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队伍,少不了排头兵,一个家庭,也少不了带头人。在我们家,大姐堪比我们兄弟姐妹的领头羊。大姐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听母亲说,大姐从小就与众不同,只要母亲一起来干活,大姐就闹着起床,不管天有多早多冷。上学后的大姐,更是出类拔萃,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王家比邻榆树沟,榆树沟是公社所在地,拥有全公社唯一的一所中学。所以不管离榆树沟多远,念完小学都要到榆树沟去念中学。
大姐上中学时,每当有三三两两的学生们从我家门前经过,就知道大姐要回来了,我们就一起去村西头云迎她。学习成绩优异的大姐经常得奖状,我们就抢着帮大姐拿奖状,簇拥着大姐,在别人羡慕的眼光中,我们心中也充满了自豪。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大姐的带动下,二姐发扬拼搏精神,每天都像打了鸡血似的热情高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那个全民皆听刘兰芳评书《岳习传》、《杨家将》的年代,二姐为了学习英语,硬是不让我们听,没办法,三姐、我和弟弟,我们三个只能躲到被窝里,把收音机拧到最小音量,即使这样,也没少埃二姐的骂,骂我们没出息。好吧,在刘兰芳评书面前,我们也是自认没出息了。
在学习上,二姐非常具有超前意识,在大家刚开始学习26个英文字母时,她已经跟着广播学习更深的课程了。在老师讲前面的课程时,二姐已经忙着学习后边的课程了。二姐喜欢朗诵课文,确切地说是背诵课文,对二姐来说,最爽的感觉就是当老师提问谁可以背诵时,二姐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一字不差的把课文背下来。在这方面,二姐真是做足了功课,二姐用行动证明自己跟大姐同样优秀。
到三姐去榆树沟念中学时,我由于转学的原因在榆树沟中心校念小学。所以,我也跟姐姐们一起每天从王家到榆树沟去上学。
每天,我们姐妹背着书包,带着妈妈给我们准备的午餐饭盒,意气风发地走在这条上学的路上,那时候,我虽然上小学,但个子已经跟姐姐们一般高了,所以,每当看着姐姐们跟我分道扬镳走上去中学的坡路,而我却要走进小学时,内心就充满了羞愧,我多么羡慕姐姐们,希望有一天也能去中学上学。
在我心中,榆树沟中学是一个神圣的地方,在这里大姐考上了大学,大姐是78年恢复高考后第一批考上大学的,那一年,她才16岁。可以说是我们家的骄傲。在这里,二姐考上了重中高中——扶余三中,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然而,我却永远都没有机会到这里上学了,在我小学五年级时,我们家搬到了三岔河镇(现在的扶余市),从此,去榆树沟中学上学就成为我的一个永远都无法实现的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