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在水房子隔壁住了大半年的时间后,搬到了四中后院的家属房,这是一排连脊房子,每家两间。我家分到的本来是靠道边的两间,却让爸爸换给了别人,理由是爸爸听说那个老师家里生活困难想开个小卖店。之后爸爸又把房子换给了另外一个老师,因为那个老师嫌自来水主管道在他家院里。就这样,顾全大局、忍辱负重的父亲把方便和实惠留给了别人,把烦恼和痛苦留给了自己和家人。
自打住进那个没人要的房子以后,主管道就经常漏水,我家因不时上演水漫金山而成为著名湿地。可以说,从屋里到院外,几乎没有一块没被挖过的土地,这也成全了一中的一位生活困难的体育老师,他因承包我家所有的挖地工程而收入不菲。
其实,要讲生活困难,我家不比他们过的好,甚至更糟。从王家搬到三岔河,看似从农村搬到了城里,其实却更加艰难。在王家起码不用花钱买柴、买粮。到了三岔河,买煤买粮买菜都需要钱。父亲的工资加上母亲打零工的微薄收入,要供四个孩子上学,还要赡养爷爷奶奶和姥姥,生活只能说处于温饱的边缘。
二姐在扶余三中念了一年后,在我家搬到三岔河后就转学回一中了,因为家里实在拿不出钱供她在外面上学了。回来后的二姐曾用英语主持了一次大型文艺汇演,当二姐镇定自若地站在台上,流利地用英语讲话时,台下鸦雀无声,惊艳了全场。那一刻,我的心中充满了自豪感,而多年来一直坚持学习英语的二姐也为自己赢得了鲜花和掌声。
爸爸主管后勤工作,工作繁杂,而他又是一个事无巨细都要亲历亲为的人。所以,除了吃饭睡觉回家外,其它时间都在学校。在父亲眼里,后勤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就是全力保障教学工作。所以除了教学工作,都被纳入到了他的工作范围之内。比如,学生上晚自习的时候,看到有在操场上大声喧哗的,他就会上前去制止;看到校园里种的树该浇水了,他就去浇水。每年除夕夜如果不跟留守的校工一起吃年夜饭,他就不踏实。
几年以后,我家搬到了四中后面的“八家”,这个房子是我们自己花钱盖的,盖好后的许多善后工作都是爸爸领着我们干的,继续发场榆树沟挖窖、盖仓房时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优良传统。虽然在此期间,父亲负责兴建了学校的若干建筑,但负责任的讲爸爸没有为自己谋过一砖一瓦的私利。
由于爸爸工作认真负责,在他任职其间,曾得罪过不少人。但是,却没有一个不承认爸爸是个好人、好干部、好党员的。爸爸的事迹曾被记者报导过,发表在《吉林日报上》,题目是:咱们的老校长。一生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爸爸,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好评,多次被评为省、市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并获得去北戴河疗养的殊荣。