玩耍,也有的孩子每天一定要睡午觉。因为睡午觉这个习惯本身就因人而异,所以,就算孩子从不睡午觉也不用太过担心。
● 当孩子午觉醒来发现周围没人时,往往会磨磨蹭蹭不起床,赖在被窝中。
晚上
● 孩子白天活动量比较大,可能还没到晚上睡觉的时间,就感到困意了,并且能够很快入睡。有的孩子会说自己困了,有的孩子则会一声不吭直接趴在饭桌上睡着了。
孩子能否养成早睡的习惯,与其白天的活动量和运动强度有密切关系。活动量较少的孩子晚上入睡慢,早上有时会起得很晚。特别是在午觉睡太久的情况下,晚上更加难以入眠。因此,控制好午休的时间长度是非常必要的。无论是在托儿所还是家里,午休时间都应该纳入考虑范围。
● 睡觉的时候,会把玩具或者故事书带上床,这是孩子的一大乐趣。特别是对于喜欢看故事书的孩子来说,妈妈在枕边给自己读故事简直是无比幸福。
● 害怕在昏暗的环境中入睡,有时会要求开着灯睡。如果灯光太亮又会睡不着,因此最好选择较为微弱的灯光。在孩子睡不着时,可以为其整理好被子,不让两肩周围空出来,这往往有利于孩子安稳入梦。在入睡前,孩子往往会翻过来翻过去,折腾很长一段时间。
● 有的孩子整个夜晚都睡得酣甜,有的孩子却会因为憋尿起来好几次。有的孩子还容易尿床,所以应该给这样的孩子提前穿好纸尿裤。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个体差异较大。另外,还有的孩子会被细微的动静惊醒。
早上
● 大多数孩子会在六点半至七点半这一时间段醒来,在吃早饭前,孩子会自己玩耍。
上面所说的睡眠时间,在欧美国家相对更好地得到了保证。孩子都有自己的房间,社会中每个家庭的时间表也大致相同,这也就更加容易保证孩子的就寝时间和起床时间。在日本,由于职业原因(特别是商业),下班的时间往往很晚,父亲到家时间一晚,就寝时间就没法得到保证,起床时间也随之受到影响。
2.吃饭
● 乳牙长全,能够利用双颔和舌头,将嚼碎的食物下咽。
● 比起混合搅拌的食物,更喜欢保持本来样子的食物。
● 对格外喜欢的食物会通过在食物的名字前加上“我要吃”来进行请求,对不喜欢的食物则会加上“我不喜欢”来表示拒绝。
● 并不是一天中的每一顿饭都有好胃口,午餐往往是食欲最佳的一餐。
● 有的孩子能在吃饭的过程中保持桌面的清洁,而大多数的孩子还是会将饭菜洒出来。有的孩子还会因为被洒出来的饭菜吸引了注意力而放下碗筷。这个时候,应该提醒孩子继续吃饭。
● 开始熟练地使用勺子,能够用拇指和食指拿起勺子并顺利将食物送入口中。
● 能用单手拿杯子或茶碗,并用另一只手扶住。并以这个姿势喝水,也能原样放下。喝水的时候经常有水顺着嘴角流出。
想要自己吃饭,会对妈妈说:“妈妈,你去那边。”吃完后再把妈妈叫回来。
● 喜欢点心,想要吃更多时会说“我还要”,听到“已经没有了”能明白是什么意思。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如果贪得无厌地说“我还要”的话,家长则应该反省是否过于听从孩子的要求。另外,还应当规定一个界限,教会孩子认清这个界限。
● 看着妈妈在做饭时,能够在一旁乖乖等候,有时还能够帮一些小忙。
让孩子帮自己做一些其力所能及的事也是十分重要的。
3.大小便
大便
● 想要大便前能向家长传递有关信号并顺利排便。当然也会有不顺利的时候,这种情况多在饭后。
因此,到这个年龄段孩子还不会表达排便的意图或者孩子老拉在裤子里的话,其实都是不正常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多是太早教孩子相关规矩导致诸多失败。大人在让孩子放手去做时,还是应该尽量陪在孩子的身边。
● 一般都是家长帮忙脱下裤子,有的孩子可以自己脱内裤。
给孩子脱完裤子后,孩子会说“要拉了”,然后自己坐上马桶,上完后会告诉家长说“拉完了”,将下身完全脱光孩子排便会更方便,还有的孩子会要求把上衣也脱掉。
小便
● 能分清“臭臭”和“尿尿”。
● 能在准备工作做好前憋住不尿。
● 在每天的固定时间和睡前督促孩子小便,孩子往往会乖乖照做。
● 有时孩子会沉迷在游戏当中,就算有尿意还是会玩儿个不停。这样往往会尿裤子,有时还会连续几次尿裤子。
尿裤子后,孩子会因为不舒服而哭鼻子,但也有的孩子会自己脱掉尿湿的裤子。孩子尿裤子时,一定注意不要骂孩子或者数落孩子。
起夜
● 半夜让孩子起床尿尿能够避免孩子尿床,对于容易半夜尿床的孩子,建议父母还是要准备好纸尿裤。
半夜被叫起来后,有的孩子能够乖乖去厕所,而有不少孩子讨厌半夜去厕所。所以,与其强迫孩子去厕所,不如在房间内准备一个夜壶。
4.穿衣脱衣
● 尝试自己穿简单的衣物,戴帽子,戴无指手套。
● 常常将两条腿套进一条裤腿里,把帽子戴反,而孩子自己却并不在意。
另外,当父母要求孩子自己穿复杂的衣服时,孩子能分清衣服的正反面;提起裤腰时,会一边请妈妈帮忙一边自己学习。培养孩子这种态度至关重要。
● 能够自己脱长袜和裤子。另外,外出的时候会记得拿外套和帽子。
这一类衣物最好放在孩子伸手就能够到的地方。
5.洗澡
● 喜欢在玩耍后和晚饭后洗澡。
● 爸爸妈妈在给孩子洗澡的时候,孩子会学着自己给自己涂抹浴液,自己搓身体。
当然,孩子的一举一动都还显得笨手笨脚,但父母还是要尽量让孩子自己来。
6.卫生习惯
● 早上起床后,与爸爸妈妈一起洗脸刷牙并乐在其中。
此时,让孩子乐在其中的同时帮助其养成讲卫生的习惯。
● 玩耍之后带孩子洗手。
洗手时玩玩水也会觉得趣味无穷。
c.运动感觉
1.运动
● 能在奔跑的同时不跌倒,奔跑时学会身体前倾,跑步姿势平稳。
● 走路的时候,膝盖和肘微微弯曲,双肩略耸,大幅摆动双臂。
● 捡起地板上的东西时,膝和腰同时弯曲;站起来时,先微微前倾,上身直立起来,接着抬头。动作几乎和大人一样。
● 跳跃时弯曲膝盖。懂得在运动中熟练运用关节。
● 要坐较高的椅子时先爬上去,再把屁股坐上去。
● 上下楼梯时,两步一个台阶。可以发现,孩子到这个年龄很多的运动都不需要大人帮忙了。
● 会自己踢球。
● 会学打棒球的姿势:手臂甩圈,前后挥动。
● 虽然喜欢秋千,但没有大人帮忙自己坐不上去,更没法自己荡起来。
● 会随着音乐和节拍做有律动的运动,喜欢跑跑跳跳。
因此,放着音乐时要让孩子尽情地跑跑跳跳。在这个年龄段,如果把孩子锁在家里,不给孩子充足的运动机会,将会影响其今后运动能力的成长。
● 能够自由地转动眼珠,会上看和斜看。
2.感觉与手的运动
● 眼睛与手十分协调,眼睛看到的同时手能够做出相应的动作。
● 对积木很感兴趣,会扔积木和推倒积木。会用两个以上的积木来拼成交通工具,并喜欢搭好后推倒。有的孩子会把沙发的边缘当作车轨,但这只是少数。
● 会用六七个积木做成塔的形状,会把被子中装满积木。
● 会把小物件抓在手里玩耍,经常把小石头或者玻璃珠谨慎地拿在手中,还会自己整理收拾它们。
● 能够一页一页地翻书。这一点意味着孩子的手已足够灵活,能够控制手指的运动。
● 画画的水平进一步提高。
所画线条更富有变化,会学着画四边形和圆形,还能画点。此时能够固定手腕进行作画。能用两手拿着蜡笔画画。然而大多数孩子还是对色彩没什么兴趣,多是用一个颜色进行作画。所选的画笔颜色往往也是任意挑选。画画时候容易走神,有时候会离开画纸站一会儿再回到画纸前。
● 开始学习使用橡皮泥。其使用方法主要还是把所有橡皮泥揉成一团,并用两手按压,或者切碎后揉成团。
● 对沙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会往桶里装入水和沙,然后做成团状。有时能玩一个多小时。
● 喜欢将一件物品塞入另一件物品。
3.言语
● 词汇量剧增,达到500个以上。
● 边看绘本边念书中所画食物的名字,同时喜欢问有关书中插画的问题。
● 终于能用三个及以上的词汇拼凑成一个完整的句子了。
然而,语言能力是因人而异的。有的孩子在一岁九个月的时候就能够说出包含三个词语的句子,有的同龄孩子却只能使用一个词语。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时间前后的差异与孩子的智力发展其实是无关的,草率地判断孩子的智力水平是很危险的。
● 喜欢自言自语。
孩子喜欢在玩玩具的时候自言自语,说的都是一些自身的经验。一个人在房间的时候会说得不亦乐乎,这其实是孩子在进行语言的练习。
● 能够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名字。
比如,自己的玩具被别人乱动时,孩子会说:“这个是小亚的玩具!”还会说:“小亚正在读书。”另外,对兄弟姐妹和其他的孩子开始以各自的名字称呼。也就是说,孩子已经学会使用名字这样的固有名词了。
● 会将自己的要求用“给我”一类的语句进行表达。另外,当孩子对某个东西或某件事有更多的需求的时候,会巧妙地使用“再要一个”“再来一次”这样的表达方式。由于说话的方式实在过于可爱,大人只能乖乖满足要求了。
● 能够熟练地区分助词。
表述地点时会用“这个里面”或“朝那边”一类的短语,表述时间时会使用“现在开始”“快要”一类的短句或词语。
● 在使用“现在”和“今天”一类表示时间的词时,能够理解它们的含义并能够使用它们。然而在使用“昨天”等过去式词语时常常会犯错。
两岁半至三岁的孩子
a.情绪与社会性
1.难以管教
● 这是一个难管教的年龄段,你刚以为孩子会乖乖听你话,他便突然变卦,我行我素的做法往往令家长疲于应付。
一边答应着父母的要求,一边又做着相反的事情且表现得云淡风轻。当你问他“要不要玩玩具”时,他回答“要玩”,转头又说“不玩了”。这些行为把大人折磨得十分恼火。
● 通常会以傲慢的态度向父母提出很多任性的要求,一旦被父母说两句就开始发脾气,变得不听话。
● 自己的行为一旦遇到阻碍,或自己的东西被人碰过后马上大发雷霆。一发怒便焦躁不安并开始大哭大闹,或者破坏东西,或者把椅子弄翻。
此时,不论父母是顺着孩子,还是大声斥责孩子都没有什么用。因此,父母在坚持原则的同时,不妨幽默一些,让孩子的情绪得到一定安抚。
这种强烈的情绪波动是怎样引起的呢?一般来说人们会用“叛逆期”来解释,然而,其背后必然不只有叛逆的因素,孩子自身一定带有某种焦躁的情绪。
在孩子发脾气时,父母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什么都不做,先让孩子自己慢慢冷静下来。因为此时如果和孩子搭话,孩子有可能再次发起脾气。等到孩子的情绪稍稍平和下来,再坐下来跟孩子沟通。如果经常顺着孩子的意思来,孩子往往会变得任性自大。
2.吮手指的频率明显减少
● 只有在肚子饿和想睡觉的时候会吮手指。
如果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在经常吮手指,那么很有可能是因为孩子的一些欲求没有得到满足。具体原因有:平日里的活动受到了限制,独自玩耍的时间不够,因弟弟妹妹的降生而感到被忽视,等等。
● 会将自己喜欢的东西,例如玩偶或毛巾等随身携带。
这种情况在缺乏安全感的孩子身上更多见,缺乏安全感的原因应该从生活环境中找,这与吮手指其实是同一个原因。
3.害怕的对象开始变化
● 这个年龄段之前的孩子往往会对声音感到恐惧,而进入这个年龄段之后的孩子面对诸如皮肤颜色不同的人、皱纹多的人、长得吓人的人,会通过视觉感受在脑海中加深恐惧的印象。
● 会对父母口中所讲的虐待小孩、虐待动物的人产生恐惧感。
需要了解的是,随着孩子精神世界的成长,令孩子感到恐惧的对象也变得更加复杂。特别是有的时候,孩子会通过面部判断对熟人表现出恐惧感,这常令家长感到吃惊和担心。
● 害怕父母在晚上出门,甚至会为此大哭。
4.不愿分享自己的玩具
● 在大人看来,这样的孩子简直就是一个吝啬鬼。自己最喜欢的玩具,让别人看一看没关系,但绝不会借给别人玩。另外,为了不让别人碰自己的玩具,会事先将玩具藏好,不时还会检查一下。
● 尽管如此,有时却会抢走别人手里的东西。要不就是“借我玩玩!借我玩玩!”地缠着别人,想要把别人手里的东西拿到手,然而拿到手里后并不会马上玩。
看到这样的孩子,不了解孩子成长规律的人往往会觉得孩子吝啬、小心眼或是占有欲太强。然而,这其实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征,是对自己的所有物有强烈意识的表现。到下一个时期,便会愿意将自己的所有物给朋友了。
5.骄傲自大
● 热衷于自我夸奖,在堆好积木或者用蜡笔乱涂乱画后,自信满满地向人展示:“看看看!是不是很棒?”
● 会偷偷使用父母的东西,比如眼镜、烟斗、手表、化妆品等,并大摇大摆地使用。有时还会模仿爸爸往口袋里塞钱的样子,向他人表演。看的人往往会被孩子的样子逗笑,但是大多数孩子并不清楚自己所拿东西的正确用法。
● 喜欢穿经常穿的衣服,排斥穿新的衣服。
6.对父母的态度发生变化
● 为了吸引家庭成员的注意,话变得多起来,尽管还是会跟爸爸妈妈撒娇、发脾气,但是跟以前相比,对妈妈的依赖明显减少。
● 妈妈说要给孩子帮忙时,孩子会说想要自己来做,对妈妈表示拒绝。但是上床睡觉的时候还是想要爸爸妈妈或者其他家庭成员陪在身边,只要身边有人就能感到安心。
● 有趣的是,在双亲关系和睦的家庭里,孩子会跟爸爸比较疏远。
比如说,半夜醒来的时候会想要妈妈来身边陪,则会对爸爸说:“不用来了。”不过一会儿又会转变主意。
逐渐理解家庭成员各自在家庭中的角色和作用后,会对家庭成员提出相应的要求。
在这个难以应付的时期,孩子精神层面的成长一直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7.经常嫉妒弟弟妹妹
● 对于弟弟妹妹的嫉妒愈演愈甚。
就算有时候会有体贴弟弟妹妹的表现,但那也只是为了得到父母的表扬,思想上对弟弟妹妹们并不感到喜欢。
● 为了向妈妈争宠,有时会有婴儿的表现。
比如说,会对妈妈唯唯诺诺,想要使用奶瓶,故意把哭声弄大,使用婴儿用语。另外在一个人玩的时候会假扮婴儿。
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要求要有“哥哥姐姐的样子”其实是过分的。不如对孩子体贴一些,孩子要奶瓶的时候就给他奶瓶,这样其实更有利于孩子情绪的稳定。相反,如果斥责孩子让孩子觉得羞耻,反倒会令孩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胆小畏缩。
其实,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能像照顾婴儿一样照顾娃娃,把娃娃放在膝上,给娃娃“喂奶”,一举一动都有模有样。
8.主动结交朋友
● 孩子会很喜欢跟着家长去公园,因为那里总是会有很多小朋友。孩子在一旁看着显得饶有兴致。然而,有很多孩子只是喜欢观看,但并不能快速地融入集体游戏中去。
● 当孩子渐渐对这个环境熟悉后,便开始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耍,模仿其他孩子的游戏。
看上去大多数孩子还是各玩各的,但有时孩子们也会做一些相互协作的游戏。孩子想要玩其他孩子的玩具时,会学着拿自己的玩具跟人家换着玩。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便一点点了解如何与朋友建立起关系。而且与在室内玩耍相比,在室外更容易与朋友进行长时间的游戏。
虽然孩子身上会出现以上这些倾向,但大多数孩子还是不怎么愿意将自己的玩具借给别人,也很难同意把自己的零食分给别人,一起游戏时也无法做到耐心按顺序等待,每个人都想要争先,结果便是发生冲突。
● 这是最容易发生争吵的年龄段,特别是在争抢某一个东西时。
这种时候往往不是简单的动口,而是实打实的动手动脚,最后较弱的孩子只能落败哭泣。当孩子意识到自己较弱后,每当对方一靠近自己就会不自觉地哭泣,而较强的孩子则因意识到自己的强大而耍起威风。
明白这种情况的父母在看到孩子之间发生争吵时,应该选择不插嘴,在一旁观望,只有在发生危险时才将孩子拉开。这种情况如果家长介入太多,草率地判断谁对谁错,并对孩子斥责的话,被斥责的一方则容易将对方孩子看作自己的敌人。
没有朋友的孩子往往喜欢假想出一个朋友,在独自玩耍中想象如何与朋友相处。因此,即使孩子在现实中与朋友有争吵,还是要让孩子主动去结交朋友。
9.独处时间增加
● 经常一个人静静地看绘本,或者是收拾玩具。
虽然还是像以前一样玩完一个玩具接着玩下一个玩具,但并不是直接拿出下一个玩具,而是学着将之前玩过的玩具放回原处,也开始学会与妈妈一起收拾满地的玩具。
● 能唱几首歌的片段甚至是整首歌。
10.一个人去散步
● 散步的过程中,时而跑到前面,时而落到后面,时而跑步,时而慢慢悠悠,总之就是想逃离父母。
● 会记得经常走的道路上的标志,会坚持走特定的路线到达目的地。
● 在买东西时,即使是易碎的物品也能放心地交给孩子,还能把东西送到短距离的地方。
11.开始意识到男女有别
● 男孩开始明白自己和爸爸一样是男性,妈妈和女孩是另一种性别。女孩反之。
在被别人问“你是男孩还是女孩”时,男孩会回答“我不是女生”,女孩会回答“我不是男生”。
● 男孩会认识到自己与爸爸一样是站着尿尿的,而女孩和妈妈在这点上与自己不一样,同时还会为母亲乳房的大小感到不可思议并追问其原因。
● 脱掉衣服后会注意到自己的生殖器,有时会伸手摆弄。
● 男孩有时候会喜欢玩女孩的玩具。
了解到孩子对男女差异的认识后,即使孩子注视着家长身体的某一部分也不必太过担心。另外,当孩子裸着身体在摆弄生殖器时,家长也不要觉得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只需要告诉孩子:“这个地方很脆弱,不要用脏手去碰”就好了。如果用带有性行为的字眼去训斥孩子的话,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伤害。
b.生活习惯
1.睡眠
午睡
● 有的孩子会自觉午睡,但还是会在睡着前躺在床上玩一会儿。
● 大多数孩子的午睡时间为一个多小时,从午睡中醒来时,往往心情较低落,有时还会哭泣。孩子白天的活动经常会影响到午觉,有时候午觉会从傍晚开始,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点了。
也有的孩子午觉的时间太长,往往会在傍晚才醒来。因此父母需要对午觉时间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
当然也有不睡午觉的孩子。
晚上的睡眠
● 孩子睡觉时会把玩具或绘本带进被窝,并在床上读书、唱歌、自言自语。
● 入睡前的顺序十分重要,一旦发现玩具不够,孩子会跑下床找玩具。
● 睡觉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大多数孩子会睡十二个小时。
半夜
● 有时会起床尿尿,有时会起床喝水,有时会没有缘故地哭泣。
早上
● 大多数孩子的起床时间为早上八点半到九点,当然这也因家庭而异。
● 即使早早醒了,也会一个人躺在床上玩,直到大家都起床。
2.吃饭
● 食欲不稳定,会根据每餐食物需要加餐,喜欢吃点心类。
如果给孩子吃太多点心,会导致孩子的食欲进一步减退,正餐的量和点心的量之间呈现一种你增我减的关系。因此,必须要权衡正餐时间与点心量之间的关系,保持二者的平衡。关于这方面,日本没有太清晰的比例约定。
● 孩子会想要尝试和大人一样的饮食搭配,但事实是很多孩子讨厌吃蔬菜,或者是讨厌吃鱼或者肉,最后餐盘里总是剩下不喜欢的食物。
● 孩子会吃腻或者厌烦自己曾喜欢的食物或烹饪方式。孩子喜欢的食物就让孩子自己吃,孩子不喜欢的食物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吃。当孩子因讨厌某种食物而把脸扭向一旁时,家长应该进行鼓励,让孩子慢慢改掉挑食的毛病。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挑食程度会受到家长劝食态度的影响。如果家长吃得津津有味并鼓励孩子尝试一口的话,孩子说不定哪一天就会爱上这种食物。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人表现出挑食的倾向,或者完全顺着孩子的话,孩子的挑食状况将会越来越严重。因此,这个时期是改变孩子挑食的重要时期。
● 孩子一个人吃饭时,会从头至尾默默把东西吃掉,而旁边有家人的话,孩子会向家人建议:“尝尝这个。”
有的孩子还会对餐具的摆放方式和座椅位置提出要求,家长可能会觉得麻烦,但这其实是孩子自我想法的表达。
3.大小便
大便
● 平均一天会排便一到两次,有的孩子可能会便秘,有的便秘甚至会持续两天。
● 排便越来越顺畅。
● 当孩子被告知需要忍耐一下时,能够憋一段时间。
● 喜欢独自上厕所。
小便
● 大多数孩子会自己脱裤子小便,也有孩子会在小便前跑来告诉妈妈。但是会不习惯在自己家以外不熟悉的地方小便。比如,在车站或商场的厕所,孩子想小便的时候会告诉妈妈“要尿尿”,但是无论如何也尿不出来。特别是一开始排尿时会比较困难,有时候即使做好了准备动作也尿不出来。这时如果着急,排尿会更困难。另外,孩子到了这个年龄几乎不会尿裤子了。
● 大多数孩子会在尿裤子后要求换掉裤子。但是,还是会有孩子若无其事地穿着尿湿的裤子,此时家长就应该注意孩子是否缺少身体接触,或者是否感到压抑。
● 会对男女排尿姿势的不同产生兴趣,在别人排尿时站在一旁观察。
4.穿衣脱衣
● 会把衣服放在固定的位置。晚上会放在枕边,白天则会放进固定的衣物筐。开始自己穿衣服。
● 自己按照裤子、衬衫、外衣、袜子的顺序进行穿着。
父母需要把放置衣物的东西或者篓子提前准备好。当孩子穿衣服较慢时,家长应该抑制住怕孩子着凉而上前帮忙的冲动,让孩子自己动手其实是在帮助孩子自立。给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太多帮忙会造成孩子过分依赖大人,这样一来,即使日后大人让孩子做什么,孩子也无法独自去做了。这样的孩子在老人和家庭成员较多的大家庭中较为多见。
●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觉得把衣服脱下来这个过程很有趣,于是什么样子的衣服都能够被他们轻松地脱下。
● 虽然孩子想要自己动手换衣服,但身边一旦有大人,孩子还是会想寻求大人的帮忙。
在孩子撒娇时帮他一把本无可厚非,但因为这是培养孩子自己动手能力的宝贵机会,所以,最好还是用“你不是靠你自己就能做好吗”这样的字眼,肯定孩子的能力。
5.卫生习惯
● 越来越享受沐浴时光。还是会在洗澡时玩玩具,但已经开始有喜欢自己洗澡的倾向,当然,动作还是有些笨拙。
● 洗手时会两手交叉来洗,但常常忽略洗指甲缝。所以,漏洗的部分还比较多。
● 边洗手边调皮,对水龙头以及其他部件感兴趣并伸手摆弄。经常会玩得水花四溅,弄湿袖口和衣服。
C.运动与感觉
1.运动
● 一会儿慢悠悠地散步,一会儿急匆匆地跑步,二者交替进行。
● 能够踮着脚走路。
● 想要尝试单腿站立,但会晃晃悠悠。
● 能双脚蹦蹦跳跳。
● 会随着音乐跑跑跳跳,晃动身体。
2.感觉与手的运动
● 喜欢玩积木,特别喜欢把积木拼成火车或电车的样子。孩子会把积木横着摆成一排,连起来当小火车,有时候还会给小火车安上“烟囱”。
● 喜欢用积木搭建建筑,在用积木做“宝塔”时,会挑大概八块积木并把它们重叠。另外,喜欢使用彩色的积木或大块的积木。
● 在使用彩色的积木时会注意颜色搭配。
这样看来积木其实是最受孩子喜爱并具有传承性的一种玩具,其中大小块皆有的积木最佳。
● 会用蜡笔作画,会学着大人画直线或十字。
● 画画的时候会设一个小目标,比如在画画之前会说:“我要画汽车”“我要画爸爸”。另外还会把空白处填涂上颜色,但是经常会涂出纸张外。
● 喜欢有动物和交通工具插图的书本,会对书上的画做抓取的动作。
● 会用黏土做“点心”,也会吹肥皂泡泡。
d.语言
● 词汇量迅速扩大。语言的表达更加流畅,语句的长度增加,并会在玩耍的时候不停地自言自语。
在交谈中经常重复语句。
可以看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在不停地练习说话。
● 喜欢的绘本或故事会缠着让妈妈讲,听多少遍都不会腻。
即使是同样的故事也无所谓。大人可能会因为又要讲同样的故事而感到无聊,但是孩子却觉得重复多少遍都没关系。讲故事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孩子其实正在心中记下故事中的表达。但是也有不喜欢绘本的孩子。
● 会介绍自己的姓名,并把自己的名字与自己对应起来。
● 能够按性别对人进行区分,知道大人分为“男人”“女人”,小孩分为“男孩”“女孩”。
● 开始表达数字,如果大人说“两个”,孩子也会跟着学。
● 会说“一个”“两个”“很多个”。
但是,这种表达只停留在言语层面,孩子此时并不能将数字的表达与数字本身联系起来。也就是说只知道数字的发音。
● 有关时间的词汇量大增。
父母说“做完就可以玩儿了”“到时间了”时能够理解所说句子的意思。会使用“今天”“早上”“中午”等表示现在时间的词汇,也会使用“什么时候”“明天”“之后”等表示未来时间的词汇,甚至会使用“昨晚”来表达过去时间。
● 稍微知道一些表示星期几的词汇,但是并不能够准确使用它们。
● 会使用“这个下面”“这个旁边”等词汇来表达位置。别人问“妈妈在哪儿”时,会回答“在家”,问“爸爸在哪儿”时,会回答“公司”。
● 会使用“早上好”“再见”“谢谢”等打招呼的语句。
在这个时期,孩子会根据父母说“谢谢”较多的场合来判断什么时候要说“谢谢”。而问题是与欧美相比,在日本的家庭和社会中大人们比较少说“谢谢”。
还要注意的一点是,这个时期还有一些孩子会继续使用婴儿用语,有的孩子还会出现口吃的情况。然而,父母对于孩子使用婴儿用语一事并不用过分担心,口吃也只是暂时性的情况。大人不要太焦虑或着急为孩子矫正,只需要正常地陪孩子度过这一成长过程即可。大人也要注意用正常的语气跟孩子说话。
另外,已经学会正常说话的孩子偶尔会再一次蹦出一些婴儿用语。这样的情况多发生在家里有弟弟妹妹出生或者孩子的手被弟弟妹妹抓住的时候。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多给孩子一些身体接触。
以上便是有关两岁到三岁半的孩子行为特征的全部内容。不知各位父母看完有怎样的感受呢?前文我们呈现了“自发性”得到充分发展,“热情”“干劲”十足的“好孩子”的一些特征,不知道各位父母是否改变了曾有的对“好孩子”的印象呢?而自己的孩子正值该时期的父母是否又稍微松了口气呢?原来自己的孩子并不是“坏孩子”,而是不折不扣的“好孩子”呀!
另外,孩子已经上学的父母们可能曾经以为孩子是“坏孩子”而对孩子打骂过,现在是否对孩子感到抱歉呢?还有的父母可能因孩子的“干劲”已被消磨殆尽而感到懊悔。针对这一点我想说,孩子的“干劲”是与生俱来的一种品质,所以肯定会有对其进行恢复的方法,这会在本书的后面进行详细介绍。
两岁多的孩子往往令家长焦头烂额,而孩子一旦长到三岁,又变得大不相同。我将在拙著《婴幼儿的成长》中对这些变化进行介绍。
三岁至三岁半的孩子
a.情绪与社会性
1.开始静得下来
● 孩子在前一个年龄段时的暴躁、易怒、脾气大,在这个年龄段会渐渐好转,动不动就大哭、发火的毛病也逐渐改善。
当然,孩子在自己的计划被人干扰或者自己的东西被人乱碰时还是会生气。但是真正耍性子的情况会减少。当孩子任性时,只要父母加以劝说,孩子还是会理解接受。不过要注意,应该以孩子能懂的话来进行劝说。
● 服从命令。当听到“把玩具收好”的指令时,会乖乖照做。
● 家长会突然感觉孩子变得容易管教,并真实地感受到孩子正在成长。
● 会主动地取悦他人。
傍晚关防雨门的时候,孩子会飞跑过来帮忙。或者,母亲正在忙一些杂七杂八的琐事时,孩子也会过来帮忙。此时只需要向孩子表达感谢和自己的欣慰,这就是对孩子最大的鼓励。由于孩子并没有熟练地掌握相应的劳动技巧,有时往往帮了倒忙,此时不要责备孩子,而是给予孩子鼓励,待他慢慢做到更好。
2.逐渐养成一些日常生活习惯
●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变得更听话,同时一些生活习惯也得以养成。孩子也开始能够遵守约定。例如,跟孩子约定好和朋友玩耍之后要收拾好玩具;在得到别人帮助后要说“谢谢”,等等,孩子都会努力地遵守这些约定。
然而家长为了让孩子遵守约定,难免会多说孩子几句,孩子则会因此对守约本身产生厌恶情绪。家长必须注意:对孩子的指导应当心平气和、循序渐进。
孩子在这个年龄段对夸奖和批评相当敏感,因此,家长必须要分清什么时候该对孩子批评、什么时候该夸奖。
3.吮手指的频率减少
● 只在睡觉的时候吮手指,并且,只要等孩子完全睡着后将手指拿出来,孩子便会一直保持这个姿势。大多数时候,孩子会保持这种姿势直到天亮,不过,当孩子半夜醒过来时,还是会再次把手指放回口中。
4.还是会有担心的地方
● 例如,用积木搭好房子或车库时,孩子会拍着手炫耀并寻求夸奖:“看我厉害吧。”然而对自己的“丰功伟绩”转头就忘。
对此,父母们难免会觉得孩子是不是记忆力不好,是不是注意力不够集中,其实并不需要为此担心,这不过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
● 就算告诉孩子“你自己做不行”,孩子还是会想独自尝试。这样的孩子难免会让人觉得固执,但事实上这是孩子的自主性正在顺利成长。当然,有时候孩子还是会拿自己能做的事情向家长求助。面对孩子“帮我做……”的请求,家长就算拒绝“自己去做”。孩子还是会表现得不情不愿。这种表现在母亲面前尤为明显,因为孩子与母亲建立起了一定的情感联系。
5.与爸爸相比,更黏妈妈
● 大多数孩子被问“喜欢爸爸还是喜欢妈妈”时,还是会面露难色,但内心其实还是更喜欢妈妈。
● 经常给妈妈帮忙。
● 经常问妈妈:“我还是小宝宝的时候是怎样的?”对于自己那一时期的故事很感兴趣。
● 买东西时,喜欢当妈妈的小尾巴。
妈妈会为此感到极大的开心,并更加能体会到孩子的可爱之处。
● 晚上想要钻进爸爸妈妈的被窝。这时就陪着孩子睡吧。
6.能够积极地与兄弟姐妹拉近关系
● 能够与哥哥姐姐亲密地玩耍,虽然持续的时间可能并不长。特别是得到哥哥姐姐关爱时,会感到开心,听哥哥姐姐的话。
玩过家家时,总是扮演婴儿的角色,然而经常会被哥哥姐姐捉弄,把哥哥姐姐的东西弄坏,甚至因此被哥哥姐姐弄哭。
此时父母最好的处理方式是在一旁静静看着,或者把双方都抱到自己腿上。尽管孩子们还是会有争吵,但关系亲密的情况也在逐渐增多。如果家长只负责裁判孩子谁对谁错的话,反而会让孩子们的关系恶化。
● 对婴儿感兴趣,希望家里有一个小宝宝。
● 如果家里有婴儿,孩子会对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会盯着小宝宝看,有时也会伸手摸摸。会一个劲儿地炫耀:“我家有小宝宝。”然而并不会照顾小宝宝。
当告诉孩子“你是哥哥”时,孩子会露出骄傲的神色,但有时也会表现出些许的困惑。不少孩子还会在妈妈照顾小宝宝时表现出强烈的嫉妒情绪。
7.能结交自己喜欢的朋友
● 能结交自己喜欢的朋友,并开始有所往来。与朋友亲密玩耍的时间能达到三十分钟左右。
● 会把玩具借给别的孩子玩,而且不止于此。还会把自己的东西分给别人,同意轮流玩自己正在玩儿的玩具。但是并不愿意让别人穿自己的衣服。
● 遵守秩序,会按照顺序玩滑梯等游乐设施。
● 当然,有时也会和朋友吵架。有时甚至会动手,但通常只是吵嘴,或者是在吵嘴的同时也开始寻求解决方法。
由此可见,孩子在交友方面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所以,在这个年龄阶段,鼓励孩子去交朋友是至关重要的。而让孩子上幼儿园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孩子会遵循老师的教导照顾比自己年龄小或者是性格比较内向的其他孩子。
8.游戏形式有所改变
● 扮演类游戏在孩子间流行。
孩子们会一起玩一些假装开电车、过家家、开店一类的游戏,有时候还喜欢扮演动物。
● 看木工和漆匠的工作看得津津有味,也喜欢看人修理自行车或汽车。回到家后会对其进行模仿。
开始对社会现象表现出兴趣。
● 喜欢车站和动物园,还喜欢看电车外面的风景,特别喜欢在乘坐公交等交通工具时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
9.开始上幼儿园
● 爱去幼儿园,乐意与老师交谈,当老师的“小帮手”。
● 即使自己并不感兴趣,但是当老师说明理由并请求帮忙时,孩子还是会去帮忙。
此时,如果告诉孩子“要注意这个,还有这个”,孩子会认真听进去。但是很少主动地向老师寻求帮助,因此有时会有尿裤子的情况。
● 当老师说“不可以这样做”之后,大多数时候会听话不做。
想要成为好孩子的意愿逐渐增强。鉴于孩子的这一特点,也必须减少对孩子的诸多禁令。
● 当和其他孩子一起唱歌时,会在类似的节奏类游戏中感到享受。
● 能够从头到尾地唱完一首简单的歌曲,但是偶尔会跑调。
由于是孩子开始感受歌唱乐趣的年纪,大人最好还是不要过分在意孩子唱得好还是不好,同时尽量让孩子对正确的歌唱方式有一个印象。
10.对金钱产生兴趣
● 开始有了金钱概念,喜欢手里有钱的感觉。
然而,就算给孩子的不是真钱而是假钱,孩子还是会感到开心。此时的孩子能够意识到钱是用来买东西的,并产生花钱的想法。
● 对店员或售票员的工作,以及拿钱买东西的行为感兴趣,同时对把钱放入存钱罐这一行为也会产生兴趣。
11.开始认识到性别差异
● 当被问到自己的性别时,能够做出“我是男孩子”这样的肯定答案。
● 在挑选玩具方面会性别意识更明显:男孩会选择男孩的玩具,女孩会选择女孩的玩具。但是真正开始玩起来之后还是男孩女孩的玩具都会玩。
● 会说想要跟父母中的一方结婚之类的话,会认为跟任何性别的人都可以结婚。
● 开始询问:“宝宝是从哪里来的?”
就算给孩子解释说小宝宝是从妈妈的肚子里生出来的,孩子还是无法真正理解。
● 会想要看和抚摸母亲的乳房。就算被拒绝“你都长大了,这样不可以”。孩子还是会纠缠不休。
12.享受日常生活中的幽默感
● 如果父亲或母亲富有幽默感并将其融入生活中,孩子则能从中感受到快乐,并时常催着大人讲笑话。
以上就是关于三岁半以前孩子的情绪和社会性变化过程的全部内容。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有着不同的特点。我们也注意到,有的父母往往忽视这个变化过程,草率地判断一个孩子是好孩子或者坏孩子,并经常性地斥责孩子,我希望各位父母特别是母亲要对这一点引起关注。
e.生活习惯
1.睡眠
早上
● 大多数孩子会在六点到七点之间醒来,当然这也会随着父母职业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 醒来之后哭鼻子、闹脾气的情况增多。另外,有时对孩子说“起床啦”“来抱抱”后孩子还是会小声抽泣。
孩子的这种反应原因仍不清楚,但每次只要稍加安抚,这种情况便会慢慢消失。
中午
● 午睡时间减少至一到两个小时。当然,在睡眠时间这一点上孩子还是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有的孩子不睡午觉,也有的孩子偶尔会睡很久,并且多是熟睡的状态。
● 午睡醒来慢慢睁眼,起床后不再有“起床气”。有的孩子睡醒时明显是一个做梦做到一半的状态,眼神呆滞。
晚上
● 还是会在就寝前把玩偶等喜欢的玩具带上床,但是相比以前,不再执着于睡觉前的一些细节顺序。因此,哄孩子睡着变得轻松许多。
● 有意思的是,比起母亲在旁边,其他人在旁边的时候孩子睡得更好。尽管如此,孩子偶尔还是会在半夜跑到妈妈床上去睡。
● 钻进被窝后,会自言自语半天。仔细听的话会发现孩子自言自语的内容多是白天和小伙伴玩耍时的对话或者和摆放玩具的计划有关。
● 有时会在晚上十点左右醒来。做梦的情况渐渐多了起来,有时会突然哭泣、大笑、大叫,甚至会起来在家中瞎转悠。
其实这就是孩子在梦游,一般这种情况持续一两个月就会减少,但如果孩子长期出现这种情况的话,最好还是为孩子做一个脑电波检查。
2.吃饭
● 食欲大增。这与运动量的增加有关。
● 对母亲的强制喂食表示抵抗。
● 早饭和午饭时,食欲明显增加。
● 喜欢喝牛奶,每天喝的量也比以前多了。
● 妈妈做饭的时候,孩子会要求妈妈做自己想吃的东西。对自身喜恶的表达逐渐减少。
这一变化既与身体发育有关,也与运动量的增加有关。因此,运动量较少的孩子食欲也相对较小,对这样的孩子最好给他/她更多的运动时间和场所。此时,应该对孩子之前相对较严重的偏食现象进行纠正,在尊重孩子想法的同时也要告诉孩子:“就算不喜欢还是应该尝试一下。”
● 手的控制力提高,能够不泼不洒地自己吃饭了。
● 使用勺子的熟练度提高,能够用拇指食指握好勺子,或者采用整只手捏住勺子的姿势。舀取食物也更加熟练,会将勺子的侧面或前端递入口中。
● 能够单手持碗,也会将水壶中的水倒入水杯中。
● 喜欢像饭团一类用手直接吃的食物。
总而言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大多能够独自进食。如果孩子到这个年龄段还没有办法自己吃饭,那么很大程度上与家长的过度保护有关。
然而,就算是能够独自乖乖吃饭的孩子,当其与家人或其他人一起吃饭时,还是经常会洒饭菜。也就是说,在热闹的环境中,孩子会更容易出现问题。另外,有的孩子还会慢慢吞吞地吃到最后,这种情况在幼儿园和托儿所更加突出。
3.大小便
大便
● 每天一到两次,大多是在早饭后和午饭后。有时会有便秘的情况,家长不用对此太过担心。
● 大便之后会向家长寻求帮助。
小便
● 经常憋尿,即使想尿尿也会出现拖延去厕所的倾向。偶尔会有尿裤子的现象,但总体来说白天的排尿间隔时间增长,家长不用对此太过操心。
● 晚上想尿尿的时候,孩子会自己醒来并告知家长,此时只需要带孩子去厕所就好。
因此,大多数孩子到了这个年龄便不再尿床了,当然,还是会有仍在尿床的孩子。尿床之后,孩子会拜托家长给自己换内裤。到了这个年龄段以后仍喜欢尿床的孩子大多是有夜尿症,不过在停止尿床的具体时间上还是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一周或一个月一两次尿床的频率其实并不用担心。
● 孩子会对男女排尿姿势的差异感到不可思议并提出疑问,有的女孩会尝试站着尿尿。
4.穿衣脱衣
● 脱衣服更加熟练迅速,因此,脱衣服一事只管交给孩子自己解决。能独自穿衣服,但是偶尔会有扣错扣子的情况。
● 也能独自穿袜子和内裤,但是经常会弄错衣服和袜子的正反面。
就算能够独自穿衣脱衣,偶尔还是会嫌麻烦让家长帮忙。此时有的家长会纠结要不要帮忙,其实在宠孩子的同时还是应该尽量让孩子自己动手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